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枭雄,又将谢世。
蹉跎过了残年,便是元旦,汉主因身躯未适,不受朝贺,自在宫中调养。
转眼间已过四天,病体少痊,乃出宫视朝,改天福十三年为乾祐元年,颁诏
大赦。越数日,易名为暠,晋封冯道为齐国公,兼官太师。兵部递上奏牍,
报称凤翔节度使侯益,与晋昌节度使赵匡赞,叛国降蜀,蟠踞关中,请速派
将往讨云云。汉主闻变,即命左卫大将军王景崇,将军齐藏珍,调集禁兵数
千,往略关西。
原来蜀主孟昶,嗣知祥位,除去强臣李仁罕、张业,国内太平,十年无
事。辽主灭晋,晋雄武节度使何重建,举秦、成、阶三州降蜀。见三十七回。
蜀主昶遂欲吞并关中。遣山南西道节度使孙汉韶等,攻下凤州。适晋昌军节
度使赵匡赞,闻杜重威得罪,恐自己亦未必保全,索性向蜀投降,别图富贵。
遂派人奉表蜀主,乞遣兵援应长安,即晋昌军。兼略凤翔。蜀主甚喜,即命
中书令张虔钊,为北面行营招讨安抚使,宣徽使韩保贞为都虞侯,率兵五万,
道出散关。又饬何重建为副使,领部众出陇州,与张虔钊等会师,同趋凤翔。
一面令都虞侯李廷珪,统兵二万出子午谷,为长安声援。
凤翔节度使侯益,接得侦报,知蜀主大举入侵,惊慌的了不得。正拟拜
表告急,忽来了雄武军弁吴崇挥,递入何重建手书,并附蜀枢密使王处回招
降文。内容大意,无非是晓示利害,劝益归蜀。益恐待援不及,不如依书乞
降,免得惊惶。遂缴出地图兵籍,使吴崇恽带还,附表请平定关中,且贻书
赵匡赞,约为犄角,互相帮扶。偏赵匡赞狐疑未定,复听了判官李恕,仍然
上表汉廷,自请入朝。东倒西歪,比墙头草且勿如。
这李恕本是赵延寿幕僚,延寿令佐匡赞,为晋昌军节度判官。当匡赞降
蜀时,恕已出言谏阻,匡赞不从,至是复极谏道:“燕王入胡,本非所愿,
今汉家新得天下,方务招怀,若谢罪归朝,必能保全爵禄,入蜀恐非良策哩,
蹄涔不容尺鲤,愿公三思,毋贻后悔!”匡赞听了,很觉有理,因遣恕入朝
谢罪,情愿面觐汉主,听受处分。汉主问恕道:“匡赞何故附蜀?”恕答道:
“匡赞以身受虏官,父在虏廷,恐陛下未肯俯谅,所以附蜀求生。臣一再谏
诤,谓国家必应存抚,匡赞亦自知悔悟,故遣臣来祈哀!”汉主道:“匡赞
父子,本吾故交,不幸陷虏。今延寿方坠槛阱,我何忍再害匡赞呢?汝可返
报匡赞,不必多疑,尽可来朝!”恕拜谢而去。
嗣得侯益表章,也与匡赞一般见解,谢罪请朝。时王景崇尚未启行,汉
主召入卧内,密谕景崇道:“赵匡赞、侯益,虽俱来请朝,未知他有无诡计,
汝率兵西去,当密观动静!他若真心入朝,不必过问,倘或迁延观望,汝可
便宜从事,勿堕狡谋!”景崇应声遵旨,即日启行,西赴长安。
赵匡赞恐蜀兵驰至,转难脱身,不待李恕返报,便离长安,趋入大梁。
途次与李恕接着,得知汉主谕言,益放心前行,复与景崇晤谈,景崇亦让他
过去,自率兵径谒长安。才入长安城中,军报已陆续到来,统说蜀兵已入秦
州,就要来攻长安。景崇因随兵不多,恐未足敌蜀,忙发本道兵马,及赵匡
赞牙兵千余人,同拒蜀人。又虑匡赞牙兵,或有叛亡等情,意欲黥字面中,
使不得逞。当下与齐藏珍商议,藏珍尚不甚赞成,那牙兵将校赵思绾,已入
请黥面,为部兵倡。景崇当然心喜。藏珍待思绾退出,私语景崇道:“思绾
面带杀气,恐非良将,况黥面命令,尚未发出,他即先来面请,越是谄谀,
……… Page 208………
越是狡诈,此人万不可恃,速除为宜!”甚是,甚是。景崇摇首道:“无罪
杀人,如何服众!”遂不从藏珍计议,自督兵往堵蜀军。
蜀将李廷珪,正自子午谷出师,探得匡赞入朝音信,便欲引归。不意景
崇突至,险些儿措手不及,仓猝对敌,已被景崇麾兵入阵,冲破中坚,没奈
何且战且行,奔回至十里外,才免追袭。手下兵士,已伤亡至数千名,懊丧
而去。侯益闻景崇得胜,廷珪败还,自然顺风使帆,决计拒蜀。蜀帅张虔钊
行至宝鸡,略悉侯益反覆情形,便与诸将会商。或主进,或主退,弄得虔钊
无可解决,只好按兵暂住。忽闻汉将王景崇,召集凤翔、陇、邠、泾、鄜、
坊各兵,纷纷前来,吓得魂不附体,急忙引兵夜遁。及景崇追到散关,蜀兵
已奔入关中,只剩得后队四百人,被景崇一鼓掳归。
景崇两次告捷,朝命景崇兼风翔巡检使,因即引兵至凤翔。侯益开门迎
入,与景崇谈入朝事,语带支吾。景崇未免动疑,即派部军分守诸门,再伺
候益行止。蓦然间接到朝旨,御驾升遐,皇次子承祐即皇帝位,不由的心下
一动,倒有些踌躇起来。小子且慢叙景崇意见,先将汉主临崩大略,演述出
来。顺事叙入,而文法独奇。
汉主刘知远,自长子承训殁后,感伤成疾,屡患不豫。亏得参苓补品,
逐日服饵,才支撑了一两月。乾祐元年正月终旬,病体加重,服药无灵,乃
召宰相苏逢吉,枢密使杨邠、郭威,入受顾命。还有都指挥使史弘肇,虽命
他兼镇宋州,却是在都遥制,所以亦得奉召。四大臣同入御寝,见汉主病已
大渐,俱作愁容,汉主顾谕道:“人生总有一死,死亦何惧,但承训已殁,
承祐依次当立,朕虑他幼弱,后事一切,不得不嘱托诸卿!”四人齐声道:
“敢不效力!”汉主又长叹道:“眼前国事,尚无甚危险,但须善防杜重威!”
说到威字,喉中如有物梗住,不能出声。四人慌忙趋退,请后妃皇子等送终。
来几即发哀声,当由苏逢吉趋入道:“且慢!且慢举哀!皇帝有要旨传
下,须立刻办了,方可发丧。”后妃等未识何因,只因逢吉身任首相,且是
顾命中第一个大臣,料他必有要图。当即停住了哀,令他出办。逢吉退出,
见杨邠、郭威等,已拟好诏敕,即伤侍卫带领禁军,往拿杜重威及重威子弘
璋、弘琏、弘倧。重威在私第中,安然坐着,毫不预防,至禁军入门,仓皇
接诏,甫经下跪,那冠带已被禁军褫去。且听侍卫宣诏道:
杜重威犹贮祸心,未悛逆节,枭首不改,虺性难驯。昨朕小有不安,罢朝数日,而重
威父子,潜肆凶言,怨谤大朝,煽惑小辈。今则显有陈告,备验奸期,既负深恩,须置极
法。其杜重威父子,并令处斩,所有晋朝公主及外亲族,一切如常,仍与供给,特谕。
重威听罢,魂飞天外,急得带哭带辩。偏侍卫绝不留情,即令禁军缚住
重威,并将他三子拿下,一并牵出,连他妻室宋国公主,都不使诀别。匆匆
驱至市曹,已有监刑官待着,指麾两旁刽子手,趋至重威父子身旁,拔出光
芒闪闪的刀儿,剁将过去,只听得有三四声,重威父子的头颅,皆已堕落。
父子同时入冥府,未知非天伦乐事。遗骸陈设通衢,都人士在旁聚观,统激
起一腔义愤,或诟骂,或蹴击,连军吏都禁遏不住。霎时间成为肉泥,几无
从辨认了。该有此报,但至此始见伏法,已不免为失刑。
重威既诛,方为故主发丧。并传出遗制,封皇子承祐为周王,即日嗣位,
朝见百官,然后举哀成服。先是汉主刘知远欲改年号,宰臣进拟乾和二字,
御笔改为乾祐,适与嗣主名相同,当时目为预征,所以后来沿称乾祐,不复
改元。太常卿张昭,拟上先帝谥法,称为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庙号高祖,
嗣葬睿陵。统计刘知远称帝,未满一年,不过时已易岁,历史上算做二年,
……… Page 209………
享年五十四岁。
承祐既立,尊母李氏为皇太后,颁诏大赦,号令四方。关中接到诏书,
王景崇踌躇未定,便是为处置侯益的问题。侯益非常狡黠,为景崇所疑。或
劝景崇杀益,景崇叹道:“先帝原许我便宜行事,但谕出机密,恐嗣皇帝未
曾闻知,我若杀益,转近专擅。况赦文已下,更觉难行,我只好密奏朝廷,
再作计较。”主见已定,便草密疏奏请。疏未缮发,那侯益已私离凤翔,星
夜入都去了。景崇不禁大悔,甚至自诟不休。
这侯益却是机变,一入都门,便诣阙求见。嗣主承祐,问他
小说推荐
- 历史通俗演义--南北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正文 第一回 射蛇首兴王呈预兆 睹龙颜慧妇忌英雄第一回射蛇首兴王呈预兆睹龙颜慧妇忌英雄—世运百年一大变,三十年一小变,变乱是古今常有的事情,就使圣帝明王,善自贻谋,也不能令子子孙孙,万古千秋的太平过去,所以治极必乱,盛极必衰,衰乱已极,复治复盛,好似行星轨道一般,往复循环,周而复始。一半是关系人事,
- 最新章:-南北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03章
- 历史通俗演义--明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自序 有明一代之事实,见诸官史及私乘者,以《明史《明通鉴》及《明史纪事本末》为最详《明史《明通鉴,官史也《明史纪事本末,私乘也。尝考《明史》凡三百三十二卷《明通鉴纲目》凡二十卷《明史纪事本末》凡八十卷,每部辑录,多则数千百万言。少亦不下百万言,非穷数年之目力,不能举此三书而遍阅之 况乎稗乘杂出,代有
- 最新章:-明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71章
- 历史通俗演义--清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自序 革命功成,私史杂出,排斥清廷无遗力;甚且摭拾宫阃事,横肆讥议,识者喟焉。夫使清室而果无失德也,则垂至亿万斯年可矣,何至鄂军一起,清社即墟?然苟如近时之燕书郢说,则罪且浮于秦政隋炀,秦隋不数载即亡,宁于满清而独水命,顾传至二百数十年之久
- 最新章:-清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94章
- 历史通俗演义--唐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昔石晋刘昫暨史官张昭远等,纂成唐史二百卷,历述唐朝二百九十年事,后人少之,谓其纪次无法,事实零落,于是宋仁宗庆历年间,复出新编,都二百二十五卷,计十有七年而始成,主其事者为欧阳修宋祁。夫欧宋为北宋名儒,视刘昫张昭远辈,文名较盛,又经十余载之征文考献,凡五代时之未曾刊行者,至此已尽流传,据以参证,应得
- 最新章:-唐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06章
- 世界列国史演义丛书--英国史演义
- 翰海波涛汹涌,英人崛起西洋,艰难创业出名王,多少贤臣良将 曾号日不落国,转瞬天畔斜阳,一篇演义话沧桑,权作渔歌樵唱—调寄《西江月 话说人类文明,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倏忽已然6000 余载 那文明大舞台上,可说是好戏连台,重头名角依次亮相,小丑龙套穿插其间,数百个民族和国家,今日你鼎盛富强,明日他发达兴
- 最新章:-英国史演义-第73章
- 世界列国史演义丛书--美国史演义
- 马萨诸塞州普利茅斯港“五月花号”泊靠海湾,木制帆船,粗麻缆绳。岸边木屋散落,室内木床、木桌。屋外菜地葱绿,篱笆整齐有序,锄头、木铲落于地旁。小山坡上耸立着一块大墓碑,铭刻所有死者姓名,四周缀满野花。印第安人雕像站立一旁,活生生一幅开发美洲之图像。是年1620 年,正是中国明光宗泰昌元年 有人云“美国
- 最新章:-美国史演义-第62章
- 历史通俗演义--民国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序 治世有是非,浊世无是非。夫浊世亦曷尝无是非哉?弊在以非为是,以是为非,群言厖杂,无所适从,而是非遂颠倒而不复明。昔孔子作《春秋,孟子距杨墨,笔削谨严,辩论详核,其足以维持世道者,良非浅尠,故后世以圣贤称之。至秦汉以降,专制日甚,文网繁密
- 最新章:-民国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89章
- 历史通俗演义--两晋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两晋演义 自序《晋书》百三十卷,相传为唐臣房乔等所撰,盖采集晋朝十有八家之制作,及北魏崔鸿所著之《十六国春秋》等书,会而通之,以成此书。独宣武二帝纪,与陆机王羲之传论,出自唐太宗手笔,故概以御撰称之,义在尊王,无足怪也。后书评论《晋书》之得
- 最新章:-两晋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89章
- 宋代十八朝艳史演义
- 作品:宋代十八朝艳史演义 作者:民国·李逸侯 内容简介 似烟非烟般的微云,烘衬着疏星淡月,益显得素光流绮,银汉参横。这时候铜壶玉漏已报三更三点,正是天寂人静,万籁无声。那后唐明宗李嗣源,忙整肃衣冠,与皇后出至御花园中 正文 第一回 淡月疏垦唐宗祷告 红光紫气宋祖诞生 浮生扰扰古今同,名利空余两袖风
- 最新章:第15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