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心怡传奇》第168章


沈心怡知道夏家从旧齐开始就是门第高深的书香之家,他们的先祖都是为了齐国立下汗马功劳的人。在齐州立足已有上百年的时间,是天底下数一数二的名门。
夏承志在京城的时候府邸就是十分的简单朴素,或者说没有气势,被那些大楚的豪门显贵之家所鄙视,没想到在他的封地,府邸也是如此的朴实无华,沈心怡仔细打量着眼前这座宅院,整座府邸看去虽然不是很华丽,但是很有书香门第的氛围,透着儒雅和大气。但是毕竟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还是很富贵的,但是和一路上其它的景致典雅,变化多姿,有异域情调的宅院相比,这座宅院毕竟过于简单了。
在看到周围的时候,沈心怡更加吃惊了。在府邸的周围,竟然还能看到贩夫走卒的身影,还能看到不少的小摊贩,如果是在京城,尤其是在明德巷内,那些豪门显贵必定会深以为耻。而这些胆敢在他们门前的小商贾绝对要把他们抓进大牢,狠狠教训一顿,让他们长长记性。
而此时此刻围在夏家周围的这些小摊贩,却一个个悠闲自在的招呼着往来的路人,还在自顾自的做生意。看到车驾过来了,还是在那儿吆喝着,根本不去管你马车里面坐的是谁,十分的热闹,为这地方添了好多生气。
沈心怡斜倚在栏杆上,看着院中的的小鸟儿在树枝上欢快地鸣叫。
这里是坐落于夏府东侧的一处单独的院落,月牙状的庭院左边是一个小池塘,清澈的水流通过底下的暗流,潺潺流动,就好像风铃的声音。来自太湖的奇石就在旁边堆砌成假山,一动一静,交相辉映,院中种满了花草,摇摇曳曳,千娇百媚,芳香满园。
她在这里已经住了快半个月,院子里面的枫叶已经渐渐的变成了胭脂一般的大红色,不知不觉之间,收获的季节就要过去了。
一阵秋风吹过,树上的红叶飘飘落下,就好像蝴蝶在百花丛中飞舞一般,偶尔会有不少红叶落到水池中,泛起细小的圈圈波纹。
沈心怡忍不住伸出手去,把一片红色接在手中。
深秋已至了,夏承志的人马如今在哪里呢?赵云又在哪里呢?京城的情形变成什么样了?玉门关那里又变成什么样了?诸葛先生和赵云、李密他们都平安吗?还有陈志,好不好呢?
辛苦了这么久,他终于如愿以偿的接手了那些势力吗?又掌握了多少筹码呢?
沈心怡又想到,如果刘皓真的回去了,没有见到自己,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村子里面的人都有没有死里逃生呢?
当初他们逃出去的时候,给村里面的人争取了好多时间,至少应该能够逃走一大半吧。山里面的地形复杂多变,特别有利于藏身,辽军应该不会去追几个贫苦山民吧。如果刘皓回到村子里面,定会有村民告诉他,自己被人救走了吧。
依照他的聪明和见识,应该能够从村民的大概描述中猜到自己身在何处吧。他的心情又会是什么样呢?会后悔吗,会不会后悔离开了自己呢?
一想到这个问题,她的心就有些痛,神色也黯淡起来。张开手掌,手中的红叶就要被风给吹起来,她合起手掌,把她收在掌心里面,看着那片红叶,轻轻的摇了摇头,唇角的笑十分的苦涩,让人的心很疼,沈心怡啊沈心怡,你算个什么呀!在康亲王的眼中,你不过是个合作伙伴罢了,就算是他对你动了情,那份情究竟有几分是真几分是假,你能分辨得出吗?一边是万里江山,皇图霸业;一边是美人,孰轻孰重,还用比较吗?有了万里江山,还愁没有美人相伴左右吗?
正在沉思之间,忽然觉得一阵凉意拂到了面颊上,寒风也吹过来了,忍不住打了个哆嗦,鼻子也痒痒的,打了几个喷嚏,仰起头来,秋雨落下了。
真的是秋雨呀。一场秋雨一场寒,天气真的是变冷了。
秋雨十分的缠绵不断,不一会儿,就越下越大,冷风夹杂着水汽一一钻入回廊,水珠就像断线的珠子一样从屋檐落下,她静静地坐在那里,回忆着往事,就好像前世今生班,原来在自己身上竟然发生了这么多事情。事世也是变幻无常,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有一天会住在仇人的家里面,寻求仇人的保护。
外面的农田都已经成熟了吧,辽人又不知道把多少收到囊中了,秋收就要结束了,这也预示着一场席卷天下的大战就要开始了。原来代表成熟的金色在这一刻竟然比枫叶的颜色还要凄美。
诸葛先生和刘皓至少有一步棋是走对了,夏承志没有在秋收之前北上,天下局势又变的不能肯定了,但是京城的百姓肯定又遭受了一次辽人的洗劫。而接下来的大战,又会有多少村庄破灭,又会有多少百姓失去生命呢?
她的心情就像这天气一样,阴郁沉重,呆呆的看着眼前的雨,思绪飘得很远很远,不知道在什么地方。
夏建华来到别院的时候,映入他眼帘的就是这清冷孤单至极的一幕。
廊下水池边的横栏上,她斜倚在栏杆处,手持一片红叶,十分的耀眼夺目,不知在想着什么,秋雨越来越大,在她的身边形成了一道水帘,弥漫起水雾,看不清她的容颜,镜中花水中月,原来是这样的。
眼前的身影是那样的熟悉而陌生,让他想起了自己的娘亲,在同样的长廊下,小水池旁,有一个人女子长年累月的倚在那里,看着园中不同时节的景色,思绪不知在何方,明明就在眼前,却让他觉得隔了一道鸿沟,怎么也跨不过去。
正文 第七十六章 抑郁难解
第七十六章 抑郁难解
听到身后的脚步声,沈心怡知道是夏建华来了。只是她依然坐在那里,出神的看着眼前迷迷蒙蒙的雨幕。思绪却早就已经不知道了何处。
自从她来到夏家,夏建华也知道她喜欢安静的院落,便将她安置在东侧单独的别院中,除了他时不时的来探望之外,就只剩下几个日常服侍的小丫头而已,夏建华也下过令,不让不相干的人来打扰她。
习武之人日常行走举止之间远比常人隐蔽,感觉也十分的隐秘,若是依照他平时的习惯,自己是不可能让别人察觉到他的进入,但是每一次,到这里来的时候,总会不知不觉的放重脚步,让沈心怡能够察觉到他的到来。
沈心怡在心面十分的感激夏建华,他是个体贴入微的人,对自己照顾得很好,但是每一次想到这里,她的心就有些不舒服。她就愈发觉得自己好像陷入了一个迷局,无所适从的样子,她并不是那些愚蠢的贞洁烈妇,别人若是碰了她就会是奇耻大辱,就会要去寻死。她每一次都是习惯于主动出击,主动抓住时机,可是如今眼前的局势却让她无可奈何。更何况,眼前的人还救过自己两次,这好像让自己更加的难以忍受了。
两人之间都是沉默着,气氛变得有些奇怪,沈心怡就好像没有注意到他的到来一样,把手伸进雨中,雨滴打在她的手上,溅起水花,留下的是无尽冷冽刺骨的寒意,原来秋雨已经这般的寒冷了,应该要入冬了吧。
沈心怡有了片刻的失神。
不知不觉之间,夏建华已经走到她的身后。
“出什么事情了吗?”沈心怡没有回头,只是轻轻的问道。
“嗯,是想要来告知你,我可能要出门好些日子。”夏建华左思右想着该如何说,斟酌再三还是说出来了。
“是要率军南下吧。如今夏尚书已经北上和辽军交战了吗还是?”沈心怡转过身来,看着他的眼睛问道。
前一刻,她还在为秋雨而深思;下一刻,她就不得不回到现实,面对残酷的事实。这些日子以来,她完完全全的见识到了夏家在齐州庞大的势力范围,实在是牢不可破,自己手中的谍报势力在夏家面前完全失去了优势,什么都开展不出来,想要传递情报竟然比在京城里还要难上加难。而且,沈心怡知道她的身份有些许尴尬,对于她手中的势力,夏建华不会毫无察觉的,索性就停止了一切的谍报活动。
只要是她想知道的,就会知道。对于目前的局势,诸葛先生都已经分析过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夏建华并没有隐瞒于她,有什么想要知道的消息都会告知她,而夏家的情报系统十分的周密远远甚于沈心怡和刘皓的势力。这些日子以来,对于天下局势和那些隐秘的情报,沈心怡知道得反而更加精确了。
前些日子,夏承志用计谋偷袭建章,大败唐帝。几乎把南唐新帝集结的反抗势力一网打尽。新帝被掩护着撤回南方,不了由于希诺给夷人部落的重礼没有兑现承诺,再加上夏承志又不断的送去的重礼,还答应给他们诸多的权力,两相比较之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