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平凡是真》第81章


的前辈们的指导,而她现在又没有资历能向那些前辈请教,所以现在要先去本专业的教授们面前混个眼熟和好印象——暑假期间去帮系里的教授们做做杂活,跑跑腿吧。
期末考试一结束,袁书芳就颠颠跑去找地物系的陈教授报道,而陈教授也果真给了她一系列杂活做:每天负责实验室的清洁,负责清洗、整理实验器材,负责收发文件报纸、接听电话,在实验室的研究员忙于实验时她还要负责端茶递水打饭。至于向教授和学长们请教问题,可以是可以,等他们不忙自己的实验时再说。
活很多而且很累,但袁书芳很满足,因为在旁观、旁听陈教授对大三、大四学生的指导时她学到了很多,严谨且一丝不苟的研究态度,要勇于提出自己的怀疑,要勇于证明自己的怀疑……教授们可以为了自己的研究连续几天几夜不休息,这种为科学献身的精神让袁书芳明白了自己所欠缺的东西,在这条科学的路上她连门都还没入。
看多了陈教授的实验,听多了陈教授和北京中科院教授们的电话讨论,袁书芳才知道地震是可以预测的,而且预测方法不是她以为的从动物、植物身上查找和地震有关的信息,板块运动、地磁、地电甚至大气……这些,只要深入研究就可以从它们身上捕捉到地震的信号。那么零八年的时候网上说汶川大地震其实早就有人预测出来是真的啰?但为什么国家地震局一直强调地震是不可预测的?
“袁书芳,过来把这些试管拿去清洗了,洗好后记得把水擦干净。”在袁书芳捧着英文版《地震勘探原理》发呆的时候,陈教授高声吆喝她干活了。
“好。”放下书,袁书芳拿起脚边的盆子去清理试管了。就算上辈子的零八年网上说汶川地震早就被预测出是假的,这辈子她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它变成真。
晚上十一点多,袁书芳把实验室里扔在地上的废纸清理干净锁上门后揉着发酸的腰慢吞吞往教学楼外走去。今天是暑假期间陈教授和实验室的学生留在科大的最后一天,明天一早他们将去河南洛阳进行野外教学和实验,所以从今天下午开始袁书芳就帮着进行仪器检测和资料装箱,忙了一下午加一晚上这腰都快直不起来了。
刚走出教学楼,袁书芳就被立在暗影中的黑影吓得后退几步。
“你胆子咋这么小?”杨明杰从暗影中走出。
“人吓人吓死人,你不知道吗?”袁书芳拍了拍胸脯压惊,“诶,杨杨哥,找我有啥事吗?”杨明杰因为打算和科大计算机学院在合肥建立一个计算机研发基地,因此天天也是忙的脚不沾地,两人一个月以来没见过三次面。
“有事才能来找你?”杨明杰和袁书芳并肩走在宽敞的石板路上。
“哪能呢?”袁书芳扭了扭腰笑着道:“你这段时间不是也很忙吗?”
“腰怎么了,扭到了?我们的研究陷入瓶颈,打算好好休息一晚上明天重头再来。”
“今天收了太多的东西,腰一直弯着,现在酸死了。”
“正好,走吧,我带你到一家按摩店去按摩按摩,那家店是计算机系的尤主任介绍给我的。他们长时间坐在电脑前的人经常去那家店按摩,据说效果不错。”
“那太好了,我明天不用去实验室今晚可以好好享受一下。”
“明天怎么不去实验室了?”
“教授要进行野外教学和实验,我去了会碍手碍脚。”
听出袁书芳话里的抱怨,杨明杰微笑揉了揉她的脑袋,“你很想去?”
“那是肯定啊,跟着陈教授可以学到好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可惜我下学年才大二,要半年以后学校才会安排野外教学的课程。”
拉起袁书芳的手,杨明杰好心情道:“野外教学、野外勘察都非常辛苦,你现在呢除了要把基础的东西学扎实,还要把身体锻炼结实点,不然去了野外会把你累的哭。”
两人笑笑闹闹地走在安静的校园里。
070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地震预测不是天天呆在学校里、实验室里抱着书本或是看着一堆数据就能行的,地震预测必须还要立足于现实的土地。二零零一年二月,在科大近十位地球物理学专业学生的倡导下,大家决定组成一个队去可可西里探秘。经过报名、筛选、适应性训练,零一年七月三十日,探秘队十二位成员再加两位对可可西里异常熟悉的教授整装从合肥出发飞往拉萨。
出了拉萨,登上包车,背着登山包,穿上登山鞋,袁书芳随十一名队员向神秘的可可西里地区出发。可可西里,包括西藏北部被称为“羌塘草原”的部分、青海昆仑山以南地区和新疆的同西藏、青海毗邻的地区,其气候、地形地貌尤为复杂,具有极高的可靠价值。
坐在万里高空的飞机上,袁书芳恍然还记得重生前看过一部叫《可可西里》的电影,只是电影的内容已经忘记。嘛,现在都来亲身体验可可西里的美丽、神秘和危险了,还想啥电影啊。
可可西里的天空很蓝,很明亮,那舒心的蓝好似能洗去人心底一切的烦恼和忧愁;可可西里夏天的气温很凉爽,在合肥时热的恨不能全身上下什么都不穿,在这里白天要穿毛衣,晚上更要把羽绒服拿出来床上防寒;可可西里的风景很优美,碧绿幽深的湖泊、望不到边的草原、如铁塔一样矗立在远方连接着天与地的皑皑雪山、很多只在资料图片上看过的国家级保护动物……如此令人目不暇接的美景让袁书芳恨不得多生几双眼睛;可可西里的路面状况很差,探秘队载着物资的卡车在刚进入可可西里不久就因为酥软的土质而不得不停靠,所以队员们也不得不自己背着几大包的必需物资用双脚丈量土地;可可西里的生活条件很差,除了自己带的物资再不找不到一个可供热水热饭的地方——可可西里大部分地区都是无人区。
进入可可西里的之后没几天,袁书芳就被高原反应折腾地面色苍白,再也无心拿着照相机东拍西拍。就在她担心高原反应会加剧,而她不得不退出大部队返回时,两位教授终于宣布大家已经来到此次探秘的终点——乌兰乌拉湖。
乌兰乌拉湖是可可西里湖区的半咸水湖,位于格尔木市唐古拉山最北面,湖水面积544。5平方公里,湖面海拔4854米,是可可西里地区最大的湖泊,也是青海省第四大湖。
休整了半天,袁书芳身上的高原反应很快过去,她这才发现队伍里不止她一个人有高原反应,像俞彤那样的武林高手都躺在帐篷里有气出无气进的无力样,有几个人甚至出现了轻微的四肢水肿现象,听陈教授和方教授商议,如果大家到后日精神状况还是如此差将全体返回格尔木市。想了想,袁书芳把杨明杰帮她准备的百服宁、西洋参片、丹参丸(缓解高原反应的药品)分发给同伴,她就是吃这些药消去了高原反应,其他人应该也能行吧?
和袁书芳同级同专业的张同嫉妒地看着袁书芳道:“你为什么这么快就恢复了?”
拍拍张同的肩,袁书芳捋捋额前的头发道:“没办法,我人品好啊。”在张同越渐愤怒的眼神中,袁书芳止住笑正色道:“大一那个暑假,我在陈教授的实验室帮忙整理杂务,从他那里知道了作为一个要经常到野外采集样本的地质工作者必须具备一副强健的身体,从那时候起我就有意识地锻炼身体,每天再忙也要花费四十分钟的时间去跑步,偶尔还做些负重运动。所以进了可可西里,我除了稍微感到有点头昏有点缺氧,其它一切都好。”更别说从五岁起坚持每天做五十个下蹲,十个仰卧起坐,她的好身体可是从小开始锻炼得来的。
张同躺在帐篷里看了一眼他自己因长期呆在实验室里而略显苍白的胳膊,若有所思道:“看来我以后不能忽视体育锻炼了。”
好在一天半之后大部分人都恢复了精神,四肢水肿的几个同学虽然还不能起床但四肢的水肿都在慢慢消退,想必很快都会恢复健康。
年轻人的体力和恢复力都是一等一的好,两天后,包括袁书芳在内的十二名探秘队员都开始精神奕奕地在营区四周走动,陈教授和方教授见大家精神好转便开始分配众人对乌兰乌拉湖的岩石、矿物、冻土、湖水、动物、植被、大气进行采样。地球物理学是一门内容非常广泛的边缘学科,与数学、物理学、计算科学、信息科学、电子学、地质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和天文学息息相关,且都是进行最基础的采?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