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百年,我们才拥有了可以用来享受或者消磨的时光。
鉴于时间比金钱更有价值,重新评估对时间的认知,人们会提出这样的疑问:我们对时间的看法正确吗?银行户头上的头号富翁真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吗?那些终日赚钱却无暇享受生活的人值得羡慕吗?如何评估像钓鱼大师布伦特·福克斯(Brent Fox)这类人的财富?他选择低收入但能自由支配时间的工作,这是对时间的另一种看法。如何看待忙于开发豪宅却从未入住过的亿万富翁?理财师会根据你的投资目标帮你制定相应的投资策略,要是有人能帮你投资时间就好了,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你得成为自己的时间投资师并对以下问题有清晰的自我认识:你想从生活中得到什么?你如何规划时间?你如何有效地利用时间?最后,你还得成为自己投资选择的仲裁者。我们的研究显示,人们更乐于在精神享受而非物质享受上进行投资,像休假、结交新朋友等。研究同样表明,每个人都能因关注时间而获益——时间是什么?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如何用新的方式利用它以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这些问题实际上是关于生活的意义,回答它们你可能需要《圣经》(The Bible)、《摩西五经》(The Torah)、《可兰经》(The Koran)或一条静谧的山涧小溪。虽然我们无法为读者提供普遍适用的答案,但基于多年的心理学研究,仍然可以给出新的建议、策略和易行的方法,帮助读者更有效、更自觉地利用时间。
时间也有成本吗
与时间科学有关的另一条经济学定律是机会成本的概念。从经济学上看,机会成本就是失去某个机会的代价。例如,如果你决定买1 000美元的谷歌股票,那你就会失去投资雅虎、IBM,或直接存银行的机会。你做任何选择都得放弃其他的机会。机会成本这一概念表明:一个人的投资额是有限的,而选择一种投资是要付出代价的。由于你的选择而产生的时间、金钱等机会成本的代价无所不在而又难以察觉,所以无论你选择何种投资,都得同时放弃其他投资,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机会。对于金钱投资,你可以选择最保守的方式将其存入银行,而对于时间则行不通,它时时刻刻从你的生命中流逝,你对它的拥有只会越来越少。我们活在“钟表告诉我们时间”的世界里。
一旦你认识到时间投资存在机会成本,就会对此更加谨慎,并尝试作出更好的选择。莎士比亚曾说过:“不管结果如何,比起已经作过的事,人们更容易为没有作过的事感到后悔。”他曾写过这样的诗句:
当我传唤对已往事物的记忆 ,
出庭于那馨香的默想的公堂,
我不禁为命中许多缺陷叹息,
带着旧恨,重新哭蹉跎的时光。
例如,一名想成为好莱坞明星的女士,比起搬到洛杉矶而没有成名,她会更后悔没有搬到那里。所以,通过对本书的学习,你会更加积极主动地规划自己的时间,把握更多的机会,留下最少的遗憾。
时间的宝贵在于生命的有限,时间是人们度过一生的媒介,如果没有合理地利用它,将会付出代价。
当未来撞上过去
时间的重要性同样在于它的相对性。对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我们肯定不会陌生。爱因斯坦相对论同时预言了超能量和宇宙大毁灭,从而使我们看待世界和自身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比起爱因斯坦在方程式中的严密论证,时间的相对性更多受到个人因素的影响。时间不仅符合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和牛顿定义的参照物的影响,也被主观心理进程左右。个人的精神状态、时间观念及生活节奏都影响着其对时间的感知。
人类对自然界的科学研究始于15世纪和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但对心理世界的探索才有200余年的历史。爱因斯坦发现时间的相对性不仅存在于自然界,也存在于心理世界。他曾说过:
“一名男子跟心爱的姑娘坐上1小时,他觉得只过了1分钟;当他坐在火炉上1分钟,却感觉比1小时还漫长。这就是相对论。”
客观规律和心理定律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是固定不变的,而后者具有灵活性。心理定律随着形势和参照物的变化而变化,人们对心理定律的变化及作用能进行一定的控制,这一过程称为“建构性”。它与人们理解和解释世界的方式有关,一旦我们了解了心理定律和这个世界,就能最大程度地利用其为我们服务。
以著名的光学错觉图像(见图0—2)为例,就可以折射出人们是用不同的方式看待世界的。有时人们把底面A看成突出的面,有时把顶面B看成突出的面,两种看法都有据可循。但如果认可前一种看法,惩罚后一种看法,人们会以一种看法为标准,进而影响人们的判断。
图0—2 光学错觉图像
正如心理学家罗伯特·奥恩斯坦(Robert Ornstein)在他的代表作《体验时间》(On the Experience of Time)中所说,领悟时间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受到认知错觉的影响,如图0—3的内克尔立方体。一般来讲,在给定的时间内一个人要认知的因素越多,就会觉得时间越漫长。例如,赖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在相同的时间里,人们认为音调跳跃的声音比音调恒定的声音占用了更长的时间,其中声源方位无关紧要,变化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认知。简单的音调和响度的变化能让人对时间产生错觉,以为度过了更长的时间。
图0—3 内克尔立方体
在整个人生中,人们会遇到很多视觉上和知觉上的错觉,大部分都比上述的例子复杂。当没有“正确”的判断标准时,人在主观上会倾向于其中一种视角。用这种视角看世界可能会走向成功,而用另一种视角看世界可能会导致失败。用超前的眼光看世界可能让你“正赶上时间” ,用当下的眼光看世界则可能使你“落后于时间”。虽然从客观上讲,两种视角都没错,但这个复杂的人类社会在主观上通常有自己的偏好,倾向其中一种,排斥另一种,除非有像爱因斯坦那样睿智的人再提出一种全新的视角。
我们无法控制自然规律,但对看待时间涉及的因素可以施加影响。认识到这些因素作用的时间和方式可能使你从生活中获益更多,有助于你在时间视角不起作用时分辨事物。有时,个人的时间视角会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宗教信仰、教育程度、社会阶层或文化背景,但其他时候则可以自己决定。本书旨在帮助读者解决以下问题:认识自己独特的时间视角;了解该视角如何影响个人的思想、感受和行为;帮助读者发展时间的灵活性与敏感性,以便选择对自己生活最有利的时间视角。
关注现在,还是以未来为导向
让我们回顾1977年的一项心理实验,社会心理学家约翰·达利(John Darley)和丹·巴特森(Dan Batson)对普林斯顿神学院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了研究。这些学生在准备一个有关好撒马利亚人的布道演讲'2',演讲地点在校园的教学楼内,神学院的导师要对演讲进行评估。当每个学生做好准备后,参加演讲的人会被告知:A代表他已经比预定时间迟到了几分钟,现在必须马上去演讲厅;B代表他有足够的时间,但或许现在就该出发了。两种条件的唯一不同是对时间压力的微妙运用。研究者对这种情境充满好奇,它会影响这些准备终生修行的年轻人的行为吗?又会如何影响呢?
每个学生从准备室走向演讲厅的路上,都会遇到一个跌倒在过道里咳嗽不止的人,很显然,这个人需要帮助。但学生们不知道这个人是实验者的同伙。在没有他人在场的情况下,神学院的学生们面临着一个抉择:是像好撒马利亚人应该做的那样,去帮助这个患难中的陌生人;还是置之不理扬长而去,去完成自己“当一个好撒马利亚人的重要性”的讲演任务。那些“迟到”的学生会不会和那些“准时”的学生一样愿意帮助患难中的陌生人呢?对于神学院的学生们而言,做正确的事情胜过说正确的事情,对吧?但结果并非如此!
大多数确信演讲前有充足时间的学生,就是“准时”的学生,确实会停下来给予陌生人帮助。这一行为是和他所选择的职业相符的,那些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帮助他人的人们,理应帮助患难中的陌生人。然而,值得指出的是,90%处于“迟到”情境的学生不会停下来给予他人帮助。他们对痛苦的人置之不理,这是因为他们正在以未来为导向,他们满脑想的是不要误了约定的
小说推荐
- 管理中的心理学
- 作者:陆明前言管理的第一要素即是管人,也就是要根据人的心理和思想规律,通过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来改善人际关系,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劳动和管理效率。古人云“人事之最难在于知人,我们在每天的工作中需要和形形色色的人进行“心理上的较量。那我们怎样才能在和别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充分调动起周围一
- 最新章:第50章
- 时间轴监理会
- 《时间轴监理会》作者:藏妖文案在这个世界上,每天都有罪案发生。有可知的,就有不知的。有伏法的,就有逃离法网的。只有时间知道,不可知的脱罪者隐藏在哪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隐没在地下,默默地关注着每一分,每一秒。时间为他们打开一扇门,回归过去,查清真相。让“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成为悬在脱罪者头上的一把利刃
- 最新章:第298章
- 给理想一点时间
- 欢迎访问 www.87book.com李亚:给理想一点时间 2012年01月01日 10:51来源:凤凰网读书 作者:李亚 字号:T|T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转发这是艰难转型的时代,也必然成了纠结的时代。孔子言:士志于道。自古中国之士,便以进谏为天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企图以“道统”
- 最新章:第39章
- 多点时间约会
- 《多点时间约会》作者:古呆[多点时间约会 古呆 著/书籍介绍:萧南得到了一块手表,这块手表可以改变时间的磁场。或许有一天,你会觉得时间真的很难过,一节课的时间好像过了几个小时却还不下课。这是怎么回事?原因很简单—因为你是美女-章节内容开始-正文 第一章 神奇手表更新时间:2010-2-6 21:12
- 最新章:第75章
- 害羞心理学
- 《害羞心理学》全集【实体书精校版】作者[美]菲利普·津巴多★严正声明:请不要使用在商业用途,如果您觉得我们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去掉您认为侵权的书籍,谢谢支持!书籍简介:内容简介:害羞是一种天生的遗传基因,一种后天养成的性格特征,还是特定环境下的情绪反应?害羞是一重心灵的藩篱,一个自
- 最新章:第45章
- 怪诞心理学
- 作者[英]理查德·怀斯曼译者:路本福】作者简介理查德·怀斯曼(Richard Wiseman)教授拥有“英国大众心理学传播第一教授”的的头衔,他在包括欺骗、运气、幽默和超自然等不寻常领域的研究享誉国际,他是英国媒体最常引用的心理学家,他的研究在英国超过150个电视节目上播出。他定期出现在英国广播公司
- 最新章:第57章
- 犯罪心理学
- 作品:犯罪心理学 作者:闪苍 内容简介 2002年3月20日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一切都在孕育之中包括我们并不熟知的黑暗 18时34分,市中心的一个街角,一个男人怀抱着巨大的礼品盒。他匆忙的样子和一脸的幸福,叫任何人都会感慨曾经拥有的年轻时代。他不时低头看看手表,更加紧了脚步“但愿不要迟到,我的亲亲”
- 最新章:第81章
- 爱情心理学
- 爱情得到性灵的美化:爱情心理学 作者:莎伦·布雷姆序 三磨墨洗笔,惶恐之余,有点悲哀:终于轮到我给别人写序,唉老了…你看,女人就这样,无论多么英明神武都会紧张是否年轻漂亮之类破事儿。肤浅?也许。但据说此乃生物本能,无法超越,而且究其根本还是男人在乎吧:女性年轻才有择偶竞争力,漂亮是直接证据─大眼睛闪
- 最新章:第15章
- 心理学的故事
- 作者[美]墨顿.亨特译者:李斯第一卷前科学心理学第一章 猜想者荣耀归于希腊哲学家伯特兰德·罗素说“在所有的历史中,没有任何东西比希腊文明的突然崛起更令人吃惊或者更难于理解”希腊人的大部分文化是从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和邻近的国家借用来的,这种情况持续到公元前6世纪为止,可是,从公元前6世纪到前4世纪,他
- 最新章:第18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