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时医到》第342章


杨茉点点头,看向旁边的宫人。
刘妍宁几乎将牙咬碎,这个杨氏,到了现在还不肯亲手接过她送来的东西,只因为她们身份相差悬殊。
宫人立即帮忙将玉佩接过来。
杨茉看也没看,转身走进内室,那块玉佩她现在不能拿,只因为上面有她父母的鲜血,若是不能将那些血洗净,她永远也不能碰触。
不论是杨茉兰还是杨茉都是她,她的感情她的身体都是被父母恩养,她只要回想起来就能看到父母满是慈爱的眼睛,那双眼睛清澈、透亮,是给她最好的东西,让她能看清这世上的美丑。
若不是有这双眼睛,这颗心,她永远不能高高地仰起头走在人群中。
只因为这一切都是干净的。
现在她就要刘砚田父女,将这片干净还给她。
……
刘妍宁仓皇地从内殿里出来,小内侍立即笑着迎上来,“刘大小姐,怎么样?可办妥了?”
不知道这算是什么,她没想要将玉递给杨茉兰,她只想让杨茉兰看一眼就任她驱使,可如今她不但将玉送了出去,还不知晓杨氏到底看明白没有。
刘妍宁觉得身上已经被掏空了,从前她只要稍稍算计就能得到想要的结果,她替妹妹成亲,在宣王府管中馈,让宗室长辈站在她这边,甚至利用身边所有能用的人,一切都是那么顺风顺水。
直到今天之前。
怎么也没想到,和杨氏面对面对峙,她会一败涂地,她甚至不知晓杨氏到底在思量什么。
“和我父亲说,让他早作准备。”
小内侍没听懂,“准备什么?”
准备什么?
刘妍宁嘴唇动了两下,她也说不明白。
……
常亦宁等在杨家的祖宅里。
陆姨娘一下子没了办法,该说的话她都说了,却怎么也撵不走。
看到杨名氏过来,陆姨娘迎上去,“怎么说?”
杨名氏道:“不肯走,一定要见姑爷,说是衙门里没有人通禀,王府旧宅那边也不肯让他进去,他只好来这里。”
肯定不会有人理睬他,他是常亦宁,茉兰从前定亲的人。
只要听到常家。所有人都会露出鄙夷的神情,又怎么会理睬。
怪就怪她心太软,让常亦宁进府里来。陆姨娘抿抿嘴,“现在过来做什么。我们和常家已经撕开了脸,说是有要事,到底是什么事?”
说到这个杨名氏目光闪烁,“我觉得这个常五爷的话也不能信。”
陆姨娘的心忽然提起来,“都说了些什么?你可不要瞒着我。”
杨名氏看着陆姨娘,停顿了片刻才道:“那个常五爷说,有杨老爷的消息……请我们一定要找到姑爷。”
有老爷的消息。
陆姨娘几乎没有反应过来。心里反反复复地重复这句话,难道是……难道是……“他说的是我们老爷的消息?我们老爷已经死在大牢里了啊。”
杨名氏道:“所以我说,他的话也不能全信。”
话虽这样说,陆姨娘却再也坐不住了。看向杨名氏,“还是让人和姑爷说一声吧。”
现在这个节骨眼上陆姨娘是做不得主意的。
杨名氏颌首,“那就让府上的家人去找姑爷过来。”
……
杨家小厮一路到了康王府将消息告诉周成陵,“在我们家半个多时辰了,就是不肯走。有话非要见到王爷才说。”
常亦宁,提起这个名字周成陵就皱起眉头。
他不喜欢这个人,常亦宁为人太虚夸,空有一身的名声,只要想到他和杨茉定过亲。他的脸色就更沉下来。
杨家小厮道:“常五爷说,有我们老爷的消息。”
周成陵看向身边的蒋平,“那边可打听清楚到底关在哪里了?”
蒋平点头,“刘砚田让人去庄子上取了杨老爷的东西,我们已经知晓是哪个庄子,为了以防万一,刘家好几处庄子外都安插了人手……”
这种事不能有半点差错,既然常亦宁找上门来,他就听听常亦宁想要说什么,周成陵道:“回去说一声,我就去杨家。”
杨家下人回去禀告,不多一会儿周成陵走进书房,常亦宁立即站起身来向周成陵行礼。
常亦宁抬起头看周成陵,周成陵眉眼沉着,不是那种刻意而为,而是自然而然地流露,这样的不苟言笑的人,常亦宁忽然想起杨茉兰的娇小,也不知道杨茉兰能不能吃得消,回过神来他突然发现,自己还在为杨茉兰担忧。
想到这个,常亦宁心里一阵抽疼,突如其来地疼痛让他难以控制,“我……这几日跟着刘阁老,我知道杨老爷被关在哪个庄子上。”
“我知道我们常家对不住杨家,我想为杨家做些事,就算是弥补。”常亦宁说到这里抬起眼睛和周成陵对视。
周成陵那双眼睛仿佛能将他看透,常亦宁不由地脊背发凉,想要挪开目光,却想到祖母霸占杨家家财害的杨茉兰无依无靠,想到父亲狱中惨死,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刘家,他就挺直了脊背。
周成陵淡淡地道:“你说说,杨老爷关在哪里?”若是平时他不会听常亦宁说话,他向来相信自己手下的人,他答应了茉兰定会将岳父救回来,他会耐着性子听常亦宁到底怎么说。
常亦宁道:“在西山脚下的庄子。”
和蒋平打听到的一样。
常亦宁道:“我可以引着庄上的人开门,这几日我一直帮刘砚田做文书,这样一来更稳妥。”
这个人有没有撒谎他一眼就能看清楚,常亦宁和常家那些人不同,骨子里还有几分文人的傲气,周成陵站起身,吩咐蒋平,“给他一匹马。”
常亦宁脸上不由地露出欢快的神情,他终于能为常家、杨家做些事了。
————
最后一天了,大家手里还有粉红票的给教主点点啊。
第三百四十七章 封嫔
“太后娘娘您可好些了?”刘妍宁微欠着头红着眼睛看太后娘娘,仿佛太后娘娘就是她家中的祖母。
刘妍宁的神情看起来十分惹人怜爱,太后颌首,“好孩子,哀家已经好多了。”
看到太后娘娘温和的神情,刘妍宁的心稍稍稳住,多少次来慈宁宫,太后娘娘都是亲切地待她,太后娘娘喜欢听她说话,她更是写了一手的好字,经常为太后娘娘抄经书。太后娘娘作画时,她就在一旁磨墨侍奉,周成陵离开京城那段日子,她最常来的就是慈宁宫。
刘妍宁仔细地回想,她这些年每一步都走的仔细,从来没有出过差错。
太后娘娘心中并不喜欢杨氏,不止是杨氏在外抛头露面,更因为周成陵为了杨氏和她和离,太后娘娘说过许多次,若不是献王太妃来求,她定然不肯答应。
刘妍宁想到这里抬起头来仔细地看太后娘娘,却不由地有些怔愣。
没想到转眼之间,她从太后娘娘眼睛里清晰地看到了杨茉兰的影子。
就因为杨茉兰诊治了太后娘娘的病症,一切都变了。
“怎么说?”等杨茉给皇帝诊完脉从内室里走出来,太后娘娘等不及立即问过去。
刘妍宁尽量显得十分轻松和杨茉对视,她想要提醒杨茉他们还握着杨秉正的性命。
杨茉却看也没看她一眼,施施然地向太后娘娘行礼。
刘妍宁心里忽然浮起不好的预感。
杨茉声音清澈,“皇上正是春秋鼎盛,身体康健。看不出有什么病症。”
刘妍宁慌跳的心一下子崩开来,杨氏的意思,皇上没有病。
太后娘娘一怔,眼睛中顿时溢出浓浓的笑意,“康王妃是说,皇上能有子嗣?”话说到这里,她都有些不敢相信。
皇帝真的还能让她看到孙儿?太后娘娘期盼地看着杨茉。
杨茉颌首。
刘妍宁顿时表情慌乱。
太后娘娘几乎要一下子从床上起来,“那。要怎么调理才好,这么多年宫里都没有一儿半女。”
杨茉道:“还是吃平日里太医院送来的滋补方子,至于子嗣恐怕和别的有关。”
杨茉抿着嘴不说话,太后娘娘却翻来覆去地想起来,皇上没有病症,那就是和后妃不合,从前皇上只去冯皇后那里。冯皇后出事之后皇上再也没有临幸后宫。
这么说来,后宫要纳几个好生养的妃嫔。
太后娘娘抿着嘴将杨茉叫到跟前说话。
两个人说话的声音极轻,一旁的刘妍宁想要听却怎么也听不清楚,只看到杨茉点头,然后声音忽然大了起来,“依我看来,是因为皇上长期服用金丹。脉象与寻常人不同……不过也并不算是病症,只是要找合适的脉象来合,您知道若问子嗣,脉也要分阴阳,要合脉并不容易,要说我有没有见过这样的脉案,我也是见过的。”
太后娘娘刚要询问,什么样脉象的女子适合为皇上生下子嗣。
杨茉的目光就落在刘妍宁身上,刘妍宁定然觉得她会永远对刘家做的坏事不闻不问,刘家攥着她父亲的性命不放。还盼着她低头?
刘妍宁脸色立即变得苍白难看。
整个大殿顿时安静下来。
杨茉就这样看着刘妍宁不说话,将大殿中所有的目光都引向刘妍宁。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