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成皇》第190章


功夫,折腾得自己心累,不如做好该做的事,男人但凡有点良心,就不会移情别恋。”
小秋心服口服地点头不止,但又忍不住问:“那要是遇上没良心的呢?”
持盈眉毛抬了抬,翻个白眼道:“那就是你当初瞎了眼,跟错了人,还能怎么着?”
借小秋一百个胆子,她也不敢说崔绎是个没良心的,于是主仆俩一个淡定一个不淡定,都假装不知道前朝愈演愈烈的“劝纳秀女”风波。直到六月的一天,程奉仪入宫来请安,带来了一个姗姗来迟的坏消息。
“皇上答应今年秋天选秀了。”
持盈正在习字,闻言手中的毛笔顿了顿,又继续写。
程奉仪恨铁不成钢地道:“你怎么还这么平静?皇上从前不是一直坚持不选秀吗,怎么……你和皇上闹别扭了?”
“没有,姐姐多心了。”持盈写完一幅“日月同辉”,笔一搁,绕过书案,“坐吧,小秋,看茶。”
程奉仪气得笑出来:“这时候了你还有心情喝茶?”
持盈淡然一笑:“要不然呢?天要下雨,皇上要选秀,我不吃不喝就拦得住了?这么大的后宫怎么可能只住我一个人,皇上同意大臣们也不同意,大臣们同意,崔家的列祖列宗也不同意,横竖不是什么高兴事,我何不让自己过得舒坦些,省得新来的看了我,还觉得自己多了不得,能把我气死了爬到我头上去。”
程奉仪唉地叹了口气:“本以为皇上能对你专情,谁知竟也不能免俗。”
持盈笑而不语,招呼她坐下喝茶吃点心,商量着给王氏送点小衣服长命锁什么的,翻过年去年娇娇及笄,紧接着也该与徐诚完婚,新婚贺礼也该提前准备,絮絮叨叨聊了许多,只不再提选秀之事。
从万晟宫传回来的消息是,选秀的日子定在了八月十五——万家团圆的佳节,却要有一大帮女人来和自己抢男人,持盈只觉说不出的好笑,现在都六月初了,崔绎还没把这话对她摊开来说,难不成打算瞒着她选?
倒也不是不可能,皇帝选妃这种事,要么太后在,要么皇后在,总之没她这个皇贵妃什么事——而且,指不定这次就选了个皇后呢?
崔绎不说,持盈也就装聋作哑,看他能瞒到什么时候去,可她能忍,程奉仪却不能忍,尽管也知道身为帝王,是绝不可能一辈子钟情于一个女人的,专一对于男人来说本来就是个笑话,对于皇帝来说,专一更是家国江山的不幸。
程奉仪替持盈抱不平,连累得杨琼每天看着她的脸色都心惊肉跳的,终于有一天忍不住问崔绎:“皇上为何不把实情告诉娘娘?万一娘娘想岔了,反而埋怨皇上,岂不是得不偿失了?”
“不能告诉她,”崔绎立刻驳回了他的话,“公琪,你是她领回王府来的人,她的性子,你应该也很了解,如果她知道我们挖了这样一个坑,肯定会反对,但是这一次的事绝对不容有失,既然明知她不会同意,那从一开始就不要让她知道。”
杨琼默了一下,不要命地问:“其实皇上就是拧不过娘娘吧?”
崔绎竟然也厚颜无耻地承认了:“对。”接着又贱贱地说,“咱们君臣这是同病相怜,心有戚戚啊。”
杨琼哭笑不得,崔绎又问:“郭茂那边有最新的消息没有?人什么时候来,你一定得盯紧了,不过也别走漏了风声,这事必须得解决,否则后患无穷。”
“是,臣明白。”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中秋临近,各地的秀女也都陆陆续续到了京城,持盈前几天还坐立不安,到了中秋的前一天,心反而定了下来,该做什么照旧做什么,崔绎处理完朝政后到耀华宫来和她一起用晚膳,席间也全然不谈选秀的事。
等饭也吃了,茶也喝了,眼看着天色暗下来,杜衷全进门来问:“皇上,今晚可是就歇在耀华宫了?”
崔绎正在给小崔娴剥橘子吃,闻言抬了下头:“什么时候了?”
杜衷全答道:“外边儿打更,已经亥时了。”
崔绎眉毛动了动,把剥好的橘子递给怀里的女儿,然后抬腿下榻:“亥时了,朕该回去了。”
持盈一阵好笑,从来只有自己撵他走的,这还是第一次他自己想走。
想归想,也没说什么,倒是小崔娴舍不得死扯着他的衣摆:“父皇别走。”
崔绎洁了手,布巾扔回盘里,摸摸女儿的小脑袋:“娴儿乖,明晚父皇再来陪你们。——对了,持盈,朕有个事忘了跟你说了。”
“何事?”持盈满以为他终于要说选秀的事了,却听崔绎说:“明天是中秋,你带着娴儿还有皞儿,到宫外去走走,朕记得从前你爱吃周记的麻圆,还有绿豆酥,去买点,晚上赏月的时候吃。”
小秋嘴快,抢白道:“这点事奴婢吩咐人去做就是了,何必娘娘亲自跑一趟。”
持盈却面带微笑,不温不火地答应:“好。”
崔绎认真地看着她,持盈笑得很浅,那神情直像是洞察了一切,却又隐而不谈。
崔绎忽然觉得有些对不起她,便上前一步,拉起她的手:“持盈,朕向你保证,今晚,还有今后的每个中秋、除夕、元宵、端午……朕都会陪着你过,你要相信朕。”
持盈莞尔,轻轻点头:“好。”
崔绎将她的手捧起来,吻了吻,然后转身离去。
175、装模作样
八月十五这天一大早,持盈就带着一双儿女出了皇宫。她特意选择走常顺门,避开了与秀女们打照面。
对此小秋仍然是十分不理解,从头一晚上开始就义愤填膺,到这会儿嘴还撅得能挂个油瓶,嘟嘟囔囔地道:“娘娘是后宫之主,怎还要避着那群小贱人走路,就该走光明门出去,把她们好好教训一顿,省得以后人进宫了,没点眼色,不定敢在太岁头上动土了。”
持盈对她真是没辙,又是摇头又是叹气:“小秋,你少说两句行不行,本宫知道你忠心,可是你说话做事怎么总不过脑子,皇上既然不想让本宫知道,本宫当然要避嫌,真像你说的那样,本宫跑到光明门前去大吵大闹一番,这不是当着别人的面抽皇上的耳光吗?外头那帮大臣本来就对本宫有诸多不满,咱们还可这劲儿地往刀口上撞,你是唯恐你家娘娘倒得不够快吗?”
小秋被她这么一说,又耷拉下了脑袋,蚊子样哼哼道:“奴婢就是咽不下这口气。”
“咽得下咽不下都得咽下,你以后要是再这样口没遮拦做事嚣张,迟早会害了本宫,本宫只有把你送出宫去,另找人来伺候了。”持盈板起脸来严肃地道。
小秋吓一跳,赶忙跪下去:“娘娘息怒!奴婢不敢了,奴婢以后一定不会再这么冲动了。”
持盈叹了口气,撩起车帘向外看去。
天空一碧如洗,想必今晚的月亮也会格外明亮,就不知到时候陪在自己身边赏月的人,究竟会是谁了。
这边持盈出了皇宫,那边秀女们也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地入了宫。秀女入宫只能走偏门,但是要到万晟宫,必须得经过光明门,内务府于是将等候区设在了光明门外,来自五湖四海的上千名妙龄少女大的十五六,小的只有十二三,都是如花似玉的年纪,一个个春光满面,小声交谈着,对中选充满期待。
她们中有中原各州的达官贵人家的女儿、幼妹,也有东阊等国的公主,呼蒙托儿的公主也赫然在列,只不过因为风俗的关系,这位公主轻纱掩面,很难看清真实面貌。
不乏有中原的千金小姐上前去搭讪这位战败国的公主,有的抱着交好的意图,有的则纯粹为了羞辱人家,无论哪一种,呼蒙托儿公主一律不搭理,低着头坐在椅子里,身边的侍女操着不太流利的汉语说:“我们公主初来乍到,水土不服,需要安静休息,请不要来打扰。”
碰了一鼻子灰的中原小姐们纷纷撇嘴,露出一脸不屑,然后各自走开了。
虽然是盛夏时节,但公主却包得严丝合缝,只露出一双眼睛,眼神有些没精打采,不时地闭上,似乎真的不太舒服,身旁的侍女很担心地一直轻轻抚着她的肩。
太监一次次地来点名,等候的人越来越少,终于轮到了呼蒙托儿公主,她在侍女的搀扶下迈过光明门的门槛,跟着其他秀女们一起走向万晟宫。
崔绎身着紫金龙袍,端坐在殿上,秀女们依次站成一排,杜衷全念到一个名字,便有一人上前见礼,崔绎面无表情地听着看着,不作任何表态。
“呼蒙托儿公主妲娜利亚。”
崔绎玩着手里的鼻烟壶,嘴角浮起一丝耐人寻味的笑。
妲娜利亚公主上前来,行了一个当地的礼,荣氏眯着眼远远地瞧了瞧,说:“把面纱摘了,给哀家瞧瞧。”
侍女忙道:“回禀中原的太后,我们呼蒙托儿人的习俗,女人的脸是不可以露出来让陌生的男子看见的,如果太后想看,公主可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