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浮生记》第62章


怀ぃ趺炊缘闷鹉闼廊サ哪铮 ?br /> 听皇帝说到敏慧皇后,太子终于忍不住动情落泪,不住伏地磕头:“是儿臣的错。请父皇饶了儿臣这一回吧。”
裴瞻听着“咚咚咚”的磕头声,脸色却越来越冷淡了下来,他指示小黄门将一枚玉带呈给他看:“这玉带上面并没有内府印记,不是朕赏赐的,你是从哪里得来的?”裴建业脸色大变,支支吾吾了半天,才道:“是母后赏赐儿臣的。”
“胡扯八道!”裴瞻只觉匪夷所思到了极点:“朕与你母后结发三十载,从不知她有这样一条玉带!你私自交通武将,意图逼宫篡位,敢做不敢认吗?为何诋毁你的母后?”
“是真的!”裴建业情急之下,极力分辨道:“儿臣幼时从母后宫里偷出来的。那时只听说是宣懿皇后的遗物,儿臣只是好奇想要把玩一番,后来再没有机会还回去。至于交通外臣,那是没有的事。”
他面容不似作假,裴瞻将信将疑,再次将目光转向那条方团玉銙,一时间头晕目眩,满脑子都是“报应报应”的聒噪声。他以手触额沉吟良久,又发问道:“玉带的事朕自会查清楚。你老实回答,这次的事老三有没有参与在内?”
“没有!不关守业的事!”太子倒是斩钉截铁,显得兄弟情深。裴瞻冷笑道:“有没有参与,也不是你说了朕就信了,若教朕查到一点蛛丝马迹,你们兄弟二人一起下狱做个伴!好了,你回宗正寺等候发落吧。”
太子垂头丧气转身要走,裴瞻冷喝一声:“回来!把脚镣手铐带上!”太子浑身一个哆嗦,虽知是做给外人看的,也忍不住落下泪来。裴瞻本想说:让你回宗正寺是为你好,现在宫里随便弄个幺蛾子,都能整死你……但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他失望太多,以至于再无安慰的能力了……
裴瞻等太子走后,问宫监道:“端王在干什么?叫他来见朕。”因右金吾将军协同太子叛乱被革职查办,由端王暂领,负责禁宫守备,此时正在宫内巡视。
裴昭业确在东宫查抄证物,陪同他一起的还有叶渐青。两人正在点检太子的书信,忽然有人来报,说太子妃醒转,想要见一见叶渐青。
“见我?”叶渐青一脸茫然,他还是十多年前太子大婚时远远见过李氏一面,此前此后再无交集。在裴昭业的首肯下,他到了东宫偏殿。彼时夕阳如血,映衬延祚宫一副“繁华事已空”的颓态。
太子妃李氏脖子上有明显的淤痕,与叶渐青寒暄几句后,忽然道谢:“小侯爷,前夜送信之事多谢你了。”青纱帐后的叶渐青怔了一怔,摇摇头:“没什么,举手之劳而已。今次倒是多谢娘娘大义灭亲。”
帐子无风自拂,叶渐青似乎听见了李氏嘤嘤的哭泣声。遇人不淑,虽百般掩饰,依旧遮不住心酸与后悔。太子裴建业也是,贵为国储,却连身边女人都收服不了,身处高位,却飞得越高,摔得越惨。
李氏道:“我是没脸去见陛下了。请端王或侯爷带一句话,我想到西山出家,若是陛下不允,就在宫里带发修行。”
叶渐青大吃一惊,忙道:“娘娘何必如此?女子有三从之义,无自专之道。听闻陛下并没有怪罪娘娘的意思。圣意不明,何妨以退为进?”
“我心已凉了,不愿留在宫里。”李氏靠着床头,冷不防问道:“小侯爷为何要留在这是非之地?明明可以远走高飞的。”
交浅言多实是大忌,但因这次感念她及时戳穿太子的阴谋,叶渐青也以真心话相答:“公主奶奶的事,我想知道真相。”李氏黯然道:“真相对你今后的人生并无半分益处。人世间有些善意的谎言是为了你好。”叶渐青却是早已听够了这一套论调。从他的公主奶奶开始,从暖雪到晴云,从裴昭业到顾苏,从李四海到沈蔚,都以“为你好”的名义将他编织在谎言的牢笼中,永世不得解脱。
“彼之蜜糖,我之砒霜。这世上没有什么善意、恶意的谎言。只有已被戳穿的谎言和将要戳穿的谎言。我要知道真相。哪怕这真相是我不能接受的。”叶渐青答道:“不然我就无法继续走下去。”
太子妃叹气道:“知道了又怎样?有句话叫亲亲得相首匿、子为父隐……”
“那是不对的!”叶渐青打断她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若公主奶奶真的有罪,
我也不能维护她……”他说到这里哽咽了一下,想起那夜听到的“天下两大恶”的批语,咬牙说道:“只要不是莫须有的罪名,我会替她好好向天下人赎罪的。”
宁饿不苟,宁死不屈。香消玉殒经年的裴永真居然留了这么一个要命的难题在人世间。青纱帐后的人影过了良久悠悠叹息:“我以为只有我是傻子,原来你也是痴人一个。好吧,宣懿皇后的事,镇国公主的事,我知道的都告诉你吧……”
裴昭业本在东宫书房翻看书信,眼皮不住乱跳。他不知李氏有什么话要与从未谋面的叶渐青说,但又不好派人监听,心里居然有些忐忑。正胡乱揣测之时,外面传来旨意,要他和叶渐青到烟波殿面圣。他走到偏殿外面,正好看见叶渐青从里面出来,表情里有一种无法摆脱的心碎神伤,遂关切道:“你怎么了?娘娘和你说了什么?”
叶渐青呆滞的目光移到他的脸上,慌忙摆手:“没什么,没什么。娘娘说她想要出家为尼。”
这,真是多此一举。裴昭业皱眉。他本想进偏殿与太子妃交谈,身后来自烟波殿的黄门却催促他道:“殿下,快走吧。”
两人一齐到了烟波殿。裴昭业先入殿,皇帝也不过“这次辛苦了”、“好好办差”之类的场面话,对如何发落太子无一语透露,对他这个王府都快被拆掉的儿子也无半句宽慰之话。裴瞻与他说了两句闲话,居然宣叶渐青入殿。裴昭业一阵头皮发麻,抢先道:“父皇,这次要不是叶公子援手,儿臣是无法……”
裴瞻倒很和颜悦色:“朕只是想赏他而已。他能不计前嫌,实在是识大体的人。”
裴昭业无论如何不相信皇帝的鬼话,眼睁睁看叶渐青上殿三拜九磕。待他跪拜完毕,裴瞻褒奖两句,道:“你方才与太子妃说话了?”叶渐青垂首道:“回禀陛下,是。太子妃当年的媒人是草民的奶奶,太子妃托草民向陛下传一句话,罪孽深重,想带罪修行,请陛下允诺。”
太子妃心灰意冷要出家?裴瞻也是吃了一惊,冷下脸来:“朕知道了。你们还说了别的话没有?”“没有了。”叶渐青俯首道。
裴瞻从宝座之上俯瞰他弯曲到畸形的脊梁,好似要把自己压在尘埃里,不觉缓声道:“你也不要这样诚惶诚恐,好像要藏到砖缝里。亲亲得相首匿,你奶奶的罪和你无关。念在你父亲为国捐躯,一生忠勤王事的份上,朕准备恢复你安宁侯的爵位,你接旨谢恩吧。”
就有一名宫监手持黄绢走到叶渐青跟前。裴昭业在一旁暗暗松了口气,一心为他高兴。
“陛下,”叶渐青忽然抬头道:“真要赏赐的话,草民不要恢复爵位,只求一件事情。”
这倒出乎裴瞻意料之外,因问道:“什么事?”
裴昭业心中警铃大响,只觉大事不妙,但大殿之上又不敢放肆插话。
叶渐青重重叩首道:“请陛下重审镇国公主府一案,此案颇多疑点,有内情并未查出。”
大殿之上的空气几乎凝滞。他的要求是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裴瞻声音转冷道:“此案一审再审,早已结案。赵南星其人已经畏罪逃窜,无首告,不得再审!”
就知道他要说这种话!叶渐青强抑愤怒,从袖中掏出一本折子,高举过头:“宁氏之女、赵氏之妻愿做首告!这是宁小姐的亲笔状纸,请陛下过目。”“是那个火中被烧成重伤的女子?”裴瞻半信半疑,命人收下状纸。状纸中说,宁氏受镇国公主府庇佑多年,才有后来的声势,不相信公主是这样的人,因而愿做首告,祈求重审此案,让真相得以大白天下。
裴瞻看完状纸,脸已呈现铁锅之色,冷哼道:“此事容后再议。”叶渐青猛地抬头,大声道:“陛下,江南传来的消息,宁小姐重伤难治,已经时日无多了,此事不能再拖了。或者,陛下就是要等死无对证?”他说到后面语气已是不逊。裴昭业连忙插话训斥道:“住口!陛下自有宸断,岂容尔等狂言!还不告罪?”叶渐青固执地望着上位的人,目光中含着刺。
这样的刺令皇帝坐立不安,因而大怒道:“贱民不得妄议朝事。端王,君前失仪,该如?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