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命不相怜》第10章


李颀的想法对一半错一半。
张母之所以如此提议,一是想看看女儿的生活环境,二来却是不忍心直接拆散这对年轻人,想尽量寻个委婉的借口让李颀知难而退——这个借口,自然是从日常生活入手最容易。
进了家门先看到的是客厅,面积不大,一边放着餐桌和椅子,另一边是沙发和电视。张母见浅灰色布艺沙发上放着两个毛茸茸的粉色心形靠垫,随口问道:“这垫子是恬恬买的吧?”
“嗯,是她刚搬来的时候……”李颀说着想起张母对两人的事还不甚赞同,连忙打住,眼睛里却不由流露出微微的笑意。
书房里有一张单人床,张恬搬去和李颀同住后便空了下来。床边是一张书桌,桌上放着两台电脑,头碰头的姿势看来十分亲密。房间的窗台上有一盆小小的仙人掌。
卧室比书房稍大一些,连着一间阳台。张母一眼就看见大床上坐着的红衣裳布娃娃:“呀,这娃娃她还留着?”她忆及旧事叹了口气,“当年她刚上大学,说宿舍里其他人都有毛绒玩具,她也想要,就花几十块钱买了一个,我还说了她几句……”
最初李颀发现张恬床头有布娃娃的时候有点诧异,很难想象一个27岁、且经过情变的女子会喜欢这种孩子气的东西。但他并没有问,甚至隐约觉得也许布娃娃寄托的是张恬对失去的两个孩子的歉疚。直到有一天,他听见她哼唱着一首歌。
“布娃娃呀布娃娃,你为什麽不回家,是不是你也没有家……”
伤感的旋律和歌词让李颀忍不住皱眉:“这是什么歌?”
张恬似乎还沉浸在歌声里,茫然地眨了眨眼:“好久以前一个电视剧的歌……我刚上大学的时候偶然听到了,就特别想要一个布娃娃……然后真的买了,就是卧室里那个。”
母亲并不懂得布娃娃背后的心事。李颀也不说破,只道:“恬恬念旧,肯定是舍不得丢掉。”
他知道,她真正想要的不是布娃娃,而是一个温暖的家。
可惜始终不曾如愿。 
作者有话要说: 十月份的时候各种忙乱,压力很大,经历了好几天的低潮期。 目前总算是在恢复了。 在教室里上课+偷偷写文,写到这一章结尾的时候自己就忍不住掉了眼泪。 《布娃娃》这首歌出自电视剧《只要你过得比我好》,蒋小涵唱的。电视剧讲的是SOS儿童村的故事,很小时候看的,不知道为什么一直记得。
春节
那天晚上张母尝到了李颀的手艺,不得不承认女儿的夸赞并非虚言。吃过饭张恬还没回来,老太太便坐在沙发上和准女婿闲聊,从平时谁做家务这样的琐事到对未来生活的计划,李颀开始还紧张得很,说一句话要想三分钟,慢慢地也放松下来。张母是过来人,能看出小伙子的真诚坦率,不由又在心里叹息了一回。
待张恬回到家,李颀陪着母女俩到附近的快捷酒店订了房间,又帮着安置了,这才告辞回去。张恬执意要送他到门外,两人刚进电梯,她便急急地问:“我妈没说什么吧?”
李颀失笑,原来她是要找个单独说话的机会,“你想到哪儿去了,阿姨挺和气的。”
张恬明显松了口气,夸张地伸手按上胸口,李颀笑着劝她,“外面冷,你回去陪阿姨吧。”
她不依,就站在北方初冬的寒风里为他整理衣领,头却微微垂着,李颀看不清她的表情。
“恬恬,回去吧。”
“我……”
“回去吧,”李颀握着她的手轻轻摩挲,“记得帮我探探阿姨的口风。”
张恬回到房间,先和母亲说了些体己话,才装作不经意的问,“对了妈,你觉得……?”
张母笑着瞪了女儿一眼:“怎么,这就沉不住气了?”
“妈……”张恬有点不好意思,不过母亲既然看出来了,她也不想掩饰,“反正你来这里就是见他的嘛。”
“谁说我是来见他的?我是专门来看我闺女的。”张母对女儿撒娇的语气视而不见,“哎呀,这都十点多了,我也乏了,你明天不是还上班?早点睡吧。”
张恬非常困惑,不知道母亲心里是不是已有了计较,见母亲已歇下也不好再问,只得钻进被子里给李颀发短信:“我什么也没探出来……”
回复立刻就到了:“那阿姨还劝你吗?”
“也没有。”
李颀看着短信,仔细回想了一下自己今天的表现……应该还不错?“阿姨毕竟今天才见我……以后还有机会嘛。”
按下“发送”,李颀忽然想起另一个问题:是不是只要母亲同意了,张恬就会留下来?如果……
周五晚上李颀请张家母女吃饭,张恬选了一家火锅店,让他先去占位置,她下班接了母亲就来。
北方冬天的周末,火锅店总是十分热闹的,临街的落地窗上都笼着温暖的雾气。母女俩到的时候李颀正在翻菜单,见人来了就要站起来,却被张恬拦住,“哎你这么客气干嘛?真是……”她在他身边坐下,“你点菜了吗?”
“没呢,让阿姨看吧。”
张母连连摆手,“不用不用,你们爱吃什么就要什么吧。”
“今天你是东家,你说了算,我跟妈妈去调料碗。”张恬交代了一句,就拉着母亲往放调料的地方走。
两人各自选好了调料,张恬把自己那份递给母亲,“帮我先拿着,我再给他调一份。”
回到座位上李颀已经点了菜,让母女俩看看还有什么要加的。张母一见那单子就愣住了:鱼滑、虾饺、牛肉丸、土豆片、茼蒿……全是女儿爱吃的菜。
“再要一份鸭血和一份豆腐皮。”张恬依着母亲的口味又添了两样,喊服务员把单子拿走。张母暗自留意,两个年轻人都是一副轻松坦然的神情,像是完全不觉自己在被对方照顾着。
她忽然记起女儿电话里说,“我不是同情他,我也不爱他”,的确,她看不出他们之间有什么热烈的爱情,可这样的细致体贴,是不是也足以支撑两个人做一辈子太平夫妻。
趁着周末,张恬陪着母亲在市里逛了逛,给母亲买了两件衣裳。周日下午张母要乘车回去,李颀本想和张恬一起去送,却被老太太婉拒了,张恬明白母亲这几天始终没提起对李颀的看法,恐怕是要留着最后再嘱咐自己的。
她没想到母亲一直走到进站口才停下脚步,先长长的叹了口气,慢慢地说下去:“我看小李是个可靠的人,对你也不错,但你们俩要长长久久地过日子,还是你要担待的多些。”
“他家里人对你好,那也是有条件的,何况知识分子家庭……有时候难免凉薄。”
“将来的事,谁也说不准,也许你跟了他反而是福气,也许……妈想了几天,结婚是你的事,还得你自己拿主意,你们认识也不久,要不然就先处着?哪天你要是真认准他了,妈也不拦你。”
这一番话说的曲曲折折,张恬听出了母亲的矛盾:一方面李颀确实给她留下了好印象,另一方面身体残疾又实在是个大问题,她总不能完全放心。最后那句“不拦”,倒像是多少含了些后果自负的意思。
先处着……那就先处着吧。张恬想,自己这算不算是逃避问题?甚至当李颀提出来春节要和她去见见张母的时候,她还迷糊地反问:“你们不是见过了?何必专门跑这一趟?”
李颀又是无奈又是好笑:“你忙糊涂啦?上次是阿姨来考察我,这回是我作为晚辈去拜访老人家,这怎么能一样?”
“哦,有道理……”张恬手上噼里啪啦打着工作总结,嘴角却翘起一个可爱的弧度,“不过春节回去就不止见我妈了,我姨他们,还有我弟弟妹妹——他们仨早就盼着我领人回家呢。”
“啊?”李颀故作苦恼地皱眉,“那等我过完了这些关,是不是就能……”他从身后抱住了她,“抱得美人归?”
抱得美人归。这五个字伴着他温热的呼吸递到她耳边,烫得她心口都疼了。
到底孩子们还没定下来,当初张母来的事情并没有让李家父母知道。李母想着儿子第一次去见未来岳母,免不了要为儿子捏了把汗,千叮咛万嘱咐不说,在准备礼物上更是花了一番心思。张恬和李颀领着大包小包赶火车的时候,忍不住小小抱怨了几句。
M市离张恬家所在的L市不算远,坐高铁两个多小时就到了。春节时期的火车站人潮汹涌,在外奔波了一年的人们终于回到家乡,脸上带着疲倦与兴奋交织的神情。回家的路上,张恬挽着李颀的手臂,絮絮地说着家乡有名的小吃、好玩的地方,那种孩子气的欢喜竟让李颀心里泛起淡淡的酸楚来。
“我们家很破的,你可别嫌弃。”她本来是开玩笑,却猛然想起一件事来,“糟了!”
“怎么啦?忘带什么东西了?”
“不是……”张恬抿了抿唇,“?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