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这是一首浸润着真挚感情的送别词,表现了作者新巧的艺术构思和形象地刻画离情别意的艺术手段。上片以眼波和眉峰来形容水和山,以眉眼盈盈处来显示浙东山水的清秀。下片写暮春送客又兼送春,并祝愿友人与春同在,比一般的祝辞高雅新颖,和春同住,词似无理,然却具有无理而妙的特点,表现送行人的一片深情。沈际飞云:“没理有无穷深衷。”(《草堂诗余》)
王观
字通叟,北宋高邮(属江苏)人。宋仁宗嘉'礻右'二年(1057年)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曾著《扬州赋》、《芍药谱》。有《冠柳词》。因作词失敬,受到贬谪,自号逐客。今有赵万里辑本。
*卖花声*
张舜民
木叶下君山,
空水漫漫。
十分斟酒敛芳颜。
不是渭城西去客,
休唱阳关。
醉袖抚危阑,
天淡云闲。
何人此路得生还?
回首夕阳红尽处。
应是长安。
【注解】:
1。君山:在洞庭湖中,与岳阳楼遥遥相对。
2。阳关:古送别曲,据唐王维《帝元二使安西》诗谱成,首句“渭城朝雨'氵邑'”,故又名《渭城曲》。
【赏析】:
这首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冬,作者于赴郴州途中写下此词,抒写迁谪之大事感。上片写岳阳楼内别宴,“十分”足见情意之深长,“敛芳颜”可见在座诸人心情之沉重,“不是”二句自我宽解,谓此去郴州毕竟不同西出阳关之苦,话语中充满了牢骚与不满。下片写楼外景色。“天淡云闲”稍舒抑郁,但又有“何人此路得生还”的怨声,最后两句表达了词人对朝廷的一片眷恋之情。这首词虽然满怀怨望,却婉而不伤,哀而不愠。
张舜民
字芸叟,号浮体居士,又号'石丁'斋,'分阝'州(今陕西邠县)人。陈师道姊夫。治平二年进士。哲宗时任监察御史,徽宗时为吏部侍郎。后坐元'礻右'党籍,被商州。有《现墁集》,存词四首。
*菩萨蛮*
魏夫人
溪山掩映斜阳里,
楼台影动鸳鸯起。
隔岸两三家,
出墙红杏花。
绿杨堤下路,
早晚溪边去。
三见柳棉飞,
离人犹未归。
【注解】:
1。楼台影动:水波荡漾倒映水中的楼台亦随波摇动。
2。隔岸两三家:溪水对岸人家。
【赏析】:
这首词是寄远怀人之作。上片写景,亦以起兴。溪水荡漾、水上鸳鸯、墙头红杏、处处透着相思。下片写情,思夫心切,在景物的变化中,透出离思的与日俱增。这首词充满诗情画意,语谈情深,词句清丽,不失为借景抒离情词中珍品。
*好事近*
魏夫人
雨后晓寒轻,
花外晓莺啼歇。
愁听隔溪残漏,
正一声凄咽。
不堪西望去程赊,
离肠万回结。
不似海棠花下,
按凉州时节。
【注解】:
1。残漏:漏声将尽。残,阑也,垂尽之意。漏,古计时之器。
2。赊:远也。
3。凉州:乐曲。
【赏析】:
这是一首伤离之作。雨后轻寒,晓莺啼歇,隔溪残漏凄咽,撩人愁思。上片着重写景,借景抒情。下片抒写别后的相思。去路遥远,不堪西望。离绪满怀,柔肠百结。全词清新雅丽,含蓄凄婉。
*点绛唇*
魏夫人
波上清风,
画船明月人归后。
渐消残酒,
独自凭栏久。
聚散匆匆,
此恨年年有。
重回首,淡烟疏柳,
隐隐芜城漏。
【赏析】:
此词上片写景:明月清风,画船载酒,转眼夜阑人散,残酒渐消,独自凭栏,不胜怅惘。下片抒情,叹人生聚散匆匆,别恨年年。那淡烟疏柳,芜城残漏,益增慨叹。这首词,清新雅洁,幽怨缠绵,表现了魏词的特色。
*江城子*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短松冈。
【注解】:
1。千里孤坟:王氏葬在四川,作者当在密州,两地相隔数千里。
2。幽梦:怀着幽闷之情入梦。
3。短松冈:王氏的墓地,在遍植松树的小山冈上。
【赏析】:
这首词是苏轼妻子王弗卒后十年所写的悼亡词。其妻死于治平二年(1065)年,十年后苏轼借梦境伤悼怀人,写出了对妻子刻骨铭心的思念。上片写别恨。吊亡妻、叹现实、发悲痛。一层层把别恨、感受叹提到了不无法再高的境地。下片写梦,梦中回乡、梦中相见、梦后所感。梦醒之后,思念之情,更是凄凉沉痛,催人泪下,使人断肠。全词情调苍凉,音响凄厉欲绝。“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是千古传唱的悼亡名句。
苏轼
(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礻右'二年中进士,曾任翰林学士等官职。元丰三年以谤新法贬谪黄州,后又贬惠州、儋州。徽宗立,赦还,卒于常州,追谥文宗。他是北宋后期的文坛领袖,诗、词、文都称为大家,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苏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风格豪放,扩大了词的题材,为豪放词派的创始人,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他的词突破了〃词为艳料〃的局限,冲破了声律的束缚。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的创作实践,对词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有《东坡乐府》传世。
*江城子*
苏轼
老夫聊天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
千骑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注解】:
1。聊:且。
2。右擎苍:右臂举着苍鹰。
3。锦帽貂皮裘:古代骑兵服装。
4。卷平岗:从平坦的山冈上席卷而过。
5。亲射虎,看孙郎:为“看孙郎,亲射虎”的倒句。孙郎,孙权。《三国志·吴书·孙权》中有孙权射虎的记载。
6。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是说朝庭何日派遣冯唐去云中郡赦免魏的罪呢?
7。天狼:星名,一称犬星,旧说主侵掠。
【赏析】: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作者任密州太守时,这是宋人较早抒发爱国情怀的一首豪放词,在题材和意境上都具有开拓意义。在北宋词坛可谓别具一格,自成一体,对南宋爱国词有直接影响。通过平冈围猎壮阔场面的描写,表达了词人渴望亲临战场,杀敌立功的爱国豪情。这首词结构严谨,场面描写威武宏大,叙事抒情也辉映生色。作者对此词也颇感自豪,他曾说:“。。。。。。昨得一阙,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可见此词是作者的得意之作。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注解】:
1。把酒:端起酒杯。
2。归去:到天宫里去。
3。琼楼玉宇:美玉砌成的亭台楼阁,像月中的仙宫。
4。绮户:雕刻花纹的门窗。
5。婵娟:美好的形态,这里指月亮。
【赏析】: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这是一首中秋月夜为怀念弟弟而写的词。上片先凌空而起,由赏月问天引出无数奇思遐想。下片则转笔写与其弟子由的离情。全词纵览古今变迁,横观天地流转,以跌宕流动之笔,写缠绵惋恻之思,极尽空灵蕴藉之致。这首著名的中秋词,是久负盛名的一篇浪漫主义杰作。宋人曾称赞:“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浣溪沙*
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
村南村北响缫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
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注解】:
1。簌簌(su4):象声词,形容枣花纷纷落下的样子。
2。缫车:缫丝的工具。
3。牛衣:给牛御寒用的覆盖物,这里形容在古老的柳树下卖黄瓜的人衣衫褴褛。
4。漫:随意地、不由地。
【赏析】:
元丰元年,徐州地方发生春旱,苏轼为徐州知州,去徐门石潭谢雨途中作五首《浣溪沙》,此为第四首,描述了沿途家农村风土人情。这首词写得很有乡土风味,“枣花”、“缫车”、“牛衣”、“古柳”等都是农
小说推荐
- 唐诗宋词
- 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澹月云来去 桃李依依春暗度,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相见欢桃花谢了春红,
- 最新章:第11章
- 陶渊明诗文鉴赏辞典
- 编著: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整理,版权归作者或出版社所有,本站仅提供预览,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本站删除】辞典简介本册工具书共收录70条词条。此书是我社名家鉴赏系列之一。该系列主要从原有鉴赏系列中选取名家名作及鉴赏文,在此基础上再酌情作适量增补,然后配以该名家生平著作年表等,编成名家名
- 最新章:第49章
- 毛泽东诗词集
- ,毛泽东诗词集七古 咏蛙一九一零年独坐池塘如虎踞 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 哪个虫儿敢作声五古 挽易昌陶一九一五年六月去去思君深 思君君不来 愁杀芳年友 悲叹有余哀衡阳雁声彻 湘滨春溜回 感物念所欢 踯躅南城隈城隈草萋萋 涔泪侵双题 采采余孤景 日落衡云西方期沆养游 零落匪所思 永决从今始 午夜
- 最新章:第3章
- 九叶诗人-唐祈诗选
- ,唐祈诗选,_旅行你,沙漠中的圣者,请停留一下分给我孤独的片刻。游牧人看啊,古代蒲昌海边的羌女,你从草原的哪个方向来?山坡上,你象一只纯白的羊呀,你象一朵顶清净的云彩。游牧人爱草原,爱阳光,爱水,帐幕里你有先知一样遨游的智慧,美妙的笛孔里热情是流不尽的乳汁,月光下你比牝羊更爱温柔地睡。牧歌里你唱;青
- 最新章:唐祈诗选-第3章
- 谜案鉴赏
- ︱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 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谜案鉴赏(出书版》作者[美]莉比·菲舍尔·赫尔曼/译者:刘建洲/马遇乐/汪德均作者 莉比·菲舍尔·赫尔曼出版社 Fiberead·浙版数媒副标题 一再获奖的《谋杀鉴赏》第2部,汪译全球顶级畅销03 Fiberead独家引进打造一流译品原
- 最新章:第64章
- 谋杀鉴赏
- ︱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 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谋杀鉴赏(出书版》作者[美]莉比·菲舍尔·赫尔曼/译者:汪德均/王秋菊/李红懿作者 莉比·菲舍尔·赫尔曼(Libby Fischer Hellmann)出版社 Fiberead·浙版数媒原作名 An Eye for Murder译者 汪
- 最新章:第62章
- 舒婷诗歌欣赏
- 手机访问 m╮欢迎光临︱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TK】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在潮湿的小站上】风,若有若无雨,三点两点这是深秋的南方一位少女喜孜孜向我奔来又怅然退去花束倾倒在臂弯她在等谁呢?月台空荡荡灯光水汪汪列车缓缓开动在橙色光晕的夜晚白纱巾一闪一闪【致橡树】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
- 最新章:第13章
- 席慕容诗词
- 《席慕容诗集》作者:席慕容上册代序 此刻的心情从十四岁开始正式学画,这么多年了,遇到有自己特别喜欢的作品,还是会留起来,舍不得卖掉。从台北到布鲁塞尔、从慕尼黑再回到石门,一捆一捆的画布跟着我搬来搬去,怎样也舍不得丢掉,因为心里知道,那样的作品在往后的日子里是再也画不出来的了。因为,正如同人类的成长一
- 最新章:第98章
- 席慕容诗集全集
- 《席慕容诗集》作者:席慕容上册代序 此刻的心情从十四岁开始正式学画,这么多年了,遇到有自己特别喜欢的作品,还是会留起来,舍不得卖掉。从台北到布鲁塞尔、从慕尼黑再回到石门,一捆一捆的画布跟着我搬来搬去,怎样也舍不得丢掉,因为心里知道,那样的作品在往后的日子里是再也画不出来的了。因为,正如同人类的成长一
- 最新章:第9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