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焚九天》第1章


书名:剑焚九天
作品相关
写在前边 关于报应业力的一些见解
“报应”这两个字看似平常,其实是一个很值得玩味的词,拆开来讲是“报”和“应”两个字,这两个字看似思想相同,都是讲的一个诱因后边的结果,但其实细想起来还是有些细微的差距,先说“报”,“报”这个字,我们不禁想到“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感觉更多的是报答,告知之类,好像好的结果稍多一些,起码有好的层面;而“应”字则不同,感觉最多是中性词语或者是被动性质,如响应,“宋王无以应”等,更多的则是“杀之以应陈涉”,或者“迫切不得已;乃应命至都”等被动接受的层面多一些。
再说“报应”的词性,如果是名词来讲,那就是指一个结果,是好是坏不确定,如果做动词来讲,那就是主动的寻求结果,当然是惩罚的意思更多一些。其实,不管名词还是动词,“报应”两个字一旦放在一起,就是惩罚的性质更多,比如日常生活里我们经常提到某个人“报应不爽”或“该遭报应”,尤其是那句名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机未到”千百年来更是给无数人敲响着警钟,多少在人的内心深处会产生那么一种血淋淋的敬畏心理,一定程度上能影响人的思想决策,那这样的话,好像冥冥之中,有一道无形的力量,驱使人或者逼迫人扬善惩恶,以求自己以后有一个好的“报应”。
千百年来,从古至今,有关“报应”的故事和传说数不胜数,这些故事无不例外的都被罩上了一层厚厚的神秘面纱,让人信其有,可溯其源,但无法求证考查。如《俞曲园笔记》中,主人公王均因为喜欢吃青蛙串,杀生无数,结果自己被铁条贯颈,死于非命,而且跟青蛙死状极其相似的故事。当然更有名的是商代纣王因为暴政苛民,贪恋女色,偷窥女娲娘娘,写下猥亵诗句而遭报应,最后甚至国破城忘,自己更是死于一把大火,可以说是报应不爽(但奇怪的是这样的人死后还被封神,难以理解…)。《西游记》中整个故事的来源不就是李世民生前为了建功立业,杀孽太重,为了逃避恶报,才请唐三藏去西天求经,化解他的罪孽吗?此类故事,在各种典籍中举不胜举,打开《聊着志异》、《阅微草堂笔记》,书中几乎每个故事都是讲因果报应。
如果再稍作引申,就又会惊奇的发现,在报应的世界里(如果你相信),几乎所有人,所有事,都不能摆脱报应的力量,如“宿命”、“命运”,似乎世间万物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前世或更前世早早注定,既然我们一切事情都是为了命运,或者受命运安排,那么这世间一切事情似乎都跟“报应”这两个字纠缠瓜葛,缠杂不清了。
但是,“报应”却又不是绝对的,好像能够被各种“善行”或者其它手段化解或者弱化,既然制定规则的老天爷有了商量的余地,于是,这样因果的关系几乎就被所有的宗教所利用,鼓吹“因果报应”必然关系,并且通过种种手段让人相信其宗教力量可以让人有好的“报应”,当然是不限于今世,更多的是来世或者后世,如果不相信其宗教教条,不按其规定的教条修炼,就会遭受无数的恶报,给人灌输巨大的心理压力,强化其宗教统治力量和胶着力,让人欲罢不能。
于是,改变“报应”的手段就越来越多,而相应以之谋生的职业和人也就层出不穷,花样翻新。“风水”、“巫术”,乃至西方来的“星相学”,各宗教数不清的善男信女,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群其实本质都是企图改变自己或他人命运的职业。再广泛一些的话,近年来,社会上不断涌现出来的慈善家,大批捐款行善,不知道多多少少是不也有一些私心?(可能是小人之见)
那么,说了半天,报应到底是有还是没有?报应到底能不能被改变?让我们一直敬畏的鬼神(如果有的话),他们在这个亘古不变的法则中,又是怎样一个角色呢?是超越,还是受命运摆布?
本书纵横中文网首发,欢迎读者登录。zongheng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写在前边 三大无量量劫(转帖)
三大无量量劫
洪荒世界三大无量量劫之一(龙汉初劫、巫妖大战、封神之战)。
一、龙汉初劫
1、概述
盘古手持开天神斧开天辟地,定地水火风四大先天元素,使洪荒空间稳定,四大先天元素渐渐的演变成后天五行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而在演变过程中,四大先天元素互相融合感染,终究如混沌孕育盘古般孕育出生命——三大混沌神兽:祖龙、元凤、始麒麟。
三大混沌神兽各自繁衍生命,分别诞生出统领鳞甲、执掌海洋的龙族;统领飞禽、执掌天空的凤族;统领走兽、执掌大地的麒麟族。洪荒世界由三族共同统治的时代来临。
由于三族内的成员不断增加,三族之间不可避免的出现了种种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再加上罗睺魔祖的肆意挑拨纷争、魔龙?天诛的恶意破坏气运。三族开始相互争斗,洪荒世界遭到严重破坏。生灵十不存一,诸多上古神兽消亡。三族也因为多年血战使得本身元气大伤。
最后出于无奈,元始天尊等强者亲自出手,平息了劫数。妖皇帝俊与东皇太一趁此时机统一妖族,而实力恐怖的十二祖巫也创造出巫族,巫族与妖族即将大兴。
2、三大族长的结局
祖龙:龙汉初劫后,祖龙由于杀伐太凶、因果太多、业力太深,以至于自身气运尽丧。在回四海龙宫的途中,路遇天道圣人元始天尊,被元始天尊以无极寒冰封印在不周山(昆仑山)龙泉洞内,永世不得翻身。连伴生至宝-混元珠都归元始天尊所有。
元凤:龙汉初劫后,元凤身受重伤欲回不灭火山浴火重生。可是行路之间,先后遭遇阴阳极气与五行灵气入体。自身本体交合之间,元凤诞下九天鲲鹏(鲲鹏)、五行孔雀(孔宣)。元凤在诞下双子后,将鲲鹏安置在北海的万丈玄冰之下,接着元凤带孔宣往不灭火山而去。奈何元凤诞下双子后,自身法力全失,本体精元耗尽,无法再腾云驾雾。元凤万般无奈在落凤坡泣血而鸣,正当此时,通天教主驾至。原来是天道感念元凤母爱伟大,不忍其血脉断绝,故而前来保全元凤血脉。元凤含笑陨落。
始麒麟:龙汉初劫后,始麒麟向天道发下宏愿——(麒麟出没,必有祥瑞),天道降下功德,麒麟族再现生机。始麒麟欲保全唯一嫡子四不相的生机,为了求得元始天尊的庇护,始麒麟命四不相为元始天尊坐骑。元始天尊接受了四不相后,始麒麟心愿得偿,在不周山(昆仑山)之巅陨落,身躯化为麒麟崖。
3、三族陨落的幕后黑手
罗睺魔祖因一己之私,挑拨三族纷争,使得洪荒生灵十不存一。
共同推动龙、凤、麒麟三族陨落。最后被东皇太一所降的天劫诛杀。
龙汉初劫时,龙、凤、麒麟三族荼毒洪荒。诸多洪荒种族被灭,洪荒生灵十不存一。而这些因三族惨死的生灵在死后怨念不消相互融合,居然化为了一条魔龙。
作为天地万物的异数,魔龙知道只有栖息在天道圣人才能察看的命运长河里方能保证自己不被发现。从此魔龙终日以吸取龙族之精、凤凰族之气、麒麟族之神增补自身,龙、凤、麒麟三族气运日况愈下。
最后天道降下天劫将其消灭,自此龙汉初劫彻底结束。
4、出处
《隋书?经籍志四》:“道经者,云有元始天尊,生於太元之先,禀自然之气,冲虚凝远,莫知其极。所以说天地沦坏,劫数终尽,略与佛经同。以为天尊之体,常存不灭。每至天地初开,或在玉京之上,或在穷桑之野,授以秘道,谓之开劫度人。然其开劫,非一度矣,故有延康、赤明、龙汉、开皇,是其年号。其间相去经四十一亿万载。”
唐吴筠《步虚词》之九:“敢问龙汉末,如何辟乾坤。”
明屠隆《昙花记?上游天界》:“晃晃弥罗宫,巍巍郁萧殿。始劫干延康,大道超龙汉。”
清赵翼《岣嵝碑歌》:“伊昔昏垫五行汨,龙汉馀劫留水厄。”亦称“龙汉刼”。
清钱谦益《登齐云岩?谒玄天太素宫》诗:“东海几经龙汉刼,北宫长列羽林军。”
清黄遵宪《感事又寄丘仲阏》诗之二:“帝释亦愁龙汉刼,天灾况值鼠妖年。”
二、巫妖大战
盘古开天辟地后的第二次无量量劫。洪荒世界三大无量量劫之一(龙汉初劫、巫妖大战、巫妖大战编辑
盘古开天辟地后的第二次无量量劫。洪荒世界三大无量量劫之一(龙汉初劫、巫妖大战、封神之战)。
乃是妖族与巫族为争夺天地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