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官阶》第55章


说不定就是真的。
项明春和冯司二两个人到来的时间,不早也不晚。他们和朱茂进没有相约,但做法差不多是一致的,参与的时间竟也不谋而合。在门口交上了份子后,照例过了一遍告别遗体和鞠躬的程序,然后才去专门对徐县长表示慰问,说了些嫂子病了这么久,终于走了,摆脱了痛苦,是享福去了,希望徐县长节哀顺变一类的客套话。徐立身对他们几个非常客气,连声表示感谢,亲自把他们送到门口,说自己热孝在身,不远送了。
出得门来,项明春对朱茂进说:“老茂,你有什么感想?”
朱茂进说:“能有什么感想?打心眼儿里对徐县长表示祝贺呗。”
项明春说:“老茂,你这用词似乎不当吧?”
朱茂进说:“老兄你白脖了不是?现在社会上流传的中年领导干部有‘三大喜事’,升官、发财、死老婆。咱们这位老兄一下子占了两个,怎么能不表示祝贺?我敢断言,要不多久,徐县长就会娶一个年轻漂亮的新县长太太。”
项明春大笑着说:“你这个老茂啊,说话太损了不是?”
朱茂进说:“损啥?这对于徐嫂子可能是残酷点,但对于徐县长,倒真是求之不得的好事。他那个急性子巴不得老婆早死,早圆自己的鸳鸯梦呢。”
冯司二说:“我估计不会这么快。有一个笑话说,一个女人的丈夫死了,女人天天拿上扇子,到亡夫的坟上去扇坟头。邻居有人劝她说,大嫂,你不用那么扇,你丈夫埋在下边冬暖夏凉。女人说,呸,你以为我是让他这个死鬼凉快呀?我是赶紧把坟头扇干了,好找一个新丈夫把自己嫁出去。徐县长再怎么说,也会顾忌一下影响,不会太快就再婚的。”
朱茂进说:“虽说不会太快,徐县长也闲不住。到了娶新人的时候,只好让他的几个相好干瞪眼没有办法了。”
项明春转移话题说:“看看徐大嫂的丧事,虽然办得土气一些,比起萧书记的追悼会,规模要大得多。”
项明春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们几个都从萧干的讣告里,得知萧干死去的消息后,按照追悼会召开的时间,赶着去唐都市火葬场,和这个老领导见上了最后一面,所以很有同感。
项明春说:“这两个人得同样病,差不多同期死去,却没有什么可比性。”
朱茂进说:“你说我说话损,老百姓其实比我还损呢。”
项明春说:“老百姓对这事儿有什么看法?”
朱茂进问:“你真是不知道还是装出来的?”
项明春说:“我真的不知道嘛。”
朱茂进说:“老百姓当然不知道萧干同志的死,但对于徐县长这么大操大办,已经街谈巷议了。”然后,不慌不忙地说出一段顺口溜儿来:
县长死老婆,
孝子特别多。
要是县长死,
屁也没一个。
项明春听了,没有言语,心里琢磨着,这老百姓说话不算损,只能算是把真话说了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家并不是对死者进行的哀悼,不过是死者的家属要借机张扬,人们的脸面重千斤,不得已而为之。而且那些上重礼的,肯定是巴结领导,借机行贿,为今后的某种需要铺平道路。他想不通的是,徐县长这个人,怎么这么不谨慎,搞这么大声势干什么?这不是借机敛钱吗?要那么多钱干啥,不一定是好事情。
这几个穷嘴呱嗒舌的人所不知道的是,在这个期间,有两个人混迹于徐立身老婆的吊唁活动中,把一些情况,用针头大小的镜头录了下来。

杜思宝和几个丰阳县的老乡,因为接到了徐立身的邀约,也都回来参加了徐立身老婆的殡仪活动。
丰阳县在唐都市工作的老乡很多,认识并与徐立身有交往的人当然不少。有一些甚至还是通过徐立身帮助才进入唐都市工作的,这些人只要见到徐立身,一定会说“徐县长或者徐叔、徐伯对自己有恩”云云。这一大批人,徐立身并没有邀约——随他们的意思,该来的来,不该来的不来,倒也回来了不少——徐立身邀约的都是一些处级以上干部,其道理不言自明,私交甚笃的高级干部和社会名流,完全可以填补县里现职领导不能到来的缺憾。所以,在徐立身家外边的街道上,平添了不少临时停靠的高档车辆,为自己老婆的追思哀场,增色不少。
当然,市纪委、市检察院的铁哥们儿,不受级别的限制,徐立身该邀约的也都邀约到了,这些人没有少受徐立身的恩惠,所以大家来表示心情的时候,专门称赞徐县长这次做得对,没有忘记弟兄们。
即使这样,徐立身仍然不无遗憾地对劝他多通知一些人的朋友说,省城里的朋友就不必通知了吧,路途太遥远,大家又很忙,不能再给他们加忙了。凡是自己听到信,能够赶回来的,一定要隆重接待,千万不能冷落了这些尊贵的客人。这种说法一出口,就有好事人把自己熟悉的人通知回来,千里迢迢奔丧或者吊唁。
其实,这些人根本用不着徐立身招待。大家都体谅一个未亡人的心境,哪有心思让徐立身陪着吃喝?市里来的官员们,事先都和自己部门在县级伸的“腿儿”,打了招呼,离开灵堂后,就有人导引走了。不说别的,仅县委、政府两家的领导们,除了曹明祥和郗应松因故不在县里以外,其他常委和副县长,这两天都把陪客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接待徐县长从省、市里请来的重要客人上。
杜思宝回到县里,由于工作关系,一般是由县环保局接待的。今天这个事情,和县环保局局长打电话时,环保局长说,政府办的庞主任安排过了,你要是回来,县政府领导们要出面陪同,我们只有坐在下首给您服务的份儿。
杜思宝心里明白,自己回去县里这么重视,一定是因为丰阳县的领导,知道自己现在和市委副书记宋炯打得火热的缘故。宋炯招商引资有功,现在是市里的大红人,自己能够升为常务,得力于宋炯;现在到各县市区去,接待的规格提升,也得力于宋炯。但他忽然想到,那个令人讨厌的叶兆楠在政府任副县长,就不愿意与这家伙打照面。于是,杜思宝对县环保局长说,我不愿意到政府去,你干脆说我不回去了。环保局长说,那哪成?你要是仍然嫌政府接待的规格低的话,我干脆告诉县委领导得了。杜思宝想想,盛情难却,只得含糊其辞地答应了。
县委接待杜思宝的是萧干当常务副书记时的组织部长吴洪勋,现在已经升任了抓组织工作的副书记。席间,吴书记对杜思宝殷勤有加,并且说,曹书记特意交代,要好好陪一陪杜局长,要不是徐县长提供的这个机会,我们还真的把您这个老乡领导请不回来呢。你和萧书记(他意识里自然出现的是“肖”字)是同事,我是萧书记的老部下,咱们有缘,好好地喝几杯。
宣传部长訾同亮已经接任郗应松当上了抓宣传工作的副书记,也专门过来串场,敬了杜思宝不少的酒。杜思宝想,在县里工作的同志真是厉害,不说工作能力,每天陪这么多南来北往的客人,酒量之大就让人佩服。
杜思宝喝得有点高,但不醉,坐在回程的车上,没有一点睡意,一路上想的全部是萧干的事情。
这一段时间,杜思宝的心里非常沉重,倒不是孙丫丫怀孕后,对外宣称做了人工授精手术,对他实行了彻底绝交政策,而是为萧干悲壮凄凉的死强烈地震撼了。在别人看来,萧干的死是不值得的。你是癌症不假,至少应该熬死,哪能这么做,给活着的人留下终生的遗憾?可杜思宝读了萧干的《人生感悟》后,深深地理解这位同事、这位朋友的心境。
萧干死后,萧干的妻子找到杜思宝,说有一些事情要对杜兄弟交代。杜思宝说,嫂子,我要为萧兄办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把你进市的手续办成。萧干的妻子不同意再办了,对杜思宝说,兄弟,不必麻烦你了,我不愿意住在这里,睹物伤神。孩子还在县一高上学,我们不能分开,我要把儿子教育好,让老萧放心。杜思宝很理解萧干妻子的心情,只得作罢。但萧干的妻子委托他把这套房子卖掉,让杜思宝非常作难。他清楚地知道,这套房子是分期付款的,手续相对繁杂。更重要的是,萧干的死在全市炒得沸沸扬扬,这房子肯定会让人们认为是凶宅,一时很难找到合适的买家。见杜思宝有点踌躇,萧干的妻子说,兄弟,你不要着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