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皆进谏道:“董璋久蓄反谋,来锋必不可当,不如固垒拒守,挫他锐气,
俟大军到来,贼自然走了。”仁矩怒道:“蜀兵懦弱,怎能当我精卒呢?”
遂不从众言,居然出战。诸将因良谋不纳,各无斗志,未曾交锋,便即溃退,
仁矩亦策马逃归。董璋乘势追击,险些儿突入城中,幸经姚洪断后,抵敌一
阵,才得收兵入城,登陴拒守。璋曾为梁将,姚洪尝隶璋麾下,至是用密书
招洪,诱令内应,洪投诸厕中。璋昼夜攻城,城中除姚洪外,都不肯为仁矩
效力,眼见得保守乏人,坐致陷没,仁矩立被杀毙,家属尽死。姚洪巷战被
执,由董璋向他面责道:“我尝从行间拔汝,今日如何相负!”洪瞋目道:
“老贼!汝昔为李氏奴,扫除马粪,得一脔残炙,感恩无穷,今天子用汝为
节度使,有何负汝,乃竟尔造反呢?汝犹负天子,我受汝何恩,反云相负!
我宁为天子死,不愿与人奴并生!”璋闻言大怒,令壮士扛镬至前,刲洪肉
入镬烹食,洪至死尚骂不绝声。不没忠节。
唐廷闻阆州失守,乃下诏削董璋官爵,诛璋子光业,命天雄军节度使石
敬瑭为招讨使,夏鲁奇为副,右武卫上将军王思同为先锋,率兵征蜀,且令
孟知祥兼供馈使。知祥已与璋同反,唐主尚欲笼络,所以有此诏命。毋乃太
愚。知祥当然不受,反益兵围遂州,并促董璋速攻利州。璋向利州进发,途
次遇雨,饷运不继,仍退还阆州。知祥闻报大惊道:“阆中已破,正好进取
利州,我闻李彦琦无甚勇略,必望风遁去,若得他仓廪,据险拒守,北军怎
能西救遂州!今董公僻处阆中,远弃剑阁,必非良策,一旦剑门失陷,两川
都吃紧了!”知祥谋略,远过董璋,故董璋卒为所败。遂遣人驰白董璋,愿
发兵三千人,助守剑门。璋答言剑门有备,不劳遣师。知祥乃更派将下夔州,
取泸州,更分道往略黔、涪。
过了旬日,果得董璋急报,谓石敬瑭前军,已袭据剑门,守将齐彦温被
他擒去。知祥顿足道:“董公果误我了!”急召都指挥使李肇入见,令他率
兵五千,倍道往据剑州。又遣人诣遂州,令赵廷隐分兵万人,会屯剑州。再
派故蜀永平节度使李筠领兵四千,据守龙州要害。西川诸将,多系郭崇韬留
戍,崇韬冤死,请将多归咎朝廷,故愿为知祥效力。时适隆冬,天寒道滑,
赵廷隐自遂州移军,士卒多观望不前,延隐泣谕道:“今北军势盛,若汝等
不肯力战,妻孥皆为人有了!”于是众志始奋,亟向剑州进发。
先是西川牙内指挥使庞福诚,昭信指挥使谢锽,屯来苏村,闻剑门失守,
互相告语道:“若北军更得剑州,两蜀恐难保了。”遂引步兵千余人,从间
道趋剑州。适值石敬瑭前锋王思同,与阶州刺史王弘贽,沪州刺史冯晖等,
从此山驰下,望将过去,不下万余人,福诚便语谢锽道:“我军只有千余名,
来军总在万人以上,就使以一敌十,尚虑不足。今已天暮,待至明晨,我辈
恐无遗类了。”谢锽道:“不若乘着今夜,先去劫营,杀他一个下马威,免
他轻视。”福诚道:“我意也是如此!但敌众我寡,只好用着疑兵计,前后
夹攻,令他惊退,便好保住剑州了。”锽奋然道:“我挡敌前,君挡敌后,
可好么?”福诚大喜,便与锽分路潜进。是夜唐军已越北山,就在山下扎营,
约至黎明进攻剑州。夜色将阑,忽闻营外喊声骤起,急忙出兵对敌,不意来
兵甚猛,所持皆系利刃,乱冲乱斫,好似生龙活虎一般。时当黑夜,也不知
来兵若干,情急心虚,已觉遮拦不住,又听得山上吹角鸣鼓,响彻行营,不
由的惊上加惊,立即弃营遁去,还保剑门,十多日不敢出军。
庞、谢二将,已将唐军吓退,安返剑州,计议用明写,攻战用虚写,笔
……… Page 115………
法灵活。赵廷隐、李肇两军,亦陆续到来,剑州已保无虞,再加董璋遣将王
晖,也来助守,兵厚势盛,足敌官军。那庞、谢二将,仍出镇原汎去了。
石敬瑭到了剑门,才奏称知祥拒命。有诏夺知祥官爵,促敬瑭即日进讨。
知祥闻剑州已固,方大喜道:“我但恐唐军进据剑州,扼守险要,或分兵直
趋朴州,董公必弃阆州奔还,我军失援,也只好撤遂州围,两川震动,势甚
可虞,今乃顿兵剑门,连日不出,我定可济事了。”遂命赵廷隐、李肇等,
整备迎敌。石敬瑭带着大军,进屯北山。赵廷隐在牙城后面,依山列阵,使
李肇、王晖,出阵河桥。敬瑭引步兵进击廷隐,饬骑兵冲突河桥,两路兵马,
统被蜀兵用强弩射退,到了日暮,敬瑭引退,又被廷隐等追杀一阵,丧失至
千余人,仍还屯剑门。
当下飞使至洛,极言蜀道险阻,未易进兵,关右人民,转饷多劳,往往
窜匿山谷,聚为盗贼,情势可忧,务乞睿断等语。敬瑭亦不免推诿。唐主接
得军报,愀然语左右道:“何人能办得了蜀事?看来朕当自行呢。”安重诲
在旁进言道:“臣职忝机密,军威不振,由臣负责,臣愿自往督战!”唐主
道:“卿愿西行,尚有何言!”
重诲拜命即行,日夜驰数百里。西方藩镇,闻重诲西来,无不惶骇,急
将钱帛刍粮,运往利州。天寒道阻,人畜毙踣,不可胜计。凤翔节度使李从
■,已徙镇天平军,继任为朱弘昭,闻重诲过境,迎拜马前,留馆府舍,供
张甚谨,连妻子也出来拜谒。重诲还道他是义重情深,与语朝事,无非说是
谗言可畏,此行誓为国家宣力,杜塞谗口。弘昭尚极力称扬,及重诲既去,
他即上书奏陈,说是重诲怨望,不可令至行营。小人之不可与处也如此。又
贻书石敬瑭,劝他阻止重诲,免夺兵权。敬瑭正防到此着,再引兵出屯北山,
与赵廷隐等交战数次,未见得利。且因遂州被陷,夏鲁奇阵亡,心下很是焦
烦,一得弘昭来书,连忙拜表唐廷,但言重海远来,转惑军心,乞即征还。
唐主早不悦重诲,别用范延光为枢密使,又因宣徽使孟汉琼,出使军前,
还言两川变乱,统由重诲一人所致,再加王淑妃从旁媒孽,越使唐主动疑,
遂召重诲东归。重诲方到三泉,接到诏敕,不得已马首东瞻。
石敬瑭闻重诲东还,即生退志,适知祥枭夏鲁奇首,遣人持示行营。鲁
奇有二子随军,共向敬瑭泣陈,愿取父首。敬瑭道:“知祥长厚,必葬汝父,
较诸身首异处,不更好么?”越日果由知祥传命,收还首级,备棺殓葬。敬
瑭即毁去营寨,班师北归,两川兵从后追蹑,直至利州,李彦琦亦弃城奔还。
自是利、遂、阆三镇,尽为蜀有。知祥复遣李仁罕等,攻夺忠、万、夔三州,
声势大振。董璋乃收兵还东川。
唐主闻敬瑭奔还,并不加谴,但欲归罪重诲。重诲还,过凤翔,再想与
朱弘昭谈心,弘昭已经变脸,闭门不纳。重诲怅怅还都,途中奉诏,命为河
中节度使,不必入觐,方转趋河中去了。
未几由唐廷宣敕,复吴越王钱镠官爵,再起李从珂为左卫上将军,出镇
凤翔,重诲愈觉不安,乃上章乞休,朝命以太子太师致仕,另简皇侄从璋为
河中节度使,并遣步军药彦稠率兵同行,使防重海变状。重诲有二子,即崇
绪,次崇赞,宿卫京师,一闻制下,即日私奔至河中,省视重诲。重诲道:
“尔等来此,有无朝命?”一二子答言未曾,重诲大惊道:“未奉敕旨,怎
得擅来!”说至此,不禁顿足,半晌才欷殻У溃骸拔抑懒耍馐路嵌纫猓?br /> 有人诱使尔等,陷我重罪,我以死报国罢了,余复何言!”乃将二子械送阙
下。行至陕州,已有制敕传到,令就地下狱。
……… Page 116………
重诲既发遣二子,自知不妙,日夕防有后命。忽有中使到来,见了重诲,
尚未开口,即向他恸哭。重诲亦流涕问故。中使道:“人言公有异志,朝廷
已遣药彦稠领兵来了。”重诲泫然道:“我久受国恩,死不足报,尚敢另生
异志,更烦国家发兵,贻主上忧么?”已而李从璋、药彦稠到来,与重海相
见,尚无恶意。重诲正要交卸,不防来了皇城使翟光邺,传着密旨,令从璋
转图重诲。从璋即带兵围重诲第,自入门见重诲。甫至庭中,便即下拜。重
诲惊出,降阶答礼,偏从璋手出一锤?
小说推荐
- 历史通俗演义--南北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正文 第一回 射蛇首兴王呈预兆 睹龙颜慧妇忌英雄第一回射蛇首兴王呈预兆睹龙颜慧妇忌英雄—世运百年一大变,三十年一小变,变乱是古今常有的事情,就使圣帝明王,善自贻谋,也不能令子子孙孙,万古千秋的太平过去,所以治极必乱,盛极必衰,衰乱已极,复治复盛,好似行星轨道一般,往复循环,周而复始。一半是关系人事,
- 最新章:-南北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03章
- 历史通俗演义--明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自序 有明一代之事实,见诸官史及私乘者,以《明史《明通鉴》及《明史纪事本末》为最详《明史《明通鉴,官史也《明史纪事本末,私乘也。尝考《明史》凡三百三十二卷《明通鉴纲目》凡二十卷《明史纪事本末》凡八十卷,每部辑录,多则数千百万言。少亦不下百万言,非穷数年之目力,不能举此三书而遍阅之 况乎稗乘杂出,代有
- 最新章:-明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71章
- 历史通俗演义--清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自序 革命功成,私史杂出,排斥清廷无遗力;甚且摭拾宫阃事,横肆讥议,识者喟焉。夫使清室而果无失德也,则垂至亿万斯年可矣,何至鄂军一起,清社即墟?然苟如近时之燕书郢说,则罪且浮于秦政隋炀,秦隋不数载即亡,宁于满清而独水命,顾传至二百数十年之久
- 最新章:-清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94章
- 历史通俗演义--唐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昔石晋刘昫暨史官张昭远等,纂成唐史二百卷,历述唐朝二百九十年事,后人少之,谓其纪次无法,事实零落,于是宋仁宗庆历年间,复出新编,都二百二十五卷,计十有七年而始成,主其事者为欧阳修宋祁。夫欧宋为北宋名儒,视刘昫张昭远辈,文名较盛,又经十余载之征文考献,凡五代时之未曾刊行者,至此已尽流传,据以参证,应得
- 最新章:-唐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06章
- 世界列国史演义丛书--英国史演义
- 翰海波涛汹涌,英人崛起西洋,艰难创业出名王,多少贤臣良将 曾号日不落国,转瞬天畔斜阳,一篇演义话沧桑,权作渔歌樵唱—调寄《西江月 话说人类文明,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倏忽已然6000 余载 那文明大舞台上,可说是好戏连台,重头名角依次亮相,小丑龙套穿插其间,数百个民族和国家,今日你鼎盛富强,明日他发达兴
- 最新章:-英国史演义-第73章
- 世界列国史演义丛书--美国史演义
- 马萨诸塞州普利茅斯港“五月花号”泊靠海湾,木制帆船,粗麻缆绳。岸边木屋散落,室内木床、木桌。屋外菜地葱绿,篱笆整齐有序,锄头、木铲落于地旁。小山坡上耸立着一块大墓碑,铭刻所有死者姓名,四周缀满野花。印第安人雕像站立一旁,活生生一幅开发美洲之图像。是年1620 年,正是中国明光宗泰昌元年 有人云“美国
- 最新章:-美国史演义-第62章
- 历史通俗演义--民国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序 治世有是非,浊世无是非。夫浊世亦曷尝无是非哉?弊在以非为是,以是为非,群言厖杂,无所适从,而是非遂颠倒而不复明。昔孔子作《春秋,孟子距杨墨,笔削谨严,辩论详核,其足以维持世道者,良非浅尠,故后世以圣贤称之。至秦汉以降,专制日甚,文网繁密
- 最新章:-民国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89章
- 历史通俗演义--两晋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两晋演义 自序《晋书》百三十卷,相传为唐臣房乔等所撰,盖采集晋朝十有八家之制作,及北魏崔鸿所著之《十六国春秋》等书,会而通之,以成此书。独宣武二帝纪,与陆机王羲之传论,出自唐太宗手笔,故概以御撰称之,义在尊王,无足怪也。后书评论《晋书》之得
- 最新章:-两晋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89章
- 宋代十八朝艳史演义
- 作品:宋代十八朝艳史演义 作者:民国·李逸侯 内容简介 似烟非烟般的微云,烘衬着疏星淡月,益显得素光流绮,银汉参横。这时候铜壶玉漏已报三更三点,正是天寂人静,万籁无声。那后唐明宗李嗣源,忙整肃衣冠,与皇后出至御花园中 正文 第一回 淡月疏垦唐宗祷告 红光紫气宋祖诞生 浮生扰扰古今同,名利空余两袖风
- 最新章:第15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