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鉴赏集》第26章


筒恍ぃ粘山紫虑簟H鞍胄垂Φ拢蟀胄此グ埽孕蜗蟠菇涞笔馈J挠檬露哉潭己芫俟ふ<完榔来耸担骸熬渚渚巍F鸲淙肥窍壬怼C钏撇挥檬抡撸笏木涑林粒徊∑渲薄!?br /> 刘禹锡
(772842),字梦得,洛阳人。贞元九年(793)中进士,不久又登博学宏辞科,当过幕府掌书记、监察御史。晚年任太子宾客,也称刘宾客。他的诗曾受皎然、灵澈的影响,他的诗气骨高遒,常用比兴手法讽刺时政,有《竹枝词》等通俗清新之作,在唐诗中别开生面。有《刘宾客集》。
没蕃故人
五言律诗
张籍
前年戌月支,
城下没全师。
蕃汉断消息,
死生长别离。
无人收废帐,
归马识残旗。
欲祭疑君在,
天涯哭此时。
【注解】:
1。没番:身陷吐番。
2。月支:指吐蕃。也作月氏(zhi1)。
3。没:死。
4。蕃:吐蕃,古时西部少数民族建立的一个国家。
【赏析】:
诗是悼念为征战覆没于异域的故人,然而是存是殁,将信将疑。诗前半首从戌守写到全军覆没,消息全无,死生不明。后半首是想象战场衰败和希望友人能不死生还。语真情苦,流露出非战思想。诗句朴实,不饰雕琢。
张籍
(约766约830),字文昌,吴郡(今江苏苏州)人,贞元十五年(799)中进士,曾任水部郎中、国子司业。他的诗长于叙事,以乐府诗最为著名,颇为白居易推崇。有《张司业集》。他既有轻快圆转的民歌风格作品,也有平易流畅的乐府类作品,宋元人认为唐人乐府诗他应当是“第一”。
赋得古原草送别
五言律诗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注解】:
1。离离:历历,分明的样子。
2。远芳:伸展到远处的草。
3。晴翠:晴日里青翠的草色。
4。萋萋:茂盛的样子。
【赏析】:
这是咏物诗,也可作为寓言诗看。有人认为是讥刺小人的。从全诗看,原上草虽有所指,但喻意并无确定。前四句重在写草,是统写,后四句则转而写别。古道、荒城在耀眼的绿色中离别的滋味,芳草也就结缡得满是别离的的象征。“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作为一种“韧劲”而有口皆碑,成为传之千古的绝唱。

旅宿
五言律诗
杜牧
旅馆无良伴,
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
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
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
门系钓鱼船。
【注解】:
1。悄然:这里是忧郁的意思。
2。断雁:失群之雁。
3。“远梦”句:意谓做梦做到侵晓时,才是归家之梦,家远梦亦远,恨梦归之时也甚短暂,与下句家书隔年方到,恨时间之久,相对而益增客愁。
4。沧江:江的泛称。沧,青绿色,因江水呈青绿色,故称。
【赏析】:
这是羁旅怀乡之作。诗人在远离家乡的旅客中独宿,对着寒灯一盏,听着孤雁哀鸣,无限乡愁袭上心头。漂泊异乡的孤苦使他不禁羡慕起江上的渔家的自在生活。“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意思曲折多层,实乃千锤百炼的警句。全诗意境幽静清朗,似娓娓道来,别有幽愁暗恨其中。
杜牧
(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大和二年(828)中进士后曾任弘文馆校书郎,后又当过刺史、中书舍人等。他忧心国事,好谈兵,曾注《孙子》。他的诗清丽峻爽,明媚流转,常借咏史以讽当世,在晚唐诗坛上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他为“小杜”。有《樊川文集》。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五言律诗
许浑
红叶晚萧萧,
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
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山迥,
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
犹自梦渔樵。
【注解】:
1。赴阙:入朝。阙是古代宫殿的楼观。
2。长亭:常用作饯别处,后泛指路旁亭舍。
3。太华:华山。
4。中条:山名,在山西永济县。
5。迥:远。
6。帝乡:指都城。
【赏析】:
这是一首由潼关到都城,夜宿驿站而题壁的诗。诗中虽无“宿”字,然而字句中却明显表露夜宿驿楼,秋晚雨过,四望风物而触景生情。颔联写潼关山川气势,恢宏苍茫。颈联写所见所闻,由近及远,无际无垠。这两联对仗工整自然,气色生动,语词铿锵遒劲,意境壮阔雄浑,谓之有“盛唐气象”。末联点出赴京并非所愿之意,含蓄委婉。
许浑
(生卒年不详),字用晦,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大和六年(832)中进士,当过睦州、郢州刺史。他的诗都是近体律绝,xing爱林泉,其诗多登高怀古之作。有《丁卯集》。
早秋
五言律诗
许浑
遥夜泛清瑟,
西风生翠萝。
残萤栖玉露,
早雁拂金河。
高树晓还密,
远山晴更多。
淮南一叶下,
自觉洞庭波。
【注解】:
1。泛:弹,犹流荡。
2。还密:尚未凋零。
3。“淮南”两句:用《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暮”和《楚辞·九歌·湘夫人》“洞庭波兮木叶下”意。
【赏析】:
这是咏早秋景物的咏物诗。题目是“早秋”,因而处处落在“早”字,写得清丽疏朗,情韵优美。“残萤”、“早雁”、“高树远山”、“晓还密”、“一叶下”、“洞庭波”,无不充满秋意。俯察、仰视、近看、远望,从高低远近来描绘早秋景物,真是神清气足,悠然不尽。


五言律诗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
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
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
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
我亦举家清。
【注解】:
1。“本以”两句:古人误以为蝉是餐风饮露的。这里是说,既欲栖高处,自难以饱腹,虽带恨声,实也徒然。
2。“一树”句:意谓蝉虽哀鸣,树却自呈苍润,像是无情相待。实是隐喻受人冷落。
3。薄宦:官卑职微。
4。梗犹泛:这里是自伤沦落意。
5。芜:田园荒芜长草。
6。君:指蝉。
【赏析】:
这首诗借咏蝉以喻自身的高洁。前半首闻蝉而兴,重在咏蝉,借咏蝉以抒写自己的不平;它餐风饮露,居高清雅,然而声嘶力竭地鸣叫,却难求一饱。后半首直抒己意,他乡薄宦,梗枝漂流,故园荒芜,胡不归去?因而闻蝉以自警,同病相怜。以闻蝉自励作结。全诗层层深入阐发主题:“高难饱”,鸣“徒劳”,声“欲断”,树“无情”,怨之深,恨之重,一目了然。实属“咏物”佳绝。
李商隐
(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荥阳)人。开成二年(837)中进士。曾当秘书省校书郎,大半生是在四处奔走。他是晚唐最好的诗人,他的诗有六朝骈文的用典精巧绵密细丽,有杜甫近体诗的音节浏亮顿挫抑扬,有李贺乐府诗的炼字着色瑰丽新颖。他的七律七绝简直是“唐人无出其右者”,“为唐人之冠”(清田雯《古欢堂杂著》卷二)。

风雨
五言律诗
李商隐
凄凉宝剑篇,
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
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
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
消愁又几千。
【注解】:
1。“黄叶”句:此句以雨中黄叶喻自己沦落飘零。
2。宝剑篇:唐将郭震(元振),少有大志。武则天曾召见,索其文章,震乃上《宝剑篇》。
3。“羁泊”句:意谓终年漂泊。
4。“心断”句:马周西游长安时,宿新丰旅店,店主人很冷淡,马周便要酒一斗八升,悠然独酌。后来唐太宗召与语,授监察御史。这里意思是说,不可能会象马周那样得到知遇了。心断,犹绝望。新丰,故址在今陕西临潼县东。
【赏析】:
这是作者自伤沦落漂泊无所建树的诗,是一曲慷慨不平的悲歌。诗起句写理想与际遇的矛盾,即引郭震《宝剑篇》以喻自己沦落不遇,感叹自己四处漂泊犹如雨中黄叶,而富贵人却高楼歌舞、管弦不绝。想借酒浇愁,但却不能象唐初的马周,落拓时在新丰酒店受到冷遇,然而后来他却得到皇帝的赏识,拔居高位。诗以“风雨”为题,“凄凉”开首,是表露羁泊异乡,因目接凄风苦雨而引起的身世之感。
 
落花
五言律诗
李商隐
高阁客竟去,
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
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
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
所得是沾衣。
【注解】:
1。参差(cen1)(ci1):指花影的迷?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