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罂粟花开》第14章


情,并不说你辛苦了之类的客套话,似乎我这样做是应该的。
也许该是时机了,但我不知道话题改怎样开始,我了解晨的敏感,同时也知道他了解我。
终于我发现了一个机会,晨的左腿上有了一道疤痕,这道疤痕像是刀伤,以前没有。我在按摩的时候不经意的说:“这伤是什么时候?”
“以前。”他轻微的简略回答,好像并不想提起。
“像是刀伤?”
他点点头。
“怎么留下的?”
“打架。”他的回答谨慎而简洁。
“晨,听说你一直不肯说事情的经过,不为什么要这样?”
“你怎么知道?”晨警觉的看着我。
我知道自己说漏了嘴,解释说,外边的警察说的,他们说你是神秘人。晨不再有表情,仿佛沉思中。
“晨,能告诉我一些情况吗?我会帮助你的”我深情的看着他,他的手动了动,我握上去,他也在尽力用力的握我,我明白他的意思,他似乎在说他信任我。
“你真的贩毒?”我问。
晨摇摇头。
“你是卧底?” 
晨看了一眼门外说:“不是。” 
“你觉得应该跟警察说明一些什么吗?” 
晨还是摇头。 
“你要不要告诉我一些真实的情况。” 
晨点点头。 
“要不要你直接跟杨队说?” 
晨摇摇头。 
我似乎莫明其妙,有好像有所领会,晨还是有所忌讳,我不能深问下去了,于是改说其他,今天总算开了口子,但窃听器里反应不出任何东西。 
为了让晨进一步信任我,我不再追问晨的事情了,晨的神秘,让我首先明白了一个道理,当初他对我的做法,不仅是受限于环境,而且受限于身份,他到底什么身份?并不完全出于感情的选择,所谓的移情别恋而对我发狠,唯此我可以原谅他。 
然而一旦他真的堕落了,我不会帮助他,这是最起码的善良本性,贩毒,是令人不耻的,尽管我依旧相信他不会成为恶魔。 
亲情,是对过去的留恋,立场,是做人的职责。在我对晨温柔如故的照顾中我设定了心灵的底线。事实上他变了,变得非常成熟了,再不是过去那个纯情中世故,圆滑中真挚的天真男孩了,我一直就觉得他是男孩,与年龄无关。 
他的眼神有些闪烁,我一直希望看到他过去那纯净的目光,现在我看到的是忧郁,是愤懑,是欲言又止的悲凉,我不能确定这源于什么,但是我已经充分的相信,这一年他与死神共舞,与毒魔贴近。 
一个月过去了,晨已经可以稍稍的活动,进食开始慢慢正常,杨决定正式对晨开始进入司法调查阶段,再次对晨进行询问,而这样的时刻,我是需要回避的。据说,晨仍然拒绝说出什么。看得出,杨在焦虑之中。 
这期间,我回了一次林场,看到苏和同事们正在开展社区禁毒的“黄丝带”工程,网站已经办得有声有色了,苏说,放心吧,大家都在与毒魔斗争的各个战线,同事们等着我参与破案立功而凯旋归来。我感动着这群朋友。 
杨无法确定晨的身份,也没有他交易毒品的证据,那天的那场枪战,单靠抓到了一个贩毒分子的举证是无法认定晨的罪责的,晨跟他们不是同伙。但那天晨的出现至少说明他知道这次围捕计划,消息来源与哪里?没有口供。 
案子扑朔迷离。 
杨委托我的任务似乎要落空,不是我不肯,是晨的警惕。但愿杨理解。 
晨的病情有所好转,但下肢仍然不能站起来,康复治疗变成了主要问题。晨提出保外就医,但是他的案子还处于侦察阶段,侦察阶段的保外就医批复是相当严格的,针对这个问题层层上报,最后得到了批复是可以,我当之无愧的成了保人。 
晨出院的以后,随我来到了康复中心,主要是考虑既不影响我的工作还可以照顾他,必要的时候,医疗条件也还可以。这个决定晨比较满意,杨也同意了。 
晨是苏派人用车接过来的,大家认为用警车不好,晨被抬上担架的时候与杨握了一下手,彼此我看出的是一种敌意,我当然不会去想与我有什么关系,但是我认为一切没有结束,而是从新开始了。 
第二章(一)
苏的禁毒基地和康复中心占地面积近1。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配有展厅、综合服务楼、教学综合楼、演播厅、接待处等建筑,它拥有毒品预防教育和社会普及宣传两大职能,通过参观禁毒展览、观看禁毒影片、开展禁毒主题活动等手段面向全社会进行禁毒知识普及和毒品预防教育。同时禁毒教育基地还将编辑制作平面及多媒体宣传品;与电视台、电台、网络和报刊媒体合办禁毒教育栏目,扩大禁毒教育的社会覆盖面,实现禁毒与法制的社会公益教育职能。下设展陈接待部、社会活动部、多媒体教育部和禁毒在线网站四个业务处室,以及办公室、保卫部、物业部和财务部四个综合部门。
康复中心是戒毒人员的疗养场所,站在山坡上,放眼望去,满眼是绿。成片的色素菊花、紫花苜蓿、枣树、苹果树、葡萄架,与周边的荒山、沟壑形成鲜明对比。戒毒康复中心始终坚持工、农、林、牧一体化的产业化发展思路,先后开发耕地3100多亩,种植防风林带、经济果林400多亩,植树30多万株,培育花卉苗圃50多亩;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为戒毒康复中心的发展和实现自给自足、以劳养戒、以劳促戒的目标奠定了物质基础。苏带领戒毒康复中心一班人认为,戒毒人员既是毒品的受害者,也是吸食毒品的违法者,既要同情、关爱他们,又要教育、帮助和转化他们。为此,该中心以人为本,把戒毒人员统称为“学员”,在管理上杜绝打骂、体罚学员及使用不良称谓等现象发生,使戒毒学员重新建立起人格尊严,树立自尊、自爱、自信、自立、自强的意识,坚定了他们的戒毒康复信心。为了给学员提供一个安静、安全、平等的生活环境;戒毒康复中心还为戒毒学员提供人道帮助,积极改善学员居住、饮食、卫生条件,用爱心感化他们。在经费困难的情况下,聘请医护人员,为学员提供日常医疗和卫生保健服务,每月按时发放生活卫生用品;对无人看望、缺乏衣物的学员,免费提供鞋袜、衣被;根据个人体质和特长,合理安排康复劳动,使每个学员感受到戒毒康复中心的温暖,增强了他们戒毒康复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近一段时间以来,罗金勇、罗映珍夫妻俩的事迹在云岭大地广为传颂。中央领导同志提出要求,要对他们的感人事迹进行大力宣传。中宣部向新闻单位发出的通知指出:“他们的感人事迹弘扬了人间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优秀典型。”
临沧市永德县公安局民警罗金勇,人们无不为他舍生忘死、临危不惧同贩毒分子英勇搏斗身受重伤变成“植物人”的英勇壮举竖起大拇指;提起罗金勇的妻子罗映珍,人们无不为她在丈夫昏迷的日子里,不离不弃用心照顾,含泪在15本日记本上写下600多篇“情书”每天念给丈夫听,以激发丈夫生存意志的动人事迹而钦佩。
2005年10月1日,罗金勇携妻子罗映珍到永德县小勐统镇湾甸村委会大龙塘村看望岳父、岳母。途中,与罗金勇同坐一车的3名男子一言不发,并不时打量着罗金勇。当车行至大垭口村旧街坝一修理店时,3名贩毒嫌疑人相互使了一下眼色,拎着手提袋相继下车。罗金勇迅速迎上掏出人民警察证,责令3人接受检查。3名男子用石头和木棍,对准罗金勇的头部、身体猛砸。罗金勇毫不畏惧,赤手空拳地与3名毒贩展开殊死搏斗。最终因头部及身体多处受伤,倒在了血泊中。在群众的协助下,一名毒贩被当场抓获,现场查获海洛因1150克。罗金勇因全脑挫裂伤昏迷不醒,一年多来,他不能自主呼吸,要依靠呼吸机的帮助。他的救治得到了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关怀,仅医疗费用目前就已支付了100多万元。 
一个缉毒英雄的身边有一个好警嫂在陪伴,一个长期昏迷的丈夫床前有一个坚强不屈的妻子在守候。为了方便照看丈夫,罗映珍在医院附近租了房子,省吃俭用,每天早上8时准点到病房,帮丈夫擦洗、翻身、按摩、喂药和喂食,甚至学会了给丈夫理发。罗金勇昏迷一年多来,从没有因为护理不当引起并发症。更为可贵的是,为了激发丈夫的生存意志,600多天的精心看护里,罗映珍写下了600多篇“情书”,每天念给丈夫听。据主治医生介绍,经过治疗和罗映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