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显然,远洋船队也不是那么单纯,只是表面上保持中立而已。
中国的海军除了潜艇,还没有在这片海域出现过。
而潜艇部队最远到了火地岛。由于卫星系统已经完成,所以那可不是探险旅程。张春手中已经有了全球的陆地的详细地图,以及北太平洋海图,其它西方的海图也在处理之中,局部地区需要潜艇进行进一步的勘测。这就是潜艇部队的任务。
海监船的潜艇现在主要再是集中在北太平洋进行海洋环境检测和生物调查。张春所在的海监船算是执行这一任务到达最远的地方了。(未完待续。。)
第九十章 光合假说
美国真的算是一个国家吗?这很值得怀疑,因为它的人民绝大多数都是移民,来自不同的国家,分离主义其实非常明显。美国之所以成为一个国家,就是一个掘金梦在支持,这就是共济会所构建的一个人人都有可能成为百万富翁的梦。西方的世界,历来都是小城邦大抢劫的历史,大英帝国就是抢劫而来。而美国脱胎于大英帝国的殖民文化,只是被犹太人的贸易和金钱至上的文化改造过了而已。
美国的一切,实际上都是财团和私有资本所控制。实行的民主制度是小城邦的民主,也就是在上等人群中实行所谓的民主,还是只继承了民主的形式——也就是选票。真实的事实是,谁的资本足够雄厚,通过利益收买和输送,就可以获得更加多的选票,自然就获得了话语权。
亚当斯家族也好,洛克菲勒家族也好,都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拉拢小家族,换取议员席位,从而控制政权。至于谁当总统,自己人也好,其它人也好,无所谓。家族不过是要一个人出头露面当一个好演员而已。
北美,水玲一连袭击了好几个家族,直接导致了靠近落基山脉周边的权利真空。这个权力真空之大,全部不可想象那仅仅是五个人所为。这种权利集中程度远比中国在清末时期更加严重,因为就算是清末,一些地方官员被杀,也不会导致地方老百姓的溃散,因为老百姓认为。要么朝廷会派员下来,要么地方长老会接替官府进行工作。
可是在美国,当一个家族或一个以家族为核心的财团主要人员被杀。旗下的小家族立即加入了瓜分的盛宴,各种投机者和冒险者都在掠夺财产。直至最后整合成一个新的利益集团。
这种情况让中国人感到了可笑。中国,特别是现在的中国,国人是以民族大义和国家存亡为支撑在完成自己的职责。任何个体的死亡都不会导致群体的崩溃,而只会引起群体的反弹。
当水玲的行为逐渐转化为军队和暗月集体行为时。美国的政要开始感受到了切切实实的威胁。
因为中国人放弃了绝大多数的老百姓甚至军队,目标直插美国的政治核心。于此同时,共济会中的犹太人纷纷返回中东。大量的钱财被转移,一些工厂也被搬迁。一些有着犹太背景的小石油公司开始和美孚石油争夺中东石油利益。
美国竟然无力挽回这种颓势,大量的财团认为美国不再安全。而开始进入中东,与传统老牌强国英国合作。
夏威夷的情况则刚好说明了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资本家可以走,老百姓走不掉。已经把利益至上奉为经典的这些老百姓最终还是要和中国人发生过冲突。利益冲突只是表象。文化冲突才是实质。
战争时期,可以用暴力,用战争压力来强迫文化融合,缓解矛盾的爆发。和平时期怎么办呢?夏威夷和北美实际上就是没有国家战争压力下的内部冲突,即便是中国介入了冲突,这个性质也没有改变。
夏威夷因为地理位置特殊,是控制太平洋必须拿下的地域,毛石山显然是要用殖民的方式来用人数优势压垮和稀释敌人。至于说什么主义也好。什么宗教也好,都是要靠人口来作为支撑的。
“不要瞎操心。”丽质对张春还是放不下这些感到不满。
张春苦笑了一下。习惯成自然,张春很难对这些事情视而不见。
船离开夏威夷,张春眼睛看不到,心里自然也就平静了很多。
大海,对于张春和丽质来说,是一个极端不稳定的地方。特别是海上的空气。
大陆上的空气主要还是受到动植物的控制,虽然受到季风的影响,但是总体上却是稳定的。可是海上的空气不同,火山喷发出来的气体,海底地震冒上来各种气体,海洋微生物,浮游生物,藻类,浅海植物,岛屿上的热带丛林散发出来的气体很多时候并不是混在一起,而是像河流一样,潮水般在空气中流动。它们受大气环流,甚至洋流的影响。这对于人类个体来说,就变得变幻莫测。
对于大气的监控,海监船还没有涉及。
张春制作了简单的大气监测设备和实验方法,一路上,监测的结果让船上的专家非常惊讶,因为变化之大,速度之快,几乎每一次检测都不同。
其实对于空气的变化,最敏感的不是仪器,还是张春一家。
而这种变化绝不是如检测结果那样无规律,而是有规律的。只是这种规律需要对大气环流,周边环境,海洋洋流,海底地壳的变化进行详细的了解和分析后,才能总结出其中的线索和规律。
只是在海洋环境下,岛屿基本上对这种变化影响很小。
但是当海洋上形成的风暴开始与大陆气流进行猛烈摩擦和碰撞时,会带来怎样的交汇?这让张春感到了极大的兴趣。
海洋上形成的大气与陆地上的是决然不同的,张春在这些日子深有体会。总体上,海洋上的大气相对简单,因为单讲平方面积的生物种群数量,目前的海洋是比不上森林的。但是海洋拥有足够的深度和自由度,只要面积足够大时,生物种群数量就遇到大于陆地。因为陆地除了森林,还有沙漠环境,人类也把大陆祸害的很厉害了。
海洋中生活最多的不是鱼类和哺乳动物,还是藻类和浮游生物。藻类,大量藻类。海水的上层形成的生物层厚度是惊人的。而这里正是地球大气中氧气的主要提供者。
张春一直在想,为什么后世的污染发展到无法自我更新的地步,恐怕更多的不是破坏了陆地环境,而是破坏了海洋环境。比如中国近海海域就是在清末明初时期也成为了海洋“荒漠”。后世就更加恶化。
石油化工业带来的大量不可消化,不能降解,对微生物带有毒性的污染物直接破灭了近海生物链,连大海上的生物也难以逃脱。多次爆发红潮等等不过是大自然进行平衡的一个反应而已。大量的藻类繁殖意味着地球要回到缘故最初的时代,相当于生命重启。
可是后世不断没有惊醒,反而认为是一种危害。
“地球上最大的种群其实就是这些藻类。世界上最原始的大气,或者说地球大气的本质就是海洋上的空气。夏威夷岛上火山附近的大气成分,很可能就是地球原始大气成分。刚开始出现的应该是光合细菌,之后产生就是这些藻类。正是这些藻类的繁殖改变了大气结构,是氧气成分增加。最后形成了现在的大气。所以我希望大家在研究大气的时候,还要研究从最早的光合细菌到现代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应该也有一个进化史,我认为原始大气中有着比夏威夷火山大气更加多的硫化氢成分,最早的光合作用是以硫化氢为基础的。为什么是硫化氢而不是水。因为我认为原始的地球可能温度要比现在高得多,水分也许存在,但是应该存在于以二氧化碳和硫化氢为主的原始大气之中。之后地球逐渐吸收了周边的小星星,逐渐变大,也逐渐变冷。从而出现了最原始的菌类,其中最大的种群应该就是这种光合细菌。”
“我曾经听说过一种理论是原始地球没有大气。”
“有没有大气我们可以看离我们最近的金星、火星和木星就知道了。而且我认为距离太阳越远,大气层会越厚。当然这个星球要有足够的质量。”张春笑着解释。“但是我认为最早的地球肯定没有海洋,海洋之后来进化后的结果,来源可能会有几个方面,一个就是大气中本来就有的水蒸气,另外就是逐渐被地球引力吸收过来的彗星,或者彗星被太阳吹散的大气。或者干脆是地球冷却时,氢氧结合的产物。你们可以去看看富含硫化物的高温温泉中到底有没有微生物存在。”
“我们会的。”
“所以光合作用的第二步应该就是和氢氧化合物有关。我认为在浓密的大气中依然会存在微生物。即便是我们的大气中,
小说推荐
- 农业中华(郁榕)
- 作者:郁榕当我们在太空看中国,大半的国土是沙漠、灰色和残缺的山峦、密密麻麻的城市、干枯的河流和湖泊、挤满了车辆的道路,一个个冒着黑烟的工厂,一台台机械在挖掘着大地。这是地球吗?这应该是火星或者某个死亡的星球。可是这不是,这是我们的家园,生活着十四亿人,这是中国。可是我不认为这是崛起,而是毁灭。我们生
- 最新章:第464章
- 工业中华
- 简介:巨舰大炮的时代,由我们来引领吧!未来战士秦铠带着23世纪中国新技术穿越到清末,以未来中华新科技开创工业之新中国。秦铠如是说“我们玩的是科技,振兴的是工业,谈的是理念,打倒的是列强,颠覆的是皇权,提升的是民主…好吧,我吹牛了,在文盲率90%的地方搞民主是可怕滴,那就搞民生吧,老百姓有钱了还怕没民
- 最新章:第1745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1:祖先
- 易中天中华史:祖先人之初,性本性。夏娃骑上剑齿虎闲庭信步,完成与神的合谋。第一章夏娃造反创世梦中惊醒后,女娲开始造人。说不清那是早晨还是黄昏。天边血红的云彩里,有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如同流动的金球包在荒古的熔岩中;另一边是月亮,生铁般又白又冷。二者之间,是忽明忽灭的星星,和来历不明的浮云。女娲却并不
- 最新章:第19章
- 易中天中华史:魏晋风度
- =易中天中华史:魏晋风度作者:易中天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日期:2015-1-1ISBN:9787533941437所属分类:图书>历史>历史普及读物>中国古代史编辑推荐★第十一卷《易中天中华史:魏晋风度:三国归晋,儒家受冷遇、新思潮激荡;唯美的时代里,真实、自由而漂亮地活着成了风尚标,中华文明
- 最新章:第23章
- 易中天中华史:隋唐定局
- 书名:易中天中华史13:隋唐定局作者:易中天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10月ISBN:9787533942786所属分类:图书>历史>历史普及读物>中国古代史编辑推荐:经历了近四百年的动荡和分裂之后,中华大地在隋唐两代重归一统。从此,中华帝国进入鼎盛期和成熟期,一气呵成而为唐宋元明清
- 最新章:第28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2:国家
- 易中天中华史:国家文明是人类自己上演的节目,它的初潮很晚,前戏很长。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国。国家,是文明与史前的分水岭。第一章国家与人上帝敲了回车键公元1650年,也就是大清朝摄政王多尔衮去世那年,有一位名叫阿歇尔的爱尔兰大主教经过精心研究和精密计算,向世人宣布了上帝创造世界的时间—耶稣诞生前
- 最新章:第21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3:奠基者
- 易中天中华史:奠基者武王砍下了纣王的脑袋,不等于拔掉了殷商的根子。生于忧患又偷天换日的周人,必须证明革命的合理性和政权的合法性。第一章生于忧患胜利者的惊悚据说,殷纣王是自焚而死的。据说而已,并无证据[1]没人知道他当时怎么想,也没人解释周武王为什么能在一片火海和焦土中找到纣王的尸身,并把他的脑袋割下
- 最新章:第19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4:青春志
- 易中天中华史:青春志豫让把剑拔出,然后跳起来,跳起来,再跳起来,挥剑击斩襄子的衣服。他一边行刺一边哭:老天爷呀老天爷,我终于可以报答智伯了!第一章刺客复仇者赵襄子又看了豫让一眼,然后长叹一声说:好吧,拔出你的剑来!1豫让就把剑拔出来了。这是他第二次行刺。为这一天,他吃尽苦头。豫让要杀的这个人名叫赵毋
- 最新章:第21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6:百家争鸣
- 易中天中华史:百家争鸣当孔夫子对学生宣讲自己的主张时,当然想不到这将开启一个思想文化的黄金时代。第一章 这世界有救吗孔子感慨万千地说:天下如果太平,我又何必东奔西走?天子剑庄子一身剑客装束,大步流星走到了王的面前。赵王按剑以待。王问:先生求见,打算用什么来教导寡人?庄子说:剑。王问:先生之剑如何?庄
- 最新章:第2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