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月何见》第22章


陆晔沉初见魏风音,还以为与自己一般大,没想到竟比自己大八岁,当真是人不可貌相。他不善言谈,坐在一旁听他与陆回风交谈,发觉此人性格豪爽,是个好相与的人,那人也不时转过来与自己交谈几句,言语间并没有丝毫对自己不善言辞的调侃和取笑,于是对魏风音又生出一些好感。
昨日魏风音遣传令兵给他送信,邀请他和大哥去边防军营商讨御敌之策。
陆晔沉走出军帐,看见陆回风已经骑着马等在帐外,便也接过侍卫递过来的缰绳骑上马,与陆回风一同赶赴边防营。
一走进魏风音的军帐,便见正中央硕大的沙盘和两张地图,正是息宁城的边防部署和城外地势图。
魏风音迎上前来,细细给他们讲解其中关窍。
息宁城,地处乾国最南面、南明国最北面,夏季气候潮湿多雨,冬日干燥多风。城外是广阔的平原,平原之外有大片树林,南明大营就在树林的东南面,树林往南的尽头穿过一条峡谷才是南明国的乌里城。由此观之,乌里城可谓是南明最易守难攻之地,而息宁城外,放眼望去,一马平川,后方是古潼城,连接着各路通衢,物资运输便利,虽不说易守,却绝不易被奇袭和围攻,南乾两方都占不了便宜。
魏风音讲完这些,抬头问道:“二位可有什么良策?”
陆回风道:“此战必须速战速决,敌军虽不易大举强攻,却坐拥大片木材,而我军困守此地,只消耗而无进益,实在不宜拖延战事。”
魏风音点了点头道:“是这个道理,可我们不守,又如何退敌?南明五万大军压境,强攻虽损耗巨大,却并非不能攻下,万一敌军举兵强攻,我们又该如何?”
三人陷入沉思。片刻后,陆晔沉突然瞥见窗外寒风呼啸,灵光一现,开口道:“先发制人,平南军诱敌入林,放火包围敌军,边防军死守林外。”
魏风音低头思量了一会儿,大喜道:“不错!如今正值寒冬,天干物燥,林里的枯枝落叶一点就着,又吹着西北风,风助火势,只要不下大雪,这火就烧得起来。”
“不仅如此,南明大营在树林东南面,若是当日吹着西北风,火势必是向南明大营烧去的,到时南明的军队必定不会撤回大营,而是往林外或是林西,我们只消在林西埋伏兵马,便可重创敌军。晔沉,如今脑筋越发活泛了啊。”陆回风拍拍陆晔沉的肩膀,一脸赞许。
陆晔沉仍是面无表情,仿佛方才说话的并不是他,魏风音在一旁看得有趣,调侃道:“晔沉兄弟如此冷淡,以后可怎么哄媳妇儿?”
陆回风大笑道:“你可小瞧了我三弟,他哄起媳妇儿来,可不是一般人比得上的,他媳妇儿可吃他这套。”说完向陆晔沉挤了挤眼睛。
只见陆晔沉脸上竟泛起可疑的红晕,眼神颇不自然地到处乱晃,又像忽然想起什么似的,血色尽褪,变得有些苍白。
魏风音在一旁看得傻了,连陆回风也觉察出一些不对劲,忙道:“晔沉,怎么回事?你和小苏出了——”什么事?
“魏兄,大哥,你们先谈,我有些不舒服,先回去了。”也不等陆回风追问,径直走出了军帐。
魏风音回过神来,道:“晔沉兄弟这是和他媳妇儿吵架了?”
陆回风有些迟疑,喃喃道:“不应该呀,八年了,从未听说过吵架呀……”
魏风音:“八,八,八年?!我至今还没见过年轻小姑娘呢!”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一章是过度啦,很快就会有不一样的惊喜嘎嘎~(づ ̄ 3 ̄)づ谢谢各位的阅读和支持,你们是我熬夜写文的最大动力~(づ ̄ 3 ̄)づ明天又有考试= =,但是会准时更新的!
第24章 第二十四章 林中火
正月下旬底,南明国终于以乾国杀害南明小王爷为由,向乾国索要包括边境息宁、古潼和苍青在内的三座城池,掌握了这三座城池,就掌握了乾国整个南面的交通枢纽,足见南明的狼子野心。
乾国派使者前往南明谈判,被南明囚禁折辱,乾国与南明表面的安宁由此被撕裂,南明于二月初一清晨,对息宁发起了第一次进攻。
“将军,南明一万左翼军已抵达息宁城外,准备列阵攻城。”斥候来报。
陆衍昆道:“南明此战只率领了一万,想来是试探,无需与他们正面对抗。传令,准备弓箭,坚守城门。”
“是。”
果然,一轮箭袭后,敌军迅速撤回树林,并没有再出来的迹象。一连三日都是如此,例行压境然后撤退,像是在故意消耗乾国的精力和羽箭。
“按兵不动,等待时机。”陆晔沉道。
陆衍昆点点头,知道陆晔沉说的是等待诱敌入林的时机,便下令继续严守城门。
又过了两日,入夜,陆衍昆、陆回风和陆晔沉还有魏风音正在主帐中讨论地形,忽然帐幕被风掀起,帐内烛火摇曳,接着,一名士兵进帐道:“将军,起风了。”
陆衍昆:“什么风?”
那士兵答:“西北风。”
陆衍昆立刻直身下令道:“传我军令,全军集结!”
“是。”
帐外风势正盛,吹起满地烟尘草屑,篝火火焰随着大风直指东南。
陆衍昆转身对其余三人道:“魏将军,你率一万边防军死守树林外,寒塘,带一队人马接应晔沉放火,其余两万留守城内,时刻警惕,若有不测,见信号增援。回风,你率一万平南军在树林西侧截击敌军,晔沉,你率五千兵马诱敌进入包围圈。”
四人同时道:“是。”
陆衍昆又道:“晔沉,你做事稳重,为父不担心你出什么差错,但一定要注意安全,尽最大所能保全这五千人马,切不可逞强,明白吗?”
“末将明白。”
“出发。”
霍城,栖源客栈。
“三少爷,天寒地冻的,快回屋去吧,这房顶有什么好的。”
苏久云恍若未闻:“酒买来了吗?”
“买来了,买来了,这是在附近最大的酒馆买的,那掌柜的说,霍城人最爱喝这个,此酒名唤灵犀,少爷您尝尝?”
苏久云接过秋明手中的酒坛子,拔出封泥一看,正是乾国南部最常见的糯米酿的黄酒。
他仰头喝了一口,在嘴里含了一会儿,细细品了品,心道,入口醇厚幽香,回味甘甜,用的原料是好的,味道也不差,只是不知是那酒馆卖的不够好还是这酒本身酿造方式就有缺陷,酒的色泽不够清亮,坛底还有不少沉淀。
“给我温一温再拿来。”
“是。”
过了一会儿,秋明又端来一盏温过得灵犀。苏久云接过一尝,果然比方才味道要醇厚绵长些。
“明日随我多去寻几家,再去集市一趟。”他要亲自去看看,霍城人平时都吃些什么,喝些什么,都好什么口味。
“酒,再去温一壶上来。”
秋明为难地搓搓手道:“少爷啊,外面冷,回去罢?”
“我再坐一会儿,大不了帮我带个汤婆上来。”
“诶,好。”
苏久云一行人黄昏刚赶到霍城时,偶然在马车里听见外面有人闲谈,说南明扣了乾国使节,已经向息宁出兵了。
此时阿沉该是还在营帐中仪事罢?苏久云捏着酒盏,望着息宁城的方向,心中若有所思,又低声自言自语道:“那我就坐在这儿多陪你一会儿好了。”
南明大营。
“今日这风吹得好急。”说话的是南明军主将沙晋。
“将军,我们已经在这里盘桓了五日,不知霍城那边——”
沙晋打断了副将沙诺的话道:“尹将军自有安排,我们找个机会脱身与他们汇合便是。”
沙诺点了点头,正待说什么,忽然从帐外闯进一个士兵,急匆匆地道:“将军,林中约有五千敌军往我军大营方向移动,似是企图趁夜奇袭。”
沙晋嘴角勾起一丝笑容,低声说了句:“机会来了”,又起身道,“传令,点兵两万随我入林歼敌!”他才不信只有五千人就敢来闯他南明大营,不过,他要的就是不止五千。
沙晋领着两万兵马,在密林的掩护下,缓慢摸黑朝方才发现敌军的方向行进。
待恍惚能看见乾国军偶尔映射着月光的盔甲时,两军相距已不足百步。这是乾国军才发现他们似的,发出些响动,只听一个声音大喊了一声“他们人太多,撤!”顿时对面便传来慌乱的脚步声和盔甲摩擦声。
沙晋当即高呼:“追!弓箭手!”
两万人顿时向前方冲去,紧追着那五千乾国军不放,南明弓箭手的羽箭直射敌军。
两军你追我赶,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