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业风云》第151章



然而战局却是出乎周法尚的预料,火箭的确使得倭军阵型散乱,但是冒着隋军如雨的飞箭,倭军却依然凶猛地继续冲了过来,眼看越来越近,弩箭的威力也就大减。
“结阵!”周法尚下令,只见令旗摆动,两千名手持两米多长的长矛的隋军步兵上前,排成四行,半蹲身子,如峰的矛尖在太阳下闪射着寒光。又有五百藤牌手,蹲在长矛手身前,用藤牌组成防护。
倭军如海浪般冲了上来,又好像被海岸边的礁石拍散,挡了回去。
倭军也开始向隋军射箭,虽然没有连弩射速快,但胜在人数多,隋军方阵中也开始出现伤亡。
倭军一次又一次冲击长矛结成的“堤坝”,以至于一些矛尖居然折断。
眼开“堤坝”在“巨浪”的冲击下开始动摇,周法尚立刻下令:“骑兵冲击!”三千隋军铁骑席卷而去。
这是一场恶战,三个时辰,一直杀到天黑,隋军三千骑兵,竟然损失到只剩下四百,步兵也有两千多人的伤亡,当然倭军损失更是惨重,六万大军,居然损失两万余。
战场暂时陷入了沉寂,两军都已经是伤亡惨重。
从损失来看,倭军当然大得多,但隋军骑兵已经没有了战斗力,弩箭也几乎消耗殆尽,明日若是再战,只怕大约一万隋军,难以是三万多敌军的对手。
天无绝人之路。
周法尚的水师船只前来接应了。当夜,隋军登船离去,等到圣德太子第二天得到消息,隋军已经远去。
大业二十二年三月,于阗的于田镇和于阗府军夺取了葱岭(今帕米尔高原)西部的要地和盘陀(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在此设置盘陀县,归属于阗州莎车郡,又设置了“葱岭屯田校尉府”。
大业二十二年四月初一,皇太孙杨侗上书,请交还越王封地所属田产六百顷;
四月初三,代王杨侑上书,称所属田产,超出规定一百二十顷,愿意交还朝廷;
四月初四,燕王杨炎请退田地六十顷。
四月初五,宗正府称赵王、齐王降爵后,依例应当削减封地,一直未行,现经宗正府核查,恭顺伯杨杲当退田四百二十顷,齐郡王杨正道当退田二百六十顷。
表面上,似乎是皇家内部在“发扬风格”,但其实,是对关陇贵族的“土改”,终于提上了日程。
四月初七,诏许杨侗、杨侑及宗正府所请,表彰杨侗、杨侑的“高风亮节”。
四月初十日,沈光、韦云起、魏征、张须陀等三十余位亲信大臣上书,愿意交出“超标”的田地。
其实这三十余位亲信大臣,都是新贵,与关陇贵族没有什么瓜葛,所谓“超标”的田地,根本就是“扯淡”。这些公爵、侯爵、伯爵,都是我这几年所封,房子、钱我都比较大方,唯独这地,却是一直小气得很,所以这些人,大多只有几顷“职分田”和十几几十顷象征性的“封地”,根本不可能“超标”。
说白了,这帮人就是我的“托”。
其实对于贵族的“封地”大小,历朝历代都是有规定的,只是一直没有认真执行过。
实行“新政”,我却打着“遵循旧制”的旗号,没法子,在中国办事,经常得“迂回”。
四月十五日,颁布“限田诏”。
亲王,五百顷;郡王,四百顷;国公,三百顷;郡公,两百顷;县公,一百顷;侯爵,八十顷;伯爵,六十顷。
要知道,那些关陇世家,一个国公,可能拥有上千顷的土地。
实行“限田”,对那些“新贵”是有好处的,因为“出道晚”,好山好水早教那些世袭的关陇贵族们占去了,“新贵”们心中大半是不服的。如今“限田”,老世族们损失的,正好给他们………当然只是一部分。
五月初一,李世民、宇文成都、李靖等二十余人上书,支持“限田”。
这些人都是出身关陇世家。
不错,可是这些人大多有一个共同点………都不是老大!也就是说,家里的土地财产,他们是没有什么“继承权”的,不过是分一杯羹,既然都是分一杯羹,跟着皇帝分岂不更好?
宇文成都倒是长子,不过他爹宇文化及没有继承“许国公”的爵位,从这一点上说,无所谓得,也无所谓失。
当然,对关陇贵族,我还是留面子的,采取在河北等地采取过的“赎买”政策。
对于确实不愿意“退田”的,暂时,只是下旨贵族大户“超出田亩,依律纳粮”,并且是“加租两成”,即按百分之一十二缴纳。
以前,贵族们的田地可都是不用纳粮的。
第一百六十八章 又见叛乱
照例,每年的五月,是要去嵩阳宫避暑的。
原定启程的日子,是五月十五日,可是就在十四日,洛阳大雨,行程只好耽搁了下来。
大雨下了三天,十七日,天终于放晴了。
可是据说去嵩高山的路因为大雨,不好通行,所以,我还得在东都多呆几天。
闲着没有什么事情,我和皇后于是只带了许安和十几个护卫去沈莺那里,看她和一对儿女。
坐了一个多时辰,却见宇文成都急匆匆进来,见到我,居然又惊又喜,似乎有话要说,却又欲言又止。
“宇文爱卿何事,可奏与朕听听。”
宇文成都仍是犹豫片刻,突然跪地道:“臣死罪!”
一句话,说的大家都摸不着头脑,我问道:“爱卿何出此言?”我突然想起,宇文成都过来,并没有人禀报,这是不合常理的,难道他的“死罪是……”
宇文成都的回答令所有人都由疑惑转为震惊。“皇上,有人谋反。”
就在一个多时辰前,宇文成都去见过父亲宇文化及,打算辞行。宇文成都作为卫尉少卿,是要随驾嵩阳宫的,而宇文化及这些年一直赋闲。
可是今天,宇文化及那里却与往日大不相同,宇文成都发现,许多在家赋闲的关陇贵族,居然都在宇文化及的侯爵府做客,而自己的叔父宇文智及也在其中。
接下来的发现,更让宇文成都大吃一惊,府中百余家丁,居然都拿着武器。
宇文化及见着宇文成都,也是一惊,对众人道:“今日午时,诸公回去准备吧。”
于是只剩下了宇文化及兄弟和宇文成都。
“父亲,这是何意?”
“成都,为父也不瞒你,皇上要夺诸公的土地,大家都忍无可忍,决意铲除暴君,另立明主。”
宇文成都大惊失色:“你们要谋反?”
宇文智及铁青着脸道:“皇上逼迫,我等不得不为之。当今宠幸新贵,贩夫走卒之辈,位列朝堂,我辈勋贵之家,却遭冷遇,今更夺我田地,孰不可忍!”
“谋逆是灭门之罪。”
“朝中勋贵三十余家举事,昏君尚不知情,大事必成。”宇文智及道。
宇文成都看出父亲还有几分犹豫,劝道:“父亲务忘三思!”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骁果、御林、金吾诸卫,为着昏君避暑,已经移驻城外,东都防务,只有洛阳府尹王世充的两千人马,其中却有不少,已经为我们控制,只需调集人手,控制各处城门!千牛卫中,也有不少勋贵子弟,守备圆璧、含嘉城(都是皇城的一部分)的千牛卫中,就有我们的人!各家在京中,光是家丁子弟,就有近万人!贤侄,你是卫尉少卿、骁果右卫将军,千牛卫中,也多有你的旧部,如果号令骁果卫、千牛卫,大事必成。”
“皇上于成都有知遇之恩,成都安可作此大逆不道之举!”
“贤侄,你要做忠臣,叔叔也不好拦你,但是你若是与父叔为敌,便是不孝!是全忠还是全孝,就看你了。”见宇文成都沉默不语,宇文智及对宇文化及道:“大哥,小弟也要回府准备,依我之见,大哥该把成都侄儿留在府中,免得兵荒马乱的时候在外面乱跑,有个闪失。”
宇文化及答道:“我省得,你且去吧。”
宇文智及的意思,是要宇文化及用父子之情,把宇文成都软禁起来。
我一直以为,宇文智及是个“废物”,然而事实上,他比宇文化及的心机,要深得多。
等宇文智及走了,宇文化及父子良久相对无语,还是宇文成都打破了安静:“父亲主意已定?”
“你叔叔说得对,我们已经是骑虎难下。”
“孩儿想要回自己的府邸。”
“你就先留在我这里吧。”
“彩云和孩子还留在府?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