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战狼》第60章


喃自语说道:“留下也是死,不如咱们去投靠李自成。” “李自成能抵挡住李定国的大军?”尚可喜不住的摇头,失落的说道:“认命吧,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 孔有德铁青着脸:“能活一天是一天,各位我要告辞了!” “你朝那里去?”耿忠明急忙问着,果断的决定:“咱们同生共死,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我去蒙古。”孔有德阴沉着脸色:“他的部队纵然再厉害,在辽阔的草原上也奈何我不得!” “做马匪?”耿忠明傻了眼,王爷变成了劫匪,他还真的不能适应。 “干掉林丹汗我自己去做王爷!”孔有德变本加厉的喊道:“大丈夫生有何惜死又何惧,成王败寇,再也不跟别人做奴才!” 尚可喜点点头:“咱们是三顺王,不能分开!” “招呼部队走!”孔有德喊叫着,让跟在身边的护兵去传达命令。 “又走了一批!”坐在大殿上的祖大寿叹口气。 明末满洲久为边患,能捍御者以袁崇焕为最。满酋后施反间,崇焕竟以冤死。祖大寿怎么也忘不掉那残忍的一幕。百姓不明是非,一刀刀割着故主的肉在食用着! “我错了,错得太离谱!”祖大寿因为主帅被冤屈,一气之下投靠了清廷。现在他才知道:“自己当初的决定是多么的荒唐!” “袁崇焕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伟大英雄!”金殿突然闪出一个人,身后跟着四个威武的勇士。 “你是谁?”祖大寿虽然吃惊,但还是没有动一下身子。 “昨天和八旗交锋者!”来人是李定国,他带领特务营趁乱进入,却发现清兵撤走。而金殿上只有祖大寿一人。 “如果你看着自己的主帅被千刀万剐,你会怎么做?”祖大寿淡淡的问道。 “不好说!”李定国拉一把椅子坐下:“也许,我会愤而离去。也许,我会和你一样,找一个靠山来给主子报仇!” “哦?”祖大寿很意外,他想听到对方是如何铿锵有力的演讲一番,没有想到和自己是一样心情。 祖大寿,在明末清初,可以说是如雷贯耳。袁崇焕威震辽东之时,祖大寿是袁手下最得力的大将,宁远保卫战、宁锦大捷、北平保卫战中都立下了汗马功劳。 皇太极兵临北京城下,崇祯皇帝却在这时认为袁崇焕通敌谋反,逮捕下狱。祖大寿愤怒之下带着部队返回辽东,置危险中的北京城和皇帝不顾。 袁崇焕在狱中,修书给祖大寿,劝他带兵回来保卫京城。可想而知,袁崇焕写这封信给祖大寿时是多么的委屈与无奈,冰冷的砚台,冻僵的手,淌血的心。 祖大寿看到的袁督师的信号啕大哭,全军亦痛哭。无法想象祖大寿当时的心情,悲痛,伤心,愤怒交织着。尽管最后他还是率部回北京了,但崇祯皇帝也下了决心必杀袁崇焕。 在辽东将领中,他是营救袁崇焕最力一员,曾请求削职为民,以自己的官阶赠荫换取袁督师性命。但袁崇焕最终还是被他奋勇保卫的人千刀万剐了。 之后祖大寿率领袁崇焕旧部,这支大明最精锐的部队,驻守宁远、锦州、大凌河等要塞,抵御清兵的入侵。崇祯四年,祖大寿奉孙承宗之命守大凌河城,八月,城才修了一半,皇太极以倾国之师,把大凌河城团团包围住。 祖大寿突围不得,援军又被击退,只能闭城坚守。皇太极不断地送信劝他投降,他都不予理睬。坚守了三个月,城里粮食吃完了,开始杀马吃。马杀完了,开始吃平民百姓。平民百姓吃光了,开始吃军中的老弱病残。军中的老弱病残也吃光了,接下去就该是健壮将士的互相残杀了。 无论如何,城是没法再守下去了,所有的将领,除了副将何可纲,都认为只剩下投降一条路了。于是祖大寿长叹一声:“人生岂有不死之理?但为国为家为身,三者并重。今既尽忠报国,惟惜此身命。” 投降了,然后他向皇太极献策,他愿意带一支兵马去锦州,在城里当内应,皇太极满心欢喜。但祖大寿进锦州城后就抵抗清军。皇太极恼羞成怒,两次御驾亲征攻打锦州、宁远,都无功而返。 祖大寿又为明朝守了十年的城,直到崇祯十四年四月,清兵再次倾国而来包围锦州城。这一次整整围了一年,洪承畴的十四万援军在松山被击溃,洪承畴投降;祖大寿粮尽援绝,城中又开始人吃人,只好再次投降。 皇太极封祖大寿为汉军正黄旗总兵,希望他能够为己效力,可他除了给自己的外甥吴三桂写过一封不咸不淡的劝降信,再难找到祖大寿做“汉奸”的记录。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我是一个好老板,跟着我不会委屈你!”李定国大言不惭,直接说出了来意。 “你能饶我一命,我会伴守着袁督师了此一生!”祖大寿已经对官场厌倦,不肯接受李定国的好意。 “一生事业总成空, 半世功名在梦中。 死后不愁无勇将, 忠魂依旧守辽东!” 祖大寿浑身一震,痛哭失声:“唔——行刑那天,袁督师毫无惧色,他被五花大绑,押上刑场。,刽子手割一块肉,百姓付钱,取之生食。 身上的肉被割完、血液流干,他们剜开胸膛取出五脏,截成一寸寸的卖掉。全城百姓买得,和烧酒生吞,袁督师的鲜血顺着他们的嘴角往外流!” 李定国从来没有哭过,听着听着泪水禁不住噗嗒噗嗒的往下滴着。他按住祖大寿的肩膀:“历史会记住他,华夏人民会记住他!他死了,虽然经历坎坷,一生忠于国家、在民族大义面前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永垂不朽!” “你能给他修墓立碑吗?”祖大寿站了起来,他被李定国的语言感动了。 “我要给他建忠烈祠,让华夏万古千秋永远记住他!”李定国加重语气说道:“我已经去祭奠过他,他的佘姓部下趁夜盗取了头颅,就埋在斜街52号院内。” “我——”祖大寿张开了嘴再也说不下去。 “你先别表态,去到南方各地看看,如果我不值得你信任,可以自便。”李定国说到这里,对身后的人问道:“电报发出了吗?” “骑兵一师再过一个时辰就能赶过来。”身后的警卫急忙汇报。 “鞑子会不会放弃沈阳而逃?”李定国凝聚着眉头,开始考虑下一步计划。###第五十六章:冷美人
第五十六章:冷美人 祖大寿接受了李定国的建议,正要离开金殿,发现一个女子出现。他急忙上前问候:“公主殿下,眼下兵荒马乱,你还到处跑干啥?” “李自成去了,鞑子去了,还有谁比这些人更可恶?”公主望着身穿大明朝服的祖大寿,瞪大了眼睛望着:“你还有脸穿明朝官服?” “公主?”李定国思索着,面前的女子十五六,少了一只胳膊,有着尊贵的气质,相貌清丽高雅,秀美柔嫩,美貌绝伦,虽然年幼,但艳丽异常。 神态天真,双颊晕红,肤色白腻,一双眼灿然晶亮,年纪虽幼,却是容色清丽,气度高雅,洁若百合,秀若粉荷,雅若幽兰。娇美却又不失典雅,清秀却又不失柔美。 声音清脆却透视着愤怒和不肖,讥讽的语言几乎令人尴尬万分。面对这样一个冷美人,他只得出来打圆场。搬一把椅子放到公主面前,他那不可抗拒的语言直直的输送给着对方。 “公主请坐!” “你是何人?”李定国二十岁出头,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 公主突然感觉到一丝慌乱,很快稳住神问道。 “小子不出名,姓李,叫李定国。”李定国淡淡一笑,自己穿越后初次来到京城,没有几个人认识自己。 “他是襄阳起兵的领导人,两次大战清兵取得胜利的——你——”说着话走进金殿的朱亚兰突然住口,望着面前的女子浑身抖索。 “小——”对面女子也是一惊,望着朱亚兰就要呼出。 “我小怎么了?”朱亚兰尖牙利齿,急忙堵住对面女子的半句话。她机灵的跑过去扶住公主,对李定国说道:“你们谈话,我去和这位姐姐聊聊家常。” 朱亚兰扶住公主离开,李定国对祖大寿问道:“这位小丫头你认识不?她是那家王公大臣的女儿?” “你不知她的根底?”祖大寿诧异,不认识的人你都敢收留。回想着小丫头的面相,摇摇头说道:“不认识,京城官宦人家太多,女孩子又是轻易不出门。” “她姓朱,是哪位王爷家的女儿?”李定国来到京城,不由得对朱亚兰的身世好奇起来。 当年,崇祯挥剑就向毫无?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