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情满潇湘》第167章


她气喘吁吁的问道:“王妃呢?”
彤云努努嘴:“正和皇上说话呢。”
含烟有些含糊:“这是怎么个说法呢?”但见不远处的亭子里站在两人,她望着那身影,隐隐的觉得有些不对劲。
黛玉随世珩来到了这边的亭子,世珩将宫灯挂上,自顾的坐了下来,但见他神色坦然。黛玉离他却远远的,垂首道:“陛下有什么话请直说便是。”
世珩先唤了一声:“林姑娘……”
黛玉急着纠正道:“臣妾不敢当王妃二字,陛下若叫得顺口,直呼臣妾‘水林氏’也无妨。”
世珩听见这个称呼笑了一声,随即又道:“我就那么让人害怕么?当初一同去西北的时候,林姑娘也不见得如此躲避我。”
黛玉只上前挪了一小步,便不再上前了,方道:“那时候陛下还不自称朕,臣妾也不是现在这样的处境。”
世珩看了她一眼,豁然笑开了:“天知道我为今天的地位付出了多少,就是如今不知还有多少人在指着朕的脊梁骨在嘲讽朕,奚落朕。他们不甘,那是他们没本事,这个天下朕是自己挣回来的,无心愧对任何人。”
朝中隐隐的有大臣说世珩的位置来历不明,说他矫诏,说他争夺了弟弟的皇位,这些传言,世珩轻轻一笑,丝毫不曾在乎。他为了今天付出了多少,他的本事和手腕,七弟岂是对手。
黛玉却淡淡微笑着说:“臣妾听过陛下的铁簧声,那时候臣妾便知陛下是成大事之人,胸中亦有大丘壑,如今看来倒一丝不差。”
世珩瞧见黛玉那双明亮的眸子,恰似一汪春水,显得如此的光彩夺目,心中略有所动,伸手想去拉她的手。无奈却见黛玉一副防备的样子,燃烧起来的火焰瞬间熄灭了,只是说:“朕就算赢来了这天下,却始终无法赢来一个人的真心。罢了,罢了。”
黛玉听见新皇言语中似有苦涩,可她再也安慰不了,因此默言以对,静静的站在那里,白纱八角宫灯里透出的光亮,轻轻的洒在她的衣服上,形成了一团淡淡的光晕,甚是柔和。
世珩不再去正面直视她,而是继续说道:“当初我看准了你,让母后去向皇祖母求情,将你赐给我,没料到皇祖母不答应,母后在众人面前少了颜面,后来我却听说原来这是林姑娘的意思。林姑娘也算错了吧,没料到会有今天,朕会坐拥天下。若当初你点头答应,莫非我还会委屈你不成,这六宫之中也必定有你林姑娘一席之位。”
黛玉突然跪下:“陛下这话叫臣妾如何担得起。臣妾自幼失怙,自是薄命之人,飘零一生,后来幸得我家王爷垂怜,不离不弃,方才有今日。”
世珩哂笑道:“后来你们家前面的那位王妃幸而是死了,若是不死。林姑娘当下又该如何?沦落此处也未可知。朝中大有人夸赞北静王年少英武,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不过说句实话,有些地方朕觉得他少一分气魄,竟有些软弱罢了。你跟着他又能幸福一生?”
黛玉不曾想新皇的话,如此直白。她目光躲闪,逼于无奈,她只好回答道:“陛下这话错了,原本这些假设也是不成立的。何必再用今日的决断再去推算当初,原本也是不公平的事。再有我家王爷含霜履雪,世人皆见。如今我家王爷待我一心一意,我也视王爷为终身的依靠,不敢再有半点别的想法。”
世珩大笑:“好一句含霜履雪!林姑娘口齿伶俐,朕只叹不如。不过是一片怜惜,如今看来是白费心思罢了。”
黛玉此刻倒显得不卑不亢,她忽然又问:“西北的灾情果真很严重么,不知陛下何事调我家王爷回京?”
世珩道:“只怕也快了,如今百废俱兴,处处需要人。朕何尝不需要一个肱骨之臣,能辅佐一二。虽然他有时候的手腕气魄朕不是很欣赏,但总归不算太坏。”
黛玉却道:“陛下这话差异,从山他只是一个臣子而已,以前多在陛下手中办事。虽然陛下那时候是亲王,可也是君,我家王爷是臣。臣子再有能耐,难道还能盖过君主?果真如此的话,陛下现在还会想着急急的将他调回京中么?”
这个反问让世珩有些哑口无言,他有些失笑,便起身来,伸出手来要去扶跪在那里的黛玉。黛玉却如雕塑一般,并未做出半点的反应。
世珩取了宫灯,转身便大步走出了亭子。黛玉这才起身,拂了拂衣裙上的尘埃。小步的跟在后面。
这里彤云、含烟和小豆子已经等候多时了,他们谁也不知道亭中之人谈论了什么,更不敢打听。
彤云手中的羊角灯突然被刮来的风给吹灭了,世珩见状,却将手中的白纱宫灯塞到了黛玉的手里,趁势握了握那只光洁的柔荑,黛玉惊魂未定,连忙去看世珩。世珩却带着他的小豆子走开了。
含烟赶上来说:“皇上他真大方,宁可自己摸黑,也要把灯给我们。其实只用将我们的灯点亮就好,何必如此的大费周章。”
黛玉心口扑扑的跳得厉害,脸犹如火一般的滚烫,幸好是在夜晚,身边的人也察觉不到她的异样。
彤云便去搀黛玉,三人继续往撷芳殿而去。
含烟提着白纱笼的八角宫灯,笑问着:“王爷怎么不问问皇上我们家王爷何时归来?”
黛玉道:“应该快了。”
含烟和彤云听说也都高兴起来:“如此的话真是太好了,省得我们王妃天天盼,天天等。有句话怎么说来着,突然又给忘了,彤云,你读过那么多的书,可曾知道有个词是怎么形容现在的王妃。”
彤云笑说道:“这叫望穿秋水。”
黛玉啐着:“你们就打趣我吧。”
回到撷芳殿时,顺太妃还坐在正厅堂里等黛玉回来,跟前只有两个寻常服侍的嬷嬷。见她总算是回来了,脸上微露出笑容:“怎么耽搁了这么久,王妃再不归来,我还说要派了人去接。”
黛玉歉然道:“给太妃添麻烦了,臣妾有一事要禀告于太妃。”
顺太妃忙说:“王妃请说来。”
黛玉道:“家里郡主也病了,臣妾还得回去照料,因此明日便搬回去了。这些日子多给太妃添麻烦,还请太妃海涵。”
顺太妃略一笑:“王妃说的这是什么话,以前娉娉在的时候,也常住我这里。后日我们也要搬离此处。还不知是哪个新宠的小主要来此处,我们是这宫中的旧人了。得忙着给新人腾挪。只是先帝的事还要些时日才能完,王妃再宫里宫外的跑,只怕更是折腾,不要紧吗?”
黛玉微笑道:“不要紧的。”
顺太妃便不再挽留,因为她也要从这里搬出去了。
时辰不早,又折腾了大半天,黛玉早有些受不住,唤了丫鬟来伺候梳洗。等躺到床上,黛玉仍觉得右手背正火一般的发烫,亭中的事一幕幕又浮现在眼前。黛玉不经又想,若是韩姐姐尚在世,她又能如何?不禁又想起婶娘的逼迫,只怕她已出家修行了吧,远离了尘世中的这些凡念。
第161章:家有小姑
四十九天之后,先帝出殡,入地宫。
折腾了一个半月,等事情终于平息下来后,黛玉也终于支撑不住,终日在家休养,天气越来越热,黛玉更是院门不出。
彤云端来了才熬好的药,恭恭敬敬的笑说道:“王妃请用药。”
黛玉靠在凉椅里,手中摇着团扇,看了一眼冒着热气的黑乎乎的药,蹙眉道:“天天都喝这劳什子,也不知什么时候是个完。”
彤云笑说:“这病了就得吃药,王妃怎么也讳疾忌医起来。王爷回来若看见王妃病得厉害,只怕王爷会心疼,同时又会怪罪我们做奴才的没有好好的服侍。王妃向来疼爱我们,为了避免王爷回来责骂,烦请王妃再疼爱一回吧。”
黛玉听说便笑了出来:“你倒学得这些伶俐了,屋里的这些丫头,就你会说会写,做个丫头倒是委屈你了。”便接过了药碗,一口气喝光了它。
彤云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多谢王妃成全。”
惜月端了个水晶荷叶盘进来,里面放着新下来的西瓜,切成几块,配在水晶盘里,煞是好看。
惜月道:“王妃不敢用冰碗,吃点西瓜消消暑吧。”
黛玉随意拾取了一块。听得彤云和惜月说:“也不知我们王爷能不能吃上西瓜。”
惜月说:“听说那西北出很多稀奇的瓜果呢,听听这西瓜,西瓜的名字,可不是从西边来的?还有那哈密、葡萄、无花果等等好些东西是京城没有的。”
黛玉说:“如今那边灾害不浅,人都吃不饱,只怕瓜果也没什么收成吧。王爷这次去赈灾,还不知要吃多少苦,偏我们在家享福。”黛玉的话多少有些让人不安,她也只吃了一块西瓜,便不在吃了:“我体弱,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