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为东方朔》第47章


霍去病显然不满意这个答案,还要再问却被林晓北眼明手快的堵上嘴,转移话题道:“乖,很晚了,干爹抱你睡觉。”说着也不顾霍去病的挣扎,侧躺下来装成醉酒模样。霍去病郁闷的揪住林晓北的衣襟,不一会儿便在沉静中睡着了。
林晓北却没睡着,搂着霍去病深深地叹了口气。
回了家,林晓北小心翼翼的抱着霍去病回了房间,卫青则在一旁沉默的跟着。直到林晓北进房间时卫青才拦住他,低声问了句:“大哥,你叹气,是因为皇上?”
林晓北抬头看卫青,突地撞进一双亮如星子的眼睛里。
“也许吧。”林晓北回了句,转身回了房。
又过了几日,与刘彻的关系始终没有和缓,林晓北一直沉默着,倒是刘彻容光焕发,极有神采。有过经验的林晓北知道,这是X生活和谐的表现,一想到刘彻与韩嫣在一起了,心便有些难受,不痛,却闷得慌。
这日朝堂上又发生了件事情。都尉汲黯代天子巡察时路过河南,正碰上那地方水灾,因着情况紧急,故而没有上奏就假冒天子谕令开仓放粮,赈济灾民。触犯了汉律,被刺史参奏了一本。
廷尉宁成侃侃而言,简直将汲黯说的十恶不赦。一旁丞相许昌,御史大夫庄青翟等人也随声附和,请求刘彻立刻处决汲黯。也有灌夫公孙贺等正直之臣言说汲黯虽犯了矫制之罪,但罪不至死。两帮人吵得天昏地暗,林晓北只觉得耳边嗡嗡一堆苍蝇,恨不能堵上耳朵才好。
刘彻也烦躁的不行,猛地拍了一下桌子大吼一声别吵了。众人又补上几句才一齐向刘彻谢罪。
刘彻没法决断,汲黯行为虽有错,但用意是好的,绝非宁成所言那般严重。只是许昌庄青翟是太皇太后那边的人,上次因张骞一事已经被其训诫,这次若是再驳了他们的面子,保不齐他们怎么跟太皇太后告状。刘彻只好一手扶额,偷偷看林晓北。
林晓北正冒充石柱子,只是眼睛余光也在看刘彻,两股偷偷摸摸的视线撞到一起时俩人都愣了一下。刘彻见林晓北看他,脸上顿时有了神采,不知又想了些什么,突然大声道:“东方爱卿,你有何见解?”
众臣愣了,视线齐刷刷的瞄准已经失宠的某位侍郎。林晓北也是一愣,不知道刘彻怎么又想起他来了。
只是愣归愣,还是得回话,他出列以象笏挡住脸,恭敬道:“臣一切听从皇上决断。”
打太极?刘彻可不满意,他一咳嗽,对林晓北说:“东方爱卿不必拘谨,有何话直说无妨,朕曾说过你东方朔即使胡言乱语也不怪罪。”
我知道你不怪罪啊,可你不是明摆着让我得罪人么?林晓北偏过头,对刘彻挤眉弄眼。
刘彻脸一抽,也回复表情:朕就让你得罪人,怎么地。
林晓北做投降状,好吧,谁让你是皇帝呢!
刘彻满意的回一笑脸。
林晓北组织了一下语言,终于朗声道:“回皇上,臣以为,都尉汲黯虽然行为有错,但他立了大功。”
刘彻配合道:“哦,此话怎讲?”
“太祖开国之初,许诺百姓休养生息,再没有赋税徭役,此举备受天下推崇,我大汉因此而强健。今有汲黯,代天子巡察,见河南水患,为体恤百姓,开仓放粮,赈济灾民,此举必将为皇上笼络住人心,百姓也必定因此而对吾皇感恩戴德,褒颂有嘉。皇上与诸位大人们不妨设想一下,若是汲黯见水灾没有开仓放粮,而是上报朝廷,然后皇上再恩准开仓,再传回河南,这期间所耗时间没有二十日也有十五日。只怕那时早已灾民早已尸横满地,饿殍遍野。百姓怨声载道,自然会对吾皇心生不满,而一旦让百姓心寒,必将出现不可估量的后果!汲黯此举,安了天下百姓的心,知道吾皇是位仁义圣君,若是再处罚的话,不就是坏了皇上的名声么?微臣倒是要问问各位大人,败坏皇上的名声,就是大人们今天争辩的目的么?!”
“放肆!”许昌这厮又跳出来喊,“你东方朔满嘴胡言乱语,什么让百姓心寒,败坏名声,你分明就是想造反!我大汉朝堂堂君主,难道要向小小的百姓而低头吗?”
“丞相大人息怒,微臣绝无此意,更不敢造反。”林晓北对许昌行了一礼,复又道,“皇上,臣言尽于此,还请皇上圣裁。”
刘彻咳嗽了一声,道:“东方爱卿,你是要朕向百姓妥协么?如此,朕的威严何在?”
林晓北无奈,知道刘彻不能明着支持他。于是只能借用唐朝某位名人的话,试图说服一群老顽固:“臣曾从古籍中见到一言:君之于民,无异于船行水上,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秦朝施行暴政,百姓苦不堪言,终是不可忍受,故而高祖揭竿起义,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我大汉朝因此而建立。当然,今天这事绝没有那般严重,微臣只是打个比方。先帝奉行黄老思想,讲究无为而治,虽是无为,可也要保证百姓安居乐业,方为正道。为明君者,必要以民为先,如此才能上下一心搞发展……使我大汉朝愈来愈富强,再不必受强敌所扰。”林晓北刚说完便想抽自己一嘴巴,叫你考研时政治背多了,脱口而出就是上下一心搞发展,幸亏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没顺嘴溜出来。
刘彻却没注意到政治术语,他被林晓北的话吸引了。他虽然想做武帝,可他也想做明君,林晓北说的话太诱人,以至于他激动道:“好,东方爱卿说得好!汲爱卿所作所为虽然有错,但功过相抵,不加处罚。东方朔擢升常侍郎,赐金百两!”
林晓北跪下高呼:“皇上圣明,我大汉朝有如此明君,实乃苍天之幸,百姓之幸!”公孙贺等臣子也跪下一起喊刘彻圣明。
一旁许昌简直要气炸了,东方朔真是太可恶了,三言两语便把皇上说的心花怒放,此等奸佞臣子,不除不行了!再看看旁边的臣子,也是一副东方朔所言确实有理的表情,一张老脸扭曲着,恨不能用皱纹夹死东方朔那丫的。
刘彻朗声大笑,看向林晓北那张清悠淡然的脸的视线又多了分炙热。他道:“朕自登基伊始,未尝有一日不想成为有道明君,令百姓安居乐业,四海升平。今日东方爱卿说出了朕的意思,令朕十分欣慰。朕有如此多忠臣良将,我大汉必将愈加富健强盛!东方爱卿说得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就作为诸位的警言吧!东方朔你留下,退朝。”
众人又跪拜一次,退了出去,许昌对林晓北冷冷一哼,眼神狠厉。
宣室内,林晓北又恢复了石柱人状态,刘彻也矜持着不愿先开口。方才他们二人在朝堂上一唱一和,默契尤在,甚至更胜往昔。可是独处时,先前冷战所造成的裂痕,便又浮现了出来。
林晓北眼观鼻,鼻观心,死也不说话。僵持了一会儿,终于刘彻按捺不住,先开了口,颇有些讨好之意:“东方朔,你还在生朕的气?”
夫夫心连心,有苦也是甜
林晓北斜眼瞅了刘彻一眼,一板一眼恭敬答道:“回皇上,微臣不敢。”
刘彻急了,走到林晓北面前试图抓他的手,却被躲开,林晓北退后一步,继续恭敬道:“皇上与微臣上下尊卑有别,请皇上勿要失了体统。”这话就是前不久刘彻拿来说林晓北的。
刘彻挺委屈,忍不住高声道:“东方朔,你到底要如何?你难道从不把朕放在眼里么!”
林晓北也无奈,再鞠一躬,道:“微臣惶恐。”
“惶恐?朕还能吃了你不成?”刘彻看着林晓北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十分无奈,只能软下来,改用怀柔政策:“你东方朔一向是朕最为看重的臣子,怎地如今变成这般情境?”
林晓北抬头看了刘彻一眼,明明还是少年人的身子骨,却早已有了成年人英俊沉稳的风采,也唯有在自己面前,才常常会气得跳脚,或者笑的没边。林晓北叹口气,也道:“皇上,微臣认为自己已经尽了臣子的本分,实在不知该如何再改。若是皇上实在不满意微臣言行,那微臣只好辞官还乡了。”
“朕不准!”刘彻慌了,连忙拉住林晓北的手,大声道:“当初是你来长安说要辅佐朕成就一番霸业,你不能食言!你送来的那车竹简,朕花了整整两个月才看完,每一句每一字都反复思量多次。朕将你引为知己,事事皆与你商量。就算是,就算是私密之事,也从未有过隐瞒。现在你怎么可以说出如此不负责任的话来!那朕为你所受的斥责,算什么!”刘彻说着便有些动情,眼里甚至有了泪花。
林晓北也十分震撼,姑且不论这话有多少夸大成分,单说一个帝王能对他推心置腹如此,也算是十分难得了。林晓北突地想起些什么,问道:“皇上,您说的斥责是?”
刘彻脸上飞快闪过一丝难为情?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