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正欲接受,不意手臂竟酸痛起来,勉强受觞,好似九鼎一般,力不能胜,
急忙取置案上,以口承饮,及虔钊等谢宴趋退,知祥强起入内,手足都不便
运动,成了一个疯瘫症。延至新秋,一命告终。遗诏立子仁赞为太子,承袭
帝位。
赵季良、李仁罕、赵廷隐、王处回、张公铎、侯弘实等,拥立仁赞,然
后告丧。仁赞改名为昶,年才十六,暂不改元。尊知祥为高祖,生母李氏为
皇太后。
知祥据蜀称尊,才阅六月,当时有一僧人,自号醋头,手携一灯檠,随
走随呼道:“不得灯,得灯便倒!”蜀人都目僧为痴,及知祥去世,才知灯
字是借映登极。又相传知祥入蜀时,见有一老人状貌清癯,挽车趋过,所载
无多。知祥问他能载几何?老人答道:“尽力不过两袋。”知祥初不经意,
渐亦引为忌讳,后来果传了两代,为宋所并。小子有诗咏道:
两川窃据即称尊,风日阴霾蜀道昏,
半载甫经灯便倒,才知释子不虚言。
知祥帝蜀,半年即亡,这半年内,后唐国事,却有一番绝大变动.待小
子下回再详。
……… Page 126………
观从荣之引兵入卫.谓其即图杀逆,尚无确证,不过急思承柞,恐为乃
弟所夺耳。孟汉琼、朱弘昭、冯簧等,这以反告,命朱弘实、安从益率兵迎
击,逍入秦府,杀于床下。从荣死不足贵.但罪及卖果,毋乃太甚!唐士用
源,始不能抑制骄儿,继不能抑制莽将,徒因悲骇增病.这尔告终.来王人
都,已死三[l,幸当时如潞王}在外尚未闻丧讣.否则问稽之衅,早起同下,
宁待至应颂改元后耶!蜀王知样,难问称帝.彼既知从厚幼弱.不久必乱,
奈何于亲子仁进,转未知所防耶!观人则明,对己则昧,知样亦徒自咦晓耳。
……… Page 127………
第二十五回 讨凤翔军帅溃归 入洛阳藩王篡位
却说唐主从厚,已改元应顺,尊嫡母曹氏为太后,庶母王氏为太妃,所
有藩镇文武臣僚,更一体覃恩,俱给赏赐。独疑忌潞王从珂,听信朱、冯两
枢密,出从珂子重吉为毫州团练使,重吉有妹名惠明,在洛为尼,亦召入禁
中。从珂闻子被外黜,女被内召,料知新主有猜忌意,免不得瞻顾彷徨。他
本为明宗所爱,夙立战功,明宗病剧,只遣夫人刘氏入省,自在凤翔观望。
及明宗去世,亦谢病不来奔丧。彼时已料有内衅,坐觇成败。果然嗣皇从厚,
信谗见猜,屡遣使侦察从珂。朱弘昭、冯贇,又捕风捉影,专喜生事。内侍
孟汉琼,与朱、冯结为知己,朱、冯说他有功,加官至开府仪同三司,且赐
号忠贞扶运保泰功臣。汉琼有何功绩,只杀从荣一事,由他首倡。此时汉琼
出守天雄军,见上回。意欲邀他回都,协同办事,于是奏请召还汉琼,徙成
德节度使范延光,转镇天雄军。河东节度使石敬婚,移镇成德军。潞王从珂,
却叫他改镇河东,兼北都留守。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从厚也不知利害,
俱从所请,遣使出发四镇,分头传命。
从珂镇守凤翔,距都最近,第一个接到敕使,满肚中怀着鬼胎。忽又闻
洋王从璋。前来接替,更觉疑虑不安。看官阅过上文,应知从璋为明宗从子,
前时简任河中,手杀安重诲。这番调至凤翔,从珂也恐他来下辣手,随即召
集僚佐,商议行止。大众应声道:“主上年少,未亲庶事,军国大政,统由
朱、冯两枢密主持。大王威名震主,离镇是自投罗网,不如拒绝为是!”观
察判官马胤孙,独出为谏阻道:“君命召,不俟驾而行,诸君所议,恐非良
图。”大众闻占,统哑然失笑,目为迂谈。从珂乃命书记李专美,草起檄文,
传达邻镇,大略谓朱弘昭、冯贇等,乘先帝疾亟,杀长立少,专制朝权,疏
间骨肉,动摇藩垣,从珂将整甲入朝,誓清君侧,但虑力不逮心,愿乞灵邻
藩,共图报国云云。
檄文既发,又因西都留守王思同,挡住出路,不得不先与联络,特派推
官郝诩,押牙朱廷珪等,相继诣长安,说以利害,饵以美妓。思同却慨然道:
“我受明宗大恩,位至节镇,若与凤翔同反,就使成事,也不足为荣。一或
失败,身名两丧,反致遗臭万年。这事岂可行得!”遂将郝诩、朱廷珪拘住,
详报唐廷。此外各镇,接到从珂檄文,或与反对,或主中立,惟陇州防御使
相里金,有心依附,即遣判官薛文遇,往来计事。
唐主从厚,既闻从珂叛命,拟遣康义诚出兵往讨。义诚不欲督师,请饬
王思同为统帅,羽林都指挥使侯益为行营马步都虞侯。益知军情将变,辞疾
不行,遂被黜为商州刺史,侯益尚不失为智,义诚却很是狡诈。即命王思同
为西面行营马步军都部署,前静难军节度使药彦稠为副,前绛州刺史苌从简
为马步都虞侯,严卫步军左厢指挥使尹晖,羽林指挥使杨思权等,皆为偏裨,
出师数万,往讨从珂。又命护国节度使安彦威,为西面行营都监,会同山南
西道,及武定、彰义、静难各军帅,夹攻凤翔。一面令殿直楚匡祚,往执毫
州团练使李重吉,幽锢宋州。洋王从璋,行至中途,闻从珂拒命,便即折还。
王思同等会同各道兵马,共至凤翔城下,鼙鼓喧天,兵戈耀日,当即传
令攻城。城堑低浅,守备不多,由从珂勉谕部众,乘陴抵御。怎奈城外兵众
势盛,防不胜防,东西两关,为全城保障,不到一日,都被攻破。守兵伤亡,
不下千百,急得从河危惧万分,寝食不遑。好容易过了一宵,才见天明,又
听得城外喧声,一齐趋集,好似那霸王被困,四面楚歌。极写唐军声势,反
……… Page 128………
射后文降溃。
从珂情急登城,泣语外军道:“我年未二十,即从先帝征伐,出生入死,
金疮满身,才立得本朝基业。汝等都随我有年,亦应目睹,今朝廷信任谗臣,
猜忌骨肉,试想我有何罪,乃劳大军痛击!必欲置我死地呢?”说至此,就
在城上大哭起来。内外军士,相率泣下。忽西门外跃出一将,仰首大呼道:
“大相公真是我主哩!”遂率部众解甲投戈,愿降潞王。从珂开城放入,思
权用片纸呈入,内书数语云:愿王克京城日,授臣节度使,勿用作防团。从
珂即下城迎劳,援笔批入纸中,写就思权为邠宁节度使七字,授与思权。思
权舞蹈称谢。为彼一人,断送社稷,试问彼心何忍?且登城招诱尹晖,尹晖
即遍呼各军道:“城西军已入城受赏了!我等应早自为计!”说着,也将甲
胄脱卸,作为先导,各军遂纷纷弃械,乞降城中。从珂复开了东门,迎纳尹
晖等降军。
王思同毫不接洽,骤见乱兵入城,顿时仓皇失措,与安彦威等五节度使,
统皆遁去。凤翔城下,依旧是风清日朗,雾扫云开。从珂转惊为喜,大括城
中财帛,犒赏将士,甚至鼎釜等器,亦估值作为赏物。大众都得满愿,欢声
如雷。长安副留守刘遂雍,闻思同败还,也生异志,闭门不纳。思同等只好
转走潼关。从珂建大将旗鼓,整众东行,尚恐思同据住长安,并力拒守。及
行次岐山,闻刘遂雍不纳思同,大喜过望,便即遣人慰抚,遂雍悉倾库帑,
遍赏从珂前军,前军皆不入城,受赏即去。至从珂到来,由遂雍出城迎接,
复搜索民财,充作供给。从珂也无暇入城,顺道东趋,径逼潼关。
唐廷尚未得败报,至西面步军都监王景从等,自军中奔还,才识各军大
溃。唐主从厚,惊慌的了不得,亟召康义诚入议,凄然与语道:“先帝升遐,
朕在外藩,并不愿入都争位,诸公同心推戴,辅朕登基。朕既承大业,自恐
年少无知,国事都委任诸公,就是朕对待兄弟,也未尝苛刻。不幸凤翔发难,
诸公皆主张出师,以为区区叛乱,立可荡平,今乃失败至此,如何能转祸为
福?看来只有朕亲往凤翔,迎兄入主社稷,联仍旧归藩。就使不免罪谴,亦
所甘心,省得生灵涂炭了!”徒然哀鸣,有何益处?朱弘昭、冯贇等,面面
相觑,不发一言。不能收火,如何放火?
康义诚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便进议道: “西师惊溃,统由主将失策,
今侍卫诸军尚多,臣请自往抵敌,扼住要冲,招集离散,想不至再蹈前辙,
愿陛下勿为过忧!”唐主?
小说推荐
- 历史通俗演义--南北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正文 第一回 射蛇首兴王呈预兆 睹龙颜慧妇忌英雄第一回射蛇首兴王呈预兆睹龙颜慧妇忌英雄—世运百年一大变,三十年一小变,变乱是古今常有的事情,就使圣帝明王,善自贻谋,也不能令子子孙孙,万古千秋的太平过去,所以治极必乱,盛极必衰,衰乱已极,复治复盛,好似行星轨道一般,往复循环,周而复始。一半是关系人事,
- 最新章:-南北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03章
- 历史通俗演义--明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自序 有明一代之事实,见诸官史及私乘者,以《明史《明通鉴》及《明史纪事本末》为最详《明史《明通鉴,官史也《明史纪事本末,私乘也。尝考《明史》凡三百三十二卷《明通鉴纲目》凡二十卷《明史纪事本末》凡八十卷,每部辑录,多则数千百万言。少亦不下百万言,非穷数年之目力,不能举此三书而遍阅之 况乎稗乘杂出,代有
- 最新章:-明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71章
- 历史通俗演义--清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自序 革命功成,私史杂出,排斥清廷无遗力;甚且摭拾宫阃事,横肆讥议,识者喟焉。夫使清室而果无失德也,则垂至亿万斯年可矣,何至鄂军一起,清社即墟?然苟如近时之燕书郢说,则罪且浮于秦政隋炀,秦隋不数载即亡,宁于满清而独水命,顾传至二百数十年之久
- 最新章:-清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94章
- 历史通俗演义--唐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昔石晋刘昫暨史官张昭远等,纂成唐史二百卷,历述唐朝二百九十年事,后人少之,谓其纪次无法,事实零落,于是宋仁宗庆历年间,复出新编,都二百二十五卷,计十有七年而始成,主其事者为欧阳修宋祁。夫欧宋为北宋名儒,视刘昫张昭远辈,文名较盛,又经十余载之征文考献,凡五代时之未曾刊行者,至此已尽流传,据以参证,应得
- 最新章:-唐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06章
- 世界列国史演义丛书--英国史演义
- 翰海波涛汹涌,英人崛起西洋,艰难创业出名王,多少贤臣良将 曾号日不落国,转瞬天畔斜阳,一篇演义话沧桑,权作渔歌樵唱—调寄《西江月 话说人类文明,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倏忽已然6000 余载 那文明大舞台上,可说是好戏连台,重头名角依次亮相,小丑龙套穿插其间,数百个民族和国家,今日你鼎盛富强,明日他发达兴
- 最新章:-英国史演义-第73章
- 世界列国史演义丛书--美国史演义
- 马萨诸塞州普利茅斯港“五月花号”泊靠海湾,木制帆船,粗麻缆绳。岸边木屋散落,室内木床、木桌。屋外菜地葱绿,篱笆整齐有序,锄头、木铲落于地旁。小山坡上耸立着一块大墓碑,铭刻所有死者姓名,四周缀满野花。印第安人雕像站立一旁,活生生一幅开发美洲之图像。是年1620 年,正是中国明光宗泰昌元年 有人云“美国
- 最新章:-美国史演义-第62章
- 历史通俗演义--民国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序 治世有是非,浊世无是非。夫浊世亦曷尝无是非哉?弊在以非为是,以是为非,群言厖杂,无所适从,而是非遂颠倒而不复明。昔孔子作《春秋,孟子距杨墨,笔削谨严,辩论详核,其足以维持世道者,良非浅尠,故后世以圣贤称之。至秦汉以降,专制日甚,文网繁密
- 最新章:-民国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89章
- 历史通俗演义--两晋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两晋演义 自序《晋书》百三十卷,相传为唐臣房乔等所撰,盖采集晋朝十有八家之制作,及北魏崔鸿所著之《十六国春秋》等书,会而通之,以成此书。独宣武二帝纪,与陆机王羲之传论,出自唐太宗手笔,故概以御撰称之,义在尊王,无足怪也。后书评论《晋书》之得
- 最新章:-两晋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89章
- 宋代十八朝艳史演义
- 作品:宋代十八朝艳史演义 作者:民国·李逸侯 内容简介 似烟非烟般的微云,烘衬着疏星淡月,益显得素光流绮,银汉参横。这时候铜壶玉漏已报三更三点,正是天寂人静,万籁无声。那后唐明宗李嗣源,忙整肃衣冠,与皇后出至御花园中 正文 第一回 淡月疏垦唐宗祷告 红光紫气宋祖诞生 浮生扰扰古今同,名利空余两袖风
- 最新章:第15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