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父母》第4章


机会就这样鬼使神差地又一次来了,也就是这一次,彻底地改变了杨铁汉的人生命运。
这天,县大队正在杨家庄休整待命,肖大队长神秘地把杨铁汉叫到了大队部。说是县大队部,其实就是普通的一间老乡住的民房。
肖大队长找到杨铁汉,小声地说了一句:铁汉,你跟我来一下。说完,就独自走在前面。
大队长,有啥事?杨铁汉一迭声地追问着。肖大队长头也不回一下,甩着两只胳膊很快地在前面走。
杨铁汉觉得今天的肖大队长很是有些怪。
肖大队长径直把他引到大队部,此时,刘政委的样子就像个地道的农民,盘着腿,坐在炕上,一团团的烟雾把他密密实实地罩了。杨铁汉明显感受到,肖大队长和刘政委此前正在这儿研究着什么,这是他迈进屋门后的第一直觉。
肖大队长走进屋里,便背着手在空地上踱步。刘政委透过层层叠叠的烟雾望了杨铁汉一会儿,终于开了口:铁汉,坐吧。
杨铁汉看了看刘政委,又看一眼正在踱步的肖大队长,坐在了炕沿上。
刘政委犹豫着冲肖大队长问:老肖啊,是你说还是我说?
肖大队长挥了一下手:人是你定的,还是你说吧。
肖大队长说这话时,很有些火气的样子。
刘政委点点头,不紧不慢地卷了支烟,点上。
杨铁汉突然意识到,将要有大事发生了。以前,肖大队长和刘政委也找他谈过话,交待过任务,但从来不是今天这个样子。他有些紧张地看着面前的刘政委和肖大队长。
刘政委说话的声音很低、也很慢:刚接到省委通知,让我们在县大队选拔一名优秀的干部。
杨铁汉听到这里,一下子站了起来,他呼吸急促地说:让我去干什么?
刘政委又压低声音道:省委通知,是执行一项特别的任务,具体是什么任务,省委说是绝密。
杨铁汉不敢再往下问了,他参加县大队快四年了,早已由一名普通的战士锻炼成了一名排长。他知道组织的纪律和原则,明白该说的说,不该说的决不能说。他立在那里,听候着两位首长的吩咐。
刘政委说完,冲肖大队长征求道:老肖,你看你还有什么要交待的?
肖大队长不高兴地说:我有啥交待的,组织上这么定了,就定了呗。
看来肖大队长对这件事很有看法,也表示出了不满情绪。刘政委没再说什么,只是大度地笑一笑。
事后,杨铁汉才知道,关于选派他到省里执行特殊任务,肖大队长是不同意的。之所以不愿意让他去省里工作,肖大队长也是有着自己的打算。在肖大队长的心里,经过多年战争的锤炼,惟有杨铁汉和魏大河才是他得意的左膀右臂。现在,魏大河牺牲了,他就如同失去了一只胳膊,整天郁郁寡欢。
其实省委的通知也很简单,只说让县大队选拔一名政治上靠得住的干部,去省里执行一项特殊任务。接到通知,刘政委第一个就想到了杨铁汉,杨铁汉入伍近四年,不仅能打仗,还头脑灵活,不论政治上还是个人素质上,都可以让组织信赖。刘政委就和肖大队长商量:看来杨铁汉是不二人选。
肖大队长一听,头便摇得像拨浪鼓:不行,绝对不行!选别人我同意,唯独不能选铁汉。
刘政委不急不恼地反问:那你说说看,为什么不能选铁汉?
肖大队长急躁起来:铁汉这么能打仗,我正打算让他担任中队长呢。你现在把他抽走了,老刘你想过没有,这是釜底抽薪啊!
刘政委就笑一笑:那我问你,铁汉政治上合不合格?
肖大队长不明就里地说:那当然,他要是不合格,那全大队就没有人合格了。
刘政委点点头,又问:那他素质过不过硬?
那还用说,铁汉不仅能打仗,还有头脑。肖大队长的样子很有些得意。
刘政委听到这儿就胸有成竹地说:省委让咱们派一个政治上靠得住,又有素质的干部去执行特殊任务。但我想问问,老肖你知道特殊任务意味着什么?
肖大队长不耐烦地挥挥手说:老刘你别给我绕弯子,我不知道啥特殊不特殊,在我心里,打鬼子就是第一要紧的事。
刘政委仍不紧不慢地说:老肖,你说的在理,省委的特殊任务虽然没明说,但一定和打鬼子有关。现在我们是全民抗日,不是这个事,难道还能是别的事?省委既然选人,就一定是有重要的工作要做,我们应该选派最优秀的人才过去,而不应该藏着掖着,我们对上级要有一颗忠诚的心。
刘政委这么说完,肖大队长就没话好说了。他皱着眉头,蹲在地上,半晌才说:老刘你说的一定没错,可你让铁汉去,我还是舍不得。
刘政委以一副稳操胜券的样子,继续耐心地做着说服工作:从情理上说,铁汉走,我也舍不得。他是个好同志,可我们抗日要从大局出发,不能只考虑咱们县大队,老肖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在刘政委强大的政治攻势下,肖大队长只有屈服了,但他仍然心不甘、情不愿的样子。肖大队长一直梗着脖子,表面上想通了,内心还是很不服气。
省委的通知很急,杨铁汉在当天的夜晚就出发了。之所以选择晚上出发,也是省里的意思,选派的人去省里工作一定要秘密进行,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至少目前只有刘政委和肖大队长知道这件事。
为了保密,杨铁汉出发前换上了便装,他在大队部简单地与刘政委、肖大队长作了告别。走出大队部时,肖大队长一把拉住杨铁汉的手:铁汉,我送你出村。
考虑到行动的隐秘,两个人绕开了村口的岗哨,一路沉默地走着。杨铁汉终于憋不住地转过身道:大队长,你别送了,快回去吧。
肖大队长就立住了,伸出手抱住了杨铁汉:铁汉,你这一走,我是真舍不得啊!
杨铁汉也有些动情:大队长,我也舍不得离开咱们县大队,我会想你们的。
肖大队长松开杨铁汉,狠狠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咱们的工作都是为了抗日,在哪儿都一样,有机会回咱县大队看看。铁汉,保重啊!
大队长,你也要保重。说完,杨铁汉转身走进了夜色。两个人谁也没有想到,此时的分别竟成了一生的永别。
杨铁汉踏着夜色,咚咚地向前走去。
肖大队长一直望着自己的爱将渐行渐远,直到再也看不到杨铁汉的身影,他还恋恋不舍地挥着手。然后,转回身,一脸落寞地向村里走去。
走在无边的夜色里,杨铁汉又一次想起了城里的彩凤和抗生,此次去省委报到,不知是离他们远了,还是近了?他不得而知,但在心里他早已经沉甸甸地将他们装了进去。
·1·
第二章
4。特殊使命
冀中省委也是秘密的地下机构,说是省委,其实并没有一个明显的办公机构,许多人也都有着自己的职业,以一种正式的身份作为掩护,秘密地做着抗日的工作。
省委通知杨铁汉在大刘庄集合。他在赶了一夜的路后,于第二天天亮来到了大刘庄。村头已经有人等在那里。
到大刘庄报到后,杨铁汉才知道已经有十几个人先于他来报到了。他来了之后,陆续又来了十几个人,他们这一批的三十位同志大都是从各县大队抽调来的,同时也有来自省委和机关的同志。
人到齐后,省委特工科的李科长召集他们开了一次会。许多人直到这时才知道,他们以后的工作就将归省委特工科直接领导,当然,工作也由地上转入到了地下,身份也同时有了改变。以前,他们都是舞枪弄棒的人,轰轰烈烈地抗日;现在的他们脱下军装,放下枪,深入到敌后,设立交通站,搜集敌人的情报,完全、彻底地换成了另外一种方式去抗日。
李科长讲话完毕,三十个人就分成了若干小组,开始了紧张的学习。
首先,他们学习了党的保密守则,每一项条款都有着详尽的规定,条理清晰,责任明确。杨铁汉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意识到了作为一名地下工作者对组织和国家所具有的责任。
接下来,他们又学习了许多党的内部文件,听教员讲解了一些地下组织工作的实例。在这些活生生的实例中,有许多优秀的特工人员为了获取重要情况,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更有人为了这支刚刚建立起来的军队,凭着自己坚定的意志和信念,忍辱负重地周旋于敌后。这是一场看似没有硝烟的战争,但却是危机四伏。
他们甚至还学习了被捕后,如何去面对敌人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