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门新妇》第9章


唐太君叹了口气:真是冤孽!当日娶姜氏进门,原为的是他的前程,可没想到他娶了媳妇忘了娘,眼里心里只有那个出身名门望族的女人!
不过,如今她已经过世多年,你怎么一下又提起此事了?
老太太有所不知,昨夜,老爷他提起湘儿要出嫁的事情,我就随口叹息了几句,说湘儿是找到了好婆家,可是玉儿和黛儿到现在还没着没落的,一样都是董家的女儿,怎么命就大不相同了呢。
唐太君将装解酒汤的浅绿色的薄胎细瓷碗轻轻放到茶几上:你这是慈母胸怀,他该夸赞你才是。
何夫人抽泣道:可他却说,说我心肠狭隘,见不得湘儿嫁到好人家,说我居心险恶,想——想偷梁换柱,想让玉儿替她姐姐嫁到陆府去!
说完这句话,何夫人偷偷瞧了唐太君一眼,只见她叹了口气:老爷他就是这个脾气,凡是碰到跟那姜氏有关的事情,他就要犯糊涂。
何夫人见唐太君不开窍,心里暗暗着急,狠狠心得再加一把劲儿:老爷他还说,姜氏出身何等高贵,只有她生的女儿,才有资本嫁入侯门,至于我这个卑贱之人的骨肉,只配嫁给寒门或者庶子!
唐太君因为自己是打铁人家出身,生平最恨别人在她面前拿出身说事儿,再加上生平最嫉恨的就是那个侯门出身的儿媳妇,此刻听了何夫人的话,不由得勃然大怒,用手把茶几敲得咚咚响:岂有此理!他便是这般忘本?难道他忘了自己的娘亲也是出身低微吗?
何夫人见唐太君心中的怒火已经被自己成功点燃,心中暗暗得意,只是拿一方帕子在那里擦眼泪。
唐太君发了半天的脾气,才想起来安慰媳妇:你不用难过,且放下心来,我自会托人物色,一定要让玉儿和黛儿都嫁入公侯伯府。
何夫人愁容满面:可是,咱们之前托人去说的那几家公侯府第,一听说是我生的孩子,就一一回绝了!我,我只恨自己没投个好胎,如今连累孩子们受苦,还要连累董家的子子孙孙。
你这话言重了,顶多时他们姐儿两嫁的人家差一点,哪里就牵连到董家的子子孙孙了!唐太君不以为然地说。
何夫人停止了抽泣,一字一顿:老太太莫非忘了,董家以后是要靠剑如支撑的,湘儿嫁得再好,陆家姑爷再有出息,又能帮衬咱们董家多少?隔了一层娘肚皮,那可真是天壤之别了。
唐太君怔了一怔:你这话,说得倒真是有道理。那湘儿不但对你,就是我和他父亲,都是淡淡的,以后,又和谈照顾弟妹?何况,你和她娘当年不和,又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何夫人恩了一声,脸现忧色,只怕她心中早就认定,她亲娘是我气死的,若是这样,他日再仗着陆家的势力,跟她弟弟寻仇,那可怎么是好呢!
唐太君听了媳妇的话,深觉有理,不觉倒吸一口冷气:剑儿可是咱家唯一的根苗,不成,咱们须得想个法子,不让她嫁入陆家!
9
9、书呆子的婚事 。。。
听了唐太君的话,何夫人高兴得打心里笑了出来,只是面上却还是淡淡的。
她走到那张鸡油木的高茶几边,拎起茶壶给婆婆倒了一盏枫露茶:我就说了,咱们家不管遇见什么难事儿,只要一求老太太,就没有办不成的!
又扭头对小青道:把匣子拿来。
小青忙将沉香木匣子双手奉上,唐太君接过匣子,轻轻打开,只见一颗龙眼大小的晶莹剔透的明珠在灯光下光芒四射。
唐太君笑道:珠宝首饰,我生平也见过一些,这颗珠儿,倒真是好货呢!
老太太喜欢就好,改日我再找一些南珠来配上,到荣宝斋给您镶一副珠箍,您看可好?
唐太君拍了拍何夫人的手臂:难得你一番孝心,我还有什么不受的!
从唐太君房里出来后,何夫人的脚步异常轻快,她知道,只要唐太君肯出头,那么事情已经有了大半希望。
回到房里,只见董钊正坐在那张黄花梨方桌上品茶。
何夫人忙笑盈盈地坐到他对面:老爷今儿好兴致,看来府里该多办些筵席才是。
董钊看了妻子一眼,慢条斯理地道:今日我的好心情,可不是因为那些宾客!
哦?那却是为何?
当然是为我那贤婿!今日我第一遭见他,果然是人品出众,风流倜傥,和湘儿是天生一对!董钊意味深长地看了何夫人一眼。
何夫人轻轻一笑:老爷!昨晚妾身和你说那些道理。你真的没听进去?
董钊眉毛一扬:你说的那些都是歪理。
老爷就这样肯定,湘儿嫁到陆府之后,将来会扶持剑儿?
董钊哼了一声:剑儿若是有出息,又何必要人刻意扶持?有我这个做尚书的老子给他铺路,难道还不够吗?
何夫人看着丈夫一脸坚毅的表情,心中的恨意又开始蔓延,记得以前姜夫人未过门之前,他对自己还有几分好颜色,可是姓姜的一来,他就连正眼也不再看自己了,若不是看在她是唐太君的嫡系人马的份上,一个月去她房里一两次的话,她连孩子都生不出来。
想到这里,她反倒笑了:但愿老爷能够如愿以偿,您最心爱的长女嫁入陆家,享福一生!
姑娘!您没看到咱家大爷当时的那番神情呀!恨不得把人家姑娘生生吞到肚子里去呢!
咏琴在房里绘声绘色地描述着白天发生的一切。
话说湘如到内书房见陆家父子的同时,秋实堂里的名门闺秀们也越聚越多了,她们三个一群,五个一堆的,或者谈诗论文,或者闲话说戴的钗儿好看,谁的胭脂擦得太浓了。
湘如走后,玉如便自告奋勇责无旁贷地担起了招呼客人的例子,她一会跑到信王爷的三郡主面前奉承几句,一会又跑到永安侯的妹子面前夸赞她发髻梳理得漂亮,十分得活跃。
咏琴冷眼看着,只见所有的闺秀们都能找到玩伴,唯独那位蒋翰林家的小姐蒋雨心,孤零零的一个人坐着甚是无趣。
咏琴在心里暗暗感叹,这蒋小姐父亲是个穷官儿,生得又是艳压群芳,这些官门中的闺秀哪一个愿意和她结交呢!
想到这里,她就拿了一小碟绿豆糕来到蒋小姐面前:蒋小姐,咱们府里花园的景致不错呢!
蒋雨心看起来也是个一点就透的伶俐人,立刻笑道:我刚才进来的时候,就远远地看见园子里那一大片迎春花开得极好,当时就想过去看看,只是不敢冒失了。
咏琴立刻回头叫一个小丫头:带蒋小姐到园子里逛逛去!
就这样,蒋雨心去了后花园,就这样,邂逅了董家大少爷董剑如。
据那个给蒋雨心领路的小丫头描述,说蒋小姐正在一株柳树下仪态万方地眺望迎春花之际,大爷正急匆匆地赶去前堂招呼客人,他原本是低着头只顾赶路的,可偏偏前不久刚下了一场雨,青石板铺就的园中小路便有些滑,人走在上面多半要跌倒,而大爷早不跌倒迟不跌倒,偏偏路过柳树边的时候,噗通一跤跌倒了。
倒把那小丫头吓了一跳,势必要过来搀扶一下,接下来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
咏琴笑道:咱们家大爷何时见过那般千娇百媚的美人儿呢!他一抬头见了蒋小姐,那眼珠子就再也移不开了,倒弄得那蒋小姐尴尬无比。
湘如想象着当时的场面,觉得自己那书呆子弟弟像极了《聊斋志异》里突遇美艳狐狸精的书生,也撑不住笑了。她想,那么,接下来,剑如会不顾一切勇敢地追求真爱么?
想到蒋雨心的父亲只是个翰林,湘如在心底里摇了摇头,别说是何夫人瞧不上眼,就连父亲,只怕也绝不会同意这门亲事!
果然,三天之后,据府中最能刺探情报的诗意的老妈夏婆子传来的消息,说大爷那日下午跑到母亲房子,拉着何夫人的手,吭哧了半天,央求她去蒋府提亲,被何夫人勃然大怒地赶了出来。
不死心的剑如又去求祖母唐太君,唐太君一听孙子想去向一个穷翰林的女儿提亲,气的用手使劲拍床帮,结果把炕桌上的一只细瓷茶杯震落在地,碎成了几片。
走投无路的剑如偏偏不屈不挠地想到父亲董钊那里进行第三轮谈判,被玉如生生地从父亲的书房门口拉回来了。
玉如对自己的双胞胎弟弟说:父亲一向器重你,期望你能挑起光大董家门楣的大任,如今你却为了一个只见过一次的女子,就接连触怒了母亲和祖母,现在还想触怒父亲,你就省省吧!你要是不怕家法的话,那就进去呗!
剑如虽然书呆气十足,却也不是傻子,听自家姐姐这样一分析,也就怏怏不乐地回房中郁闷去了。
湘如以为事情到此算是完结了,谁知不然。
那一日,董钊心情不错,想起一家人好久没在一起好好聚聚了,就命人精心置办了一桌丰盛无比的筵席,来了场家宴。
湘如来到前厅,只见两个妹妹正围着那张酸枝木的大圆桌指点着上面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