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何处》第2章


猩跽撸嵝源蠓⒙盥罱植沤兴降耐纯臁?br /> 邮差消失的无影无踪,人们都怔了怔神回过头来继续忙碌着,为了他们口中所谓的生计。在人群中,一个面容清秀的女子走过,并没有看邮差的热闹,只是默默的提着一大包药走着,那女子面有愁容,眉间似蹙非蹙,仿佛刚才小小的喧嚣都与她无关。
甲看到了那个女子,连忙用胳膊肘推了推乙:“哎哎,兄弟,看到了吗,那个女的,穿着淡蓝衣服,手里一大包药的那个,就是顾老爷子的千金——顾念慈。”
乙一边听着甲的描述,一边眯着眼睛寻找着甲口中的目标。一眼望去,只见那个女子身着淡蓝色的上衣,配着较深色的裤子,衣着简单。头上只是弄了一个简单的发式,便将剩余的长发变成一个斜辫,顺着肩头垂在胸前。并未施脂粉,那朴素的装扮并不能显示她素面朝天的简朴使人觉得少了些什么,反而透出那无暇似雪的美,虽不是倾国倾城的容貌,但也会使人觉得她就像天上的一轮明月,可远观而不可亵渎。
乙感叹道:“不愧是顾家的大小姐,一打眼就看出她的不同寻常。”
甲道:“不错,看那姑娘的穿着,这顾家必败无疑。谁家的小姐不是穿金戴银,抹得那样,就怕笑的时候掉下半斤粉来,你说是吧,哈哈。”
乙也忍俊不禁,道;“不错,不错。哈哈。”
顾念慈并没有听到那两个人的议论,从济世堂买完药之后,一路上一直担心的父亲的病。父亲身体一直不太好,经过棉纱的事之后,病情更是雪上加霜。可焦虑终究无用,只盼着父亲的病早早康复,其他的事以后再说。顾念慈心情复杂,一路上在不知不觉中不停地调换着药包的位置,只是在默默祈祷着。只要父亲的病好了,即使一切要从头再来,也无所谓。
不知为何,这个叫做潮安的小城近来涌进许多书贩,在路边固定的地点摆着书摊,为这个以码头生意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小城增添了一丝书卷气,可当地识字的人不多,所以书籍只是豪不起眼的物件。在书摊边走过的人只是瞟一瞟封皮上的文字,不知书里所云是何物,也许他们心里根本不屑于和这些“鬼画符”打交道,但总得显示使出自己是有点墨水的文化人,于是便说出“哎呦喂,这本‘水许传’,俺都读过好几遍了,那个曹操真是讲义气”这类的荒唐话云云。可在人群中毕竟有会几个字儿、看点书的路人,于是“文化人”又说出些讥讽的话来嘲笑前者说荒唐话的“文化人”,这在书摊前的“好戏”又为这座沉默的小城里带来一些喧嚣的气氛。就在那嬉笑怒骂的小天地里,一抹淡蓝的身影从中慢慢踱过。
念慈只是默默的看着眼前的书,忽然看到隐藏在书摊一角的一本《纳兰词》,就想到了那首《木兰花拟古决绝词》,便想看看那本书,同时情不自禁念了出来那首词的最后一句“比翼连枝当日愿”。可她刚要拿到那本书时,却和另一个人的手碰到了一块,原来那个人也是想要同一本书。念慈望去,那个人是个二十余岁相貌堂堂的男子,那男子身着米色西服,扎着淡黄色领带,虽是一身西式的装扮却挡不住他身上所散发出来的谦和。那男子说的一句话立马打破了刚才两人不经意触碰的尴尬。
“对不起,姑娘也喜欢纳兰词吗?”
念慈道:“是呀,静安先生曾云‘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足可见容若文学地位之高,世有苏东坡、辛稼轩的豪放,柳三变、温庭筠的婉约,而容若的悼亡词确是独一无二。用情至深,打动了多少人。可天妒英才英年早逝,不得不叹”。
那男子道:“‘情深不寿,强极则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这十六个字形容公子简直是再合适不过了。刚才姑娘说‘比翼连枝当日愿’,可多数人想到纳兰,首先想到的是‘人生若只如初见’这一首句,为何姑娘对这一尾句情有独钟呢?”
念慈笑笑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初见固然好,可世上完美无缺的事物有多少呢。初见,固然绚丽,就像那烟花,只有那一时的灿烂,其后却永久消逝。与其后来苦苦相思,不如不见。”
男子说:“因此,姑娘不喜欢‘何事秋风悲画扇’的悲凉,若始终保持初见时的美好,那班婕妤的团扇便永远是团圆,于是这世上根本不存在诀别之说,可美好终究短暂,这样的幸福只是转瞬即逝。于是姑娘更喜欢源自‘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尾句,相爱之人生亦同裘死亦同穴,便是痴情至极了吧。”
念慈道;“先生所言正与小女子一致。还有那‘终不怨’三个字,想当年玉环被所爱之人下令缢死时,即便她口中无怨,心中也是无怨的吗?只有那缠绵之后,纵然生离死别,在那个痴情人心里,也始终没有一个怨字。”
男子道:“因此姑娘喜欢纳兰,只视卢氏为其最爱。一往情深,非纳兰莫属。”
念慈颔首,她突然感觉在一个陌生人面前,说如此多的话未免有些难为情,便说:“这本《纳兰词》便让给先生了,告辞。”说完便走。
那男子便急忙给了卖书人一块大洋,说:“店家,这本书我买了。”
那男子还未等到卖家找钱,便匆匆赶上了念慈。
“姑娘!”
念慈转身,那男子跑到她身边,说;“姑娘,我难得遇到知己,刚才见姑娘喜欢这本书,我又怎能夺人之美,不如把这本书赠予姑娘,权当做是相识的礼物吧。”
念慈道,“先生何必如此客气,这本书先生还是留着吧。”
男子说:“你我萍水相逢,一本书便可成人之美,姑娘还是遂了我这个心愿吧。哦,我叫林绍卿,很荣幸与姑娘相识,在下不才,如果姑娘想与在下细说《纳兰词》,便可到林府找我便好。冒昧的问一句,不知姑娘尊姓大名?”
念慈说:“既然林先生如此诚意,那小女子就收下了。小女子姓顾,名念慈。谢谢林先生。家父患疾,先走一步了,改天请先生喝茶。再见。”
林绍卿道:“顾姑娘再见。”
林绍卿目送念慈远去,有些心猿意马,却不料肩膀被人拍一下吓了一跳。
“二少爷,您要我给大太太买的芙蓉糕,阿奇已经买好了,您看看。”
林绍卿装怒“你这厮,吓了我一跳,看我以后怎么收拾你。”
那阿奇知道少爷的好性子,开玩笑道:“少爷,您看那位姑娘,就差跟到那姑娘家里去了,我也是给少爷提个醒,叫什么来着,哦,对对,叫那个醍醐灌顶!”
林绍卿笑,轻轻用拳头推了推阿奇的肩膀,“你这小子说什么呢,醍什么醐,灌什么顶,平时叫你读点书,到头来连字都不认识几个。”
“那少爷怎么这个样子,着了魔似的。”
“嗯,初次见她,但有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
“少爷您是一见钟情吧。”说完,阿奇就跑了。
林绍卿追,“臭小子别跑,哎,仔细着大太太的芙蓉糕,别掉了!”
作者有话要说:这是我写的第一本小说,大家多多关照呀~~
因为不知道怎样将楔子单独弄成一节,所以只好与第一章连在一块啦~
、衰杨叶尽丝难尽
尘满疏帘素带飘;真成暗度可怜宵。几回偷拭青衫泪;忽傍犀奁见翠翘。 惟有恨;转无聊。五更依旧落花朝。衰杨叶尽丝难尽;冷雨凄风打画桥。
——纳兰容若《于中好》
林绍卿追到了阿奇,轻拍了一下阿奇的脑袋,“你个猴儿崽子,我出国留学这么长时间,虽然几年不见,你反倒跟我愈加亲近了。我们毕竟是一块长大的……”说着便勾住阿奇的肩膀,“还有谁比我们更铁呀。”
阿奇笑了笑说:“是呀,将近二十年了。可阿奇明白,不管怎么样,您永远是阿奇的主子。”
林绍卿瞪了阿奇一眼,“什么主子不主子的,我们小的时候,我还不是经常给你当小厮端茶送水玩儿吗,怎么,几年不见,跟我生分了?我这次去英国待了这么长时间,也学了一点知识,可更喜欢的,就是国外的自由、平等。”林绍卿说着,便做出个拥抱蓝天的姿势,一边倒着走,一边对阿奇说:“那里的人们都生活在同一阳光下,呼吸着同样的新鲜空气,没有压迫,没有不公。我起初到那里觉得有些不适应,但是时间久了,自然就舒适了,喜欢这个环境了。以前在国内,我总是觉得不快乐,可到了英国才明白,我缺少的是一个叫平等自由的东西,我才发现,我原来是这么喜欢自由。还有国外的男女之间大胆的追求爱情,渴望自由。我告诉你,在国外,女孩子追求男孩子,简直是太多了。”
阿奇吓了一跳,“啊?不会吧,那些女孩子,不觉得,不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