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嘉贵妃传》第234章

设置字体大小:

杜贤雨多么精明的人,岂能不知道皇帝的打算。但知道又如何,这世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更何况只是按下杀害他母亲的凶手罢了。
杜府在愤怒,也得装出一副感激皇帝的模样。
杜府的反应他还看的明白,但在杜府守着不归的佳贵妃就让他惧怕。她似是而非的话,她不对劲的眼神,以及她让王妃传话的内容,都让他心惊肉跳。
他想到佳贵妃独自一人约她相见,想起她那魅惑的眼神,想起她那挑逗的话语,不知怎得就想起了当年的母后,圣母皇太后。
他母妃生他的时候难产而亡,又是圣母皇太后宫中的嫔妃,他一出生就被萧氏抱养了。他六哥被母后皇太后也就是当年的皇后萧氏养着,早早的封了太子。他却是被当时的萧妃养大的,他把她当作了自己的亲母妃。
直到她过世,他才明白,她一生中最爱的始终是自己的两个儿子。为了儿子,她可以逼死摄政王,逼死她自己。
延和十年,先帝在他晚年最宠爱的杨美人宫中驾崩,杨美人被皇后逼着殉了葬。先帝死的蹊跷又匆忙,就像是一道不能碰触的底线,宫中议论纷纷。虽然六皇子养在皇后膝下,又早早的封了太子。但没有传位遗照,到底使得前面的兄长不服。
先帝的胞弟,梁景王带着萧国公的势力镇压了二皇子和三皇子等人,扶持年仅8岁的皇太子继位。第二年,小皇帝改元昭康。
萧氏一族作为后族势大,萧后以皇帝年幼为由,妄图垂帘听政。外有强敌环绕,内有凤阳王虎视眈眈,宗室又不敢让外戚专政,双方僵持之下,推举了镇压叛乱的梁景王摄政,年仅二十五岁的摄政王叔,开始了暂代小皇帝摄政。摄政王叔立誓,自己摄政只待小皇帝大婚后亲政,便还政于帝。
尽管母后皇太后断然拒绝,但圣母皇太后和萧氏俱都同意了宗室的建议。
摄政王开始了摄政生涯,王叔虽然年轻,但作为留京藩王,手里捏着大梁的精锐暗卫,在朝中手段凌厉,打压了萧氏的气焰。最终逼的萧氏不得不敛去锋芒,屈居人下。
母后皇太后和圣母皇太后因为摄政起了龌龊,二人对摄政王叔的态度也截然不同。母后皇太后极其嫌恶摄政王,她心心念念就是使萧氏一族恢复昔日荣光;而圣母皇太后因为摄政王救了她们母子的性命,对摄政王感激有加。圣母皇太后心心念念的不过是希望儿子的江山稳固绵延。
摄政王朝中事务繁忙,在宫中时有留宿。因为跟母后皇太后交恶,摄政王对着年轻的圣母皇太后很是尊重。
二人会就朝中的大事有商有量,圣母皇太后也存在帮着年幼的儿子拢络摄政王叔的意思。一来二去,二人就在一起了。
母后皇太后听说后,却并未敲打自己的侄女。因为她想要侄女自食恶果,想在事情一发不可收拾的时候,把两人同时打落云端,想要恢复萧家的尊崇地位。
皇帝自幼被母后皇太后养大,皇太后再把他当作争权夺利的工具,也会有感情,是以一直瞒着皇帝。宫中的人慑于摄政王的淫威,自然不敢多嘴。
比皇帝小很多岁的八皇子,在皇帝登基后,还不满六岁后,因此一直住在圣母皇太后宫中。
昭康六年,他皇兄大婚后的第一新年,搬去皇子所的八皇子,溜到母后宫中,想给母后个惊喜。
八皇子记得他躲在他母后的衣柜里不知不觉就睡着了,直到被一阵衣服撕扯和耳光以及争吵的声音吵醒。
他不敢动弹,因为屋子里的人是他母后和摄政王叔的震怒的声音。
“你糊涂啊,我大梁皇室曾有预言,双子星现,帝王星衰。你这是要置澜儿与何地?”摄政王叔的声音带着压抑的质问。
“不是双胎,再说这是我们两个人的孩子。你为了我半生无子,那个女人那么折辱你,你不想要自己的孩子么?”太后的声音带着跟平时不一样的魅惑。
“阿晟,要不是姑姑无子,我又何必进宫为妃,与你分离。”
“不要再说,是我没本事,护不住你。这么多年,看着你受苦。但孩子不能留。我说过,你的澜儿就是我的孩子,你听本王的安排。”摄政王叔长久的沉默后开口坚决道,“你歇着吧,本王回了。”
他记得那天,他屏住呼吸,蜷缩在衣柜中,直到把自己憋昏过去。后来她趁着太后去更衣,溜出了她的宫中。
不多久,皇后怀孕。再然后就是皇上在皇后宫中诛杀了摄政王叔。拔除了摄政王和欧阳家以及萧家的部分势力后皇帝亲政,皇后也废为昭信夫人,打入冷宫。
熙嘉二年正月初一,大皇女在冷宫中出生,她的哥哥一出生就夭折了,母后也产后血崩而亡。圣母皇太后怜惜大公主失母,本想亲自抚养,但自己又缠绵病榻,最终把大公主托付给了母皇太后。
六个月后,圣母皇太后薨了,临死前暗卫留给了他,把留在身边的侄女萧氏依着母后皇太后的意思指给了皇帝为继后。同时留下话来,希望皇帝和母后皇太后姑姑善待大公主。即使将来大公主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后,冲动之下做出不可挽回的错事,也要保住大公主的性命,不得伤她。
大公主被母后皇太后拘在身边长大,母后皇太后的野心,都加诸在大公主身上。大公主的性子被养的怪异,不合时宜。皇帝因为她母后的死,并不太召见这个姑娘。
后来大公主出嫁西北,送她出京的时候,已经是八王的他,看到了越长越像圣母皇太后的那张脸,隐约明白了,这个大姑娘的身世。
他几次更大公主交手,他越发的肯定大公主就是她和他的女儿。大公主是那个冷硬手腕强横的人的骨肉,有些骨子的东西是与生俱来,无法更改的。
他也终于明白,他皇兄这么多年的隐忍和承诺到底是对着谁而许。
圣母皇太后为着皇帝的帝位弹尽竭虑,更是用着腹中骨肉麻痹摄政王叔,暗中却帮着皇帝周璇在世家间,最终一举扳倒了摄政王和欧阳世家。皇帝是感激母后的,但让他对着肖似圣母皇太后脸庞的大公主好,他做不到,只好不闻不问。
这些事,在大公主也死去的那一刻,就应该被他丢弃。但在这个夜晚,却又重回了他的记忆。
他不是摄政王叔,也不想当摄政王叔,去动他皇兄心里的那根弦;可佳贵妃逼着他不得不去碰触那根不能动的底线。
之因为杜家需要他去南冥,而他除了惧怕他皇兄的猜疑外,也想走出去外,做出这座困了他三十多年的玉京城。
当下八王换了身夜行服,准备夜探皇宫养心殿,找他皇兄聊聊。
那一夜养心殿中发生了什么,无人知晓,兄弟两个谈论了什么,也无外人知晓。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团帐中熟睡的小团子,听到这宫内已无人知道的秘辛。这残忍而又血腥的真相,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后来这小团子长大,成为了比他父皇更手段了得的皇帝,亲政时顺利从他皇兄手里拿回所有权利,确保自己无事,才把事前安排好的后招撤了手。此是后话。
熙嘉二十七年八月,杜国公府老夫人去世。杜家满门扶棺材返回西北老家岭峰,为老太太守孝,儿子媳妇守孝三年,孙子辈守孝一年。
杜家在朝为官者除了大房杜子青因为镇守南冥,被皇帝下旨夺情外,全部回乡丁忧。
嫁入杜家的五公主,进宫辞别了父皇母妃后,跟着驸马一起回了岭峰。
杜家百余年来,第一次全族离开京师,退出玉京政治圈。
因着杜家丁忧退出中心整治圈,南边的和朝中的势力都进行了大换血。南锣军中大权由杜子诚手里交到了镇南将军慕辛寅手里,皇帝把义女南珠公主嫁给了正一品镇南将军。
而刚攻下还在治理中的南冥被皇帝作为八王的封地赏赐给八王。八王留下长子幼女,带着王妃和其他儿女离京就藩,镇守南疆。杜子青作为朝廷派驻南冥的大臣,官升一级,成了正二品巡南总督。
杜家离京后,朝中的泽王一脉行事越发的低调。
八皇子身后的柳家跟七皇子的外家纳兰家后来居上,开始了新一轮的争斗。
后宫中,新晋秀女佟选侍趁着贵妃闭宫守孝期间得宠,九月入宫的她,侍寝过后连晋两家,封为常在。经过二个多月时间的固宠,晋为贵人,仅在有皇子皇女傍身的三仪之下,一时风头无两。
十二月,麟趾宫的顺充容因病过世,五岁大的八皇子被皇帝下旨教给佟氏抚养,晋佟氏为从四品充仪,赐字“玉”,人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