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妆点江山》第4章


“嗯。”
两个丫头同时出声。然后一个去外间的柜子里拿衣服,一个捏着清凉膏走了过来。
琅云苏则由着桂妈妈扶着,在一面一人高的大铜镜前坐定,看着她稳稳地拿着桃木梳子替她梳头。
心里则在仔细盘算接下来的执妾礼。
依照扶泱的习俗,成亲是在早晨太阳还未升起即卯时之前行大礼,巳时至申时不间断流水席宴请宾客,到晚上洞房花烛,才算礼成。
当然,这也因各家的家境而异。若是穷苦人家,也就象征性地发些花生枣子之类的福果,午时随意宴请几桌宾客。
而像琅家,琅奕毕竟贵为扶泱的右丞相,除了满朝文武需要宴请,还有姜澜城中的一众员外乡绅也必然会前来恭贺。除此之外,为了搏个好名声,也必须大开偏门为各方流客准备膳食。甚至,有些喜好热闹的人家,第二天早上都是有粥和馒头派发的。
自然,光是宴席这一项,就足够琅府上下里里外外忙个底朝天了。
偏巧,因着琅相原配过世,他这不是第一次娶妻,自然又比寻常人家多了一道程序。那便是——新妇进门必须先进祠堂向原配夫人执妾礼,以示对原当家主母的尊敬。同时,也算是名正言顺的从原配夫人手里接过勤俭持家的重担,从此一心一意打点府院,照顾丈夫,呵护儿女的意思。
然后,一切才能按正常的成亲步骤继续进行。
当然,新妇向已亡主母执妾礼时,当家的男人是不要在一旁的。毕竟,男尊女卑,夫为妻纲。已经成人的儿子也不用跟着进祠堂。不过,各房姨娘和尚未成年的儿子,还有未出阁的女儿家都是务必到场的。
是以,先前月圆提议琅云苏干脆不去祠堂,才会得来花好的一番教训和白眼。
思忖间,琅云苏再看向镜子里时,身后,月圆已经能够苦着一张脸在她身后站定了。
“怎么了?”这丫头,向来什么事情都摆脸上,琅云苏忙出口询问。
“嗤!”月圆嗤了一声,“还能有什么?你看你看!这都见底了,六小姐也好意思给我们!”刚刚拿在手里不觉得,一拧开了核桃木盒子,月圆好想笑,又好想骂人。却什么都做不得,只能哧鼻。皱着一张脸,把装清凉膏的小核桃木盒子往琅云苏眼前一伸,给她看个清楚。
琅云苏看着光溜溜的只剩薄薄的一层霜一般的核桃木制的紫光清凉膏的匣子,心里一目了然。
还以为重生后能有点什么变化呢!倒是自己异想天开了。
不过,也好,前世不就是因为这个清凉膏吃了个大亏?
琅云苏想了想,安慰月圆,“没事,我已经好了很多了,不用抹也可以的。”然后,她又笑着看着镜子里整个自己梳发的桂妈妈,撒娇道,“桂妈妈,你知道的,云苏最不喜欢这个了,不抹了可不可以?我保证乖乖的,不出一丁点的纰漏!”
说着,琅云苏还立誓般竖起了两个手指,颇为认真的模样。
桂妈妈一直就在旁边,自然知道她们谈论的是什么。见琅云苏认真的小模样,又见他面色红润,着实没有一点点病态模样了,便笑了笑,冲着月圆道,“那就收了这个吧,不抹也好,总归有味道。”
“好!”
月圆本就不想用琅云烟那个小气鬼皆死心眼的人的东西。听了桂妈妈的话,如得了特赦令一般,赶忙扔了。
前世,琅云苏就是因为琅云烟在祠堂挑拨她,嫌弃她,才跟她骂了一架。然后受了委屈,并借着这个机会大哭了一场,扰乱了大礼。
这次,好歹是避免了一点点。
想到这些,琅云苏深吸了口气,舒服了很多。
等琅云苏再回过神来的时候,桂妈妈已经将她一头青丝给打点好了。
月圆利索地从首饰盒里给挑了几个朴素又不失华丽地素银的蝴蝶簪子和步摇插上,花好也已经从外间抱了衣服过来。
琅云苏起身,站定,由着她们将衣服给换上。
是一件簇新的浅紫色绣白梨花的薄丝绸长裙。衣服上的盘扣很有式样,是扶泱官家小姐们今夏盛行的蔷薇花苞式样。长裙刚刚够掩过脚后跟,又不至于拖到地上,素白的绣鞋上则随着她窈窕的步伐若隐若现鞋面上绣的一簇簇深红的合欢花,端的是婉约动人。
琅云苏平日里都跟世子爷他们混做一堆,很少正儿八经地打扮,乍一见她玲珑玉质的端庄淑女模样,不免连桂妈妈都咋了舌。
不过,也由不得她多看几眼了,掐着时间弄好,主院子里就打发了小厮过来喊,要去祠堂了。
桂妈妈毕竟是老婆子了,不方便去祠堂,便只细声跟她们嘱咐了几句,尤其叮嘱了琅云苏,一定不能任性。
毕竟是死过一遭的人了,琅云苏拍了拍桂妈妈的手,示意她放心。
卷一 琅家有女再长成 第四章 蜕变
琅相府占地一百二十余亩,较大的院落有五个。其中,正北琅相琅奕所居之地寿清苑为主院。东侧院由一亩荷塘一分为二,北为当家夫人居住的兰心苑,南为已经长大成人的相府公子和千金的院落,天朗苑和轻荷苑。
琅云苏九岁丧母,便早早就搬到了轻荷苑内居住。
而与轻荷苑隔了偌大的一座花园池塘的西面,则是各房姨娘所居院落,统称为馨香苑。
馨香苑由北往南均用一片竹林隔开,分为三个小院,即梅香园,竹香园,菊香园。里面又分别住着三房姨娘。即扶泱偏北之地罗城齐伯府的三房庶女齐芳菲,二公子琅云松和五公子琅云琮的生母;东南边临海大省海阳船商的长女顾盛云,即三公子琅云柏和六小姐琅云烟的生母;菊香园住着的则是正房夫人陈灵秀的陪嫁丫头陈墨兰。
陈默兰?
偶然想起这个名字,琅云苏心里一顿,望着与轻荷苑隔了一座花园,两座廊桥,月色笼罩下的另外一座院子,心情灰暗。
无它,只因这个陈默兰,便是——琅云瑶的母亲,也是服侍娘亲多年的婢子。
爹爹和娘亲均是扶泱南部扶苏南宁人士。且,自幼便是邻居。琅家开私塾,陈家经营一方绣庄。爹爹自小文采非凡,娘亲一双巧手则在扶苏无人不知。二人青梅竹马,郎才女貌的,很早便结了亲。后来,科举考试,爹爹被朝廷征选远赴京城姜澜城,这日子则更是美满如画。
只可惜,好景不长。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成亲多年,娘亲一直未曾怀孕,祖父祖母急不可耐。而爹爹自从入仕之后,仕途一直顺风顺水,找他说媒,愿意嫁给他做小的女儿家愈来愈多。迫于压力,娘亲只得做出让步。
……
纳妾从来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一不小心技术不到位,从此自己个再无翻身之地都有可能。
娶人家的官家小姐罢,虽说只是庶出,但好歹也是做官的人家,靠山总有。
娶贫苦人家的?琅奕那时好歹也是从四品官了,不能太寒碜。
思来想去,陈灵秀便同意了两家,即二房齐芳菲,和三房顾盛云。到底论家室,陈灵秀均比这两房低。仔细琢磨了一番后,陈灵秀又事先将自己的陪嫁丫头墨兰提了提,做了通房。等两房姨娘进门之后,陈灵秀又顺势将墨兰抬了妾,还赐了陈姓。
也算琅奕有子女福,而陈灵秀也谋划得当。
三房姨娘都争气,进门不久就纷纷传出了喜讯。陈墨兰更是因为陈灵秀的安排提早做了通房,怀胎早些。琅云清硬是早两个月呱呱落地。陈灵秀膝下无儿女,理所当然就将琅云清抱了过去,做了嫡长子。
而琅云松和琅云柏便由着她们各自的娘自己带了。
后来墨兰生的琅云瑶,陈灵秀也抱了过去。即便,她自己几年后有了琅云苏,也仍旧亲自照看着他们兄妹俩。因此,琅云苏自小便跟琅云清和琅云瑶亲厚。
后来,陈灵秀难产,母子都没了。琅奕唯恐自己上辈子做了什么错事,得了这样的恶果。于是便决定选个孩子去福音寺清修积福。琅云苏还小,又顽皮,不肯去。琅云瑶便自动承了这件事情。
也就是这些个前因,逐渐引来了后面的果,颠覆了琅云苏的一生。
“唉!”琅云苏站在清园的荷花塘前,倚着长廊上的红柱子,隔着整个清园,望向对面月光笼罩下的馨香苑长长叹了口气。
“小姐?”
琅云苏触景伤情,愣在了一边不动。唯恐祠堂那边已经有人在等,花好便出声提醒,“该走了罢,误了吉时可不好了。”
琅云苏被花好的呼唤声惊醒,回头看着一脸焦急的花好,虚弱地笑了笑。
是啊!误了吉时就不好了。
她已经失去了为娘亲和爹爹清修积福的机会,要是再失去获得沈如蓝亲近的机会,那么这辈子肯定又会走上辈子的老路,落得个凄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