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臣遗梦》第245章


数不就是需要筹备军饷和俸禄么,说到底就是有钱就能招募更多的军势,既然如此,兵力方面诸位就不必愁了,我还是要率领四万大军北上,至于本领的驻防自有军队接管。”
“您说的军队是指?”堀尾吉晴好奇地问道。
“茂助,你立即向领内的领主再下发一条动员令,让他们按照每万石五百人的高限招募军势,务必要秘密进行,多招募的四万人中抽调三万秘密输送到远离近畿的纪伊新宫城进行训练,剩下的一万人分别补充给郡山、御东山和伏见,待三城守将确定后由他们自行安排。”说到这,秀保又想到了一件事情,他将脸转向堀内氏善,严肃地询问道:“朝鲜的五艘加利恩帆船运回新宫了么?”
堀内氏善立即点了点头,激动地回答道:“主公,臣经历海战百余场,从未见过如此庞然大物!长三十余米,宽十米,三层甲板,每层还有十余门大筒,那大筒估计比‘国崩’射程还远吧?不仅如此,船头船尾还有轻型炮组进行防御,主体更是有十余门巨炮!主公,若非只有五艘,新宫港根本就容纳不来啊!”
“比‘国崩’还厉害?!”一听到这句话,殿内诸将纷纷惊呼起来:“那究竟是什么神器,还请主公允许吾等见上一面!”
“你们都在朝鲜打过仗的,应该知道‘国崩’根本算不上什么,按照南蛮人的计算方法,‘国崩’顶多就算是十二磅炮,本家为数不多的‘红夷大炮’也就只有十八磅,可那五艘帆船上的舰载炮呢,最小的就是十二磅,大多数都是二十磅以上的巨炮,每艘船更是有四门六十磅的超级巨炮!这都是本家花费巨资从红夷手中买来的,当初是打算用来对付朝鲜人的,没成想朝鲜水军竟如此不经打,还没派上用场便被消灭了,现在偷偷运回近畿,具体用处诸位也能猜个**不离十吧。”
“主公,请允许臣讲话说完。”完全不顾秀保的滔滔不绝和洋洋得意,堀尾吉晴一脸严肃地说道:“您说按照一万石五百人招募军士,以本家目前的财力很难达到啊,即便强迫领主们召集这么多军士,军饷也是很大的问题,还望主公三思。”
“本家的财力很难达到?”秀保嗤之一笑,满怀安慰地说道:“茂助,你以为这五艘战船上载的只是火炮和南蛮水手么?五万七千枚天正大判以及等价的博多御公用银,这些钱是我借给李旦进行海外贸易的本金,如今他阵脚已稳,此番我便一并取了回来,你算算看究竟够不够招募新兵?”
“换算成庆长小判也就是一百一十四万枚,按照一枚小判一两黄金来算,就是黄金一百一十四万两,在换算成粮饷,也就是…三百二十四万石!天呐!”堀尾吉晴吓得近乎瘫倒,一双黯然失色的眼睛此刻也是大放光芒:“够了,完全够了,别说是招募十万人,本家现在招募十五万人都绰绰有余啊!”
“那就好,”秀保微微一笑,“既然如此,那此事就这么定下来了,接下来我想知道,有那几位大人愿意留下来驻守本家三都(即御东山、郡山、伏见)?”(未完待续。。)
第二八三章 老将请缨
所谓“狡兔三窟”,动物尚且如此,又何况秀保这样坐拥二百万石的大大名呢?经过数年的经营和扩建,大和丰臣家已经形成了以御东山、郡山、伏见为中心,大凑、松岛、大河内为东南防线,长岛、桑名、胜幡为东北防线,多闻山、上野、龟山为北方防线,和歌山、杂贺、根来为西北防线,岩室、田边、新宫、大津、鸟羽为五大水寨的“三都四线五寨”防御体系,自秀保占据伏见城后,以郡山为经济中心、御东山为军事中心、伏见为政治中心的模式基本形成,因此,三都的安危对大和丰臣氏的权威及实力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选择合适的家臣看守这三座城池,是秀保出兵前不得不妥善解决的问题。
然而,如此重要的角色,却并未得到家臣们的踊跃响应,相反的,包括岛清兴、福岛高吉、那须资吉在内的众多猛将都不愿留守本领,而是希望跟随秀保北上讨伐上杉家,这倒是让秀保有些为难。
“高吉,你是多闻山城的城主,那里离伏见和郡山都很近,确实不宜随大军出征。”作为福岛高吉养父的藤堂高虎劝说道,可是没想到,一向对自己恭顺的福岛高吉却一反常态,坚决地拒绝了他的要求。
“大丈夫建功立业就在今朝,高吉希望能随主公征讨上杉家,彰显武士的荣耀,还望义父成全。”福岛高吉语气很诚恳也很坚决,此话一出。那须资吉、桑山兄弟以及青木俊矩全都表明了自己不愿留守大和,希望出征会津的愿望。
面对这一情形,秀保很是为难,征伐上杉景胜确实重要,可是本领的安危也丝毫不能忽视,若是这些猛将全都跟随自己北上,那大和的防备交于谁人?
“若是主公放心的话,就让老臣留守本领吧。”正当秀保苦思冥想之际,一个浑厚而又沙哑的声音从下首不远处传来,众人循着声音望去。只见小笠原隆清正恭敬地低着头向秀保跪拜。浑身散发出一种难以忽视的庄严和沉着。
“信浓守愿意留下来?”面对小笠原隆清的毛遂自荐,秀保并不太过惊讶。去年年底,秀保刚刚为他申请到了信浓守的官职,虽然只是从名义上完成了他回归信浓的心愿。但是秀保这个善意的举动还是让小笠原父子心存感激。这次小笠原隆清能主动提出留守本领。也算是对秀保知遇之恩的报答吧。
“老臣年事已高。恐经不起舟车劳顿,征伐会津这种大功就留给年轻一辈去争取吧,能为本家守住三都。老臣就已经很知足了,况且犬子身在朝鲜,有的是机会建功立业,哪有父亲和儿子争功的哈哈,还请主公将老臣留下来吧。”说着,小笠原隆清再次恭恭敬敬地拜伏下去,这个场面让在场众人心生一阵感慨。
“信浓守都这么说了,老臣又怎好和儿孙们争功?”说话间,在旁沉默许久的青木一矩稍稍向前挪了挪,顶着一头白发向秀保和在场诸将说道:“老臣虽然年过古稀,可还是老当益壮,论武功论资历绝不比在座这些年轻人差,之所以留下来,乃是省得信浓守一个人孤苦伶仃,哈哈,信浓守可别太感激!”
桑山重晴今年已经六十岁,论年龄比小笠原隆清还要大上近半旬,面对留守本领还能谈笑风生,这种气魄着实让周围的年轻武将敬佩不已。
“纪伊守你……”小笠原隆清欲言又止,眼中充满了激动和尊敬,他没想到自己进入大和丰臣家仅仅两年,却能受到青木一矩这样老臣的亲睦,不禁心生感激。
见此场景,不论是秀保还是殿下年轻将领都感慨不已,也许是受到两位老将的感染,长久不问政事的桑山修理重晴竟也主动向秀保请命,希望能和小笠原、桑山一样留守本领,而将自己的两个儿子派往陆奥。
“主公,老臣的两个孙子年幼丧父,缺乏管教,这才酿成了大田原的祸端,还望您能允许他们随大军一同北上将功赎罪,老臣愿留守纪伊为本家看家护院以尽绵力。”
“桑山修理年过古稀,镇守本领的事情交给其他将领便好,又怎能劳烦您?桑山兄弟可以随我出讨会津,修理无需担心。”秀保细心地关怀道。
“主公是觉得老夫没用了么?”没想到桑山重晴丝毫不领情,兴冲冲地说道:“老臣追随太阁参加过姊川之战、贱岳之战,追随大和大纳言参加过纪伊征伐,就在五年前还曾应邀为太阁镇守过大阪的大手口,哪一点比不上其他大人?若说年纪,也就比纪伊守大上一旬,对于武将来说,即便是年过耄耋又有何妨?还望主公能够成全老臣。”
“这……”秀保略显犹豫,虽说桑山重晴确实是不可多得的战将,可毕竟年过七十,将三都的守卫交于他确实让人有些不放心。不过耐不住桑山重晴的一再请缨,秀保最终答应了他的请求,将西北防线交由他镇守。
“至于三都,伏见城就有劳纪伊守了,御东山和长吉关就交由信浓守吧,至于郡山城……”秀保想了又想,却再未找到合适的人选,那里毕竟是大和丰臣氏的发祥地,重要性也不容小觑。
“主公,既然是大和郡山城,就请将其防务交由吾等大和众管理吧。”一阵沙哑而又低沉的声音从后排家臣中传出,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身材消瘦的老年男子正瞪大双眼急迫地等待秀保的回答。
“你可是杉若越后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