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人了。
◆原文
我辈求静,欲异乎禅氏入定,冥然罔觉之旨,其必验之此心。有所谓一阳初动,万物资始者,庶可谓之静极,可谓未发之中,寂然不动之体也。不然,深闭固拒,心如死灰,自以为静,而生理或几乎息矣,况乎其不能静也?有或扰之,不且憧憧往来乎?深观道体,盖阴先于阳信矣,然非实由体验得来,终掠影之谈也。
——引自《曾文正公全集》
●解读
我们求静,想要与禅门的入定不同,必须用心体验这细密而又未可觉察的意旨。所谓的一阳初动,万物由此生长,才可以说静极,可以说喜怒哀乐还未生发,寂然不动之体。不然的话,一味求静,心如死灰,自认为是静,实际上生理的机能都几乎丧失了,何况这样做并不能静。如果有外在的干扰,心不就又不安定了吗?我深入地体察这一个道理,认为阴先于阳。但倘若不是亲身的体验,始终只能是浮光掠影地说说罢了。
◆原文
自戒惧而约之,以至于至静之中,虽少偏倚,而其守不失,则极其中而天地位,此绵绵者,由动以之静也。自谨独而精之,以至于应物之处,无少差谬,而无适不然,则极其和而万物育,此穆穆者,由静以之动也。由静之动,有神主之;由动之静,有鬼司之。终始往来,一敬贯之。
——引自《曾文正公全集》
●解读
从因为戒惧而约束自己,以至在至静的境界中,虽然没有什么偏颇,内心之操守不失,则达到了“中”的境界,天地由此立位,此种绵绵不息的样子,就是由动而到静。从“慎独”而精进,以致在待人接物方面极少差错,没有不合适、不正确的地方,则达到了“和”的境界,万物由此化育,这种肃穆之象,是由静到动。从静到动,有神在那儿主持;从动到静,有鬼在那儿司察,动静之间的这种循环往复,靠“敬”来加以贯穿。
◆原文
静坐思,心正气顺,必须到“天地位,万物育”田地方好;默坐思,此心须常有满腔生意。杂念憧憧,将何以极力扫却?勉之!
——引自《曾文正公全集》
●解读
静坐而思,心灵坦荡,气血和顺,必须达到“天地位,万物育”的境地,才算效验。默坐而思,心灵中一定要常常充满生意。杂念丛生,靠什么东西来把它们全部排除?一定要勤加努力!
第一部分:养 心进德修业——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
◆原文
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进德,则孝弟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字是也。此二者由我作主,得尺则我之尺也,得寸则我之寸也。今日进一分德便算积了一升谷,明日修一分业又算余了一文钱。德业并增,则家私日起。至于功名富贵,悉由命定,丝毫不能自主。
——引自《曾文正公全集》
●解读
我们只有增进德行和研修学业这两件事靠得住。进德,就是恪守孝悌仁义;修业,就是写诗词文章、写字。这两件事可以由自己作主,进步一尺,这个一尺就是我的,进步一寸,这个一寸也是我的。今天进了一分德就像积贮了一升谷一样,明天修了一份业又像富裕了一文钱一样。德和业一起增加,家中的财产也就越来越多。至于功名富贵,这都是命里注定的,自己一点都不能作主。
第一部分:养 心修身五箴——立志居敬 谨言有恒
◆原文
五箴并序
少不自立,荏苒遂洎。今兹盖古人学成之年,而吾碌碌尚如斯也,不其戚矣!继是以往,人事日纷,德慧日损,下流之赴,抑又可知。夫疾所以益智,逸豫所以亡身。仆以中才,而履安顺,将欲刻苦而自振拔,谅哉!其难之欤!作五箴以自创云:
立志箴
煌煌先哲,彼不犹人。藐焉小子,亦父母之身!聪明福禄,予我者厚哉!弃天而佚,是及凶灾。积悔累千,其终也已!往者不可追,请从今始。荷道以躬,兴之以言!一息尚存,永矢弗谖!
居敬箴
天地定位,二五胚胎。鼎焉作配,实曰三才。俨恪齐明,以凝女命。女之不庄,伐生戕性。谁人可慢?何事可弛?弛事者无成,慢人者反尔。纵彼不反,亦长吾骄。人则下女,天罚昭昭!
主静箴
齐宿日观,天鸡一鸣。万籁俱息,但闻钟声。后有毒蛇,前有猛虎,神定不慑,谁敢予侮?岂伊避人?日对三军。我虑则一,彼纷不纷。驰鹜半生,曾不自主。今其老矣,殆扰扰以终古。
谨言箴
巧语悦人,自扰其身。闲言送日,亦搅女神。解人不夸,夸者不解。道听途说,智笑愚骇。骇者终明,谓女贾欺。笑者鄙女,虽矢犹疑。尤悔既丛,铭以自攻。铭而复蹈,嗟女既耄。
有恒箴
自吾识字,百历及兹,二十有八载,则无一知。曩者所忻,阅时而鄙。故者既抛,新者旋徙。德业之不常,是为物迁。尔之再食,曾未闻惑愆。黍黍之增,久乃盈斗。天君司命,敢告马走。
——引自《曾文正公全集》
●解读
序
年少时不求自立,任光阴流逝。古人在我现在的年纪已经学有所成了,而我却仍是碌碌无为,太让人伤感了!从现在开始,牵涉的人事越来越多,德行一天天减少,渐趋下流,这是可预知的。疾病能增长人的智慧,安逸能让人丧亡。我只是中等天赋,却事业顺利,因此想下苦功使自己振奋向上,这实在是太难了,所以创作此《五箴》。
立志箴
那彪柄千古的先哲,他们也是普通人。我虽然藐小,但也是父母所生,给予我聪明福禄,这已是太丰厚了。不顾天道,惯于安逸,这会招来凶灾。积聚的悔恨已有上千,该是终止的时候了。已经逝去的岁月已无法挽回,那就从今天开始吧。承担道义,并用语言加以发扬。只要一息尚存,就要坚决遵循。
居敬箴
天地定位后,万物化育。鼎足而配,称为天地人三才,并最终诞生了你的生命。你内心不端庄,残生害性。哪个人可以对他傲慢?哪件事可以随意放松处置?处事放松的人会一事无成,对人傲慢的人别人也会对你傲慢,他人即使不加拒绝,也会助长你的骄气。人们最终会看不起你,这就是昭昭天罚。
主静箴
住在日观,听见天鸡鸣叫。万籁俱寂,只闻观中的钟声。身后是毒蛇,身前是猛虎,但只要神定心泰,谁敢欺侮我?难道不是它们避人?好比面对三军,我的思虑专一,不会因为他们的纷扰而动摇。半辈子心意驰突,还未曾自己作过主,现在已经老了,难道能让心情纷乱地度过一生?
谨言箴
用花言巧语取悦于人,最终只能给自身带来灾祸。闲言碎语,也会搅乱你的心神,理解的人不夸耀,夸耀的人不理解。那些道听途说的东西,让智者笑话,让愚者惊骇。那惊骇的人弄清原委以后,会说你欺骗。笑话你的人会鄙视你,即使你很直率也会怀疑你。最终忧患愧悔丛集,便铭记下来一定要改正。铭记以后仍然蹈其覆辙,可叹你已经老了。
有恒箴
自从我识字有各种经历,至今已有二十八年,却没有增添什么知识,以前所赞同的东西,过了一段时间后又加以鄙弃。既抛弃了以前的东西,新增加的东西又得而又抛。自己没有恒常的德性,常为外物所左右。一粒一粒的黍积聚起来,时间长了就能装满一斗。希望天君司命能告诉我其中的道理。
第一部分:养 心修身课程——十二条课程 终日惕厉(1)
◆原文
一、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二、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体验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
四、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务外为人。
五、读史——丙申年,购念三史。大人曰尔借钱买书,吾不惜极力为尔弥缝。尔能圈点一遍,则不负我矣。嗣后每日圈点十页,间断不孝。
六、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七、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八、保身——十
小说推荐
- 曾国藩家书
- 《曾国藩家书》作者:曾国藩前言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人物,其生前毁誉参半,既有“中兴第一名臣”的美称,又有“卖国贼”的恶名 曾国藩率湘军镇压了太平大国,被清廷称为“同治中兴”第一功臣;又于1861年创办了中国最早的洋务军工企业安庆内军械所,成为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辛亥革命以后,一
- 最新章:第86章
- 原来曾国藩
- 大智大愚一代名臣:原来曾国藩 作者:张研 引子评说 引子评说曾国藩(1 曾国藩仿佛一位神秘的历史老人,让人对其充满了兴趣与迷思。说不完,道不尽 曾国藩(1811年—1872年,字涤生,湖南湘乡人。晚清重要的政治家、军事家、著名学者 曾国藩出身农家,少年得志,道光十四年(1834年)考得举人,十八年高
- 最新章:第20章
- 曾国藩三部曲
- 作者:唐浩明卷首辞梁启超对世人说“曾文正者,岂唯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唯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蒋介石对儿子蒋经国说“至于中文读书写字之法,在曾公家训与家书中言之甚详。你们如能详看其家训与家书,不特于国学有心得,必于精神道德皆可成为中国之政治家,不可以其时代已过而忽之也”毛
- 最新章:第333章
- 晚清有个曾国藩
- ,毛泽东独服曾文正@小`说"网(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著名清史专家)戴逸(著名报人,南方都市报、新京报前总编辑,财讯传媒集团副总裁)程益中(著名学者、凤凰卫视著名资深评论家)王鲁湘曾文正者,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梁启超至于中文读书写之法,在曾
- 最新章:第27章
- 大象无形曾国藩
- -丁忧侍郎,被朝廷夺情起复,帮办湖南团练大臣:一介书生,为国家出生入死,终成一代相国名臣。他是大清开国文官封侯第一人,他是后世争议最大、毁誉最多、至今尚无定论的人。他到底是睁眼看世界、推动历史进程的功臣,还是镇压农民起义、阻碍历史前进的元凶?揭开层层迷雾,让你看一个全新、全面、真实的曾国藩【由】整理
- 最新章:第54章
- 曾国藩 第一部 血祭
- -一 湘乡曾府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 湘乡县第一号乡绅家,正在大办丧事 这人家姓曾,住在县城以南一百三十里外的荷叶塘都 荷叶塘位于湘乡、衡阳、衡山三县交界之地,崇山环抱,交通闭塞,是个偏僻冷落、荒凉贫穷的地方,但矗立在白杨坪的曾氏府第,却异常宏伟壮观:一道两人高的白色粉墙,严严实实地围住了府内百十间楼房
- 最新章:第109章
- 曾国藩 第三部 黑雨
- -一 养心殿后阁里的叔嫂密谋 跟往常一样,三十岁的慈禧太后寅初时分就醒过来了。离天亮还有一个多时辰,这是她一天中最难度过的时刻。她通常是闭着眼睛,安卧在重帏叠幛遮掩的龙床上,在细软柔和的绣龙描凤的垫被和盖被之中,无边无际、无拘无束地胡思乱想。想得最多的,是她与咸丰帝恩恩爱爱的甜蜜岁月 凭着绝代的美艳
- 最新章:第123章
- 曾国藩 第二部 野焚
- -一 丑道人给曾国藩谈医道:岐黄可医身病,黄老可医心病 入夏以来,天气一天比一天炎热,近半个月,湘中一带又刮起了火南风。这风像是从一座巨大的火炉中喷出似的,吹在人的身上,直如火燎炭烤般地难受。山溪沟渠中的水,全被它卷走了,连常年行船的涓水河,也因水浅而断了航。禾田开了坼。几寸宽的坼缝里,四脚蛇在爬进
- 最新章:第102章
- 曾国藩的升迁之路
- 道光十三年,湖南院试,曾国藩被取中,列第十七名,属中上,入县学。当时的湖南学政为岳镇南。曾国藩时名子城,是年二十三岁。道光十四年,湖南乡试,曾国藩考中,全省排名第三十六名,属中上。是科钦命主考官徐云瑞,副主考许乃安,曾的房考官为张启庚。道光十八年正月,在京参加全国会试,得中,排名第三十八名,仍属中上
- 最新章:第14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