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迷深宅》第18章


墙。雪白的粉灰上是刺目的大大红字“福”。那里也静静的,一片衣角也没有从后面转出来。
佩云重新坐回了客房门口的椅子,她斜着身子,目光正可以远远地对着屏口。无聊得有些想睡,可是错过人就惨了。她只得举起十指丹蔻,交错在下巴处,托起有些沉甸甸的脑袋。
忽而,一张香帕甩过来,轻刮了佩云的脸。佩云转头一瞧,欢喜地叫起来:“慧珍!你终于来了。哎呀真好!我可闷死了!”
这位未过门的蒋府二奶奶,思想真是奔放大胆!按常理,一个留过洋的进步女子,怎肯嫁进这样一个旧式深宅?皆因她贪玩,受好奇心的驱使!一见二少爷兰轩,就被其俊颜伟身所诱惑,一头沦陷了进去。她满口答应了父亲,非二少爷不嫁!因念念不忘那个风姿卓绝的美男子, 顶着世人的讥唇斜眼,几次到蒋府做客。她甘愿屈身在小小的客房里,只为等着一早一黑的遇见。
二少爷谨遵老爷的嘱咐,两次遇见佩云,都隔得远远地微笑。那令春花也蒙羞凋零的笑容,足以填补佩云一天漫长的寂寞。
蒋府上下都对她的行为惊诧莫名,竟都不敢成心接近她,只有大少奶奶慧珍待见她。慧珍怜她孤单,以后两人又是妯娌,关系处好也是大事。所以这清寂的小院,就有了访客。
张佩云性格爽朗,心无芥蒂。她见着慧珍这么一个可人儿打后院里头出来,立刻就喜欢上了。她既多金又慷慨,每次都给慧珍带一些外面时新的玩意,给慧珍沉闷的日子真切地泛起一些鲜活的意味。慧珍听其语、观其行,暗暗觉得有趣,偶尔也被刺激得不行!
每次听闻张家小姐来了,兴奋便从心底油然而生,就抽空来探望。这趟送走了客人,又不知不觉地盼着下回。慧珍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也许,就好比佩云小姐所言:这是一种叫做“友谊”的东西。
这回也是,大少爷饭后躺下午憩,等着他入眠了,慧珍就带着春巧赶紧过来了。
“早晨见着了么?”慧珍不明白佩云,她并不知道思念的痛楚呢!但她知道这是佩云最在乎的,所以还是一样地询问。
佩云翻了翻白眼,耸耸肩,这是那洋人的做派,意思是:很遗憾,还没有。慧珍也会意,安慰道:“二少爷一定是还不知道你来了。我也是刚刚听说,才赶来的。”
佩云说:“应该是吧!管他的,他逃不过我的手掌心!迟早都是我的!”她如来佛一般地超然微笑,右手掌张开着□了几下,好似二少爷正在那里挣扎,“走吧,屋里坐,凉快些。”两个女子拉着手进了屋。
慧珍刚刚坐定,就从袖里掏出一个小东西,往佩云面前一送,问道:“喜欢不?送给你。”佩云接过来,见是一个桃形的葱绿香囊。上面有两只蝴蝶在花丛中游戏,蝶翅上点缀着彩光的斑纹,小小的花瓣上竟然还刺了一颗芝麻大小的露珠。针脚细密,整齐划一。
佩云看得啧啧直叹:“好手艺!真好看!”把香囊凑到鼻下闻。
慧珍被人称赞,兴奋得红了脸,释然道:“还以为姐姐不会喜欢呢!慧珍自家缝的小玩意,也拿不出手。这里面灌的是培干的腊梅,也是院子里摘的。只有一点点香气。因为慧珍拿不准姐姐喜欢什么香,带点甜或是有点苦隐隐的?因此淡点的好。”
“正合我意!我就不喜欢太浓的。身子都走了,还留下一屋子的香味,呛人得很!下次还给我做一个。形状要扇形的,颜色嘛……有没有浅湖蓝的?”
慧珍连连点头。
春巧接舌道:“这可都是春巧一朵一朵摘下来的。选那些初初□的才行。全开的香气都散尽了,不能用。”
佩云笑了:“丫头。不会忘了你的好!姐这回就给你捎礼物来了。”说着,佩云起身进里屋,提了一个布袋出来。她取出一面小圆镜。黄铜的镜身上嵌着蓝白的箍丝花纹,甚是可爱。佩云打开盖子后递给春巧。
春巧欢喜地接过去,冷不丁地见里面有一只瞪圆了的眼睛正盯着自己,吓得“啊!”了一声,差点把镜子抖落下地。佩云见状笑得前仰后合。慧珍好奇地也拿过来看看,才明白是镜子。不过怎么如此清晰呢?连脸上的毛孔也瞧得清清楚楚。
春巧搞明白后,羞涩地又把镜子拿了回去。这次,她捧着小圆镜,对着里面一会左,一会右地摆着脑袋,还用手指挑挑额头上的刘海。自得其乐!
佩云不再管春巧,又从布袋里拿出一件衣裳来,对慧珍说:“我给你带了一件裙子!你的肤色白,什么颜色都不会难看。但这藕荷色更能称出水色来。”
慧珍使劲摆手:“姐姐次次都送慧珍东西!怎么好意思?下回慧珍再也不敢来看姐姐了。”她胀着脸,用力地推辞着佩云手里的衣物。一来二去的,佩云有些生气了:“我买得高兴,送得开心,与自己也是一件乐事!你这样推来推去的,什么趣味都没有了!快收下,不然下回你来,我是不开门了!”
慧珍只好拿着,佩云转怒为喜,很有兴致地说:“快穿上试试!合适不?”
慧珍展开一看,居然是一件新式旗袍。知道她守旧,佩云特地挑了裙长至脚踝,袖长到手腕的样式。
慧珍哪里肯穿,扭扭捏捏地不动脚,两只大眼忽闪忽闪地,可怜地求着佩云,希望放过她。张佩云正来劲,春巧也在一旁极力怂恿。慧珍拗不过两个人的坚持,忸怩着到里屋去了。
哪晓得慧珍的身段颇为饱满,平日蔽在大衣衫里,佩云也看不出来。这新式旗袍又紧贴曲线裁剪。一上身,慧珍顿觉胸臀处裹得紧,胸前到腋下的拉红菊花盘扣勉强绞上。胳膊一抬,就要把里面扣缝里白生生的肉露出来。
佩云在外间候了一阵,不见人出来,等不及地冲了进去。一眼瞅见慧珍满脸惊惶,正在七手八脚地要扒拉旗袍下身。佩云惊嚷道:“哎!别脱!我还没见着呢!”说话间就扑上去阻拦。两人扯住一团。慧珍哭丧着脸求饶,春巧躲一旁偷笑。佩云身形高壮些占了上风,就又把旗袍给笼了回去。
片刻,外屋有人禀道:“大少奶奶,二奶奶传话叫大少奶奶快领了娘家人回去。都在二奶奶房里叙半个时辰了。”
慧珍一听,不用说,肯定又是后母冉氏来了。慧珍好言劝了她几回,别常往这里面跑,让别人说三道四,面上不好过!冉氏不依,仍然轻车熟路地往蒋府里来。而且每回都在二奶奶丽娥的房里呆好长一段时间。天知道她们怎么聊得起的!一个嘴不离烟,另一个关不住话匣子。
慧珍生怕后母在婆婆跟前乱嚼舌根,说出个好歹。她想插双翅膀,立时飞过去把她拽走。情急之下双手打颤,身上的新衣更是脱不下来。慧珍汗水都要冒出来了,后悔死了穿这个旗袍!
佩云见状便翻出一件及腰斗篷式薄缎草绿色披肩,将慧珍上身包了起来。慧珍顾不得了,总算将就着出了门。
下回再也不敢了
后母冉氏年轻时还是有过几分姿色的:瓜子脸,蒜头鼻,月牙眼。上了年纪后,瓜子没籽了只剩壳,蒜头也失去了水分。更由于心窄气盛,常常骂东咒西的,五官间就徘徊着一股戾气。眼角和嘴角就如下玄月一般耷拉下来。
所以此时,尽管一脸堆笑,也察觉得到眼里还是有隐约的凶光在闪烁。
二奶奶丽娥正要用午饭。冉氏来得不是时候,她自己也暗自恼恨,来早些吧,还没有起床;来晚了,又没有吃饭。二奶奶的脸上明明有一丝不悦。
丽娥问了:“亲家母用过午饭了么?随便再吃点吧!”
晓得这不过是一句客套话,冉氏便推辞了。
两个丫鬟提着大笼屉上来,从里面端出热气腾腾的各色汤菜和点心,在二奶奶面前摆好。冉氏在一旁看得叫娘。这得有二十份吧!虽说都是小盘小碟,她一个人能吃完么?可够自己一家子吃一天的了。那碗,做的跟朵小花似的,看着又轻又薄,上边的金色花纹可是金子箍的么?筷子乳黄颜色,准是象牙的。
慧珍的爹也常常向她炫耀往日的富裕,说过筷子用银子,象牙,沉香木做的好。可惜早年的福气都让慧珍娘享受了。现在慧珍也在这府里享着更豪华的生活。她们娘俩,真是富贵命!冉氏暗自愤愤不平。
满座佳肴散发出勾人的浓香,口水忽然从齿舌间不断溢出,冉氏不得不咽下去,发出了“古尔”的响动。丽娥和丫鬟都听见了,好几只眼睛投射过来鄙笑的眼神。冉氏飞红了脸,索性回道:“原本用过午饭的!瞧着二奶奶吃得香,馋虫就又钻出来了。嘿嘿!”
丽娥其实一点都没有胃口,不过是在应付趟数。她多时?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