《纵使相逢》第23章


“没想到大哥肯让你来送行。”诸葛琛撩起一侧的帘子,往外瞧着,对姝宜说道。
透过那道缝隙,她看到他们已经超过刚才见到的那辆八台大轿,心里对诸葛琛有了几分感激。早一点到宫门,也能多和亲人相处一些。
“没想到你会拉我上来。”诸葛琛明知故问,姝宜不予理会,只轻轻叹道,“还以为你还记恨我没跟你道歉。”
“啊?你还记得?本王早就忘记了。”诸葛琛故意把眼睛瞪得大大的,反倒显得姝宜有些小家子气,“啊呀,那你还是下去走着吧!”
姝宜心里只道这人太过无趣,连看都不看她一眼,静静地坐在马车里,等着见到即将远行的人。
马车停下,姝宜趁着摇晃之际,不等马夫搀扶,一个人跳下马车。
尽管上天曾带给她那么多苦难,却还是眷顾她这一回。
福全通报后,她和诸葛琛走到城下。
诸葛琰穿着一身宽大的明黄色龙袍,站在城门一侧。在他左侧,站着一个稍显苍老的背影。
“姝宜,过来吧!”那个人转过身,见姝宜正朝这边张望,对她说道。原来是璩沐,她的父亲。
“真是知书达礼的好孩子。”姝宜朝诸葛琰行礼,又对璩沐行礼,竟引得诸葛琰一番称赞,“不愧是璩相的女儿。”
姝宜对诸葛琰安抚似的赞美毫无兴趣,只想多和两个同姓的长辈多聊一会儿。
她四处瞧着,没见璩远的身影,目光落到远处静坐在石桌旁的男子身上。男子一袭青衣,高高束起的发髻和挺拔的身躯彰显着青春的活力。青衣男子似乎察觉到姝宜灼灼的目光,转过头去,见姝宜正凝视着,起身,从石桌走到城门内侧。
“皇兄,再不出发,这位姑娘怕是要把这石桌瞪出一条缝。”青衣男子说着,从身后走出一个着深棕色长袍的人。
“叔父?”姝宜散落的心情终于聚集在一起,又兴奋又紧张,连忙从袖口中掏出新缝好的平安符。
“叔父,一定要活着回来。”姝宜不知怎地,竟说出这样严肃到让自己发笑的话。
“你也要活着等我回来。”璩远从她手中接过平安符,拿起来仔细端详着,微笑着答应着,把护身符收到怀里。
诸葛琛看到姝宜从手中拿出的东西,嗤笑着,不屑一顾:“要是一块破布能保平安,还要你们去南疆做什么,每人发一个荷包多好!”
“诸葛琛!”
“三哥,你别那样看我啊,你说我说得对不对?”诸葛琛瞥见诸葛琰的神色,对他的反应十分不满。他说得有什么不对吗,平安符这种东西本来就是骗人的啊。
“宁王,你年纪尚幼,不懂战争的残酷,朕不怪你。”诸葛琰叫着诸葛琛的封号,表情稍显僵硬。
姝宜听到几位皇族的对话,却顾不得理会,全心投入在离别的不舍与哀愁中。她历过生死,却不堪忍受这般活生生的分离。
“爹,女儿等您凯旋。”第二枚护身符还没有完成,仅绣上了图案,未缝合出形状。姝宜拉住璩沐,把这片绣着她祝福的绸布缝在袖口里。
“怎么,去南疆的可不止两个人,姑娘就不希望本王也平安归来?”诸葛珣挑起眉毛,低头看着一脸茫然的姝宜。
姝宜不知如何作答,尴尬中,听到诸葛琛的哼声。她实在看不惯诸葛琛那副事不关己的模样,现在又有诸葛琛搭话,便说道:“想来宣王殿下乃是皇家贵族,不需要这些虚幻的东西,自然能处处平安。”
“呦,好伶俐的丫头。”诸葛珣哂笑着,瞧了瞧一旁呆立的诸葛琛,“别看人家年纪小,可比你机灵多了。”
、朱砂小字
皇宫的生活并不乏味,只是略显呆板。吃着口味相似的饭菜,在方方正正的屋子里看书、绣荷包,甚至连新的一天都来的越来越慢。
太阳已经照进窗棱,姝宜才睁开眼睛。早膳端来时已不是十分热乎,她嫌人来人往太烦躁,便没让人端回去重新过火。
姝宜看着桌上零星散落的花瓣,想起昨日为璩远送行的情形。不长的车队慢慢的消失在视线,却在她的脑海里留下深深的印记。
蜿蜒的长龙、飞舞的沙尘、温和的阳光,还有活回来的约定,构成一幅生动的画面,时刻在心里闪现。
“璩姝宜,璩姝宜是住在这里吗?”清澈的嗓音,犹如夏日的清风,让人心情舒畅。
姝宜从内堂走到正厅,见一个衣着华丽、年纪和她相仿的女孩正朝里面张望。两个蓝袍太监就在离她五步之遥的地方,急切地注视着女孩,青蓝色长袍在阳光下竟有些不合时宜的妖冶。
“见到敏柔公主还不行礼!”
“小杜子,你别把她吓着!”敏柔公主朝身后的小太监喊罢,放低了声音,“五哥把你说得可好玩了,我是来找你玩的。”
如此的打扮和阵势,必是皇亲贵族无疑,只是姝宜没有想到,诸葛琰不仅有胡搅蛮缠的弟弟,还有活泼可爱的妹妹。
姝宜自报家门,行了礼,二人走到正堂。她从食盒最底层拿出一盘椰丝糯米团,对敏柔公主说道:“公主殿下真的是宁王的妹妹吗,怎么都看不出他会有这样可爱的妹妹。”
“哈哈,怪不得五哥总念叨着你,你可比那些大臣的女儿有好玩多了!”敏柔公主抓起一个糯米团,瞥见外面站着的两个瞪着眼睛的跟屁虫,挥手道,“看什么看,看也不给你吃!”
两个小太监慌了神,纷纷跪下,口中念念有词,大约是奴才不敢一类,等着敏柔公主发落。
“眼睛不许往这边看!你俩起来吧。”敏柔公主转过头,看着方桌上的梅花,深吸了一口气,说道,“是从御花园摘的吗,那里梅花最多。”
怎么可能!御花园紧邻炽焰宫,绿萝怎么会到那里去摘花。姝宜心里纳闷,看着对面的女孩,那还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比诸葛琛、比她都活得开心的孩子。
“听说皇帝哥哥把你父亲派到……”
“南疆——”敏柔公主犹豫的时候,一个男声接起话茬,“琳儿,你怎么到未凉轩了?”
“许你来,就不许我来?”敏柔公主放下手中的糯米团,慌忙抹了抹嘴。
“诸葛琳!”
“明明只比我大一天,我还非得叫你哥哥,这不公平!”
“琳儿姐,不生气了好吗?”诸葛琛耐着性子,哄着他唯一的妹妹,“高兴了吗?”
诸葛琳点点头,笑得像花儿似的:“五哥的眼光果然不一般,居然能在这么隐蔽的地方发现这么好玩的人。”
姝宜第二次听到诸葛琳说“好玩”二字,只觉着自己被当做了玩具,十分不悦,微微蹙起眉头。
“‘好玩’?”诸葛琛似乎也对这两个字难以理解,反问道,“我可不是来和她玩的。”
听到诸葛琛如此讲,姝宜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莫非宁王殿下有‘正事’要和小女说?”
同桌两人的态度让诸葛琛七分无奈、三分愤怒,却又耐着性子,从怀里掏出一封信:“从南疆送来,估计三天前到的。”
三日前到达南疆,也就是说,送信需要三日,车队需要七日?姝宜心里计算着时间,拆开有些发皱的信封。
“皇兄也收到一封平安信。”诸葛琛瞄了一眼信封上飞舞的字迹,轻哼道,“三哥果然押对了宝。”
“五哥你说什么呢!”诸葛琳伸着小胳膊,拍打着诸葛琛,似乎对他的话很是不满。
“哈哈,琳儿知道我在说些什么?”
在皇宫,这公开的秘密早已是众人皆知,只是没想到连最年幼的皇族都明白其中之理。姝宜略显不安,匆忙打开信封,取出一张薄薄的信纸。
“如果你听了他的话,那本王就只好多来几次,免得日后被璩相算计了。”
信上除了叫她不要担心外,还叮嘱她不要给皇室添麻烦,却怎么看都是要她躲着诸葛琛的。此外,寥寥数字,都是用朱砂写就,叫人不禁生疑。要知道,朱砂字,只用在皇上批阅奏折和墓碑上。
姝宜把信撂在桌上,眯着眼睛,觉得自己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看来她的信被监视了,因为诸葛琛显然读过这封信。
想来未凉轩便是方便李晚晴“关照”她才特意安排的,甚至第一次入宫的时候她就可能因为南疆的动荡死在这里,或许连诸葛琛这个三岁孩子都是刻意安排好的。
倘若诸葛琰提防着璩家,是导致她成为人质的直接原因,可是为什么要提防璩家?难道璩家有什么秘密?姝宜越想越不明白。
她今年三岁,对璩家了解甚少,除了知道璩沐在诸葛清越在位时举足轻重,便一无所知。她这个女儿真是白当了。
“宁王殿下,”姝宜叫着诸葛琛的封号,试探着问道,“我家是不是得罪过皇上?”
“琳儿,你先回去。”诸葛琛不理会姝宜,把门外两个太监喊过来,送走了极不情愿的诸葛琳。
“你终于觉得奇怪了?”诸葛琛笑着,白嫩的小脸朝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