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红妆长恨》第23章


“日落时,我曾向梁公公打听过皇上这两日对小主为何态度转变这么大。”翡袖满面愁思看着青雅。
“打听出何结果来了?”青雅侧身单手撑于耳后,散开的发丝落于胸前,肩上,如同一层黑被。
“梁公公说。。。皇上气于主子前夜不知与何人琴箫和鸣,但。。。此事却不为主。”翡袖说的断断续续,总是神色不安的看着青雅。
“究竟是何事?”青雅听后,眼神微闪,却是稍纵即逝,想来,他是料不到那晚她是和谁对鸣的。
“主子非清白之身?”翡袖思索半晌,终是不安的问出。
“原来如此。”青雅听后笑开,却不在意,转身躺好,被盖于颈,闭上双眼入睡,翡袖见她如此,只得轻声放下床上帘帷,吹灭了蜡烛,走出房间。
屋内漆黑,透过薄纱床幔,望着月光柔和的洒入室内,青雅弯起嘴角,嫣然说的话回响在耳畔,皇帝虽有三宫六院,可他同样是男人,是男人,便都是贱骨头。
何须对她如此在意?三月为期,三月后他若是不得让她觉得他能担得皇帝二字,她便杀之,如若,他担当的起呢?
蓦然,青雅起身坐起,发丝贴于颊面,落于背后,三月后,若她不杀他,她将如何?突而笑开,当时万分周虑,却没人想过,三月后,如若她不杀皇帝,那她将如何?逃之宫外?宫中丢了一名贵人可不是小事,且说皇帝现下对她如此上心,她能逃得了吗?躺下,心中又多了道愁思。
太皇太后寿辰来到,青雅早早起身,先到皇后宫中请安,完后与皇后各妃嫔同道前往慈宁宫,一齐跪拜太皇太后,这位伟大的妇人,经历三朝,拥立二帝,何等睿智,何等魄力,现下虽是面上生于皱纹,却是慈祥中不乏精明,太皇太后如今心于礼佛,对后宫之事不多加插手,青雅倒暗幸,太皇太后没将注意加于她身上。
席间,见似与费扬古坐于对面,青雅几番看向似与,她却是总是闪躲避开,青雅在心中叹气,却不怪她,终是自己开始便没对她以诚相对,以心相待,对她三番欺骗,三番利用,枉费她对自己的一片真心对待,不自觉眼神望向福全,依旧那般优雅自得,行事谨慎,如站船头,生怕一不小心,便跌入茫茫深海中,心情烦郁,趁众人轮番向太皇太后祝贺时溜出殿内。
晓风残月,湖水潋滟,依湖边站立,影倒落于水中,听闻身后传来步子声,转头望过去,似与面容肃肃站于回廊上,苦笑无声,转眼望开。
“是我不诚意,是我对不住你,罔顾你对我的真心。”青雅声线悠悠,道不尽的愁苦,道不尽的无奈。
“我从未怪过你,若怪,还是只怪得我自己。”似与并肩站于青雅旁边道。
“你这般,真是让我惭愧内疚。”青雅低头道。
“从我初见你那日,我便知晓你心中藏有千千万万的事,我终是没打得开你的心,让你不能把我当做倾心人。”似与望着青雅叹道。
“隐藏,只是让你免于其难。”青雅面带忧伤。
“这我自当是知晓的,否则,我今夜就不会随你走出殿外。”似与笑道。
“谢谢。”青雅笑着,眼眶却被雾气蒙住,抿唇再笑,笑意止不住,何其幸运。
回廊殿后,黑暗中站着两人。
“二哥,这下你该放心了,似与那丫头并未计较于青雅姑娘,无需我们去解释。”常宁拍着福全的肩头笑道,福全拍了拍肩上的手,转向殿内,常宁望其一眼,跟着走开。
17
17、见见之时见非是见(17) 。。。 
如先前般悄然回到殿上,见兰嫔起身正袅袅婷婷的略过妃嫔走向太皇太后面前。端着一卵白釉里红地白花暗刻云龙纹的高足瓷盘儿,上置泛着水滴,晶莹剔透的嫩绿葡萄,兰嫔自进宫起便不招太皇太后待见,今日找来不在季节下的葡萄,想是下了番心思。
好机会,青雅暗笑,拈起两粒蜜饯,一粒放入红唇内,弯起嘴角轻嚼着,一粒不着痕迹的放入指尖上,待兰嫔欲要行礼时,自桌下弹向兰嫔膝盖,兰嫔未防,当场跪趴在华丽的地毯上,瓷盘儿翻到地上,葡萄滚满四处,兰嫔自己也是满面受惊,慌乱无措的看向皇帝与太皇太后,青雅嘴角弧度不下,若无其事的举杯敬向对面的似与,似与笑望,举杯回敬,青雅知晓似与将自己的动作收入眼底,却不在意。
本是满堂暗语讥笑,在发觉皇上面色肃然时,全低着头,却仍不免个个眉眼相对,窃窃私语。
“梁九功。”皇帝端起瓷杯,声音略显低沉,带着浓浓鼻音,眼神似看未看的扫了一眼仍趴在地上的兰嫔。
“奴才在。”梁九功急忙迎上前,低头应声。
“兰嫔殿前失仪,送回延禧宫面壁思过,没有朕的旨意不得迈出宫门半步。”皇帝话虽是对梁九功说的,双眼却是看着青雅,青雅皱眉,莫不是方才动作也被他瞧个清楚?
“喳。”梁九功得令,招手向还愣着观望的兰嫔身边宫女,一齐将兰嫔扶起,兰嫔似乎惊讶未减,又或是不敢在御前撒野,一声不吭的随之走向殿外。
“皇上驾到!”青雅方才踏进缓福殿,解下披风,便听太监喊道
“臣妾恭迎皇上圣驾。”青雅行礼,不知此时他怎会过来。
“起吧。”皇帝声音轻快,一抬手对着青雅道,而后坐于榻上,青雅心中百思不解,兰嫔今日在殿前如此失仪,皇帝怎的还这般高兴?
“方才你的小动作,朕看的清清楚楚。”皇上向后倚在榻上,单手撑着头,满面笑意。
“又如何?”青雅站立孤傲着脸看着他。
“朕心欢。”皇帝起身走近青雅面前道,青雅低头。
“你是在意朕的。”皇帝伸手抬起青雅下颚,青雅面视于他,眼中一片澄净,似乎不沾一丝尘气,她知道,她这样子是皇帝最不愿看到的。
“不明其意?”皇帝微微捏紧她的下颚,青雅猜对了,皇帝最讨厌看到的便是她冷冰冰的面口,仿佛能看穿一切的眼神。
“你让兰嫔失仪,不正因为昨日她让你难堪,且朕未倾向于你。”皇帝颇为自信道,青雅笑,笑意直达眼底,惹得皇帝怔神,随后发现她眼中的那是讥笑,猛地放开攥着她下颚的手,青雅向后踉跄了几步。
室内无人吭声,高几烛台上的红烛,发出几声烛花爆的声响,青雅盯着红烛,瞧着烛腊顺着烛身流下,如同血泪挂着,烛心越烧越长,皇上起初被她惹怒的浓重喘息越来越淡。
“朕曾听闻梅花公子道,你是个不自由,毋宁死的性子,如今怎肯安于深宫?”皇上转开话题,转身问道,他,表面先屈服于她,她却不敢掉以轻心。
“此一时,彼一时。”青雅走至烛台前道。
“梅花公子倒了解你。”皇上声音冷淡,青雅回头看向他。
“朕今日虽是乘兴而来,却不会败兴而归。”皇帝笑道,青雅仍是不语。
“你且放心,朕说三月内不碰你,便不会碰你,君无戏言。”皇帝一甩袍子,坐于榻上。
“我没这么想过。”青雅淡淡道,皇帝挑了挑眉头。
梁九功备置好棋盘,青雅坐之一旁,正欲提子下于棋盘上,他却按住她的手。
“备着即可,无须下。”皇帝笑着道,放开她的手,侧身躺下。
“吴三桂拥兵自重,独霸一方,朕却不能奈他何,照此发展,大清岌岌可危。”皇上声中带着不甘。
“吴三桂之心,天下皆知。”青雅回道,她虽与他有恨,却不能为一己之仇而至天下百姓于水深火热中,若是此时杀了皇帝,吴三桂必会乘虚而入,夺朝篡位,除大清所有对他有威胁的人,包括。。。福全。。。
心。。。恐慌。。。福全福全。。。捂住胸口,单手撑住桌边,双手慢慢逐渐收紧,握于拳,双目布满血丝,面孔发白,额头布满细汗,她。。。最不愿意伤害的便是他,也之所以不愿伤害他,才进宫,现下,她该如何?该如何。。。
“你怎么了?”皇帝见她如此,急忙下榻,扶住她。
“无妨,老毛病了,时而心悸。”青雅扶着他的手腕,虚弱一笑道。
“吴三桂虽独大,但自古百年累之,一朝毁之盛朝不下其数,鼎世秦朝,盛世大唐,终究毁于一旦,又何畏屈屈平西王。”青雅笑道,面上仍是无血色,皇上坐于原位。
“只要皇上多谋善断,上兵伐谋,务逞匹夫之勇,还怕不运筹帷幄在手?”青雅接过翡袖上的茶,喝上一口后道。
“上兵。”皇帝若有所思。
“早年畏于鳌拜压下壮志凌云人才比比皆是,皇上从中择取,虽不能以此一击吴三桂,但,蚁穴虽小,溃之千里,到那时,皇上身边总有信得过之人,皇上能智擒?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