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侬》第52章


来几天,只留下小女儿韦若钱看家。
半年后,韦根贫因为在打工时被碾伤了脚,便返回了家,只是老婆刘秀萍说什么也不愿意回南坡镇了,韦家又多了一条光棍。
韦根贫被阉后,干不了重活,去了半年也回了家。
韦根亮、韦根贫两个阉人,加上杨爱花、杨美丽、韦若钱三个女人,一家五口人紧巴巴的过着日子。
再说,另一头的周家,周建寅连任了街长,偶尔和李勇出去搞点诈骗,家里的电影院生意半红不火,两个儿子送去了县城读书,只是整天惹祸,没有一个像人样的。
1988年开春,县政府决定开展公路大会战,目标是镇镇通二级公路。
三月初一,周建寅起了个大早,吃过早饭便搭着手扶拖拉机赶往县城开修路会议。
拖拉机开出镇口时,周建寅见不远处的山脚下韦根贫正在给祖坟锄草,一股邪念涌上心头。
八月八,秋风起,一家欢乐一家愁。
开路的规划图终于贴出来了,这一改变小镇命运的消息一传开,全镇陷入了欢乐的海洋,犹如过年一般热闹,不过这份全镇人的喜悦却不属于韦家。
午后,韦根贫正在家里喂猪,母亲杨美丽气喘吁吁的跑进来,对着韦根贫大呼说新路网正中韦家祖坟,现在施工队已经开工了,坟地都开膛破肚了。
韦根贫一听,那还了得,赶紧撂下木勺,叫上韦根亮和韦革命往镇外跑。
韦家三个男人到了镇外,只见施工队正在紧张施工,自己家的祖坟早已经被挖得不成样子,周建寅正带着一帮穿白衬衣的家伙在现场指指点点。
韦家三个男人顿时火冒三丈,冲上去抢下施工人员的工具直接指着周建寅破口大骂。
周建寅赶紧上去劝阻,但三人哪里听得进去,骂得更凶。
尤其是韦根贫直接躺在地上打滚大呼小叫,想叫周建寅在领导面前下不了台阶。
“乡长,现在怎么办,县领导都在场,他这样闹下去,影响我们镇政府的形象啊〃,赖乡长一听,一下子来了气,叫陶所长领着几个人上去将韦根贫架走……”,周建寅早就料到今天的局面,赶紧跑到的赖乡长身边贴着耳朵说道。
“陶所长、陶所长,哪里来的疯子,先关起来几天再说……”,赖乡长大声的冲着韦根贫吼道。
经过上次被拘留,韦家三个男人一听见“陶所长”三个字,赶紧拔腿就跑。
周建寅见闹剧暂时停歇,当场在领导面前拍胸脯,表示一定按时完成修路任务,绝不拖全县的后腿。
夜里,周建寅连夜召开街委会,经过一夜讨论,最后决定凡中祖坟的一处赔偿一百元,中农田的一分地给一百元,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韦根贫上次虽然跑了,但当场让赖乡长在县领导面前出丑,还是被陶所长从家里领出来,关在派出所饿了三天。
韦根贫出来后便没了脾气,加上祖宗的尸骨还凉在路边要尽早下葬,韦家亲戚现在也不齐心了,自己势单力薄,只能打烂牙齿往肚里咽。
更重要镇里答应给两百元作为补偿,算起来也值一头猪了。
韦根贫在捡祖宗尸骨时,却越捡越困惑,祖宗的尸骨怎么那么小,又点像猪骨……
公元1989年,建国40年,农历己巳年。腊月,阴雨连绵。
小镇开进了一辆崭新的吉普车,车上下来四个人,两男一女,其中一人一看就知道是司机。
女的二十有几,一身毛皮、一头卷发、一嘴红唇、一脚高跟,一看便知道是有钱人,三人一出,小镇一下子炸开了锅。
另外两人男人,一个满头银发,一个满脸肥肉。
满头银发的老男人,虽然背很驼,但却一身的夹克装,一看就是有钱人。
满脸肥肉的男人,四十出头,一身笔直的白衣西装,那发出的光亮让人炫目,脖子上一条狗链般大小的黄金项链,一看就知道是大官,双目炯炯有神,射得让人不敢正眼相对。
周建寅听到消息说镇里来了大人物,赶紧跑去相迎。
周建寅跑到轿车旁,握住满脸肥肉男人的手,明显感觉对方在暗暗使劲,忽然觉得对方似曾相识……
轰隆隆!!啪啦!!啪啦!!
忽然远处传来一阵惊雷,把周建寅吓了一大跳,再抬头看面前的满脸肥肉男人不正是久违的仇人韦建业吗?
而另一边一年前离家出走的韦山牛一双凶狠的目光正射向自己……###第六十四章 龙游戏凤
话说,韦山牛在自己92岁高龄的时候不得不背井离乡,离开了曾经风云一时的南坡镇。
韦山牛离开了南坡镇后,对生活感到了绝望,也不知道去哪里,只是漫无目的往前走,渴了就喝路边的溪水,饿了就到路边的地里偷点红薯往嘴里送……
行了一天一夜,天将蒙蒙亮时,韦山牛忽然发现前面热闹起来,一帮帮背着簸箕的人在街上忙碌着,一打听,原来自己居然来到了云南省富宁县。
韦山牛在富宁县举目无亲,加上一大把年纪,也不知道干什么,行了一天一夜,感到一身的疲惫,就在公园一个角落里卷曲着睡下……
“起来!起来!找死是吗,赶紧挪地方……”,韦山牛刚睡下不久,忽然听到一阵叱喝声,并感觉被人用脚踢了两下自己的后背。
韦山牛抬头一看,一个满脸肥肉的男人正在慢慢咧咧的驱赶着自己。
韦山牛慢慢的起身,正要离开,忽然感觉对方有点眼熟。
“阿业”、“爷爷”,两个人忽然异口同声的发出一声惊讶。
原来满脸肥肉的男人不是别人,正是被韦山牛亲手送进监狱的韦建业。
毕竟血浓于水,加上在他乡街头相遇,过了半年,有再大的仇恨也融化了。
韦建业顿了一下,赶紧扶着韦山牛进了街边的米粉店,要了两碗米粉,半斤油豆腐,两个人攀谈起来……
话说韦建业坐牢之后,在牢房里常常被人欺负,拳打脚踢不说,饭菜也经常被抢,总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想到自己这一切都是拜亲爷爷所致,真是恨之入骨。
后来在牢里,他认识了一个大哥,这大哥坑蒙拐骗是一把好手,说起大道理也是一套一套。跟他的几个小弟无不被哄的服服帖帖,鞍前马后伺候着。
大哥对建业说,亲戚朋友就是衣食父母,有难有困都靠他们帮扶,不应该有隔夜仇……
韦建业在大哥的教化下,逐渐放下了仇恨,又跟得大哥学了一等一的手段,反倒觉得很幸运,渐渐地倒不把被告发坐牢当一件坏事了。
韦建业和这位大哥混熟了之后,一次无意间的谈话,知道这位大哥还背着一个命案。记得狱警常常鼓励他们互相检举揭发,说是可以减免刑狱。
想想自己跟这大哥也学得差不多了,监狱这地方也实在不想呆不下去了,就找了个好机会,向狱警报告,立了功提前两年出狱,连带那狱警也升了官,这是后话。
出了监狱后,觉得回南坡镇也没什么意思,先是在靖西县城街上摆摊卖点假药,勉强能够度日。
一年前,韦建业通过一个同行认识了现在的岳父,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大人物,说到这里韦建业特地压低了声音。
岳父名叫孙复山,是国父孙中山的第三代后人,在富宁县做一些边贸,同时时刻准备着一个宏伟计划。
孙复山见韦建业聪明伶俐,又有一手江湖手艺,就将韦建业带到了富宁县,并将自己的女儿孙惠秀嫁给了韦建业,不久前有了一个儿子,取名韦开封。
两个人聊了半天,也吃得差不多,韦建业就拉着爷爷韦山牛到街边休息,自己则往地上摆上一张纸,两瓶药酒吆喝起来……
太阳渐渐的偏西,赶圩的人也渐渐散去。
韦建业收了摊,卖了两个油炸馍,一人一个,边吃边走回家。
韦山牛跟在韦建业拐了两条街,忽然一座大宅子映入眼帘。
大宅子是一个三进三出的青砖瓦房,虽然有点破旧,但从那铁木房柱和窗户的雕花,依稀可以看出曾经是大户人家。
韦山牛跟着孙子走进院子,只见一个六十左右的男人靠在一个太师椅上,头发往后梳得顺溜发亮,深陷的眼眶下面是一双鹰眼,一只手把玩着一个镯子,另一只手正捋着山羊须,一副道骨仙风,让人竖然起敬。
想必此人就是孙复山了,韦山牛一看情景,心里猜出了八分。
果然,韦建业见到孙复山,叫声岳父后,赶紧毕恭毕敬的把白天赚到的二十多元钱递到对方手里。
“国家有望……国家有望!”孙复山接过钱,拉开裤?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