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郡主误终生》第26章


想到这里,华年不禁有些疑虑。她停步门口,探头向书架深处望去。塞满书籍的木架层层叠叠,挤满了整个房间,华年的视线望出去不到一丈远就被挡得严严实实,再也看不到更深的地方了。她只得扬高声音,在不安的心跳声中连问了好几声「有没有人」,但是没有听见任何回应。这下她才松了一口气,心想对方肯定早已离去。所谓贵人多忘事,忘记锁门也是常有的事情,所以华年放心大胆地走了进去。
走进藏书阁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窗户全都打开。今天的天气格外晴朗,大雪初霁的天空蔚蓝一片,一大早就有暖烘烘的阳光洒落下来,院子里的花草树木都显得格外生机勃勃。明明还是严冬之中,但却透着一股春日将近的喜气,无怪乎徐泽涵会令华年今天来清扫藏书阁了。
藏书阁的内墙上有一排精美菱花格栅窗,华年一扇一扇地把窗户推开,可以望见外面漆黑的泥土和绿莹莹的草地。泥土的清香和金色的阳光一拥而入,华年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新鲜空气侵入肺部的瞬间,这几日积淀在心口的阴霾仿佛也淡去了一些。华年的动作变得轻快起来,沿着窗户一路走向深处。
突然,她从书架的缝隙间看见了一个奇怪的黑影,吓得立即停下脚步。
藏书阁的最深处贴着墙壁摆放了一排地柜,据说里面放的是年代久远、已经没有人想要翻阅的旧书。地柜大概齐腰高,顶端非常平坦,就像一张又长又狭窄的卧榻一样。而那黑影正横卧在上面,华年只看到一个背影。
刹那间,华年的本能反应就是扭头想逃,但是她已经转过身才蓦然意识到,那背影身上明黄色的衣物格外眼熟。
短暂的停顿后,华年蓦然记起,那衣服竟与三年前她夜闯尚宁轩撞见皇上时,皇上身上的那件衣服极其类似。想到这里,华年顿时有种奇妙的猜测,不自觉地扭头向回望去。越看越确信,那人影的的确确就是皇上——但是已经不是三年前的先帝,而是刚刚登基不久的乌兰宜。
宫中除了乌兰静与徐泽涵之外,就属乌兰宜与华年最熟,所以华年一点也不怕他,胆子渐渐大起来,已经不再想要逃离此地了。
乌兰宜登基已经半年,早就不用天天来御书房上课。这半年里,华年只在徐泽涵讲学的时候远远地见过他,要说生疏也确实比以前生疏一些。
皇上为什么会在藏书阁里睡觉?华年又好奇又担心,迈着无声的脚步轻轻来到乌兰宜的身后。
乌兰宜面朝墙壁,睡得很熟,华年已经走到他的脚边了,他竟然还没有发现。华年下意识屏住呼吸,安静的空间更加阒静无声,仿佛时间已经停止。
「太子?」华年试着唤了他一声,出口之后才意识到喊错了,急忙改口又轻唤道,「皇上?」
直到这时,乌兰宜的身体才微微蠕动了一下,喉咙深处发出一声含糊不清的□,似乎还在半梦半醒之间。
虽然吵醒乌兰宜午睡不妥,但是丢下他在这里不管更不妥。华年实在想不出其他更好的办法,只得鼓起勇气上前,轻轻摇了一下他的肩膀,唤道:「皇上?醒醒呀,这里可不是睡觉的地方。」
摇得虽然轻柔,但还是把乌兰宜从迷梦中摇醒了。他喉咙里「呜」了一声,揉揉眼睛,回头向华年望来。幼稚的动作看上去就像一个孩子,一点也没有国君的风度。华年刚才还有些紧张,但是看到乌兰宜毫无防备的动作后立刻松懈下来。乌兰宜依旧还是当初的乌兰宜,哪怕变成一国之君也依旧没有改变。
「华年?」乌兰宜清醒后立刻认出华年,刷的一下坐起来。惊慌失措地扭头环顾了四周一圈,这才想起自己身在藏书阁。
「皇上,你在这里干什么?」华年哭笑不得地柔声问道。从乌兰宜的样子看来,他大概是偷偷躲到藏书阁来睡懒觉的。从前在御书院念书的时候,他为了逃避皇后的管教,经常想方设法地偷懒,撒谎装病什么办法都用过,华年已经见惯不怪了。
果不其然,乌兰宜大大咧咧地打了一个呵欠,说:「最近太累了,太后总是在朕面前唠唠叨叨,朕就想躲在一个清静的地方休息休息。」说着跳下地柜活动了一下筋骨,一会儿扭扭腰,一会儿扭扭脖子,嘴里呵欠不断,眼睛下面也有浅浅的阴影——看来真的是累坏了。
「太后也是为了您好,皇上,您还是快点回去吧,不要让太后操心。」这句话虽然是真心的,但是华年的心底还有另一个声音在说:皇上,如果你一直待在这里,我就没法打扫了。
「我不回去。」刚刚跳下地柜的乌兰宜又一屁股坐了回去,任性地说,「等到肚子饿了朕再回去。」
华年拿他没有办法,只好说:「那皇上在这里休息,华年先去打扫了。」说着俯身行了一礼,转身就要离开。
乌兰宜一下着急了,急忙喊道:「等等等等一下。」喊得太着急,声音竟然结巴起来。
华年只得停下脚步,回头问道:「皇上还有什么吩咐?」
不知道为什么,与华年四目相交的瞬间,乌兰宜竟然局促地移开了视线。他的目光悠悠地飘向上方,不时地偷偷地瞥华年几眼。华年迷茫地注视着他,也不追问。过了好一会儿,乌兰宜才挤出一句无关紧要的话:「华年,我们已经很久没有见面了吧?」
意料之外的发言令华年感有些愕然,对他投去疑惑的目光。就在乌兰宜开口之前,华年还以为乌兰宜要自己为他保守潜入藏书阁睡懒觉的秘密呢。
说出最难启齿的第一句话后,乌兰宜似乎放松下来,轻快地邀请道:「不知道为什么,朕好像有点想念你……你陪朕说说话吧?」
淡淡的几句话说得天真无邪,不含任何杂念,华年自然也没有多想,只当他是寂寞了,于是善解人意地轻轻点了点头。「皇上,您到底有什么烦恼?也许华年可以替你分忧。」其实华年心中多少可以猜到一点。最近朝廷中争议的焦点,无非就是要不要对昭明开战的问题。不仅皇上焦虑,华年也不得安眠。
果不其然,乌兰宜听了华年的话后长叹一声,毫无防备地和盘托出:「朕刚刚登基,自以为与四周邻国相安无事,但是丞相却把形势描述得凶险无比,仿佛每个国家都想欺负朕年轻无力,起兵攻打北燕。丞相说要想树立国威,威慑邻国,就必须先发制人,用一场漂亮的胜仗来彰显国力,令敌国不敢再贸然进犯,如此才能长治久安。但是太后却认为新帝登基,不应穷兵黩武,况且北燕已经十年没有战事,正是兴兴向荣发展之时,应该休养生息,不可轻率起兵……」
乌兰宜把憋了一肚子的话全都滔滔不绝地讲了出来,华年用心听着,一直没有出声。
忽然,乌兰宜猛地拍了一下额头,扭头对华年抱歉地说:「糟了,朕差点忘了你的身份。」
华年轻轻摇头道:「皇上不必在乎华年,其实从皇上的话中华年可以听出,皇上没有心思发动战争,只不过被丞相逼得很心烦罢了。」
「华年,朕向你保证,一定不会出兵昭明。」刚才还睡眼惺忪、一脸疲惫的乌兰宜,突然变得精神抖擞,语气也加重了几分。
华年笑着谢过皇上,但是却并未因此而感激涕零、激动失常。因为乌兰静告诉过他,这件事并非皇上可以做主。略作停顿之后,华年非常大胆地说出一句话:「皇上,如果您真的不想对昭明动武,倒是有一个办法可以堵住丞相的嘴……」
这几天她一直思索着这件事,能遇到皇上似乎是天意安排,她忍不住想要说出自己想出的解决之策。 
作者有话要说:其实我不想把华年写得太聪明,只想写成一个战战兢兢的小白兔(咦?!)但貌似不聪明点只靠脸蛋漂亮没什么说服力。
、024 乐极生悲
丞相与太后两名辅政者意见相左,且互不妥协的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朝廷最近之所以乌烟瘴气就是因为没有人知道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难题。但是华年却教给乌兰辰一个办法,那就是:如果两名辅政者的意见相左且互不妥协的时候,不如把最后的决策权交给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相信他们一定会降福北燕,为后代子孙指出正确的道路。
没错,华年的办法就是让乌兰宜祭天祭祖,求问祖先,把一切都交予天命抉择。这样无论最后出现怎样的结果,落败的一方都不会有任何怨言。
在朝议陷入胶着状态、双方越来越大动肝火的现在,这似乎是唯一有效的办法了。
几日之后,祭典隆重举行。乌兰宜在天坛祭祀了天地神明和列祖列宗之后,一名太监把两个扁平的圆盘端上祭台。太后与丞相分别把他们事先写在帛书上的「告先祖书」呈给乌兰宜,两份帛书上分别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