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援城而入。唐主再欲抵御,四顾近臣宿将,多半逃匿,只有散员都指挥
使李彦卿,军校何福进、王全斌等,尚随着唐主,挺刃血战,唐主亦冒险格
斗,杀死乱兵百余人。突有一箭飞来,正中唐主面颊,唐主痛不可忍,几乎
晕倒。鹰坊人善友,见唐主中箭,忙上前扶掖,还至绛霄殿庑下,拔去箭镞,
流血盈身。唐主渴懑求饮,宦官承刘后命,奉进酪浆,一杯才下,遽尔殒命,
年才四十二岁。
李彦卿、何福进、王全斌等,见唐主已殂,皆恸哭而去。善友敛乐器覆
尸,放起一把无名火,将乐器及唐主遗骸,俱付灰烬,免得乱兵蹂躏,然后
遁去。统计唐主称帝,仅及四年。先时承父遗志,灭伪燕,扫残梁,走契丹,
三矢报恨,还告太庙及家仇既雪,国祚中兴,几与夏少康、汉光武相似。偏
后来妇寺擅权,优伶乱政,戮功臣,忌族戚,不恤军民,酿成祸患,就是作
乱犯上的郭从谦,也是优人出身,平白地令典亲军,致为所弑。这可见女子
小人,最为难养,两害相兼,断没有不危且亡哩。伏笔如椽。
刘皇后最得恩宠,闻夫主伤亡,并不出视,亟与唐主第四弟申王存渥,
及行营招讨使李绍荣等,收拾金宝,贮入行囊,匆匆出宫,焚去嘉庆殿,引
七百骑出狮子门,向西遁走,宫中大乱,纷纷避匿。那朱守殷至此才入,并
不设法平乱,先选得宫人三十余名,各令自取乐器珍玩,带回私第,去做那
李存勖第二,寻欢取乐去了。夫妻尚且不顾,遑问苍头。各军遂大掠都城,
昼夜不息。
是夕李嗣源已至罂子谷,闻唐主凶耗,泣语诸将道:“主上素得士心,
只为群小所惑,惨遭此变,我今将何归呢?”好去做皇帝了。诸将当然劝慰,
才见收泪。越日,由朱守殷遣使到来,报告京城大乱,请即入抚。嗣源乃引
军入洛,暂居私第,禁止焚掠。守殷进见,当由嗣源面语道:“公善为巡徼,
静待魏王。淑妃、德妃在宫,淑妃、德妃见十六回。供给尤应丰备。我俟山
林葬毕,社稷有主,仍当归藩尽职,为国家捍御北方呢!”真耶!假耶!说
至此,即命守殷往收唐主遗骨,在灰烬中拾出,妥加棺殓,留殡西宫。宰相
豆卢革、韦说等,即率百官奉笺劝进,嗣源召谕道:“我奉诏讨贼,不幸部
曲叛散,意欲入朝自诉,偏为绍荣所遏,披猖至此,我本无他意,今为诸君
所推,殊非知己,幸勿复言!”于是驰书远近,报告主丧。
魏王继岌,因蜀乱稽延,至此始至兴平。得悉洛阳变乱,恐嗣源不能相
容,复引兵西行,谋保凤翔。西京推官张昭远,劝留守张宪,上劝进表。宪
慨然道:“我一书生,自布衣至服金紫,均出先帝厚恩,怎可偷生怕死,背
主求荣呢?”昭远感泣道:“公能如此,忠义不朽了!”先是晋阳城中,曾
由唐主遣吕、郑二幸臣,监督兵赋,至是又有唐主近属李存沼,自洛阳奔至
晋阳,与吕、郑二人密谋,拟害死张宪,据住晋阳。汾州刺史李彦超,得知
消息,即劝宪先发制人。宪又说道:“仆受先帝厚恩,不忍出此,若为义亡
身,乃是天数,怎得趋避呢!”未免近迂。彦超趋出,免不得与将士叙谈,
将士不待命令,乘夜起事,杀毙存沼,及吕、郑二人。宪闻变起,出奔忻州。
适值洛都使至,出嗣源书,由彦超号令士卒,城中始安。当即遣回洛使,奉
表劝进。都中百官,又三次上笺,请嗣源监国,嗣源始允,入居兴圣宫,百
……… Page 100………
官班见,下令称教。后宫尚存侍女千余人,宣徽使选得数百名,献诸嗣源,
嗣源道:“留此何用?”宣徽使答道:“宫中使令,亦不可阙。”嗣源道:
“宫中充使,宜谙故事,此辈年少无知,不能充选,乃悉令出宫还家,无家
可归,令戚党领会,另用老旧宫人,分掌各职。”即用安重诲为枢密使,张
延朗为副使。延朗本梁旧臣,善事权要,与重诲相结,所以引入。
嗣源又令内外有司,访求诸王。永王存霸,系唐主存勖次弟,本留守北
京。李绍荣自洛阳奔出,撇去刘后,欲往依存霸,行至平陆,为野人所执,
送往虢州。刺史石潭,击断绍荣足骨,置入囚车,解至洛阳。嗣源怒骂道:
“我儿有何负汝,乃遭汝毒手?”绍荣道:“先皇帝有何负汝,乃叛命入都?”
嗣源怒甚,即命推出斩首。还有通王存确,雅王存纪,系唐主季弟,逃匿民
间。安重诲查有着落,即与李绍真密谋,遣人杀死二王,免人属目。过了月
余,嗣源方才闻知,切责重诲,但已不能重生,只好付诸一叹罢了。也是一
番假慈悲。
存渥与刘后奔晋阳,途次昼行夜宿,备历艰辛。刘后因绍荣他去,只恐
存渥也即分离,索性相依为命,献身报德。存渥见嫂氏多姿,虽已三十余龄,
风韵不减畴昔,乐得将错便错,与刘后结成露水缘。妇人之坏,无所不至。
及抵晋阳,李彦超不纳存渥。存渥走至凤谷,被部下所杀。刘后无处存身,
没奈何削发为尼,就把怀金取出,筑一尼庵,权作羁栖。偏监国嗣源,不肯
轻恕,竟遣人至晋阳,刺死刘后,一代红颜,到此才算收场。无非恶贯满盈。
北京留守永王存霸,闻兄弟多遭杀戮,自然寒心,即弃镇奔晋阳,往依
彦超,愿为山僧。彦超欲奏取进止,偏部众不肯纵容,定要置他死地。存霸
骇极,即祝发披缁,潜出府门,奈被军士阻住,拔刀斫去,死于非命。薛王
存礼,是唐主三弟,与唐主子继潼、继嵩、继蟾、继曮等,俱不知所终。惟
唐主介弟存美,素有风疾,幸得免死。克用本有七子,只一存美仅存,存勖
五子,四子未知下落。
继岌行至武功,宦官李从袭,又劝继岌驰赴京师,往定内难。继岌又复
东行,到了渭河,西都留守张海В鄱细∏牛涣疃桑酥缓醚睾佣鳌!?br /> 途中随兵,陆续奔散,从袭又语继岌道:“大事已去,福不可再,请王早自
为计。”继岌彷徨泣下,徐语李环道:“我已道尽途穷,汝可杀我。”环迟
疑多时,乃语继岌乳母道:“我不忍见王死,王若无路求生,当卧榻踣面,
方可下手。”乳母泣白继岌,继岌面榻偃卧,环遂取帛套颈,把他缢死。从
袭自往华州,也为都监李冲所杀。任圜后至,收集余众,得二万人还洛。嗣
源命石敬瑭慰抚,军士皆无异言,各退还原营。
百官因继岌已死,仍累表劝进,嗣源始有动意,大行赏罚,先责租庸使
孔谦奸佞苛刻,将他处斩,废去租庸使名目,悉除苛政。又罢诸道监军使,
历数宦官劣迹,令所在地一概加诛。李绍真总决枢机,擅收李绍钦、李绍冲
下狱,安重诲语绍真道:“温、段罪恶,皆在梁朝,今监国新平内乱,冀安
万国,岂专为公复仇么?”绍真意沮,乃禀明监国,复两人姓名为段凝、温
韬,放归田里。召孔循为枢密使。循与绍真,皆入白监国,请改建国号。嗣
源道:“我年十三事献祖,即李国昌,见十四回。献祖因我关宗属,视我犹
子,又事太祖指克用,亦见十四回。先帝垂五十年,经营攻战,未尝不预,
太祖基业,就是我的基业,先帝天下,就是我的天下,那有同家异国的道理?
当令执政更议!”礼部尚书李琪,承旨入对道:“若改国号,是先帝成为路
人,梓宫何所依托?不但殿下不忘三世旧君,就是我辈人臣,问心也自觉不
……… Page 101………
安!前代以旁支入继,不一而足,请用嗣子柩前即位礼,才算得情义两全了。”
嗣源称善,群议乃定。
过了两日,嗣源自兴圣宫转赴西宫,自服斩衰,至柩前即位,百官俱服
缟素。既而御衮冕受册,百官皆改着吉服,行朝贺礼,颁诏大赦。即改同光
四年为天成元年。酌留后宫百人,宦官三十人,教坊百人,鹰坊二十人,御
厨五十人,自余任从他适。中外毋得献鹰犬奇玩,诸司有名无实,一体裁革。
分遣诸军就食近畿,减省馈运,除夏秋税省耗,各道四节供奉,不得苛敛百
姓,刺史以下,不得贡奉。封赏百官,进任圜同平章事,复李绍真、李绍虔、
李绍英等姓名,仍为霍彦威、房知温、杜晏球。晏球又自称为王氏子,仍复
姓王。又有河阳节度使夏鲁奇,昇州刺史米君立,本由唐主李存勖赐姓名
小说推荐
- 历史通俗演义--南北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正文 第一回 射蛇首兴王呈预兆 睹龙颜慧妇忌英雄第一回射蛇首兴王呈预兆睹龙颜慧妇忌英雄—世运百年一大变,三十年一小变,变乱是古今常有的事情,就使圣帝明王,善自贻谋,也不能令子子孙孙,万古千秋的太平过去,所以治极必乱,盛极必衰,衰乱已极,复治复盛,好似行星轨道一般,往复循环,周而复始。一半是关系人事,
- 最新章:-南北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03章
- 历史通俗演义--明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自序 有明一代之事实,见诸官史及私乘者,以《明史《明通鉴》及《明史纪事本末》为最详《明史《明通鉴,官史也《明史纪事本末,私乘也。尝考《明史》凡三百三十二卷《明通鉴纲目》凡二十卷《明史纪事本末》凡八十卷,每部辑录,多则数千百万言。少亦不下百万言,非穷数年之目力,不能举此三书而遍阅之 况乎稗乘杂出,代有
- 最新章:-明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71章
- 历史通俗演义--清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自序 革命功成,私史杂出,排斥清廷无遗力;甚且摭拾宫阃事,横肆讥议,识者喟焉。夫使清室而果无失德也,则垂至亿万斯年可矣,何至鄂军一起,清社即墟?然苟如近时之燕书郢说,则罪且浮于秦政隋炀,秦隋不数载即亡,宁于满清而独水命,顾传至二百数十年之久
- 最新章:-清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94章
- 历史通俗演义--唐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昔石晋刘昫暨史官张昭远等,纂成唐史二百卷,历述唐朝二百九十年事,后人少之,谓其纪次无法,事实零落,于是宋仁宗庆历年间,复出新编,都二百二十五卷,计十有七年而始成,主其事者为欧阳修宋祁。夫欧宋为北宋名儒,视刘昫张昭远辈,文名较盛,又经十余载之征文考献,凡五代时之未曾刊行者,至此已尽流传,据以参证,应得
- 最新章:-唐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06章
- 世界列国史演义丛书--英国史演义
- 翰海波涛汹涌,英人崛起西洋,艰难创业出名王,多少贤臣良将 曾号日不落国,转瞬天畔斜阳,一篇演义话沧桑,权作渔歌樵唱—调寄《西江月 话说人类文明,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倏忽已然6000 余载 那文明大舞台上,可说是好戏连台,重头名角依次亮相,小丑龙套穿插其间,数百个民族和国家,今日你鼎盛富强,明日他发达兴
- 最新章:-英国史演义-第73章
- 世界列国史演义丛书--美国史演义
- 马萨诸塞州普利茅斯港“五月花号”泊靠海湾,木制帆船,粗麻缆绳。岸边木屋散落,室内木床、木桌。屋外菜地葱绿,篱笆整齐有序,锄头、木铲落于地旁。小山坡上耸立着一块大墓碑,铭刻所有死者姓名,四周缀满野花。印第安人雕像站立一旁,活生生一幅开发美洲之图像。是年1620 年,正是中国明光宗泰昌元年 有人云“美国
- 最新章:-美国史演义-第62章
- 历史通俗演义--民国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序 治世有是非,浊世无是非。夫浊世亦曷尝无是非哉?弊在以非为是,以是为非,群言厖杂,无所适从,而是非遂颠倒而不复明。昔孔子作《春秋,孟子距杨墨,笔削谨严,辩论详核,其足以维持世道者,良非浅尠,故后世以圣贤称之。至秦汉以降,专制日甚,文网繁密
- 最新章:-民国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89章
- 历史通俗演义--两晋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两晋演义 自序《晋书》百三十卷,相传为唐臣房乔等所撰,盖采集晋朝十有八家之制作,及北魏崔鸿所著之《十六国春秋》等书,会而通之,以成此书。独宣武二帝纪,与陆机王羲之传论,出自唐太宗手笔,故概以御撰称之,义在尊王,无足怪也。后书评论《晋书》之得
- 最新章:-两晋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89章
- 宋代十八朝艳史演义
- 作品:宋代十八朝艳史演义 作者:民国·李逸侯 内容简介 似烟非烟般的微云,烘衬着疏星淡月,益显得素光流绮,银汉参横。这时候铜壶玉漏已报三更三点,正是天寂人静,万籁无声。那后唐明宗李嗣源,忙整肃衣冠,与皇后出至御花园中 正文 第一回 淡月疏垦唐宗祷告 红光紫气宋祖诞生 浮生扰扰古今同,名利空余两袖风
- 最新章:第15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