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潜规则》第2章


老爸的名字也普通,叫赵大力,是个老实巴交的铸钢厂工人,在东城这个不算很大的城市的苏北铸钢厂做一个车工,每天的生活就是单纯的,重复着,家里到单位,再从单位回到家里的路程。
可是,谁又能想到,命运的转变,却就是发生在这段从家里到单位,不足两千米的路程中呢?
东城市苏北铸钢厂坐落在城东,紧靠着东城河,顺着东城河的河水下行两千米,就是赵华强的家了,家里住的是苏北铸钢厂分配的职工楼,从苏北铸钢厂到职工住宅区一般有两种走法。
一种是走大路,坐公交车,五站路,虽然远一点,但路好走。
另外一种就是老爸经常走的小路,沿着河边走,经过一片小树林和一片菜地,就到了职工区的围墙后门。
说起来,原本职工区的围墙是没有后门的,不过绕不过职工区的职工子弟多呀,和赵华强差不多大小的男孩女孩就有十七八个,八九岁那是最调皮的时候。
整个一帮小孩就翻过围墙跑到围墙后面的河边去玩,那个时候东城河水质相当的不错,河里面可以游泳,可以打水仗,甚至还可以摸龙虾。
兴趣所在,拦都拦不住,于是乎,为了他们这些小孩安全,大人们干脆就在后面围墙上开了一个门,省得他们爬围墙危险,也就是那个时候开始。
生性节约的老爸为了省下每天上下班的公交钱,开始走路上下班了,还美其名曰:锻炼身体。可他却不知道,他人生的噩梦就是发生在他每天都要来回走过的这条上下班的路上。
那一天老爸下班回家,就是在他经过的小树林旁边,发生了一宗强奸杀人案,一个社会青年打晕倒了1个液压件厂女工,然后把液压件厂女工挟持到东城河边这片小树林中欲实施侮辱,女工清醒后反抗,社会青年怕被人发现杀死工人逃逸。
张大力因此被东城市公安局郊区分局民警怀疑为犯罪嫌疑人而被抓。
1992年10月15日东城中级人民法院认定:
“张大力于1992年6月1日17时许,尾随下班的东城市液压件厂女工康菊花,至东城苏北铸钢厂的石粉路中段,张故意将骑车前行的康菊花别倒,拖至路东小树林,用拳猛击康的头、面部,致康昏迷后,将康强奸。尔后用随身携带的花上衣猛勒康的颈部,致康窒息死亡。”
判决张大力“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犯强奸妇女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1992年严打,上面有命令,杀人案,枪案必破)
那天晚上,老妈早就早早的把饭菜做好,就等着老爸回家,按照正常的时间,老爸六点半左右就到家了,就是有的时候加班晚一点的话也最多到七点,要是加班超过七点的话老爸一般都会打个电话回家汇报一下的。
可是那天,赵华强和老妈左等右等等到晚上九点了,还没有等到老爸的消息,老妈都着急的要去老爸单位找人了,偏偏在这个时候却等到了公安局的电话:老爸被抓了,罪名是强奸杀人。
听到这个消息,老妈顿时瘫倒在了地上。而那个时候还正拿着筷子偷吃菜的赵华强也愣的连筷子掉了都没有察觉。
就是从那一天开始,赵华强家那温馨的小日子,就那样如吹泡泡吹出来的肥皂泡一样的破灭了。
事情的经过赵华强也没有详细的推敲,那个时候或许是年轻,没有那么多的社会阅历,要是拿到现在,赵华强肯定能发现其中许多的漏洞。
反正那个时候,警察怎么说,那就是什么,赵华强他们也就相信什么。生活压力和父亲去世的双重打击下,老妈没有撑多久,终于被病魔击倒了,去世了。
1993年他参加高考,考上了浙江省的浙江大学,靠着大学四年的勤工俭学,终于是在1997年大学毕业。
1997年,赵华强大学毕业了,从学校里除了带走了一本学历证书以外,就是一个“赵老抠”的外号。
对于这个外号,赵华强一笑置之,“老抠”又怎么样呢?没有生活的压力,谁又愿意去做这样的一个“老抠”呢。
2005年1月18日,XX省XX市公安局索河路派出所干警抓获苏省公安厅网上通缉逃犯王书金。
王书金供述其曾经多次强奸、杀人,其中一起是1992年6月,在其打工的东城市液压件厂旁边的一块小树林里,奸杀了一个30多岁的妇女。
在2014年1月1日仍在依法核查中。公安部门称:由于该案案情复杂,涉案证据材料较多,一些证据材料时间跨度大,对相关证人证言的核查比较复杂,核查工作虽已取得一定进展,但案件核查工作整体难度较大,仍需依法继续核查。
案件核查工作正在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审慎进行中,办案进展情况及案件处理结果将适时向媒体通报。
赵华强就是去世前也不明白,父亲没认罪判死刑,王书金认罪了法院却说他没罪,这件事惊呆了一群小伙伴!
如果说,在未来的贪欲生涯中,赵华强与其说是被金钱所击倒,还不如说是被那段“潜规则”的生活所击倒,他在害怕呀,害怕人生再次的重复那样的“潜规则”。
赵华强承认,自己不是那么的高尚,也不是那样的伟大。
于是,赵华强贪了,成了贪官,可谁能知道,他贪的其实并不是钱,而是那种拥有金钱时的安全感呀。
成了贪官,判了死刑立即执行!
赵华强深深的苦笑了一下。现在看来,那段改变他,影响他一生的日子好似还没有到来,在这样的一个时间点上得以“重生”,是不是意味着,自己可以做些什么?自己也应该做些什么呢?
想到这里,赵华强的心情竟然是难以压抑的冲动,放下手中的碗筷,他满怀着激动的心情带着炙热的目光看向在厨房收拾完正向他走来的老妈问到:“老妈,今天是几几年几月几日呀?”
听了赵华强的话,老妈顿时发飙了:“你傻了?今天是1992年1月3号,才过的元旦呀。你不会是发烧了吧?”说着,走到赵华强的面前还用手在他的额头上试探了一下。
恩,才92年的1月3号,还没有到6月1号呢,还有好几个月的时间。赵华强的心总算是放了下来。
“没烧了。正常的很。就是过日子过糊涂了。呵呵。”赵华强对着老妈笑了笑,那笑容,在老妈的眼光中,要多傻,又多傻。
第三章游戏厅计划
傻傻的赵华强终于在老妈的催促下出了门,拿起书包,赶出了家门,虽然还是冬天,但外面的暖暖阳光照射过来,在他的眼帘中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绚烂的光晕,他深深的呼吸了一口气,92年空气真好。好清新的感觉呀。
重新收拾回十七岁的感觉,记忆中已经遥远了的花季雨季呀,竟然是如此的让人沉迷,路边小店里小喇叭里传出那首林志颖的《十七岁的雨季》,
当我还是小孩子
门前有许多的茉莉花
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当我渐渐地长大
门前的那些茉莉花
已经慢慢地枯萎不再萌芽
什么样的心情
什么样的年纪
什么样的欢愉
什么样的哭泣
十七岁那年的雨季
我们有共同的期许
也曾经紧紧拥抱在一起
十七岁那年的雨季
回忆起童年的点点滴滴
却发现成长已慢慢接近歌词中跳跃着的少年情思,想到经年后的坎坷人生,不知道怎么的,赵华强的眼眶不由的却是湿润了起来。
上天现在有机会让他再重活一回,当然也不能什么不干呀。怎么也得把前世的东西利用利用啊。
都十几年过去了,很多东西已经没什么印象了,还是去转转吧。过了十字路口,迎面过来一个少年。其实赵华强还没人家少年高呢,后世的思想在作怪。
看着稚气未脱的少年,赵华强依稀还记得叫张鹏,是同班同学,班上的体育委员,还记得他很能打,那时上四年级敢跟六年级的干架,在厂里子弟中也是孩子王。
“张鹏,干嘛去啊”赵华强还老气横秋的打招呼。
张鹏一愣,平日里老老实实的闷声赵三呆子今怎么变性了啊:“去打游戏机去”
赵华强记得上高中时,在东城没什么玩的东西,除了跑来跑去的疯玩,就是几家理发店(游戏厅)。不过1元2个币的高额费用可不是平常人能常去的。
那里是学生的天堂,不过最怕的就是被父母老师碰见,在那里面抓起来回家可是要挨巴掌的。
赵华强曾经跟红军去过一次,不过被老妈抓起一次,回家好一顿鸡毛掸子炒肉,打那以后再没去过。
后世的思想作祟,赵华强没那么多的束缚了,便叫上张鹏:“走,一块去吧”
张鹏今天还真纳闷了,平日里的赵三呆子今这是怎么了啊,真的搞不懂,不过,怎么跟往常就是不一样呢。
走过公园,往南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