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枝闹》第29章


我捏捏她的脸,“鬼丫头,毛毛躁躁的!”她却朝我吐了吐舌头,“小姐,其实你现在也好不到哪去。”
我低头一看,自己满脚的污泥,可不是滑稽得很。
二人对视一眼,却都笑了起来。
*******************
啼玉在闻绣宫又住了大半个月。到了六月下旬,刘义符与谢淑媛竟提前回宫了。
此去南衮州,地方上少不得进贡特产。刘义符虽未尽兴,也带了大批物什回来:特色小食、古玩绣品……后宫各个妃子都分到一些。
我得了几匹锦绮,据说是价值连城,瞧着倒也一般。因听啼玉说要做几件衣裳,便在她临行时当作礼物送了。啼玉走后,日子便愈发无聊。
整个建康宫一时却热闹开来,每次我去秘阁找书,都察觉到这边多了一角亭子,那边又多了几排高树。宫人们心思沸腾,纷纷猜测要发生什么。
我本以为刘义符孩童心性,此举全无特别。谁料到最后,竟有宫人进了闻绣宫,要将院中的梨木缠上大红锦缎,油菜亦要拔掉,改种些名贵花种。昔年石崇、王恺斗富也不过如此,这般架势,倒像真要有什么盛事。
我拒绝了这番改动,刘义符也未多言。自那日赏过牡丹,他鲜少来闻绣宫,就算来了,也只是闲坐片刻,从不过夜。闻绣宫偏居一隅,又向来清冷,我只道盛事再大也与我无干,每日照旧看书弹琴,消磨光阴。
谁料到七月初确切消息传来,我还是怔了一怔。
宫中四处张有皇榜,宫人们亦口耳相传——
北朝使者已至建康,不日进宫。
我放下手中书卷,抬头瞧了瞧满院子盛放的油菜花,那样金灿灿的一大片,美得似一场梦。
它们开得这般好,就像在,期待一个人。
32
32、【三二】 锦帕定情? 。。。 
七月初七,黄道吉日;酉时一刻;良辰吉时。建康宫中太极西堂;一场南北两朝盛宴。
我自三日前便收到名帖,称届时北朝使臣、南朝百官一一在列;徐淑妃务必盛装出席。
今日只得起了个大早,瞧瞧镜中之人,除了太过消瘦外,气色尚好。我难得细心打扮,倒不致趣味索然;只是苦了息爱。她两手未歇,伺候我修面上妆、盘发更衣;由日薄而出忙到日影西斜;真是好一番琐屑!
她道:“好在娘娘平时不爱红妆,奴婢今日才知讨了多大便宜!”
我轻笑,一边伸出手去将她递过的外袍套上。她俯身帮我束好腰间鸾绦,待抬起头来,却痴望了好久,只道“娘娘真是好看”。
“奴婢见过的美人不在少数,然将红色穿的如娘娘这般动人的,万万没有。怕是今日之后,后宫妃子再无一人敢着红衣。”
我刚要道她嘴贫,却倏地记起,从前也有过一个人说我适合红色。然他那张嘴,说起话来却要难听得多。
玩笑的心思瞬息收敛了。
我道:“现在几时?”
“这会儿申时刚至,再歇一歇,便可起驾。”
我到的时辰偏早,太极西堂人还不多。最里是主殿,正前方主位上错落摆了四个席位,其时只司马茂英隆装端坐,一派皇家气度。我同她颔首拜见,默默坐在下首。
偌大的主殿,亦只稀松排了十多个位子,分为东西两列,按品阶顺次而下。再低级的官员,便只能坐在偏殿了。这区区十几丈的距离,隔的却是权位高下,又不知有多少人为了进得几步,于宦海沉浮中沦陷一生。
先到的是爹爹一行,他与谢晦、傅亮三大权臣同来,脸上更添志得意满。随后几个王爷或独身、或携家眷陆续抵达。刘义隆携了长姐就座,身后竟还跟着啼玉。
眼见东边一列席位将满,唯独空出一个,缺的乃是刘义真。
谢淑媛姗姗来迟,着了一身幻彩长裙,足足拖至脚后半丈。一头乌发云鬟雾鬓,当中点缀两支步摇,摇曳生姿。她于众人目光洗礼中袅袅行至最里,濯濯艳光照得殿中夜明珠也黯然失色。
她这边将将坐定,便有礼乐奏起。
众人均起身相迎,注目刘义符与北朝使臣并驾行来。
那一张鬼面跃入眼帘之际,我几乎感觉自己的一颗木心也抖了一抖。然片刻后又变了心境,却不知是失望还是释然——
只需一眼,我便知这不是他。
那人虽覆着一样的鬼面,不论风姿气度,却万万不可与他同日而语。
北朝使臣一行坐定,我才注意到顺数第二位坐的是西平。她今日穿的一身南朝服饰,平添了几分女儿家的俏丽,殿上只她同啼玉差不多的年纪,倒像是对姊妹花。
一番礼节过后,刘义符起身致辞,极言刘宋国运之昌隆,国势之繁盛,亦表达了南北两朝修好之愿。那鬼面人以北魏太子身份起身回礼,对刘宋盛况一番赞誉后,更是回应了修好之说。其言下之意,倒像要与刘宋结亲。
然北朝一行当中,女眷只西平一人。再观刘宋几个未娶亲的王爷,当中又以刘义真年龄最长,才名最盛——
我望一望那空出的席位,心中却增了几分莫名不安。
***********************
又是一阵礼乐喧嚣,宴启。
刘义符似这才注意到空出的席位,道:“庐陵王何在?”
众人均言不知。
刘义符讪笑两声,只道“定是有事耽搁”。
他击掌三声,便有一十二名彩装舞姬一手执团扇,一手执花篮,排成三列鱼贯而入。花瓣洒出,暗香袭人,霎时满室的霓裳翩跹,莺歌曼舞。此番花也娇人也美,这般的满堂春/色,把一帮老臣子也看得心襟荡漾。
然舞跳正酣,人也迷醉,乐声却戛然而止。
有宫人报:庐陵王到!
刘义真竟着一身常服蹒跚入殿,脸上写满落魄。众人面色各异,刘义符亦微有不悦,冷声“赐座”。
他也不谢恩,径自入座,其间依稀瞥了我一眼。只一眼,却叫我周身发寒。那样的神情,是受伤、怨怪、或是愤恨?
我慌执起杯盏吞了一口酒,心中竟忐忑起来,隐约觉得今日要有祸事发生。
舞姬尽退,殿内稍有尴尬。
西平踱至大殿中央,娇声道:“南朝区区舞姬便得如此风华,真叫西平叹服。今日正值两朝贤能济济一堂,实乃百年盛况。西平恰也粗通舞技,虽难登大雅,博众一乐倒也敢当。西平也想在殿里舞上一段,然之前还有个小小愿望,不知南朝的皇帝哥哥能否答应?”
刘义符被一声“哥哥”叫得窝心,只道:“什么愿望,西平公主只管讲出来就是。”
“西平听闻庐陵王擅长吹箫,想请他伴奏。”
刘义符朗笑,“还道是什么要求,我这二弟琴棋书画样样皆能,不知西平公主要伴个什么曲子?”
西平羞道:“凤求凰。”
这曲子是昔年司马相如求娶卓文君所作,西平此语一出,其意已明。一班臣下连道恭喜,刘义符更是喜上眉梢,禁不住“哈哈”笑了几声。
殿内气氛陡然高涨,纷纷将目光投诸刘义真一人。
却见他未露欢颜,只徐徐立起,“在下今日不慎,将惯用的紫玉箫丢了,只怕要扰了公主雅兴。”
西平色变。
刘义符道:“宫中藏的名箫数之不尽,朕这便叫人取一支来!”
“臣曾发愿,今生只用这一支箫。箫既丢了,臣此后自不会再吹一曲。”
“你……”刘义符微怒,“当真不吹?”
“臣绝不食言。”他音调冷冷,并未看我。
然我却觉有千只针刺在心。
箫丢了,箫丢了?他那晚反复吹《高山流水》,是表了知音之意,然今日他却言箫丢了。明明他一向最知分寸,今日却这般不守礼数。他是那样温和的一个人,今日又怎的这般绝决?
他怎会不知,今日乃两朝盛会,西平又素来娇蛮。此番一口回绝,全不留情面,怕是要惹火烧身。
“好得很!”西平恸喝,“庐陵王矢志不渝,真叫西平感动!却不知伯牙为子期摔琴,子期却是否当得起这番深情厚谊!”她说到这里,却是横眉向我,“就怕你的子期早背叛了你,另攀了高枝,只顾得一人快活。”
刘义真神情顿痛,只道:“如此也不烦公主牵挂。心已付琴亦断,无可挽回。”
刘义符大怒:“庐陵王!你向来知书识礼,怎的今日如此跋扈!误了时辰不说,此番又大放厥词,该当何罪!”
气氛僵着。
那鬼面人亦冷哼一声,“都道庐陵王翩翩君子,却原来是盛名之下。西平,你提早看清此人,倒是万幸。”
“然西平这番折辱却不能遭的不明不白!”西平怒瞪刘义真,忽的又脸色骤变,冷不丁移至刘义真席前,自他怀中勾手一捞。
************************
待她将手中物件呈给众人看,殿上人人惶恐,噤声不语。
刘义真怀中,竟有一方女子锦帕。
“此物可是庐陵王的子期所赠?”西平冷笑,“下次还望藏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