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臣遗梦》第259章


投降武运便就此终结,若是突围南下,虽说会成为岛津氏的附庸,但此后结果仍未可知,相较而言,老夫决定再冒一次险,南下与岛津军汇合,压制东九州,进而统一九州,伺机逐鹿中国。”
“吾等唯主公马首是瞻,复兴家业,制霸九州!”一干将士纷纷下马拜伏在黑田如水马下,黑田如水思索片刻,调转马头率众人返回了驻地。当天深夜,经过一番商量,黑田如水将军势分为三路,从三个方向向南突围,其中自己率领的中路军人数最多,为三千人,其余两路军势分别为一千七百人,三路大军趁加藤清正不备,经过一夜奋战,在付出一千人的代价后冲破包围南下至府内城西一带。
为了节省时间,黑田军并未攻城而是继续南下向日向国突围,没成想却在二十日傍晚遭到臼杵城内太田军的伏击,为了支援黑田如水,右路军在野村祐胜的率领下甘愿作为殿军抵挡太田军以及后续追来的加藤军,双方激战至子夜,加藤清正在损失了两员大将及六百军势的情况下全歼了右路军,野村祐胜剖腹自尽,却是换来了黑田主力的成功突围。次日清晨,黑田如水两路大军终于渡过大野川,由西面突入日向国。此时,加藤清正收到密报,得知岛津氏已经起兵,并且攻陷了沃肥、人吉二城,准备北上攻打加藤军本领,于是立即率军沿日田街道赶回熊本城,将丰后的防守交给了大友、松井二人。就这样,黑田如水率领仅剩的四千人摆脱了加藤军的追击逃入了日向,并在接下来的几日内攻陷高桥氏的县城,迫降秋月氏的财部城,最终逃至岛津氏的佐土原城,与古垣忠晴的四千军势“会师”,稍事整顿后,这支八千人的军势立即调转方向突入南肥后,与八代城的五千岛津军合兵,意图在宇土城与加藤军进行决战,从而决定西九州的归属,决定九州霸权的大战即将拉开帷幕。(未完待续。。)
第三〇一章 贻误战机
目光暂且转回北陆,四月初三,也就是天野元政抵达伏见的同一天,前田利政率二万大军,自金泽城出阵,由于小松城城防坚固难以攻取,前田军特意绕路,于四月初五布阵在松山城,意在攻打孤城大圣寺,之后切断越前与丹羽长重的联系进而逼降丹羽氏。而大圣寺城主山口正弘正焦急等待小松城主丹羽长重的救援,然而除了最开始的两千援军外便再没有军势到来。
第二天,前田利政遣九里九郎兵卫、村井久左卫门为使,劝告大圣寺城降伏,死守城中的山口父子当即拒绝,利长无奈之下开始攻城。山口正弘的儿子右京亮修弘在途中布下伏兵,却被前田军的先锋山崎长德发现,战斗的大幕就此拉开。
山崎长德发动进攻之后,长连龙也很快加入了战斗,一场激战就此展开。战斗期间,山口修弘指挥不当,被前田军铁炮部队打散了阵形,在损失近千军势的情况下不得不退入城中,伏击战也转变为了攻城战。
最初,大圣寺守军在前田大军前毫无惧色,作战相当果敢顽强。但是,前田军人多势众,与守军士气高涨相较,还是更占据优势。两万对三千,有谁能抵挡得住?
强攻三日后,山口正弘不得已在塀上表示愿意降伏,但前田利政以他“未尽早归降”为由断然拒绝,当天正午,前田军攻入了城内。负责外丸防守的山口右修弘战至力竭,在山崎长德阵前自报名号后拔刀自杀。山口正弘却不甘心,一直到次日清晨本丸被攻破后方才自刃。自此,大圣寺城遂被攻落。山口父子的遗骸被前田利政葬在城麓福田桥侧,并且石碑作传;山口正弘次子山口弘定则逃出生天,在数名家臣的护卫下前往近江佐和山城寻求石田三成的庇护。
此后前田利政见越前势弱,便改变计划南下侵入越前,丸冈城主青山宗胜仓促应战。四月十二日,青山宗胜弹尽粮绝被迫向前田军请和,前田利政在城内稍做休息便准备一举拿下丹羽长重之弟长正的胜山城 ,只要攻下胜山,便能与大野郡的织田秀雄会师,与美浓的织田秀信连成一片,进而联合御东山城将西美浓、东近江分割包围,从而将该地亲德川的小大名一一歼灭。
然而就在战事进展顺利之时,前田利政突然收到急报,得知伏见沦陷。毛利大军正进军御东山,城代小笠原隆清恳请利政速速支援。情急之下,前田利政只好将攻打胜山城的任务交给了织田秀雄,自己则率领两万军士南下,沿北陆道进军畿内。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大军尚未抵达北庄城,却收到了来自金泽城的急报,说是丹羽长重于四月十三出兵乘虚攻打金泽,而金泽城内防守空虚。难以抵挡。这突如其来的军情让前田利政陷入两难境地,是南下支援御东山,对决毛利军平定畿内,还是回师加贺先消灭丹羽氏再行南下。身在越前的前田利政一时拿不定主意,反而因此延误了两天时间,最终在家老长连龙的力争下前田利政决定返回金泽城。
从四月初七收到山口父子的求援信,到四月十三丹羽长重发兵。整整过去了六天,小松城与大圣寺相隔不远,急行军只需一日半。可丹羽氏却放弃了支援大圣寺的初衷,任由山口父子兵败自尽、青山宗胜开城投降。这在外人看来是力求自保的缘故,可实际上乃是丹羽家中分歧所致。
丹羽长重为了恢复家业,孤注一掷站在德川家康一边,虽然获得了丹羽一族的支持,却遭到了以江口正吉为首的家老的反对。家老们认为如今天下已经难有撼动丰臣氏的力量存在,浩浩荡荡的十五万会津讨伐军便是证明,内府即便再强,最多也不过八万军势,加上上杉军不足十一万,况且上杉北有最上、伊达虎视眈眈,周边还有宇都宫、蒲生、池田、浅野这些强力大名监视,这些大名的军势可是不包括在十五万人中啊,也就是说,整个关东,是德川、上杉的十万人对抗拥有大义名分的秀保率领的近二十万人,结果可想而知。
丹羽氏即便在北陆和前田军形成对峙之势,也根本不能影响关东的大局,到时候讨灭了德川上杉两家,秀保掉转头来便能将丹羽氏从日本抹杀掉,相较于德川家康的承诺,保存家名岂不是更实际些?
然而亲德川派的丹羽长正却对家老们的谏言不以为然,他向丹羽长重说道:“内府已经告知本家,右府的讨伐军中的部分大名暗地里已经与内府达成默契,一旦开战,这些大名便会见机反戈,到那时讨伐军便会乱作一团,内府和会津中纳言便可乘机突入军中直取右府首级,擒贼先擒王右府一死,这些乌和之众还不是束手就擒?况且如今安艺中纳言已经上洛,伏见也已被攻下,只要能拖住前田军,为毛利军争取时间,待其拿下御东山城,便能与西美浓连成一片,到那时我军可就是便被动为主动,制霸北陆指日可待!”
“擒贼先擒王?”江口正吉嗤之一笑,“右府身旁有五色备护佑岂是能随意接近的,备中守还是太天真了。”
丹羽长正本想和他争执,却被丹羽长重呵斥住了,长重思考良久,镇定地说道:“关东无论如何都会是一场死战,可本家已然答应了德川家,若是最后德川败灭,即便不出兵,本家也逃脱不了干系,况且已经向大圣寺派遣了两千军势,证明了本家的态度,这条路……已经无法回头了。”说到这,在场众人全都闷不做声,是啊,悔不该当初,哪怕是保持中立,也不会为丹羽家的未来担心,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唯有拼死一战,为毛利军争取时间,或许还有一线胜算。
经过一番唇枪舌战,家中两派互不相让,最终是丹羽长重一锤定音,决定趁前田军主力入侵越前之际攻打金泽城,为近畿的毛利氏争取时间,这便是丹羽军直到四月十三日才出动主力的原因。(未完待续。。)
第三〇二章 家康起兵
四月十六日深夜,前田利政的前锋抵达加贺御幸冢城,中军则向三道山城行进。驻扎在御幸冢城的诸将召开军议,讨论如何与利政本部会师,结果却是决定不再迂回赶往金泽城,而是直冲丹羽家本城小松,乘敌不备釜底抽薪,使得丹羽军进退失据不战而降。诸将分为七路大军,从前到后是山崎长德、高山右近、奥山荣明、富田直吉、今枝民部、太田长知,殿军长连龙。殿军长连龙率部出大领野,向山代桥方面进发时,却遭遇了丹羽家的伏兵。原来丹羽长重起兵时并未将主力全部派往金泽,而是由江口正吉率领两千军势埋伏?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