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 (I-IV四卷全)》IV四卷全)-第112章


等一下。
如果文卷没了,方才之事就不是梦境了?不,如果不是梦,那样也好。文卷既被烧毁,对方就会死心了。
只是,叫人不舒服的是,自己何时回到房间睡下,竟毫无记忆。
真是梦吗?
还是真的呢?
真的话,应该有烧毁文卷的灰烬才对。
尊仁蹲下身,搜寻灰烬。
不,不是在地板。是在火炉里。
那时,自己不是把燃烧中的文卷放进火炉吗?
尊仁起身,将灯火罩映火炉。
有了。
炉里有看似文卷燃烧后的灰烬。
灰烬是有了,但文卷残留物呢?
虽然火势猛烈,但光那程度,不可能烧毁全部文卷。
应该还留有没完全烧毁的卷轴及其他部分。
难道被人拿走了?尊仁这样想着。
自称“大日如来”的对手,取走了炉内烧余物?
若是如此,那也好。
那文卷,其实是为了预防万一,事前预备的另一文卷。
是尊仁所抄写的《般若心经》文卷。
若对方带那烧余物,看到残留文字,应该会立即发现它是伪冒品。
要是发现了,不是会再回到青龙寺吗?然而,对方并无返转的迹象。
尊仁突然不安起来。
莫非真的文卷被人夺走了?
尊仁手持烛台走出惠果房间。
朝藏经阁走去。
藏经阁位于正殿西侧,以有屋顶的回廊与正殿连结。
尊仁快步穿过回廊,来到藏经阁前。
虽然门扉深锁,但他从惠果房间取来了钥匙。
入口处并无任何异状。
不过,那是个曾用幻术迷惑自己的对手。很可能趁自己睡觉时,用这把钥匙打开藏经阁,拿走文卷,再把钥匙归还原处。
或者,也可能使用其他方法潜入此地。
必须进去确认一下。
他用钥匙打开门锁,走了进去。
借助烛火前行,望向最里边的架子。
大批经典以卷轴形式,堆积在架上。
要从架上立刻找出那文卷,显然不可能。
必须逐一审视每一卷轴内容才行。
惟有亲自将文卷收藏在这里的人,才能一眼看出其所在。
知道此事的,仅有自己和惠果。
从上面数来第三个架上。
成堆卷轴当中,其中之一就是那文卷。
尊仁伸手取出文卷。
他把烛台搁在架上,双手捧着文卷,以灯光照映。
是这卷没错!
惠果曾对他说过,不可阅读内容,因此尊仁无法打开观看,但确实是这卷没错。
松了一口气后,正准备将文卷放回架上——
呵。
呵。
呵。
不知从何处传来低微的抿嘴笑声。
那笑声逐渐高扬,然后放声大笑。
“是谁?”尊仁大喊。
“原来藏在这里啊——”
有声音传来。
尊仁听到后,回头一看,胆颤心惊。
方才打开的门洞,正挡着一张巨大的脸孔。
是大日如来的脸孔。
一尊巨大的大日如来正站在藏经阁前,正弯着腰从入口处窥视里面。
原来自己还陷于幻术之中,还没醒过来。
大日如来的金色巨脸,反映架上的烛火,正闪闪发光。
大日如来从入口处张望尊仁,得意地笑了出来。
从入口处伸进来大日如来的巨掌。
“交出来。”
“不!”
尊仁将握着文卷的右手藏在身后。
刹时,某物抢走右手紧握的文卷。
“啊……”尊仁不禁失声呼叫出来。
他回头望向身后。
黑暗处,蹲踞着一个细小漆黑人影。
“终于拿到手了。”那人影说道。
低沉的嗓音,仿佛泥水煮沸一般。
“你、你……”
“抱歉。这东西我势在必得。”
“还、还给我——”
尊仁正想奔过去时,那人影却轻飘飘地浮上半空中。
身体紧贴着天花板。
像大蜘蛛一般,在天花板上不断移动。
“慢、慢着——”
尊仁虽然追赶上去,人影却穿过他的头顶,坠落地板之上,然后从已经看不到大日如来脸孔的入口处,向外跑出去了。
“你想逃吗?”
尊仁飞也似地追奔出去。
来到回廊,再跳入庭院。
月光下,却看不到任何人。
一个人影也没有。
惟有庭院的花草树木,映照着从天而降的月光,在尊仁周遭闪闪发光。
第三十一章 胡神
〔一〕
空海于自己房里,正在纸上写字。
由左而右,横向书写波斯文。
橘逸势在旁观看。
正午——
窗外可以望见明丽的西明寺庭院。
书写告一段落时,逸势出声说道:
“喂,空海啊,你知道自己在写些什么吗?”
“约略知道一些。”空海答道。
他的桌上有一本书。
波斯文写成的书。
此刻,空海正将内容抄写在纸上。
那是从拜火教安祭司那儿借来的羊皮书。
“这到底是什么书 ?''”
“有关胡国之神的故事——”
“都写些什么呢?”
“就是写神是光之类的故事。”
“是吗?”
“所以他们才膜拜光源的火——”
“嗯。”
“这光神名为阿胡拉·玛兹达。”
“是吗?”
“简单地说,这一方是善神,另一方则是恶神。”
“然后呢?”
“恶神主司黑暗,而这世间,可说是光神和暗神的战斗场所。”
“唔——”
“现在两方势均力敌,不过,最后似乎是光神赢了。”
“嗯。”逸势赞叹地叫出声。
“很有趣。”空海说道。
“确实有趣。”逸势答。
“虽然有趣,可是还不充分。”空海说。
“什么不充分?”
“光是如此,仍无法充分说明这天地间的一切——”空海答道。
〔二〕
“恶神名为安格拉·曼纽,以前我不是向你说过了?”空海如此说后,逸势答道:“啊,我想起来了。”
“这善恶之神互斗,一方胜利的结果,似乎有些荒诞。”
“荒诞?”
“就像说给小孩听一样。”
“是吗?”
“在天地之间,要说明宇宙法理,给神取名字也不是不行。分成善神和恶神也可以。可是,让其中一方取得胜利,就有点……”
“有点荒诞?”
“嗯。”空海点头说:“这样根本无法解开天地之谜。”
“解谜?”
“反而是摩尼教义,以解谜来说尚属上乘。”(译注:摩尼教为源自祆教的宗教,公元三世纪由波斯人摩尼(Mani)所创立。在中国又称“明教”,乃由于信徒称呼其神“明尊”之故。摩尼教于唐朝大历三年(公元七六八年)传入中国,并在长安建有大云光明寺。此亦即金庸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中之明教。)
“摩尼教?”
“琐罗亚斯德之后所出现宗派,与拜火教信仰同一个神。”
“哪里不一样呢?”
“简单说来,就是善神与恶神——阿胡拉·玛兹达与安格拉·曼纽的争斗,并非是哪一方取得胜利,而是两者继续不断纠缠下去。”
“难道这样才合乎天地法理吗?”
“嗯。大凡天地就是这么一回事。所谓阴阳,就是一种正反关系。就像铜钱,既有正面,也有反面。这世上不存在只有正面的铜钱,也没有只有反面的。”
“善与恶也——”
“善与恶,并不是天地法理。”
“什么?”
“善与恶,是人法创造出来的。”
“怎么说呢?”
“这里不是有个砚台吗?”空海用手指着书桌上的砚台。
“是呀,那又怎样?”
“逸势啊,那么,这砚台是善是恶?”空海突然如此问道。
“砚台哪来的善恶?砚台既非善也非恶。砚台不就是砚台吗?”
“没错,这是当然的。”
“所以,又怎样?”
“可是,我拿这个砚台砸你,又如何呢?”空海将砚台拿在手上。
“你饶了我吧。莫非你真想砸我?”
“不会砸你。可是,你不想被砸吧?”
“当然。”
“为什么?”
“如果砸中,就会受伤。即使不受伤,被砸中会痛吧?”
“逸势啊,也就是说,我拿来砸你的砚台,对你来说是不是一种恶?”
“唔,大概是吧。”
“道理与这个一样。”
“——”
“把神区分为善或恶,那是人的法理。用人的法理来解天地之谜倒也还好,可是,若要让一方胜过另一方,而且只让善神存在的状态永远持续下去的话——”
空海还未说毕,外面传来呼唤。
“空海先生……”是大猴的声音。
“什么事?”
“子英和赤先生求见——”
“请他们到里边来。”
空海话说完不久,便传来慌乱的脚步声,接着子英走进屋来。
“怎么了?”空海问道。
“打听出来了。”子英压低声音说道:
“位于崇德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