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轻轻攀上二楼,当时天气渐热,窗上垂着青纱,隔着纱影,他偷眼一望:里面正是那个女子!
那是一间小巧的闺阁,屋内陈设素洁,那女子正坐在灯前,埋着头,静静绣花。
硃安世便趴在窗外,一动不动,望着那女子,一直到深夜,那女子吹熄了灯,他才轻轻移步,悄悄离开。
自此以后,硃安世夜夜都去,他不知道能做什么,只是趴在窗外,偷偷看,那女子也始终娴静如一,甚至难得抬起头。
有一夜,硃安世在去的途中,闻到一缕幽香,见路边草丛中开着一簇小花,心下一动,便顺手摘了一朵,到了那女子窗边时,轻轻放在窗棂上。
隔夜再去时,发现那朵花已经不在。
难道是风吹落了?
以后再去时,他都要带一朵花,偷偷放到窗棂上,第二夜,那朵花总是消失不见。
长安,直城门大街。
轺车缓缓而行,杜周呆坐车中,木然望着宫墙楼阙。
汗血马追回,天子气消了不少,但随口就问盗马贼下落,杜周却只能说仍在追捕。天子当即面色一沉,得马之功顷刻间化为乌有。杜周俯伏于地,丝毫不敢动,天子喝斥了一声,他才忙躬身退下。
天子性情愈老愈如孩童,好恶愈来愈任性,喜怒愈来愈难测。身为臣下,真如《论语》中曾子所引那句《诗经》:“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回到宅里,妻子见他脸色阴沉,小心上前,要帮他宽衣,他摆摆手,驱开妻子,自己伸手慢慢摘下冠帽,望着那冠帽,又发起怔来:只要在朝为官,除非到死之日,谁也不知明日脑袋是否还在颈上,是否还能戴这冠?
但不做官又能做什么?回乡养老?一旦没了权势,连亭长小吏都要借机欺辱你,你当年不正是为了不受这些欺辱,才发狠读书谋职?登得越高,敢欺辱你的便越少。这世事便是如此,只有这条陡路,不进则退,别无他途。
他正在沉想,书史忽然拿着一卷锦书进来,是成都的急报,杜周展开一看:硃安世又逃走了。
他将那锦书紧攥在手里,嘴角一阵阵抽搐,心里生出一把锯齿刀,一刀一刀慢慢割在一个囚犯身上,那囚犯没有面目,名叫硃安世。
这时,刘敢脱履轻步走了进来,杜周见到,随即松手,将急报扔到脚边,面上也恢复了常态。
刘敢似乎察觉,说话比平日更加恭敬小心:“那介寇家中果然有宫中禁品,他家人已经关在狱中,卑职照大人吩咐,留下了他父亲,那老儿现在应该也赶往宫中,给他儿子报信。介寇很快便会得知消息。”
介寇是宫中黄门苏文手下亲信。
那些绣衣刺客所穿苍锦,是由苏文从织室中取走,杜周多方打探,却查不出任何下落。他知道苏文一向爱财贪贿,所以才想到这个主意,从苏文身边小黄门下手。苏文既然贪财,手下自然也干净不了。
果然,才过了两个时辰,门吏来报,黄门介寇求见。
杜周当然不愿出面,仍让刘敢去办。刘敢领命出来,回到自己书房,书吏已将在介寇家查没的物件清单抄好,呈给他,他接过来,坐到案前,仔细看了一遍,又让书吏将那块从织室得来的苍锦取来,放在手边,这才吩咐书吏引介寇进来。
介寇一脸惶急,进门就伏地叩拜:“刘大人开恩,我家中那些东西都是我得的赏赐,小人在宫中当差多年,从不敢私取一丝一线。”
“哦?如此清廉?难得,难得!那就请你一件件说明来路。”刘敢拿起那张清单,扔到介寇面前。
介寇忙拾起来,展开一看,顿时变了色,伏地又拜,额头敲得地面咚咚响:“刘大人开恩,刘大人开恩!”
刘敢缓缓道:“我倒是愿意卖你个人情,但执金吾杜大人你是知道的。”
介寇继续哀求:“刘大人,您一向最得杜大人亲信,您只要开口,杜大人一定会容情。”
“我为什么要开这个口?”
“只要大人饶了小人一家性命,小人一辈子都铭记大人活命之恩,从今往后,任凭大人差遣。”
“往后的日子谁说的准?眼下我正好在为一件小事烦心,这事你应该知情,只要你能如实说出来,我就替你在杜大人面前说情。”
“谢大人!大人尽管问,小人只要知道,绝不藏半个字!”
刘敢命书吏将那块苍锦递给介寇,问道:“这锦你可见过?”
介寇一见那断锦,一惊,略一迟疑,才道:“小人见过。”
刘敢点了点头:“我知道这是苏文从织室取走的,他拿到哪里去了?”
介寇闻言,越发惊慌,低头犹豫很久,才答道:“他交给了光禄勋吕步舒。”
第二十六章 袖仙送福
转眼,炎夏消尽,天气渐凉,已是秋天。
硃安世仍旧每夜去看那女子,每次去仍要带一朵花。
第二天,花朵总会不见。他知道定是那女子取走,二人虽然从未对过一眼、道过半字,但借由这花朵,竟像是日日在谈心一般。
硃安世以往只知道饮酒能上瘾,没料到,送花竟比饮酒更加醉人难醒。
只是入了秋,花朵越来越少,菊桂芙蓉又尚未开。只有皇宫或王侯花苑温室中,还有一些奇花异卉。他顾不得那许多,隔几日就去侯府御苑中偷盗一株,养在自己屋里。一朵一朵摘了,送到那女子窗前。
一夜,他又来到那女子窗外,刚要放花,却一眼看见窗棂上放着一块白绢,叠成小小一块。他吓了一跳,忙轻手取过来,就着窗内微弱灯影,打开一看,是一方手帕,帕子上绣着一株枝叶,上结着青色果子,帕角还绣了一团碧绿。
这一阵,那女子绣的正是这张帕子!
硃安世又惊又喜,忙向里望,但那女子仍安坐灯前,静静绣另一方帕子。
硃安世正不知该如何是好,忽然见那女子放下帕子,抬头向窗外望过来,轻轻一笑,接着竟站起身,向窗边走来!
硃安世惊得几乎倒栽下楼去,心跳如鼓,强撑着,才没逃开。
“你又来了,谢谢你的花!”那女子忽然轻声道。
硃安世第一次听到她的声音,如清泉细流。她背对灯光,看不清她面貌,但身影镇静而亲切。
硃安世大张着嘴,不知道她是不是在和自己说话,更不知道该不该答言。
“你为什么不说话?不过你要小声一点,不要让我爹娘听见。”那女子又道。
硃安世仍张口结舌,浑身打颤,但心中恐惧散去,狂喜急涌。
“我叫郦袖,你叫什么?”
“硃——硃安世。”硃安世终于能开口了。
“你为什么每晚都要来这里偷看我?”
“我——我只是——只是想看你。”
郦袖笑起来,笑声也泉水般清澈。
“你不怪我?”硃安世小心问道。
“为什么要怪你?你又没吵到我,也没有做不好的事。”
“那我以后还可以来看你?”
“我也想见到你。”
“你能看见我?”
“现在看不见,外面黑,不过,四月十七那天,你来我家店里买夏衫,我见过你。今天是七月十七,都已经整三个月了。”
硃安世无论如何也没有料到,他第一眼看到郦袖时,郦袖也留意到他。
郦袖继续轻声言道:“你那天试的那件衣裳其实不大合体,可你胡乱一试,也不还价,随手就买了,我猜你一定是个重义轻利的人。我还留意到你的靴子,已经很旧了,可你还穿着,我想你又是个重情念旧的人。”
硃安世一字一字听着,越听越惊心,不敢相信自己耳朵,但郦袖就在眼前,那清澈话语正出自她口中,绝非做梦!
有生以来,他从未如此大喜大乐过,只觉得世上所有福泽都赐给了他。
“这绢帕是给我的?”他紧紧攥着那方手帕。
“嗯,你懂上面绣的意思吗?”
“这个——我是个莽夫,生来粗笨……”
“不要紧,我说给你听,你就知道了。那枝子上结的果子是青木瓜,角上是一块碧玉。这绣的是《诗经》里一句诗:‘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硃安世虽然不通诗书,但也立刻明白了这句诗的意思,尤其是“永以为好”四个字,美过重过世间所有话语,简直如一轮红日,顷刻间照亮天地。
他睁大眼睛,呆住,说不出话来。
“我们不能再说了,怕爹娘听到。你回去时,小心一点。”
“好,好!”
郦袖转身回到案边,又回头朝窗外轻轻一笑,随后,凑近油灯,轻轻吹灭。
硃安世见灯光熄灭,呆立了一会儿,虽然不舍,却不敢久留,便悄悄翻墙离开。
他手里攥着那方绢帕,不断摩挲,欢喜得不知该如何是好。大半夜,一个人大笑着?
小说推荐
- 外星人论语
- 作者:傅东雄前言前言我很高兴我的这个决定,我满意我的这个决定。学而后知不足,立志而后知不足,投入而后知不足。如果当初就知道文学有这么大的胃口,文学需要这么多的投入,文学要用去我的这么多生命;如果知道文学需要我冒这么多风险,需要我放弃青云直上、颐指气使、驾轻就熟、八面威风的可能,我当初还敢做出那样的决
- 最新章:第287章
- 论语
- 《论语》作者:孔丘学而第一学而第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
- 最新章:第8章
- 论情敌组西皮的可能性
- 书名:论情敌组西皮的可能性作者:大碗小米粥文案梵猫:我不接受圣上做主役攻圣上:对,因为我们有一些私♂人问题=纸浆:嘤嘤婴圣上我是你的脑残粉圣上:给脑残粉么么哒^_=林梵:你干嘛,我们是情敌!盛上:白痴,我们是情人^_^总而言之,就是一见钟情却仍在温水煮青蛙最后抱得美人归的网配大神攻X死认为两人是情敌
- 最新章:第39章
- 论语力
- 揭秘伟大文化的震撼力:论语力 作者:孔健 于丹目录《论语力“出笼”花絮 序一为日文版《论语力》出版所作的序言 序二中国出现“于丹现象”的背景 第一章:于丹:在成长中的感悟 于丹《论语》扶桑行 于丹来了 初开眼界 精彩绝伦的授课 秋田的魅力逍遥游 有朋自远方来 下一个行程 于丹日本讲座 喜剧演员的抑郁
- 最新章:第26章
- 说论语
- 作者:贾志刚】前言《论语》该怎么读?关于《论语》的解读,有史以来成百上千的版本,但是解读来解读去,无外乎“说文解字”四个大字《论语》当然是经典,经典的著作意味着其中所展现的虽然是特定的时代,但是道理所适用的是所有的时代,特别是现代。许多人口吐莲花,将《论语》说得天花乱坠。仔细看看,不过是东拉西扯,牵
- 最新章:第83章
- 论语别裁
- ,论语别裁目录{小{说{网}前言上论学而第一为政第二八佾第三里仁第四公冶长第五雍也第六述而第七泰伯第八子罕第九 下论先进第十一颜渊第十二子路第十三宪问第十四卫灵公第十五季氏第十六阳货第十七微子第十八子张第十九尧曰第二十乡党第十附录孔学新语自序。论语别裁前言回首十五年的岁月,不算太多,但也不少。可是我
- 最新章:第182章
- 论语集注
- 《论语集注》作者:朱熹论语序说史记世家曰“孔子名丘,字仲尼。其先宋人。父叔梁纥,母颜氏。以鲁襄公二十二年,庚戌之岁,十一月庚子,生孔子于鲁昌平乡陬邑。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及长,为委吏,料量平;委吏,本作季氏史。索隐云“一本作委吏,与孟子合”今从之。为司职吏,畜蕃息。职,见周礼牛人,读为樴,义
- 最新章:第34章
- 论语译注
- 孔子生平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家 世】孔子的远祖是宋国贵族,殷王室的后裔。周武王灭殷后,封殷宗室微子启于宋。由微子经微仲衍、宋公稽、丁公申,四传至泯公共。泯公长子弗父何让国于其弟鲋祀。弗父何为卿。孔子先祖遂由诸候家转为公卿
- 最新章:第50章
- 于丹论语心得
- 于丹论语心得讲稿总共包括《论语》心得(一《天地人之道《论语》心得(二《心灵之道《论语》心得(三《处世之道《论语》心得(四《君子之道《论语》心得(五《交友之道《论语》心得(六《理想之道《论语》心得(七《人生之道》独家讲稿连载《论语》心得(一《天地人之道》序言《论语》所记载的,是孔夫子从生活中演绎出来的
- 最新章:第2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