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业风云》第130章


继熳稹⑵刑崂献妗⒍A酢⒒频邸⒁⑺从怼挥邢氲玫降模叶技拦槐椤2痪褪嵌嗑霞父龉穑咳菀祝?br />
但是限制佛道的措施,依旧在进行中,只是遭遇了蝗灾的地区,放慢一点也不是不可以,毕竟,现在消灭蝗虫是第一紧要的任务。为了灭蝗,我甚至取消了嵩阳宫的避暑。
虽然如此,各地对于灭蝗,依旧是急缓不一的。尧君素、李世民等得到鼓励,自然愈加积极,而东都洛阳的王世充,在贯彻“领导意图”等方面,从来是很“坚决认真”的。其他诸如陇右张掖的柴绍等,都做的不错,但还有一些地方,则比较差了。
到了六月,河东道和京兆府(原来的东都辖地)的蝗情就已经基本平息,从而也阻挡了灾情进一步向东蔓延。除了李世民、王世充等“尽心用事”,这几处灾情原本就比关内、陇右要轻,也是原因。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灭蝗”,在“食蝗”一个月后,我又对地方官进行了调整,若干办事不力的郡守、县令都被免职为民,有几个“置圣意为罔闻”的,甚至被判处流放,而柴绍、王世充等灭蝗有功的官员,虽然没有升官,却得到了金银、绫罗作为赏赐。
光泽。
沈光接到离闽的诏令,就要整军开拔,却被褚遂良阻住。
“将军,此番骁果卫如去,逾年经营,不免毁于一旦。”
“褚大人过虑了,阿曲大军,尽在江西,我自当趋而破之,闽地何忧?只需击败阿曲,大军再度回师,想来指日可定。”
“阿曲之部,往来不定,将军离闽,阿曲必返而图之,只怕又要大费周章。况阿曲并有十余部,有众十余万,可战者数万,尚有大部,不知所踪,必潜于各处,伺机而动,大军离去,恐为之所乘。”
“只骁果卫出闽,两郡府兵、各所护卫、闽越府军皆不动,尚有张镇周将军在闽,谅无大碍。”
“昔日土著,做数十部,比如散沙,不足为虑,而今阿曲野心勃勃,统辖十余部,两郡府兵、各所护卫岂是对手?张将军驻军闽南,铁牛、杉关倘若有失,则远水难解。至于闽越诸军,新附不久,难免骑墙,况各自为战,不相统属,哪里能是阿曲对手?”
“只是,皇上已有圣旨……”
“皇上远在数千里之外,闽地情势,岂能尽知?皇上以闽事托吾等,望将军深思……”
第一百四十九章 铁牛关告捷
六月初,阿曲攻鄱阳,宋老生虽尾其东进,终究是不敢追紧,只在五十里外观望。
表面上,阿曲攻城很猛,其实他的注意力,全在南面。
南面,是铁牛关和杉关。
况且,他也知道,他的将领们大多只想回家。
在外面转了这么久,大家都抢了不少好东西,该是把抢来的东西送回家的时候了,整天背着怪累的。
他在等待一个消息。
隋军骁果卫出铁牛关北来。
是回家的时候了。
在一个夜晚,一万多闽越军悄悄离开了鄱阳城外。
当天明的时候,鄱阳城里的军民惊喜的发现,城外再不见半个敌军的影子。
很快,消息也传到了五十里外的宋老生那里,他同样吃惊………限于当时的通讯条件,他还不知道沈光北援的消息。当然,这并不妨碍他向朝廷上报:鄱阳大捷,斩首千余,越匪溃散。
此时的阿曲,正率领自己的部下,绕开大路,专走小路………那样无疑会与正在向北疾驰的隋军迎头而遇,对于骁果卫的战斗力,阿曲还是知道的,真要遇上,自己这一万多人,未必是人家六千人的对手。
人多了,毕竟走的慢,何况是走小路,还背着那么些抢来的东西。
阿曲没有读过兵书,但是几十年的打打杀杀,他还是明白一条很重要的军事道理………兵贵神速。
他分出把三千人分作两队,每队一千五百人,作为前锋,抢占铁牛、杉关。
只有占据地利,才能够与隋军一战。
六月初十,阿曲的一支前锋,已经到了铁牛关。
“拿下铁牛关、杉关,我们就可以拒隋军于外,到时拿下光泽,让你们两个大抢三天,汉人的粮食、金银、美女,全是你们的。”临行前,阿曲的许诺,让他们兴奋起来,才不顾疲劳,日夜赶路,只用了三天,就从鄱阳城下赶到武夷山下。
隋军已经走了,剩下的那些人马,为着防范纳弄,只能龟缩在城堡之中,拿下两个没有防卫的山头,还不是小菜一碟!
当部下报告:前面发现隋军,领兵的闽越头目立时便懵了。
隋军主力不是走了吗?大概只是光泽所的一点守军吧!不要紧,吃掉他们,正好借势拿下光泽。
等一交手,闽越头目就发现,自己想错了:前面的隋军,并不比自己的人少,大概也是一千五百人。更要命的,是这些隋军的战斗力,一个可以顶自己几个。
而且人家还占着好的地形。
沈光的确是带着骁果卫出闽救援了。不过,由于褚遂良的建议,他并没有将人全部带走。
裴元庆的一千兵马,仍然驻扎在原地不动。
苏定方的将乐所五百驻军,移防杉关。
宇文成都领一千五百人,驻防铁牛关。
“铁牛、杉关,乃是闽地咽喉,不可有失,否则,大军需绕经仙霞岭,时日拖宕,易为敌所趁。”沈光幸好听从了褚遂良的建议,只领了三千人出关。
“匪不过万余,游走数月,甚为疲惫,且有江西驻军牵制,朝廷又已遣大军南来,我虽三千,却是精锐,纵不能全胜,也可挫敌,宇文将军占据险隘,阻敌归途,待南京大军一至,不难取胜。”
就凭这一千五百累的气喘吁吁的闽越军,如何是以逸待劳,又有地利的一千五百骁果卫的对手?
眼见损失近半,头目只有一条路可以走:投降。
而进攻杉关的那一股,下场也不可能更好,虽然骁果卫只有五百,但林那也亲自领了一千人帮忙,双方激战半日,闽越军头目战死………倒是比铁牛关那一路“忠勇可嘉”,剩下五百多人,也只好做了俘虏。
六月十二日,当阿曲领着主力到了铁牛关,才发现铁牛关上,隋军眼见恭候多时了。
而派去杉关的探子也带回了坏消息:杉关也被隋军占了。
没办法,强攻吧。
更坏的消息也很快传来:背后有大队隋军杀来。
沈光的援军,还离着鄱阳郡很远,就得到了阿曲撤围的消息。
虽然没有进一步的消息,但褚遂良很肯定地得出看法:阿曲必奔铁牛、杉关。
于是骁果卫后队变前队,回援两关。
而宋老生得到沈光部出援的消息,也是士气大振………毕竟,只有打了胜仗,才好向朝廷交差啊。
于是,八千杂凑起来的江南西道驻军,也加入到追击的队伍。
这两支队伍,都在六月十三日逼近了阿曲。这一回,宋老生跑得倒是够快的。
一旦几路人马会合,隋军不仅在质量上,就是在质量上,也将超过闽越军。而由南京南下的右翊卫,其主力已经过了新安郡(今安徽歙县),六千骑兵先锋,更是已经到了鄱阳。
阿曲此时又气又急,大喊一声:“纳弄何在?”
就在我忙着灭蝗虫,阿曲忙着在江西抢劫的时候,闽地也发生了不少变故。
纳弄领兵,攻破了林那属下的金溪堡,也就是原本阿曲的老巢,要不是苏定方援助,泰宁堡也多半不保。纳弄是阿曲麾下第一战将,而林那虽然也是勇士,却没有分身之术,手下的兵力,又比纳弄要少。
接下来,苏定方和林那联合组成一支两千人的“进剿队”,虽然比纳弄人少,但以骁果卫的装备和战斗力,还是胜算较大的。
可是,他们没有找到纳弄,却得到一个坏消息………纳弄攻破了邵武堡,林那在堡中的存粮、军械,都被一洗而空。许是因为“游击”的需要,纳弄并没有把城堡里的人抢走,除了几百个抵抗者,也没有胡乱杀人………毕竟大家都是同族。不过,纳弄还是将邵武堡一把火烧了个干净,后来林那只好在原堡东北的富屯溪南岸建起新堡………这里两河会流,有着河做屏障总要保险些。而朝廷正在富屯溪东北岸复建邵武县,有林那的新堡作为屏蔽,也是好处。
这样一来,纳弄在闽越国里,自然声名大涨,不过这些,远在江西流动作战的阿曲并不知道。
有一个人不大高兴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