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晋国长公主,俾他悦意,且赐宴饯行。
毕竟夫妇情深,远过兄妹,公主还归晋阳,即将从珂醉语,报告敬瑭。
敬瑭益加疑惧,即致书二子,嘱令将洛都存积的私财,悉数载至晋阳,只托
言军需不足,取此接济。于是都下谣言,日甚一日,都说是河东将反。
唐主从珂,时有所闻,夜与近臣从容议事,因与语道:“石郎是朕至亲,
本无可疑,但谣言不靖,万一失欢,将如何对待呢?”群臣皆不敢对,彼此
支吾半晌,便即退出。学士李崧,私语同僚吕珂道:“我等受恩深厚,怎能
袖手旁观?吕公智虑过人,究竟有无良策?”珂答道:“河东若有异谋,必
结契丹为援。契丹太后,以赞华投奔我国,屡求和亲,赞华事见二十三国。
只因我拘留番将,未尽遣还,所以和议未成。今若送归番将,再饵以厚利,
岁给礼币十余万缗,谅契丹必驩然从命,河东虽欲跳梁,当亦无能为了。”
和亲亦非良策,不过少延岁月。崧答道:“这原是目前至计,惟钱谷皆出三
司,须先与张相熟商,方可奏闻。”说着,即邀吕琦同往张第。
张相乃是张延朗,明宗时曾充三司使,从珂篡位,命他为吏部尚书,兼
同平章事职衔,仍掌三司。后唐称度支,盐铁,户部为三司。闻李、吕二人
进谒,当即出迎。李崧代述琦计。延朗道:“如吕学士言,不但足制河东,
并可节省边费。若主上果行此计,国家自可少安,应纳契丹礼币,但向老夫
责办,定可筹措,请两公速即奏陈。”二人大喜,辞了延朗。至次日入内密
奏,从珂颇以为然,令二人密草国书,往遗契丹,静俟使命。
二人应命退出,从珂复召入枢密直学士薛文遇,与商此事。文遇道:“堂
堂天子,若屈身夷狄,岂不足羞!况虏性无厌,他日求尚公主,如何拒绝!
汉成帝献昭君出塞,后悔无穷,后人作昭君诗云: ‘安危托妇人。’这事岂
可行得?”从珂不禁失声道:“非卿言!几乎误事!”
越日急召崧、琦入后楼,两人总道是索阅国书,怀稿入见。不料从珂在
座,满面怒容,待二人行过了礼,便叱责道:“卿等当力持大体,敷佐承平,
奈何徒出和亲下策!朕只一女,年尚乳臭,卿等欲弃诸沙漠么?且外人并未
索币,乃欲以养士财帛,输纳虏廷,试问二卿究怀何意?”两人慌忙拜伏道:
“臣等竭愚报国,并非敢为虏计,愿陛下熟察!”从珂怒尚未息,李崧只管
磕头,吕琦拜了两拜,便即停住。从珂瞋目道:“吕琦强项,尚视朕为人主
么?”琦亦抗声道:“臣等为谋不臧,但请陛下治罪,若多拜即可邀赦,国
法转致没用了!”尚有丈夫气。从珂被他一驳,颜才少霁,令二人起身,各
赐卮酒压惊。二人跪饮,拜谢而退。
未几即降调琦为御史中丞,不令入直。朝臣窥测意旨,哪敢再言和亲。
忽由河东呈入奏章,系是石敬瑭自陈赢疾,乞解兵柄,或徙他镇。从珂览奏,
明知非敬瑭真意,但事出彼请,乐得依从,便拟将敬瑭移镇郓州。李嵩、吕
琦又上书谏阻,还有升任枢密使房暠,亦力言不可。独薛文遇奋然道:“俗
……… Page 139………
语有言,道旁筑室,三年不成,此事应断自圣衷,群臣各为身谋,怎肯尽言!
臣料河东移亦反,不移亦反,不若先事防维为是!”也是汉晁错流亚。从珂
大喜道:“卿言正合朕意。前日有术士言,谓朕今年应得贤佐,谋定天下,
想应验在卿身了!”不从彼言,何致焚身?立命学士院草制,徙敬瑭为天平
节度使,特命马军都指挥使宋审虔出镇河东,且令张敬达为西北蕃汉马步都
署,促敬瑭速移郓州。
看官试想,这石敬瑭表请移镇,明明是有意尝试,哪知弄假成真,竟颁
下这道诏命。慌忙召集将佐,私下与商道:“我再来河东时,主上曾许我终
身在此,不更换人接替,今忽有是命,是与千春节向公主言,同一忌我,我
难道便来就死么?”幕僚段希尧,及节度判官赵莹,观察判官薛融等,俱劝
敬瑭暂且忍耐,姑往郓州。旁有一将闪出道:“不可不可!明公今往郓州,
是所谓迁乔入谷了。试思明公在此,兵强马壮,若称兵传檄,帝业可成,奈
何以一纸诏书,甘投虎口呢?”敬瑭闻言瞧着,正是都押牙刘知远。彼固不
屑在人下者。方欲出言回答,又有一人接入道:“明公入朝,今上新即位,
岂不知蛟龙异物,不宜纵入深渊,乃仍把河东授公,这是天意相助,非人谋
所得违。况明宗遗爱在人,今上以养子入继,名不正,言不顺。公系明宗爱
婿,反招今上疑忌,若不早图,后悔无及了!”敬瑭视之,是掌书记桑维翰。
一推一挽,拥起此石。乃向二人拱手道:“二公所言甚明,但恐河东一镇,
未能抵制朝廷?”维翰又道:“从前契丹主子,与明宗约为兄弟,今部兵出
没西北,公诚能推诚屈节,服事契丹,万一有急,朝呼夕至,何患不成?”
甘心事狄,沦十六州为左衽,维翰实为罪魁。敬瑭遂决意发难,特令维翰草
起表文,请唐主从珂让位。略云:
臣河东节度使石敬瑭,谨顿首上言:古者帝王之治天下也,立储以长,
传位以嫡,为古今不易之良法。晋献公以骊姬之故,废太子,立奚齐,晋之
乱者数十年。秦始皇不早立储君,杀扶苏,立胡亥,卒至自亡其国。唐之天
下,明宗之天下也。明宗皇帝,金戈铁马之所经营,麦饭豆粥之所收拾,持
三尺剑,马上得天下,厥功亦非小可。近者宫车晏驾,宋王登基,陛下乃以
养子入攘大统,天下忠义之士,皆为扼腕。区区臣愚,欲望陛下退处藩邸,
传位许王,有以对明宗皇帝在天之灵,有以服天下忠臣义士之心。不然,同
兴问罪之师,稍正篡位之罪,徒使流血污庭,生灵涂炭,彼时悔之,亦噬脐
矣!冒昧上言,复候裁夺。
原来从珂篡位时,除弑死故主从厚外,所有明宗后妃,及少子许王从益,
俱安居宫中,未尝冒犯。所以敬瑭此表,迫从珂传位从益。情理颇正,但问
汝入洛后,何故不拥立许王?看官!你想从珂是肯依不肯依呢?表文到京,
一入从珂目中,无名火引起三丈,立即撕碎,抛掷地上,令学士书诏斥责道:
卿于鄂王,固非疏远,卫州之事,卿实负之,许王之言,何人肯信?卿
其速往郓州,毋得徘徊不进,致干罪戾,特此谕知。
敬瑭得诏,复与刘知远等商议,知远道:“先发制人,后发为人制。今
日已成骑虎,不能再下,请即传檄四方,且求救契丹,即日举义,当无不克!”
敬瑭依计而行。忽报雄义都指挥使安元信,率部下六百人来降,即由敬瑭迎
入,婉言慰问道:“朝廷称强,河东称弱,公为何舍强归弱呢?”元信道:
“元信不能知星识气,但据人事而论,帝王能治天下,惟信最重。今主上与
明公最亲,尚不能以信相待,况疏贱呢?无信如此,亡可立待,怎得为强!”
敬瑭大悦,委以军事,命为亲军巡检使。既而振武西北巡检使安重荣,及西
……… Page 140………
北先锋指挥使安审信、张万迪等,各率部兵归晋阳,敬瑭一一欣纳。
嗣闻朝旨次第颁下,削夺河东节度使官爵,这尚是意中所有的事情。未
几,由探卒入报,张敬达为四面排阵使,张彦琪为马步军都指挥使,安审琦
为马军都指挥使,相里金为步军都指挥使,武廷翰为壕寨使,率兵数万,杀
奔太原来了。一急。又未几再得急报,张敬达为太原四面都部署,杨光远为
副,高行周为太原四面招抚排阵等使,调集各道马步兵,已自怀州进行,不
日要到太原了。二急。
敬瑭召语将佐道:“事急了!快到契丹求救罢。”言未已,复有一凶耗
传来,乃是亲弟都指挥使敬德,及从弟都指挥使敬威,并二子重殷、重裔,
一并被诛,险些儿将敬瑭痛死,半晌才哭出声来。此急非同小可。一声大恸,
又复将喉咙塞住,但用两手捶胸,好容易迸出声泪,且哭且语道:“我受明
宗皇帝厚恩,出力报国,今乃使子弟冤死,含恨九泉!若非举兵向阙,恐一
门无噍类了!我非敢负明宗,实朝廷激我至此,不得不然。皇天后土,实闻
此言!”各将佐等都从旁劝慰。
敬瑭亟命桑维翰草表?
小说推荐
- 历史通俗演义--南北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正文 第一回 射蛇首兴王呈预兆 睹龙颜慧妇忌英雄第一回射蛇首兴王呈预兆睹龙颜慧妇忌英雄—世运百年一大变,三十年一小变,变乱是古今常有的事情,就使圣帝明王,善自贻谋,也不能令子子孙孙,万古千秋的太平过去,所以治极必乱,盛极必衰,衰乱已极,复治复盛,好似行星轨道一般,往复循环,周而复始。一半是关系人事,
- 最新章:-南北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03章
- 历史通俗演义--明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自序 有明一代之事实,见诸官史及私乘者,以《明史《明通鉴》及《明史纪事本末》为最详《明史《明通鉴,官史也《明史纪事本末,私乘也。尝考《明史》凡三百三十二卷《明通鉴纲目》凡二十卷《明史纪事本末》凡八十卷,每部辑录,多则数千百万言。少亦不下百万言,非穷数年之目力,不能举此三书而遍阅之 况乎稗乘杂出,代有
- 最新章:-明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71章
- 历史通俗演义--清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自序 革命功成,私史杂出,排斥清廷无遗力;甚且摭拾宫阃事,横肆讥议,识者喟焉。夫使清室而果无失德也,则垂至亿万斯年可矣,何至鄂军一起,清社即墟?然苟如近时之燕书郢说,则罪且浮于秦政隋炀,秦隋不数载即亡,宁于满清而独水命,顾传至二百数十年之久
- 最新章:-清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94章
- 历史通俗演义--唐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昔石晋刘昫暨史官张昭远等,纂成唐史二百卷,历述唐朝二百九十年事,后人少之,谓其纪次无法,事实零落,于是宋仁宗庆历年间,复出新编,都二百二十五卷,计十有七年而始成,主其事者为欧阳修宋祁。夫欧宋为北宋名儒,视刘昫张昭远辈,文名较盛,又经十余载之征文考献,凡五代时之未曾刊行者,至此已尽流传,据以参证,应得
- 最新章:-唐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06章
- 世界列国史演义丛书--英国史演义
- 翰海波涛汹涌,英人崛起西洋,艰难创业出名王,多少贤臣良将 曾号日不落国,转瞬天畔斜阳,一篇演义话沧桑,权作渔歌樵唱—调寄《西江月 话说人类文明,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倏忽已然6000 余载 那文明大舞台上,可说是好戏连台,重头名角依次亮相,小丑龙套穿插其间,数百个民族和国家,今日你鼎盛富强,明日他发达兴
- 最新章:-英国史演义-第73章
- 世界列国史演义丛书--美国史演义
- 马萨诸塞州普利茅斯港“五月花号”泊靠海湾,木制帆船,粗麻缆绳。岸边木屋散落,室内木床、木桌。屋外菜地葱绿,篱笆整齐有序,锄头、木铲落于地旁。小山坡上耸立着一块大墓碑,铭刻所有死者姓名,四周缀满野花。印第安人雕像站立一旁,活生生一幅开发美洲之图像。是年1620 年,正是中国明光宗泰昌元年 有人云“美国
- 最新章:-美国史演义-第62章
- 历史通俗演义--民国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序 治世有是非,浊世无是非。夫浊世亦曷尝无是非哉?弊在以非为是,以是为非,群言厖杂,无所适从,而是非遂颠倒而不复明。昔孔子作《春秋,孟子距杨墨,笔削谨严,辩论详核,其足以维持世道者,良非浅尠,故后世以圣贤称之。至秦汉以降,专制日甚,文网繁密
- 最新章:-民国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89章
- 历史通俗演义--两晋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两晋演义 自序《晋书》百三十卷,相传为唐臣房乔等所撰,盖采集晋朝十有八家之制作,及北魏崔鸿所著之《十六国春秋》等书,会而通之,以成此书。独宣武二帝纪,与陆机王羲之传论,出自唐太宗手笔,故概以御撰称之,义在尊王,无足怪也。后书评论《晋书》之得
- 最新章:-两晋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89章
- 宋代十八朝艳史演义
- 作品:宋代十八朝艳史演义 作者:民国·李逸侯 内容简介 似烟非烟般的微云,烘衬着疏星淡月,益显得素光流绮,银汉参横。这时候铜壶玉漏已报三更三点,正是天寂人静,万籁无声。那后唐明宗李嗣源,忙整肃衣冠,与皇后出至御花园中 正文 第一回 淡月疏垦唐宗祷告 红光紫气宋祖诞生 浮生扰扰古今同,名利空余两袖风
- 最新章:第15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