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注释】有些人指责老子哲学是消极保守、无所作为,是拱手不事事,是机械唯物论,是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些说法其实都是对老子思想的误解。即曰为,便非是无为。但所为皆本于道,其所为便如同无为。所谓〃无为〃就是说要依事物客观自然而为,不强行、不违反物性、不主观妄为,不能为得过度。人的主观能动性,就是探索、认识、遵循这种当为之为。为皆本以道,则会本仁以待人,本宜以处事。不刚不柔,无过无不及,皆本道之中和以为规矩。
司马迁《史记》说:〃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道家〃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旨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漫谈】例如〃画蛇添足〃的故事,说两人比赛画蛇,谁先画成为胜。一个人已经画成了,一看另一个人还远远落后,就决定把他画的蛇加以润饰,添上了几只脚。于是另一个人说;〃你输了,因为蛇没有脚。〃这个故事说明,照蛇的原样作画,就可谓是为无为,而再主观地给蛇画足,就可谓是有为,有为就会适得其反。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注释】报怨以德:以〃道〃至诚不移之德答报其怨。
大小多少,是指处理事物的作法。处理事物,皆依当然而然,当为而为,不因其怨尤而意气用事。范应元说:〃天地之大,人犹有所憾者。以天地有形迹,故得以憾其风雨寒暑,大小多少之或不时;然天地未倘以人有憾,而辍其生生之德。圣人之大,人亦有所怨者,以圣人有言为,故得以怨其恩泽赏罚,大小多少之或不齐;而圣人亦岂可以人有怨,而辍吾教化之德?故曰报怨以德。〃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注释】事物的发展都是由小至大,由近至远。圣人能见微知萌,见端知末,故而能防萌杜渐,把祸患消弭在于微萌之中。所以治乱存亡,其始若秋毫。察其秋毫,则大物不过。故韩非子说:〃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缝之隙焚。故白圭之行堤也,塞其穴;丈人之慎火也,涂其隙。是以白圭无水难,丈人无火患。此皆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者也。〃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注释】忧先于事,乃能去忧;事至而忧,则无济于事。所以,圣人循理应物,慎于始而不躁进,谨于终而不放肆,以致处事能顺遂成功。一个轻易许诺的人,必定是很少坚守信用。把所有事情都看得很容易,必定会遇到许多困难。因此,圣人总是举轻若重,慎终如始,这样一来,他就自始至终都不会有困难了。
意译
为顺应自然无主观妄为之为;
做遵循道理不造端生事之事;
以淡泊明志美意延年为趣味。
利、害、福、祸之大小多少,皆是由因致果;
用广慈博爱,至诚不移之德来答报嫌怨者。
解决困难要从容易处着手,干大事要从细微处做起。
天下的难事,必定是从容易处开始;天下的大事,必定是从细微处开始。
因此,圣人始终不待把问题酿大,所以能成就他的大业。
那轻易许诺者,必定会少有信用;总是把事情看得容易者,必定会多次遇到困难。
因此,圣人还总是重视困难,所以终究没有困难了。
原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其散。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是以圣人欲无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其散。
【注释】安:稳定、安定。持:维持、掌握。未兆:未见征兆,未露苗头。谋:图谋、谋划。
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形成发展过程,有其由量变到质变的变化过程。重大的事物,都是由细微的事物发展而来。而安定的局面则容易维持,未露苗头的问题则容易设法,祸患脆弱时则容易化解,事故细微时则容易消散。
老子教导我们要认识、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这种辩证法,遵循自然规律,防患于未然,在弊端尚未形成的时候就要有防范意识,一旦发现征兆就应及时地把它们消灭在萌芽状态。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注释】为:做,防止。未有:尚未发生之时。未乱:尚未发生动乱。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荀子大略篇》说:〃先事虑事,先患虑患。先事虑事谓之接,接则事优成。先患虑患谓之豫,豫则祸不生。事至而后虑谓之困,困则祸不可御〃。《黄帝内经》云:〃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所以,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注释】合抱之木:两臂围拢,形容树的粗大。
事物都有一个从小到大,由近至远的发展过程。合抱粗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嫩芽;九层的高台,从一筐筐土堆起;千里的远行,开始于迈出第一步。
俄国伟人托尔斯泰的名言:“最坚强的战士乃是时间和耐力。”美国诗人和哲学家爱默生曾说道:〃对于一件做得很漂亮的事的最佳奖赏就是做成这件事〃。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注释】为:指不顾客观规律的主观妄为。执:强行把持。
庄子说:〃天下事物有常然,常然者,曲者不以钩,直者不以绳,园者不以规,方者不以矩。故附离不以胶接,约束不以执为。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则天无为故无败,顺物性无执故无失。”
进化论证明,每一个物种都在以自己完美的生活方式适应着自然。所以,不能顺应事物的客观自然,而主观任意妄为妄作者,必将遭到惩罚,以失败告终。古今中外能圣治天下者,其举错未必相同,但其顺应于事物的性命之情,其合于道则一。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注释】几成:几乎要成功了。慎终如始:始终如一的小心谨慎。
人们从事事业,经常在即将成功时却失败了,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不能遵循自然规律,心存轻忽。如果虑先于事,循道而行,且慎终如始,终始如一,则将百事以成。
是以圣人欲无欲,不贵难得之货;
【注释】欲不欲:欲望的却是别人不屑一顾的东西,是以澹泊宁静视为追求。不贵难得之货:不看重那些稀奇珍贵的东西。
知〃道〃者必达于理,达于理者必明于权,明于权者不以物害己。所以行〃道〃者能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生,使之爱憎不牺于情,忧喜不留于意,虚无恬淡而心常和平。
【漫谈】韩非子说:〃宋之鄙人,得璞玉而献之子罕,子罕不受。鄙人曰:"此宝也,宜为君子器,不宜为细人用。"子罕曰:"尔以玉为宝,我以不受子玉为宝。〃是鄙人欲玉,而子罕不欲玉。故曰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
范应元说:〃众人贵难得之货,而轻至重之身,欲之胜也。圣人则不然,欲乎不欲,而不贵难得之货,将以辅万物自然之理,而不敢妄为也。〃
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
【注释】学不学,是说学习世俗不学的顺应自然之学。
过,谓或过中,或不及中。《礼.中庸》云:〃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智者过之,愚者不及也。〃蒋锡昌说:〃普通人君之所学者,为政教礼乐等有为之学;其不学者,为无为之学。为有为之学,以致天下难治,此多数人君之过也。圣人学人之不学,则复多
小说推荐
- 王道诠释者
- 《王道诠释者》作者:冷墨逸凉墨逸,出生大剑士之家,天赋异禀。在黑暗的时代,一点点的光芒都一览无遗。整个世界都是黑暗,岂容你散发一点点的光。就这样,他亲眼看着他的双亲死在他的面前,他的脸沾满了他们的血,他澄澈的目光变得黯淡,他为父母的死感到自责,害死双亲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那么点可笑的天赋。人生总是由
- 最新章:第197章
- 樱花草诠释的爱
- !第一章 遇见笔记本电脑显示屏上,呈现着游戏的打斗场面。随着修长的手指在键盘上不停地敲击,一个个对手被迅速击倒。不一会,全屏便显示着绚丽多彩的优胜画面:玩家通关!丢开鼠标,少年悠闲地靠在椅背上,无趣地垂下浓密的长睫毛,俊美的脸上表情散漫而清冷。这时,一个高挑少女推门而入,她一头时尚优雅的卷发,皮肤白
- 最新章:第22章
- 道德经
- 作者:老子道德经注释前 言老子的《道德经》一书,仅五千余言,但她文约义丰,博大精深,涵盖天地,历来被人们称为“哲理诗。她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也深刻地影响着世界人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道德经》一书越来越引起世界人民的广泛关注。自韩非的《解老《喻老》至今,据说仅国内的《道德经》译注
- 最新章:第34章
- 道德经新解
- ,01章 论道/小/说/网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圣人之道是可以行走的,却不是平常人所走的道路;名是可以求得的,却不是平常人所追求的名—这种解释是前人从没有过的,前贤解老,开篇即陷入道不可言说论,这就为打开老子道的大门设置了障碍。开头这十二个字,是通篇的总纲。老子著道德篇,旨在向世人指明可
- 最新章:第35章
- 穿入异世的道德经
- 简介:两千五百年前老子倒骑青牛西出函谷关题下道德经一篇就此飘然而去两千五百年后一青年顾一凌穿越至天玄大陆附身在一丹田破碎的少年身上于仙墟之中获得老子留下的道德经一本从此开启了一段传奇之旅你修阴阳我修道德经你找机缘我修道德经你嗑丹药我修道德经你作弊开挂我还是修道德经一生万物圣魔亘古不恒大道至简万变不出
- 最新章:第113章
- 论语和道德经的同居日常
- 文案书灵界《论语》和《道德经》是逼格十足的大佬21世纪,孔论和李道却摇身一变,成了啥都不懂的小可怜为了重拾尊严,跟上时代的脚步,享受现代的便利,两人决定互相扶持,共同进步数月后孔论换上一身潮牌,短发墨镜,模仿年轻人一边走路一边低头看手机,结果技艺不精来了个平地摔李道犯懒,把自己原来的那身古装改了改,
- 最新章:第77章
- 道德经 全文及译文
- ,前 言 生小 说+网老子的《道德经》一书,仅五千余言,但她文约义丰,博大精深,涵盖天地,历来被人们称为“哲理诗。她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也深刻地影响着世界人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道德经》一书越来越引起世界人民的广泛关注。自韩非的《解老《喻老》至今,据说仅国内的《道德经》译注本就
- 最新章:第37章
- 山海经译文注释全本
- 目录序言山海经卷一 南山经山海经卷二 西山经山海经卷三 北山经山海经卷四 东山经山海经卷五 中山经山海经卷六 海外南经山海经卷七 海外西经山海经卷八 海外北经山海经卷九 海外东经山海经卷十 海内南经山海经卷十一 海内西经山海经卷十二 海内北经山海经卷十三 海内东经山海经卷十四 大荒东经山海经卷十五
- 最新章:第52章
- 字里禅心:汉字的另类阐释
- 作者:赵文竹】自序 文竹见仓颉那天,文竹在逍遥谷大青石上闲坐,忽见山外来一染金发着洋装的黑眼睛黄皮肤青年,此人来到文竹面前说“马上就要跨入二十一世纪了,你的过境派司准备好了吗”文竹不解“什么派司”来人道“真是孤陋寡闻,有道是山中数日,世上千年。全球一体化洪流一日千里,二十一世纪是电脑网络时代,过境的
- 最新章:第1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