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水浒之武大郎传奇》第517章


更加巧妙的,三人还各自在各自的国度之内,都占据着非常举重若轻的重要位置,换言之,三个人代表了三大势力,隐隐针锋相对,即使武大与周侗之间似乎总有一些联手的意思,但莫要忘了,扶苏公子与周侗之间的关系也必然不差,三人最终到底会何去何从,目前尚不可知。
只有一点是非常确认的,扶苏公子看武大很不爽,从阳谷到汴京,再到燕云,扶苏公子就一直没停止过给武大找麻烦。
但,扶苏公子与武大都不是那种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的人,他们彼此心中即使再如何恼怒对方,在表面上还是看不出来一丁点的,甚至很是惺惺相惜的样子。
俩人端坐在一张小圆桌前,谈笑风生。
武大在描述倭国风光,以及大海上的风情;
扶苏公子则在讲述高丽的别致,以及辽国的严冬。
一壶温酒,一小碟猪头肉,拍了个黄瓜,这就是俩人所有的下酒菜了。
扶苏公子不远千里来到燕云,自然是有要事相商,但俩人始终不谈政事,只聊风月。
武大给扶苏公子说了一件趣事,是这样的:
“某人得了一紫砂壶,非常喜爱,经常把~玩。夜里,一不小心,失手将壶盖打翻到地上,甚恼,壶盖都没了,留壶身何用?浴室抓起壶身扔到了窗外。天明,发现昨晚壶盖掉在了棉鞋上,落在地上丝毫无损,恨之,一脚把壶盖踩了个粉碎,出门,却看到昨夜扔出窗外的壶身,正完好的挂在枝头。你说有趣不有趣?”
扶苏公子大笑,甚喜,跟武大也讲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小故事,
“一孩子拿着俩苹果,母亲问:给我一个好不好?小孩看着母亲,把两个苹果各咬了一口。母亲很失落,这时,小孩咀嚼完后,将左手边的苹果递给母亲,说:这个更甜更好吃,给母亲吃。你说这孩子懂事不懂事?”
武大颔首,甚赞,与扶苏公子满饮一杯,笑意吟吟。
大概小半个时候之后,扶苏公子告辞离开梅园。
俩人似乎什么都没说,但似乎又全都已经讲过了。
其实,扶苏公子能来,就已经表明了辽国的态度,一切尽在不言中,看破不说破,这就是两个成功政客之间的交锋。
真正身居高位者,从来都不会争辩个脸红脖子粗,一切都如同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
懂了,就是懂了,不懂,那就无需再谈,因为不是同一个水平线上的。
武大所讲的故事很简单,不要因为一时得失便恼羞成怒;
扶苏公子懂了,很快做出了回应,或许暂时的困境很疼,但忍耐过后,结果却会很甜。
毫无疑问,相对而言,扶苏公子此次的姿态放的很低,比以前更低了,他就是要告诉武大,辽国会继续与燕云保持亲密无间的联盟,他也是在告诉武大,辽国会尽快撤出高丽,并且对上次辽国趁武大远征倭国,将西京道突然拱手让出,致燕云于水火,做出道歉。
或许,这是最好的结果。
但是,扶苏公子走好,武大却皱起了眉头,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扶苏公子,以及辽国表现出来的姿态,太低了,太低了不好吗?好是好,这符合燕云的利益,但,也非常不好,因为这是一个非常不妙的征兆。
即使辽国远征高丽失败,即使燕云突然宣布正式与大宋联盟,即使辽国国力如今正处于衰败阶段,但,辽国并没有山穷水尽!
困难,终究只是暂时的,何况,如今吐番、回鹘、黑汗正在紧急接洽当中,西北三大国度一旦彻底融为一体,结为攻守同盟,必然会对大宋与燕云造成极大的掣肘。
在这种虎视眈眈,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势之下,大宋与燕云根本不可能突然攻打辽国,辽国毕竟幅员辽阔,一场大战下来,旷日持久,在此期间,辽国大可直接与吐番结盟,共同对抗燕云与大宋,那么此时此刻,辽国何须对燕云如此毕恭毕敬?
至于高丽对辽国的威胁,说句心里话,辽国根本不太在意,高丽如今根本就上不了台面,只要燕云不主动攻打辽国,单凭高丽一己之力,不可能对辽国造成太大的威胁。
那么,问题就来了,辽国何至于此?何至于突然变得对燕云如此温顺?连个最起码的条件都没提?
听话听音,听一个人讲话,不只是要听他讲了什么,还要揣摩他没讲什么,难道,扶苏公子是在极为隐晦的表达辽国对燕云的不满与戒心?
或许,这才是扶苏公子此行最大的目的?
这一切的一切,都没有定论,这种模棱两可,是最值得耐人寻味的。
不得不承认,武大迅速成长的同时,他的老对手们,同样也在迅速成长,今夕不同往日,真的是越来越难缠了。
武大沉吟了许久,轻饮了一口酒,摩挲着下巴,咋吧咋吧嘴,满脸玩味的喃喃道:
“啧啧啧,有点意思……”
天邪见武大终于回过神了,面无表情的低声说道:
“家主,大宋三皇子赵楷,已经在外等候多时。”
赵楷这个小王八蛋,上次代表宋徽宗出使燕云,阴差阳错,得了许多好处,连同行的秦桧与东郭太寻,都对他隐隐表示了投诚,回京之后,大宋太子又被周侗拿下,丢了太子之位,赵楷大刀阔斧,锋芒毕露,如今是大宋众多皇子之中,最为得势,也最有希望拿到太子之位的人选之一。
这小子居然又来燕云了,很明显是在尝到了甜头之后,想要再吃一块蛋糕啊。
武大思索了片刻,淡淡说道:“晾晾他,无需理会,就说本王正在带孩子,没时间见他。”
话落,武大起身,直接扬长而去。
第689章 硬汉!
北燕王府最近很是热闹,燕云境内手握实权的大人物,无论是武将还是文官,除了实在脱不开身,其余的几乎全都来了。
尤其是对于文官而言,北燕王武植一向基本很少亲自插手地方事务,这种能够近距离面见北燕王的机会非常稀缺。
毫无疑问,如今北燕王府之内,人才济济,如若这时候有人能够强行攻破北燕王府,虽然不至于直接将整个燕云覆灭,但燕云势必也将会元气大伤。
只是北燕王府是有名的龙潭虎穴,这么多年也不是无人尝试强行进攻北燕王府,可惜大多数情况下,他们还没能进入北燕王府大门,就被灭杀,连北燕王的一根毛都没见到就死了。
而燕京城,则比北燕王府更加热闹一些。
燕京城身为燕云中心城市,本就富庶繁华,如今临近年关,就更加不得了了,除去燕云官员之外,这里还汇聚着大宋使团、辽国使团、高丽使团、大理使团,甚至就包括如今与燕云的关系并不如何融洽的吐番、回鹘以及黑汗,也都派来了使团。
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燕云疆土虽然并不算太大,但随着北燕王武植强势入驻,自立为王,如今的燕云已经俨然成为中原大陆中心,尤其是燕云的商业,随着各大作坊如火如荼的逐批竣工,产量惊人,天下各国皆或多或少与燕云有贸易往来,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影响力正在逐步加深,各国不得不在年关之际,派出使团,即使是做点表面工程,也总比直接不来,被燕云记恨要强得多。
当然,商业贸易交谈终究只是个幌子,傻子都不相信例如大宋三皇子赵楷之流,会闲的蛋疼来燕云找北燕王谈商业贸易,即使赵楷真的有这么闲,北燕王武植他老人家也没这个闲工夫,这是天下人的共识,傻子都知道了。
如今,燕云与大宋联盟,吐番、回鹘以及黑汗正在接洽联盟当中,辽国自高丽退出,高丽宣布归降燕云,大理与燕云一直都是盟友,天下大势似乎随时都可能重新规划,在这种大战一触即发,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时候,各国自然都需要盟友,燕云当然是首当其冲。
毕竟,其他的先不说,燕云水师与飞虎旅,这两大利器,是让整个天下人都头疼不已的事情,而只要与燕云联盟,这两大兵种就会变成己方的底牌,那自然也就不许过于忌惮了。
各国使团必然会尽力争取燕云,当然,借着这次群雄齐聚燕京城的机会,或许,各国使团彼此之间,也会有交集,说不定可以深入谈一下,就会有一个意外之喜呢?
北燕王府大门洞开,但这个门口真的是不好进,即使侥幸进去了,喝几个时辰的茶,见不到北燕王,也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