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 (I-IV四卷全)》IV四卷全)-第96章


黑暗中,牡丹依然艳彩跃然。
那颜色仿佛带着香气。
牡丹虽无桃花、梅花般的芳香,取代香味的却是一身绚丽的色彩。
正如黑暗中还可以闻到梅花芳香那般,在黑暗中似乎也能看到牡丹所绽放的色彩。
突然——
藏经堂前——庭院深处有东西在晃动。
是人影。
人影缓慢地动作着。
在做什么呢?
虽然在动,却不是走动。
那人影正在舞动着。
似乎是名女子。
月光下的发丝发出银色光泽。
身穿宫人模样的华丽衣裳,女子不停地舞着。
月光中,手臂徐徐向上伸展,白皙的手臂在半空翩然翻转,指尖与月光一起降落。
她的身子缓缓摇晃旋转,脚抬起,踩地有声。
仿佛即将被月光吸去,那身子像是要升上天际。
似乎想要飞天,却无法升上天去。
宛如天女爱恋着天际般舞动着。
空海默不出声,静静地停下脚步,观看着那舞动。
女子丝毫未曾察觉空海的存在。
全心全意投入自身的舞蹈,仿佛自己就是舞蹈本身。
空海不避讳地故意向前走去,靠近那名女子。
然后——
空海蓦然发现,那女子并非年轻女人,而是一位老女人。
在月光下舞动的,是一位经过岁月洗礼的老女人。
可是,不知什么原因,稍早前竟没能察觉出来。
虽说是夜晚,却是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
照理来说,如此近的距离已足以辨识,却因为始终深信那女子是年轻女人所致。
舞蹈的动作,并非老女人所能为。
是年轻女子才做得出来的。
难道被其动作所迷惑了?
现在仔细察看才明白,发丝所散发的银色光泽,并非月光造成,而是她的白发。还可看见脸庞浮现深深的皱纹,脸颊皮肉也垂垂老矣。
这位老婆婆,当已届高龄了吧。
不过,尽管老,却美极了——
映入空海眼中的,只有那舞蹈的美。
已到这般年纪的人,怎还能有如此的动作?
为什么这位老女人要在这样的时间、这样的场合舞蹈?
仿佛饱经风霜的牡丹精,受到现世的月光召唤,被请求演出古老的舞蹈,抑或是自身难以抗拒月光的神秘,而飘然现身——
此时——
“喂,空海。是我,逸势。”
从后方传来一阵呼叫声。
空海回头一看,橘逸势站在后面的牡丹花丛里。
“空海啊,好个良宵花月夜。月色太美了,我也出来走走,观赏牡丹花。”
空海将那声音听成是逸势的声音,将那身影看成是逸势的身影,也不过是瞬间之事。
“如何?我们也来一起赏牡丹吧?”
这不是逸势的声音。
而是女子身穿男人装束,模仿男人声调在说话。
唐语口音。
若是逸势,绝不会说出“我是逸势”这样的话。
故意谎称是逸势,其实是对空海下咒。
两人单独相处时,逸势也不会用唐语和他打招呼。
剎那之间,空海已经完全明白了。
即使是瞬间,空海确曾将那声音当作是逸势,除了夜晚的关系,也可能是因为在此之前,空海心灵某部分,一直在扮演、念想逸势这个角色吧。
话虽如此,就算时间如何短暂,能让空海错觉见到逸势,也足以证明对方是个法力高强的人。
那女子,与舞蹈的老女人并非同一人,是个年轻女子。
“是女的——”
空海这样说出时,女子的表情突然变僵硬了。
“不愧是空海先生——”
女子恢复成普通声音说道:
“若是一般人,很容易就被我骗住的。”
“为何要对我下咒?”
“因为有必要。”
“有必要?”
“不过,现在已经没必要了。”
语毕,女子一个转身,牡丹花簌簌摇晃。
女子朝牡丹花丛中飞奔而去。
空海本想自后追赶,随即打消此想法。若女子无意做些什么,就此离去,那当然是最好的了。
就算追了上去,也可能有不测之事等在那里。空海对自己的脚力有信心,追去不成问题,不过,若是途中遇袭,便可能会有危险。
更何况,空海身上没有携带任何武器。
倘使对方埋伏等待,以刀剑砍杀,空海可就难逃险境了。
刚要踏步向前,空海便打住,望向先前老女人舞蹈之处。
别说是老女人,此刻,连个人影也没有。
原来如此——
空海恍然大悟。
所谓必要,原来是指此事。
为了让在庭院舞蹈的老女人,有足够的时间消失踪影。
不过尽管如此,为何老女人要在庭院舞蹈?
女子和那老女人之间,是什么关系?
这两个女人,又和空海身边所发生的一连串事件,有何关联?
呼——
空海朝夜气之中微微吐了一口气。
环顾四周,已不见年轻女子、老女人的身影。
只见牡丹花像被月光濡湿般,兀自发光着。
〔三〕
“唉,世事总难称心如意啊……”
在空海面前说这话的人,是橘逸势。
今早,好久不见的逸势,突然造访空海。
逸势面色沮丧,毫无生气。
他虽然以儒生身份入学了,终于开始过着真正来到大唐目的的生活,但似乎非常辛苦。
“我啊,当然也不是认为来了之后,只要读读《论语》就可以了。只是,学问之外的事,要担忧的实在太多了。”
“是钱的问题吧?”空海问。
“是啊。太花钱了。学费和其他等等,还不只这些花费,为了找门路入学,必须透过各种人推荐介绍,花了不少银子。”逸势伸手搔头继续说道:
“准备的钱,已花了三分之一。看样子,根本没法待上二十年。”
话虽如此,若身兼工作,就做不成学问,而光做学问,就会将钱财花尽。逸势因此感到苦恼。
“以前说过,我在家乡,名声还不错。大家都说逸势有可取之处,才气洋溢,既能写字,也通汉籍。可是,来到大唐,才知道我不过是名泛泛之辈。况且,比起书法的才能,这里更需要交际的能力——”
逸势叹了一口气。
“空海啊,自己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我还有几分自知之明。我可不是昧于自知的愚人。正因为如此,我才觉得苦恼。我勉强也算是个有才能的人,所以我看得清楚自己是何许人也。在日本,看到有小聪明的人,我总将他们当作愚人。像藤原葛野麻吕之流便是。他们只是靠着血统爬上那个位置而已。可是,这次我必须拿我看待这些人的眼光,来看待自己。不,我已经如此在看待自己了。来到大唐的我发现,归根究底,我也是和他们是同样程度的人物而已。”
逸势直言不讳地对空海吐露内心话。
而且,还一针见血地看透了自己。
“住在小池子里的鱼,突然把它放在大海,告诉它自由自在地游吧。结果,它游来游去,却不出池子大小的范围。可是,空海啊,你不一样……”逸势一本正经地望着空海说:
“我比较适合日本。不过,空海啊,你是不是比较适合大唐呢?”
逸势注视着空海。
“我对那个曾经事事都瞧不起的日本,如今却怀念得很哪。”
逸势一骨碌仰躺到地板上。
双手枕在头下,仰望着天花板。
“还要二十年……”逸势有点丧气:
“我大概也会像晁衡大人一样,客死异乡,回不了日本了。”
“想回去就回去吧……”空海说道。
“回去?”逸势再度爬起身来。
空海那句“想回去就回去吧”,对逸势来说,并非一句冷淡的话。
他的语调既安静又沉稳。
仿佛不带感情似地,心里想到什么就脱口而出。
“以前,似乎也一直说过这样的话。不过,说到回去,如果日本没有船来,也是徒然。”
“会来。大概会吧。”
“什么时候?”
“最快明年,再晚也是两年后吧。”
“怎么可能?”
“可能。”
“为什么?”
“我已对藤原葛野麻吕下咒了。”
“下咒?”
“德宗皇帝不是驾崩了吗?”
“我知道那件事。可是,那件事为什么是下咒呢?”
“那是下咒的根源。我下的是话咒。”
“话咒?”
“葛野麻吕归去时,不是骑马到渭水吗?”
“嗯。”
“那时候,我靠近马旁,对葛野麻吕说了一番话。”
“什么话?”
“再怎么说,大唐皇帝驾崩,日本使节正好在场。以日本国立场而言,我们总不能就此作罢吧——”
“什么意思?”
“归去后,必须向天皇报告此事,然后重整衣冠,带着恰如其分的礼数以及天皇的悼词,再度前来向永贞皇帝致意。不这么做,日本国会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