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落里的读者》第18章


葛芷兰笑着说:“这就是这地方的旅游特色,每一个旅游景点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有的宣传‘历史文化’,有的宣传‘地理环境’。雾遗村的旅游点是结合历史与地理的优势,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生态旅游’。最近提出来的口号就是‘感恩历史,回归自然’,所以在这儿,你看到的、听到的、甚至闻到的都是历史和自然的气息,怎么又会有那些虽然推动了人类的发展却严重污染了环境的东西呢!”
王铭听着直点头,“哦,我明白了,原来那石牌坊后面的标语是这儿的旅游口号啊!”
“恩,没错。”葛芷兰点头表示肯定。 
王铭像知道了天大的秘密似的,高兴地不亦乐乎。而方帅和肖云飞则在一边站着,不敢恭维她的智商。 
“对了,兰姐,你刚才说的那个……”王铭到嘴边的话又想不起来了,她转头盯着正前方的地面想了一会儿,“对,那个‘生态旅游’是什么意思?” 
不止葛芷兰没想到她会问这个问题,肖云飞和方帅也没想到。 
“行了,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方帅对王铭的知识面真的无话可说了。他总是在怀疑,如果中国的艺术人才都像她这样,那么早晚又是一次艺术上的半殖民社会。 
王铭最不服的人就是方帅,她感觉世界上的所有人都能说她的不是,唯独眼前这个人不能。被方帅一说,王铭顿感受了奇耻大辱。 
不得不去的地方4
“先管好你自己吧,不说话也没人把你当哑巴,不懂就问,有什么错?不像有些人,不懂装懂。”这话一出口,连肖云飞都感觉有些不自在。肖云飞只是无奈地摇了摇头,都不自在惯了。他拉了一把葛芷兰,两人先离开了这是非之地。
“问,当然可以,但是你问也得有点水平吧,像这么低智商的问题,到网上一搜便有了。”
“那您倒是说说什么高智商的问题在网上搜不到?我要能搜还会问吗!”
方帅一想也是,现在网络如此发达,什么问题在网上搜不到呢!只不过刚才因为王铭问出了这个他上初中时便能倒背如流的问题,自己都感觉脸上有些挂不住,当时只顾着指责她了,没想到一时失语反被她将了一军,一时无奈,只好认输。
“让你这一乱,姑奶奶现在一点心情也没有了。兰姐走了,你倒是给我说说我问的这个低智商问题。”
方帅心想这还不简单啊!可是一张口就哑了。“生态”倒是好解释,这“生态旅游”可该怎么解释呢!
“这个还是你自己去网上搜吧!快走吧,别让他俩等咱们。”说着便伸手拉了王铭的胳膊随肖云飞二人走。
王铭一边被方帅拉着,一边嘟囔着“自己不知道还说别人,伪君子!”
方帅虽然听到了,也没再反驳,心想总之是自己不对在先,就让她说几句解解气吧!
肖云飞二人看到他俩争吵便先离开了,走了不远便看到一家店门上挂着一个大匾额,上面写着几个大字“第一客栈”。肖云飞本不想进去,但碍于葛芷兰的情面,也只好跟进去了。现在的很多东西都是这样,别人还没感觉怎么样呢,自己就先封上第一第二了,其实大多数名副其实。葛芷兰一转头看到肖云飞一脸的不情愿,她一猜便知肖云飞究竟又在想些什么了。
“这儿的‘第一’只是一种序号,如果往里走,你还会看到‘第二’、‘第三’,这就相当于我们的招待所,只是名称不一样而已。当然,里面的布置也不怎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
的确是这样,伴随人们功利性思想的逐渐泛滥,许多东西都失去了本来的面目。就拿这数字来说,其本身的含义也就是一个序号而已,但是现在人们看到一个数字,如果是比较小的,便自然而然从心理上认为它所代表的事物也是好的,相反,如果看到一个大的数字,则人们很容易从主观上否定它。前几年球迷们疯狂地追捧麦蒂,不能说与他的一号球衣毫无关系。
肖云飞只是“哦”了一声便再没有说什么,他相信葛芷兰带他来这儿自然有她的理由。
刚进门肖云飞便被里面的布置吸引住了:木制方桌、木制长板凳、古铜色的茶壶和杯具摆在方桌上。这是只有在古装电影上才能看到的镜头,现在竟真实地摆在他的面前。还有更让肖云飞难以接受的:服务员竟然一口一个地喊他们“客官”。葛芷兰倒是没什么感觉,毕竟以前来过,可是肖云飞可那么自然了!
“芷兰”肖云飞以前都是直呼葛芷兰全名的,但是这次大家一起出来玩,忽然之间感觉之间的距离拉近了不少,直呼全名感觉有些生硬。他有好多次都试着把“葛”字去掉,一来“万事开头难”,二来每次都有方帅和王铭在,生怕万一出点“小意外”,自己下不了台。所以,这次趁他俩不再,肖云飞决定迈出第一步。但是毕竟是头一次,所以不敢直视葛芷兰,而是两眼盯着离开的服务员,表现出很惊奇的样子,“这…这是怎么回事?我怎么有种置换时空的感觉!”
肖云飞声音和表情的变化当然逃不过葛芷兰的眼睛,但是葛芷兰何等聪明,听到肖云飞这么称呼她,她心里感觉甜滋滋的,这至少表明她所做的一切在影响着肖云飞,而且朝着她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这就是我之前所说的:历史的气息。你感觉到了吗?”葛芷兰说完冲着肖云飞呵呵一笑。
真正聪明的人在面对别人的掩饰时,不仅不会揭穿,而且还会帮着他去掩饰。
“恩,历史气息的确挺浓厚的,不过我感觉电影气息更浓厚!”肖云飞打趣道。
葛芷兰看了一眼肖云飞,会心一笑。 
正说话间,方帅拉着王铭走了进来。进来之后,王铭一眼便看到了肖云飞和葛芷兰,挣脱了被方帅拉着的胳膊,走到方桌前坐了下来。她只顾着生气,根本没在意周围的环境,倒是方帅看到这特殊的布置兴奋了起来。问葛芷兰这个电影是不是在这儿拍的,那个电影是不是在这儿拍的。 
“古装电影上这样的镜头太多了,怎么能凭一家客栈的摆设便随便下定义呢!”肖云飞有点怀疑方帅的推理能力。 
“云飞说的没错,不过话又说回来,每年真有不少剧组来这儿拍电影。”和肖云飞相比,葛芷兰的这一过渡要显得自然的多,让肖云飞寻不到丝毫破绽。 
“那可有戏看了,没嘴儿我们还能遇到拍电影的当一回群众演员呢!”方帅的兴奋丝毫不减,看了一眼依然在生气的王铭接着说,“就我们王大小姐这长相,当个豆腐西施绝对绰绰有余。” 
王铭白了一眼方帅,“人家才没你那么没出息呢,要演就演真西施。” 
肖云飞一看王铭不买方帅的账,于是赶忙解围道:“你哪里还用演啊,这不就是真西施吗!只不过是生气中的西施。” 
方帅听了呵呵一笑,“对,所以就叫…叫‘冷面西施’好了。” 
听到二人这么说,就是木头疙瘩也得有反应了。王铭一听终于一改冷漠的面孔,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不,‘笑面西施’又来了。”葛芷兰不失时机地说。 
“兰姐。你也拿人家开心。”王铭憋屈地说。 
三人一听又都笑了,王铭的气也消了大半。 
不得不去的地方5
从客栈出来马上就七点了,谁也没有回宾馆的打算。于是几人继续沿着路往南走,边走边聊,算是散步,辅助消化。
负责旅游的部门,考虑到旅客的安全,决定在下午七点封锁上山和下山的路。也就是说,在七点之前旅客必须从山上下来。好在肖云飞一行并没有打算上山。此时正是下山高峰期,人流多至南向北通行,所以他们是逆人流而行,人流中不时地射出一道道冷漠的目光。四人有说有笑,完全可以将这些无所谓的东西忽略。
向南走了一段距离,街道真的变成了小巷,小巷呈上升趋势,估计应该是上山的路。在小巷与街道的交接处,又向东西各延伸出两条路,和之前南北走向的那条路宽度大体相当。葛芷兰见众人有些茫然,上前解释道。
“这三条路都是上山的路,向南的这条路是上寺院的,东西两路分别直达观音庙和虎窟。”
“这样可不好了,如果既想去观音庙邮箱去虎窟,那岂不是要跑很多冤枉路吗?”王铭不解地问。
“这个你就多虑了,山上的各个旅游点之间都有路相通,无论你从哪条路上山都能把整座山游遍,绝对不让你跑冤枉路。”肖云飞补充道。
葛芷兰有些不解地看着肖云飞,不明白他怎么这么清楚。肖云飞好像看懂了葛芷兰的意思,神秘兮兮地从背后拿出两张旅游地图,递给葛芷兰一张,另一张给了王铭。原来肖云飞刚?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