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子文明显和中国海军达成了秘密协议。国民党海军在所罗门群岛登陆的时候,是有中国海军护航的。
很快孙科也带着孙家到了伊里安。直接把孔祥熙扔在了加里曼丹岛,陈立夫和陈果夫则守在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其它的岛屿被大大小小的家族和军阀瓜分了。马来半岛根本没有人守。倒是新加坡的华商们聚集起来形成了人体盾牌,阻止了人民革命军的攻势。
人民革命军停下了。但是南太平洋舰队的舰船可没停。开始了海上封锁和陆上禁烟剿匪。缅甸和马来半岛实际上是大大小小的武装割据,罂粟大量种植,龙云禁烟只是在自己的实际辖区禁止。可是龙云的辖区居然并不是最大的。龙云放任自己以前的手下扩充地盘和建立武装,这也是当年民国时期比较广泛的做法,只不过龙云发扬光大了而已。龙云从铁了心离开缅甸开始,就更加不管了,反而把不要的武器装备卖给地方武装换取黄金白银。黄金白银在中国没用,可是在西方却是有用的。
人民革命军的到来,没有像以前国民党或者龙云一样收编和合作。而是直接把他们当土匪恶霸与毒贩来剿。国民党政府虽然撤退,但是国民党不是孙科和宋子文的,而是陈立夫和陈果夫的。国民党派了很多党棍在这一地区进行合纵连横。试图利用他们把人民革命军拖在东南半岛。
仅仅几天时间,战火就燃遍了东南亚半岛西部,暹罗和孟加拉也被牵涉进来。暹罗是因为老王族势力被国民党挑拨要恢复王族统治。
孟加拉,英军虽然明知道这是中国国民党的阴谋。刻意要挑起中国和英国的战争。但是孟加拉是英国最先占领的地区,有着不能退让的利益和政治象征。这可不是西里古丽和雅鲁藏布江,不是尼泊尔和不丹。英军和人民革命军在孟加拉双方都保持着战争的低烈度,但是冲突不断。因为不断有国民党武装进入孟加拉,形成三方混战。
远东,人民革命军以保护华裔和环境,停止战争为由,直接切断了远东铁路。正式进入通古斯高原,这也是一场混战。
至此。几乎全球都陷入了战争之中,只是没有形成固定的东西方同盟而已。这与后世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有着很大的不同。除了中国的内战带有几分政治纷争的成分在里面,绝大多数都是为了经济利益在作战。
这场战争是白崇禧毛石山筹划了很久的,规模都不大,甚至给国人的印象不是扩张而是防御作战和内战。
他们想打仗,毕竟部队需要用战争来磨练。但是不愿意让战争失控,让中国成为众矢之的。国内也需要战争压力来促进融合,因为在战争条件下,国内正在进行一些人事和人员调动。
一些还不到退休年龄的干部也退居二线,一些年轻,有着战斗经验,或者战争组织经验的人走到前台。这些三十多岁的人群全部是中生代。更加多的新生代,到了政府领导岗位。这让整个政府骤然年轻了起来。
中国与其他国家不同,孩子们上学早,只有小学,中学和大学,再往上就是研究生。孩子们从十五六岁开始就进入社会实习,常年在基层实习和工作。到了二十七八岁都有了十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加上异地调动频繁,所以三十多岁的中年人已经有了足够的管理能力。当然最重要的是,这些人远比老一辈人有文化,很多人堪称专家。
而这批人也是最崇尚团体合作的人群,没有以前的官僚气息,不会独断专行。他们一般都是在一个个研究团体的基础之上成长起来的,非常重视调查研究。
相对而言,现在的孩子们因为生活条件好,装备好,个人在森林闯荡的能力加强。多多少少都带有一些个人英雄主义,就比如水玲她们。不过等她们成长起来,还需要一二十年时间,是以后的事情了。
毛石山的果敢大气加上白崇禧的严谨周密,伍豪的机警和协调能力,真要下决定做一件事情,很少有什么能够挡住他们。不过这大概也是最后一届依靠个人能力和威望推行政策的政府了。
“得罪人或者骂名,我们这一代人承担。我们为下一辈人创造一个好的环境,怎么样都值得了。”
张春记得与毛石山分别时,他眼中的刚毅和睿智。只是没想到他是用这种办法对旧有体系痛下杀手。
“也只有这个时候合适,退下来的人大多数都会进入教育体系,而教育体系现在有我们在,一些不同的声音会少一些。他们也不能形成统一的声音,就是想,也挡不住张若茗的敏锐和郭华的小刀。只要教科书能够正确和客观地看待问题,兴不起多少风浪。”
丽质看着传送过来的新教科书的文本。
“出版署那边有一些个人出版物,但是更多的调查研究报告出来,他们根本不够看。新民纪念广场和图书馆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因为那些烈士的文章和调查报告现在浩若烟海,几乎都是各研究领域的调查报告。每年在那里借书和读书的都是孩子们,容不得他们为了一己私利而胡说八道。”
“新民烈士图书馆要准备筹建网络图书馆,对公众开放,这一个个的烈士代表的是一个个家庭。而这些家庭都会到网络上去查找前辈的论述。这股力量恐怕不是一些杂乱的声音能够抵挡得住的。”张春肯定道,他很快地签署了新民基金会建立网络图书馆的建议。
网络图书馆其实是一个研究项目,它由很多个分支组成,最重要的就是光学扫描、汉字图形识别、自动排版和编辑、网络图书阅读界面设计等等项目。
而以光学扫描,以及汉字图形识别为最尖端。其它的功能都是程序所已经有了相当基础的东西。
不过中央研究院认为这将是印刷术的一次革命,也是教育全民化和网络化的一次革命,建议新民基金支持这一项目。
不过张春想到的是这一技术还可能带来的其它好处。
张春用的是刚刚送来的网络办公程序,网络化办公其实是为空间站设计的,不过因为张春经常不在固定的地方,所以这套软件给了张春一套。张春自己用起来倒是非常熟练。这让专程送来的研究人员非常惊讶。
不过张春认为方便是方便,不过这个基于传统液晶显示技术的阅读系统对眼睛伤害太大了,应该找一种更加柔和的显示技术。何况以后这套系统是用在网络教育,大量的孩子们要使用。那就不是祸害一两个人,而是祸害一代人了。(未完待续。。)
第九十五章 海洋与陆地的交融
“光学扫描系统不仅仅是出版社使用。最早是植物所提出要建立这一套系统。计算机所的显示研究所研制了一种微型眼镜型显示器和光学摄像、扫描和辨识系统。最初主要是用于被植物所低年级学生在野外学习和辨识植物用的,拥有植物数据库检索功能。”
研究员给张春展示的是一个与头盔结合的可收放眼镜显示器。
“这里面显示精度已经非常高,这款是学生野外型号,医学院已经禁止了在头盔上安装过多的电子设备,包括无线电设备。所以只有一个装有植物信息的储存器和一个微型处理器。它通过这个微型高清摄像机对植物进行跟踪拍摄,通过图形辨识系统进行检索。目前只有这个功能,是单纯的中小学生学习用品。”
因为型号对张春来说小了,对于妞妞来说大了,所以大家都无法使用。但是能够在眼镜上看到有一些微弱的光滑动,出现的是图形和文字简洁。显示光非常微弱,如果不注意根本无法察觉。
“虽然看起来光线很弱,但是因为距离眼睛很近,所以佩戴者看得十分清晰。同时对眼睛的影响也非常大。这里有一个可调亮度和对比度的按钮,不过这个设计被医学院都否定了,他们认为不能让人太专注于自己觉得舒服的视觉范围,这不但不会给人帮助,反而会把人的视力局限在狭小范围,引起局部视力疲劳。最后导致视力衰退。近视或者远视的原因可能都是因此而来。医学院认为光线应该以不影响视觉疲劳为标准。同时认为这种设备只能在小学生中使用,因为植物的属性,除了形状。还有香气、味道、触觉上的辨识,了解植物的属性必须亲自去接触和品尝。同样的植物,因为环境不同,有些有药效,有些没有药效,有些参杂其它药效。这不是哪一本书上就能够写清楚的,需要从中学开始培养学生这种辨识能力。信书不如无书。”
“是的。医学院是对的。”张春肯定了医学院的说法。“不过对于自然科
小说推荐
- 农业中华(郁榕)
- 作者:郁榕当我们在太空看中国,大半的国土是沙漠、灰色和残缺的山峦、密密麻麻的城市、干枯的河流和湖泊、挤满了车辆的道路,一个个冒着黑烟的工厂,一台台机械在挖掘着大地。这是地球吗?这应该是火星或者某个死亡的星球。可是这不是,这是我们的家园,生活着十四亿人,这是中国。可是我不认为这是崛起,而是毁灭。我们生
- 最新章:第464章
- 工业中华
- 简介:巨舰大炮的时代,由我们来引领吧!未来战士秦铠带着23世纪中国新技术穿越到清末,以未来中华新科技开创工业之新中国。秦铠如是说“我们玩的是科技,振兴的是工业,谈的是理念,打倒的是列强,颠覆的是皇权,提升的是民主…好吧,我吹牛了,在文盲率90%的地方搞民主是可怕滴,那就搞民生吧,老百姓有钱了还怕没民
- 最新章:第1745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1:祖先
- 易中天中华史:祖先人之初,性本性。夏娃骑上剑齿虎闲庭信步,完成与神的合谋。第一章夏娃造反创世梦中惊醒后,女娲开始造人。说不清那是早晨还是黄昏。天边血红的云彩里,有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如同流动的金球包在荒古的熔岩中;另一边是月亮,生铁般又白又冷。二者之间,是忽明忽灭的星星,和来历不明的浮云。女娲却并不
- 最新章:第19章
- 易中天中华史:魏晋风度
- =易中天中华史:魏晋风度作者:易中天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日期:2015-1-1ISBN:9787533941437所属分类:图书>历史>历史普及读物>中国古代史编辑推荐★第十一卷《易中天中华史:魏晋风度:三国归晋,儒家受冷遇、新思潮激荡;唯美的时代里,真实、自由而漂亮地活着成了风尚标,中华文明
- 最新章:第23章
- 易中天中华史:隋唐定局
- 书名:易中天中华史13:隋唐定局作者:易中天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10月ISBN:9787533942786所属分类:图书>历史>历史普及读物>中国古代史编辑推荐:经历了近四百年的动荡和分裂之后,中华大地在隋唐两代重归一统。从此,中华帝国进入鼎盛期和成熟期,一气呵成而为唐宋元明清
- 最新章:第28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2:国家
- 易中天中华史:国家文明是人类自己上演的节目,它的初潮很晚,前戏很长。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国。国家,是文明与史前的分水岭。第一章国家与人上帝敲了回车键公元1650年,也就是大清朝摄政王多尔衮去世那年,有一位名叫阿歇尔的爱尔兰大主教经过精心研究和精密计算,向世人宣布了上帝创造世界的时间—耶稣诞生前
- 最新章:第21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3:奠基者
- 易中天中华史:奠基者武王砍下了纣王的脑袋,不等于拔掉了殷商的根子。生于忧患又偷天换日的周人,必须证明革命的合理性和政权的合法性。第一章生于忧患胜利者的惊悚据说,殷纣王是自焚而死的。据说而已,并无证据[1]没人知道他当时怎么想,也没人解释周武王为什么能在一片火海和焦土中找到纣王的尸身,并把他的脑袋割下
- 最新章:第19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4:青春志
- 易中天中华史:青春志豫让把剑拔出,然后跳起来,跳起来,再跳起来,挥剑击斩襄子的衣服。他一边行刺一边哭:老天爷呀老天爷,我终于可以报答智伯了!第一章刺客复仇者赵襄子又看了豫让一眼,然后长叹一声说:好吧,拔出你的剑来!1豫让就把剑拔出来了。这是他第二次行刺。为这一天,他吃尽苦头。豫让要杀的这个人名叫赵毋
- 最新章:第21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6:百家争鸣
- 易中天中华史:百家争鸣当孔夫子对学生宣讲自己的主张时,当然想不到这将开启一个思想文化的黄金时代。第一章 这世界有救吗孔子感慨万千地说:天下如果太平,我又何必东奔西走?天子剑庄子一身剑客装束,大步流星走到了王的面前。赵王按剑以待。王问:先生求见,打算用什么来教导寡人?庄子说:剑。王问:先生之剑如何?庄
- 最新章:第2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