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饥荒出现以后,饥民逃荒开始增多,但各级政府对流动人口严加控制。一方面要求各地阻止农民外逃,另一方面,对逃荒农民严格管理,有的地方以“流窜犯”的名义加以拘留、拷打、游街,更多的是收容遣返。1962年10月19日,公安部长谢富治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披露,1960年流动人口曾经达到600万,1961年1月-8月,全国收容207万人,1962年1月-8月全国共收容140万人,全年估计收容近200万人。
1961年11月2日,吉林省政法工作负责人徐守身在省委召开的整顿城市治安秩序的电话会议上讲话 说:最近中央公安部、内务部召开了会议,研究了收容自流人口和整顿城市的治安秩序问题。因此,吉林省8个市在11月都要行动起来,到年底要求见效,到春节要求见大效。为了实现这个要求,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坚决制止流动人口。首先要堵住外流的口子,教育农民不要外流。第二是铁路要卡紧,火车上要严格执行凭票上车、凭票就餐制度。凡是流入城市、铁路沿线的流动人口,一律收容起来,有一个收一个。有家可归、自己愿意回去的,就遣送回乡;实在不愿意走或有困难的,也可以安置到农村。对遣送不归或假籍贯的人,要集中劳动,边劳动,边审查,边教育,边处理。
二是认真解决城市闲散人口。经过整顿以后,户口工作要加强起来。城市户籍警一般只管500户,力量不足的要补充。户籍警按干部待遇,并且不得轻易调动。对旅店、饭店、澡堂等复杂场所控制要严,防止坏人混入。立即停止对外售票的舞厅。
三是加强交通要道的治安工作。此外,各工厂、企业、机关、学校,要整顿内部秩序,加强纪律,建立制度,堵塞漏洞。
徐守身还说,要有计划地大张旗鼓地镇压一批反革命分子。中央公安部指示,各个大城市都要选择典型案件杀几个,中等城市、农村也要杀一点。杀人要开万人大会,会上要有市长讲话,当场宣判,立即执行,张贴布告,做到家喻户晓,以收杀一儆百之效。
意识形态的严密控制
那时,真理的旗帜掌握在共产党手里。经过半个世纪的战乱和国民党的腐败统治,新生政权得到人民的信赖,人们相信中国共产党能把大家引向美好的共产主义,不少人愿意为这个伟大的理想作出牺牲。自己挨了饿,家里饿死了人,还认为这是个别现象,为了共产主义伟大理想,作出这样的牺牲也是应该的。
所有报刊,所有会议,所有的课堂和讲坛,都千篇一律地宣传政府的声音,发布对政府有利的信息。党支部、共青团、民兵、妇联、工会、学校,都向群众灌输中共中央的意志,抵制和消灭一切与中央声音不一致的“杂音”。全国的一切宣传机器、一切文化教育,都集中地朝一个方向影响每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全国上下,真正做到了舆论一律,实现了全体人民的思想“一体化”。
强大的政治思想工作使人们驯服,新闻封锁使人愚昧。饿死上百万人的“信阳事件”、饿死三分之一人口的“通渭问题”,不仅当时邻近地区不知有其事,甚到几十年后还严加保密。处理这些重大事件的办法是,把全局问题当作个别问题来处理,把一个地方饿死人当作“一个指头”,在承认“一个指头”的同时,大讲“九个指头”的成绩。谁要否定“九个指头”,谁就是否定“三面红旗”。用空洞的“全国形势一派大好”淡化人们实实在在的饥饿,压制人们对饥饿的不满。
饥民的反抗在萌芽状态即被消灭,不可能发展壮大
在古代,饥民没有办法生存时就啸聚山林,揭竿而起。毛泽东早年建立“革命根据地”,和中央政权对抗。在现代社会,这些已成为不可重复的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民间力量很难借助武力来推翻它。这是因为:第一,没有领袖。中国历代农民起义,起骨干作用的还是地方豪强和中小地主。由于土改、镇压反革命和历次政治运动,农村的强人杀的杀,关的关,管的管。既然豪强不存,农民起义也就没有领导精英。第二,没有财富。在中国共产党掌权以前,可以通过剥夺民间富豪为造反提供经济手段,新中国成立以后,一切财富全由国家控制,民间再没有可剥夺的地主富豪。第三,没有可以与政府抗衡的武器。政府掌握了现代化武器和现代交通、通讯工具,而民间不能拥有任何武器。任何啸聚山林的造反者,都在政府武器的射程之内。对任何边远地区的“根据地”,政府军都可以借助现代交通,迅速到达。第四,没有组织。没有结社自由,一旦出现政治组织,很快就被扑灭。无组织的群众难以对付有组织的政府和军队。在现代极权制度下,民间造反很少有成功的可能,既不可能有宋江的梁山泊,也不可能有毛泽东的井冈山。现代极权制度只有在社会矛盾积累到相当尖锐的程度,靠领导集团内部瓦解,靠宫廷政变来更换领导集团。民间的反抗和骚乱只能是上层权力更迭的外因。
在1958年-1962年间,政府拥有400万人以上的强大军队。这支军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它既应对外患,更是为了应对内乱。民间反对者不可能聚集与政府军相抗衡的力量。为了维持这支军队,为了提高这支军队的装备水平,军费支出在国家财政总支出中一直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见表253。
表242 中国的国防战备费金额(亿元)及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
年份 国家财政总支出 国防战备费 国防战备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
1950 68。1 28。0 41。1
1951 122。5 52。6 43。0
1952 176。0 57。8 32。8
1953 220。1 75。4 34。2
1954 246。3 58。1 23。6
1955 269。3 65。0 24。1
1956 305。7 61。2 20。0
1957 304。2 55。1 18。1
1958 409。4 50。0 12。2
1959 552。9 58。0 10。5
1960 654。1 58。0 8。9
1961 367。0 50。0 13。6
1962 305。3 56。9 18。7
1963 339。6 66。4 19。6
1964 399。0 72。9 18。3
1965 466。3 86。8 18。6
1966 541。6 101。0 18。7
1967 441。9 83。0 18。8
1968 359。8 94。1 26。1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84,第420-421页
1950年-1952年是朝鲜战争期间,国防费用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特别大,最高达41。1%。以后比例下降了。但是,国家建立了初步的工业体系以后,这个表中列出的费用不是国防战备费用的全部。中国很多武器是通过“军工动员”的方式由民用工厂生产的。当时各省市都设有“国防工业办公室”,负责“军工动员”任务的落实。此外,一些重要的军事科研项目由非军事研究单位承担,很多普通院校承担了军事院校的科研项目和培养人才的任务。“两弹一星”中的大部分消耗不是来自国防经费。从表25-3中可以看出,大饥荒年代军费开支是最低的。但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还在8.9%-13.6%之间。
惩罚农村基层干部,消减农民的不满情绪
饿死人最多的地方通常是干部作风最为恶劣的地方,也是“五风”刮得最严重的地方。中共中央通过全国性的纠正“五风”运动,处理了一大批农村基层干部。处理这些基层干部的借口是“民主革命不彻底”,说这些被处理的基层干部本来是“国民党的残渣余孽”。这为受害的农民出了一口气,缓和了矛盾,让农民感到“中央是英明的,只是地方干部不好”。而这些坏干部又都是国民党的“残渣余孽”,这就把共产党的过错推到已经下台的国民党身上了。这些情况在本书上册介绍各省情况时有比较详细的叙述,这里不再重复。
第二十六章 大饥荒的制度背景
为什么像粮食“高产卫星”那么离奇的谎言没人揭穿?
为什么数千万的饥民濒临死亡得不到救助?
为什么造成饿死人的路线、政策一直持续三年?
为什么农村基层干部能如此残忍地摧残农民?
为什么饿死的大多是生产粮食的农民?
为什么饿死几千万人绝世惨案能够密而不宜、一直隐瞒半个世纪?
这些问题只能从制度中找答案。
产生大饥荒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制度。造成中国这场大饥荒是一种什么样的制度呢?是以中国传统的王权主义加上斯大林的专制主义为特征的极权制度,即借助秦始皇的政治制度的框架,实行全面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制度,用毛泽东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马克思加秦始皇”的制度。
一、毛泽东是中国最后一个皇帝
1973年8月5日,毛召见江青,令其手记七律一首,
小说推荐
- 六十年代饥荒记
- 作者:火因青色文案:女主无奈穿越到六十年代,为了更好的生活,奋斗不懈?心酸不已?小小心机?的日常。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男主与逗比戏精的女主羞涩日常—徐毅:遇到你后,我最喜欢的是梨花,最喜欢吃的是梨子。梨花:好羞涩…别用那张犯规的脸对着我说情话。徐毅:过来,我想吃梨糖了。梨花:唔,唔…内容标签:随身空间
- 最新章:第110章
- 饥荒年代[末世]
- 简介:近年来地球的温度越来越高造成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大幅度上升次生灾害层出不穷明清小冰期之后第五次小冰期来临温暖产生盛世和文明寒冷产生衰败和动乱寒天荒地的世界哀鸿遍野无意间淘到一本修真秘籍的田原远原是为了修炼回到家乡搞养殖却不想因此在饥荒年代里占有了一份先机前面几章主要以种田为主略为沉闷十几章后开始
- 最新章:第156章
- 六十年代大神医
- 作者:魔女小妖 文案 陈茵家中世代行医,她毕业之后分配到医院实习第一天就遇上医闹,愤而弃医从农 一场意外让她绑定了一个要人命的大神医系统,还将她一脑袋砸到了要啥啥没有的一九五八年 陈茵“我就想老老实实的当个农民 系统JJ“要么行医救人,要么死 陈茵忽然觉得,这大概就是老天爷对她弃医从农的惩罚吧 排雷
- 最新章:第136章
- 二十四号墓碑
- 《二十四号墓碑》作者:赵悦言第一章 楔子夜,很深,一轮皎洁的明月挂在夜空,把幽梦山庄照得一片惨白。草丛里有虫子在鸣叫,一只只飞蛾如同没头的苍蝇在四处乱飞。一棵老槐树的树杈上,一只黑色的蜘蛛正在编织着一张巨大的网,这是世上最毒的蜘蛛‘黑寡妇。它急速的吐着丝,沿着网的外圆牵拉着。这时,一只倒霉的飞蛾闯进
- 最新章:第34章
- 云荒纪年·中州卷·天华界
- 云荒纪年·中州卷·天华界楔子石宪知道,黑暗里那些贪婪的眼睛已经盯着自己很久了。即使他合着眼睑佯装熟睡,他也仿佛可以看见那些妖异的眸子,如同群星一般将自己包围笼罩,让自己闭着眼睛都能看到点点星光。星星。这个比喻让石宪感到有些好笑。如果天上的星星都如同这些妖魔的眸光一般狰狞,那么世人恐怕都是活在地狱之中
- 最新章:第27章
- 六十年代娇妹
- 作者:票票小僧 文案 叶楠楠成了年代文中的幺妹,上头有六个姐姐 在未来,大姐是商家大佬,二姐是国际影后,三姐和四姐是律界铁齿铜牙双生花,五姐是文学界泰斗,六姐是教育界先驱 一家七姐妹,六个姐姐都是大佬 不过,现今大姐不过是刚满十三岁的黄毛丫头,而她才刚满三个月,嗷嗷待哺 内容标签 穿越时空 种田文
- 最新章:第250章
- 七十年代纪事
- 作者:方芳001 开始更新时间2016-5-1 0:42:58 字数:2016黑漆漆的天空没有一丝光亮,一个女人仓皇的奔跑,连鞋子掉了一只都毫无察觉,身后有大狗的疯狂的吠叫着,伴随着悉悉索索的追逐的人声。女人吓坏了,脚底的疼痛并没有转移她的注意力,只是仓皇不顾一切的的奔跑跑,连路都没有看,直到一个高
- 最新章:第281章
- 中国历代帝王陵墓
- 《中国历代帝王陵墓》作者:黄景略/叶学明【完结 编辑委员会 主 编:任继愈 副 主 编:汤一介 焦树安 张明华 编 委(按姓名汉语拼音音序排列 戴念祖 郭齐家 葛剑雄 焦树安 金宜久 卢海燕 欧阳中石 庞 朴 戚志芬 任继愈 沈心天 汤一介 王世民 王兆春 吴良镛 严汝娴 张国风 张明华 赵 靖 赵
- 最新章:第23章
- 六十年代考军校
- 文案 当武学传家的林立成了力大无比王爱国,从此在军中有了威名赫赫的阎王,一路收割敌人的人头,让人谈之色变 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在外面不苟言笑的阎王私底下就是媳妇的舔狗“媳妇,想吃啥,我去干你做“媳妇,喜欢不?喜欢咱就买“媳妇,谁欺负你了,我去揍他给你出气“媳妇 内容标签 重生 现代架空 爽文 年代文 搜
- 最新章:第18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