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侬》第36章


第三天,周建寅在田里好不容易支撑晌午,生产队派人送中午饭到田头。
周建寅见到了开饭时间,赶紧拉着“独角兽”往田埂上走,好不容易把钉好,这才拿着碗蹒跚的走到锅边。但此时,锅里别说饭了,一点渣都没有,李春桃则站在自己旁边眼泪直掉。
“来啊,坐哥旁边吃饭,今晚一起去看电影”,一旁的韦国爱笑眯眯的对着李春桃说道。
周建寅本来饿着肚子,再瞄一眼旁边的韦国爱、韦根亮、梁英红、陆红旗、张文革等人,每人一大碗满满的米粥,坐在田埂上有说有笑的吃着。
现在居然还敢调戏自己的女人。
一股热血涌了上来,周建寅把碗一摔,一脚直接把锅踢翻,冲过去抢下韦国爱手里的碗,直接扣在韦国爱的脸上。
烫啊!烫啊!狗逼啊!狗逼啊!
一碗热腾腾的米粥直接盖在脸上,韦国爱顿时哇哇直叫,一旁的韦根亮、梁英红、陆红旗、张文革等人赶紧上来和周建寅扭打在一起,吴春光见状也加入打斗,现在乱作一团……
噗!噗!
正当大伙打得热火朝天,旁边的“独角兽”受到了惊吓,乱串几下,牛绳被挣脱开,冲着众人奔来。
大伙赶紧停止打斗,四处闪开。
梁英红在慌乱中不知道被谁撞了一下,摔倒在地。〃独角兽〃跑过来直接一脚踩在梁英红脚上,只听“咔嚓”一声,大伙都傻了眼,梁英红腿上的骨头都露在外面了。
周建寅望着地上的血水,脑子一片空白,一场更大的灾难正在悄悄来临……
闻讯赶来的韦山牛等人,带着民兵将周建寅和吴春光一顿暴打后,五花大绑捆起来丢进了生产队的牛棚。
韦山牛连夜召集了陆凌南、张大贵、韦根红、韦根亮、陆红旗、张文革等骨干分子召开生产队委员会会议,经过一夜的热烈讨论,决定定周建寅和吴春光两人三宗罪。
一是破坏社会主义建设,二是殴打革命干部,三是国民党反党复国军报复。
韦山牛打算等天一亮马上召开公审大会,将周建寅押送县城。
周建寅被五花大绑关在牛棚里,望着外面的天空,夜凉如水、星光点点,但自己内心却是惊恐万分,各种画面浮上心头,尤其是父亲被从牛棚里拉出来丢到滚烫水锅里的恐怖画面不断的闪现……
周建寅知道自己这回犯了大错,肯定难逃一劫,原来母亲在自己初小毕业时跪遍了生产队的那帮混蛋,才勉强得于上中学,自己也算争气,年年全镇第一,尤其是写了一手好文章,颇得镇里的女青年喜爱,现在看来想通过这条路翻身是成泡影了。
母亲和脑瘫弟弟是一回事,更担心的是自己的下场和父亲一样,死了连个碑都没有,眼泪忍不住往下流。
周建寅环视了四周,没有发现可用利器,只得先挣扎着站起来,用脚踢醒了老表,两个人商量怎么逃出去。
沙沙!沙沙!
正当两个人绝望的时候,忽然感觉背后有沙沙的声音,回头一看,原来有一头牛正在奋力的将牛绳摩擦在牛栏上发出的声响,两人顿时豁然开朗,相视而笑,往牛栏上蹭……###第四十四章 告密者
话说,周建寅和老表吴春光两人挣脱牛绳,逃出牛棚后一口气跑到了镇子外边。
两人从小都在镇里上大,最远的地方就是去过隔壁的龙临镇,现在出了镇子反倒两眼一抹黑也不知道往哪里走。
吴春光建议去苗族做倒插门女婿(注解1),苗家地多人少,又比较偏僻,应该不会被人发现,兴许还能顿顿吃米饭。
周建寅听得也有点心动,但心里惦记着家中的老母亲和傻弟弟,想先回家看看,要走也好歹告个别吧。
主意已定,两人便相约天亮前在老榕树底下见面,就此分道扬镳了。
周建寅沿着镇外的小道,悄悄的摸到家附近,见屋里发出淡淡的光亮,凑上去顺着门缝往里瞄,只见母亲坐下油灯下小声的抽泣,弟弟则躺在床上呼呼大睡。
“娘、娘,开门,是我阿寅……”,周建寅回头见四下无人,小声的呼唤母亲。
庞丽萍听到儿子的声音,惊喜万分,赶紧打开门,母子两抱在一起,小声的痛哭起来。
周建寅对母亲说自己这回伤了生产队的人恐难逃一劫,计划和老表逃离小镇去苗家做倒插门,兴许还能活下来。
庞丽萍纵有万分不舍,但担心儿子步丈夫后尘,也只能如此。
但要儿子去苗家倒插门,是万万不可,庞丽萍去龙临镇赶集的时候听人说过,苗家长年衣不蔽体,生喝人血,是个很野蛮的地方。怕儿子之一走怕周家就断后了,自己死后怎么跟丈夫交代。
两人合计了半天,也还是下不定决定,便决定向黄文德求救,黄文德好歹去过县城,也算是见多识广。
庞丽萍悄悄开门,观察了一下,见四下无人,赶紧带上门朝女婿家奔去。
庞丽萍到了女婿家,女儿、女婿家一家也还没睡,正着急的商量怎么营救周庆将。
庞丽萍进了屋,赶紧一五一十的说了当下的情况。
黄文德和周思将两人一合计,黄文德说周庆将伤了生产队的人,只能走为上计,自己在县城有一个远房的表叔,两家人走得很近,可叫周建寅前去避难。
黄文德拿出笔墨,当下写了几行字,叫庞丽萍带给周建寅,叫其到了县城交给自己的表叔。
庞丽萍回了家,将信封交给儿子后,忽然想到白天吃饭的时候悄悄从队里偷了一个红薯,便赶紧进厨房将红薯拿出来,塞到儿子怀里。
这时,本呼呼大睡的弟弟周建勋闻到红薯的香味忽然醒来,看见哥哥手中的红薯,吵着要吃。
庞丽萍见阿勋那么不懂事,直接上去朝屁股就是几巴掌,周建勋顿时哇哇的哭起来。
周建寅捧着红薯,望着十四岁的弟弟家里大难临头却还如此傻愣,不知道以后母亲怎么办,顿时黯然泪下,赶紧上前制止母亲,将红薯掰了一大半交到弟弟手里,周建勋话也不说狼吞虎咽起来。
周建寅望着狼狈的弟弟,脱下外套,披在弟弟身上,打开了一个门缝,观察了一下,见四下无人,便往镇外溜。
周建寅刚走到镇口,忽然想起自己只顾着忙,还没有和心爱的女人李春桃告别,又折返回来往镇里摸。
周建寅到了李春桃住的农户,见大半夜的居然门是掩着的,赶紧蹑手蹑脚摸到李春桃房间,却发现空空如也。
看天色也不早了,再呆下去怕被人发现,周建寅这才依依不舍的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周建寅对弟弟和心爱女人李春桃的担心其实是完全多余的,表面看起来好吃懒做的周建勋只是装傻充愣而已,其实这家伙遗传了家族的全部好基因,不仅接了母亲庞丽萍的好文采,更接了爷爷周文正的一肚子坏水。
周建寅一走,十四岁的周建勋见家里没什么依靠了,等母亲睡下了,抬脚便溜出家门,走进生产队的韦家……
“队长、开门啊,队长”,半夜里,韦山牛一家正躲在生产队蒸年糕,忽然听到门外有人呼喊自己。
韦山牛听到有人敲门,赶紧叫家人找一个大的簸箕将灶台盖住,便走出去开门。
“啊,野仔,找死啊”,韦山牛一开门,看见门口居然是傻小子周建勋,先是惊讶了一下,接着便破口大骂。
“噗通”,还没等韦山牛请进屋,周建勋直接冲进来,跪在韦家祖宗牌位(注解)面前磕起头来,嘴里念念有词。
“韦氏堂上敬如在,不孝子孙周建勋,替哥哥来谢罪,愿将功赎罪,与次类家庭划清界限……”。
韦山牛本来心里有气,但看见仇人的子孙居然卑躬屈膝的跪在自家祖宗面前了,而且那么明确的表态,一看就是来“弃暗投明”,心里好不得意,怒气也顿时烟消云散。
韦山牛赶紧过去将周建勋扶起,问起缘故来。
周建勋赶紧说自己这次来,有两个目的。
一是和次类份子家庭彻底决裂,重新做人。
二是告诉韦家,哥哥和吴春光现在正在镇外大榕树集合,计划逃往苗家的消息。
韦山牛听了周建勋的话,哪里顾得上周建勋,赶紧叫韦国爱去通知民兵,自己便带着几个子孙朝镇外的大榕树奔去……
周建勋赶紧屁颠颠的跟在后面,刚走到门口忽然感觉背后有双眼睛在看着自己。
周建勋回头一看,李春桃正半躲在一根柱子后面,手里还拿着一块年糕呢。
周建勋两人目光相视,顿了一下,便赶紧各自躲开。
韦山牛等人出了镇?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