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提倡工业生产
在传统经济时代,农业并不是国民经济的全部,同时存在的还有工业部门。每当提起工业,人们往往把它与近代机器工业联系起来。其实,在工业生产中使用某种机械,以及利用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组织,在历史中是早已存在的现象,并非近代才有。因此,它们应被统称之为“工业”。其中尤以加工、纺织、制造、营建、矿冶等等,构成传统工业的主要内容,而与农业经营判然有别。'1'
乾隆七年提出“为天下万世筹赡足之计者,不独以农事为先务,而兼修园圃、虞衡、薮牧之政”,从《周礼》原意而论,即已超出了一般农业的范围。古代所谓“四职”,原本只有“三农”一项为农业,其他三者都是农业以外的经营。'2'这与秦汉以后的情形是大不一样的。但不管怎样,数职“兼修”就必然会扩展到农业以外。清代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它背后是几亿人口的庞大需求和积极努力),自然引导它从农业的低层次走向高层次,从粗放到精耕,再超出而至商品生产,复从农业种植业走向工业,……一步步迈向更高的梯次。如果说,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一定的“梯次”的话,我们就可以把它称为“发展梯次的逐级攀升”。于是,在前述农业经营的范围之外,不但纺织等手工业得到大力的提倡,清代的矿业政策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所有这些,也无例外地发生在乾隆初年,并和当时的总体设想有着紧密关联。
雍正皇帝曾于《圣谕广训》中说:
朕闻养民之本,在于衣、食。农桑者,衣食所由出也。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愿吾民尽力农桑。
亦非老生常谈,而具有时代意义。
乾隆初年,更有一批官员在各地积极推行,如巡抚尹会一疏陈豫省宜行诸事,其一即“女工之宜勤”,欲使比户连村,无不各勤纺织。巡抚陈宏谋在陕西咨询地方利弊,必问:“栽种棉花否,能织布否?”乾隆七年,御史包祚永言,黔省“惟资楚布,岁千亿万匹;兵民穷困,职此之由”,著令通省“教民纺织”。九年,甘肃以“种棉纺织,概置不讲”,令制造纺车,请女师教织。十年,奉天以“种棉者虽多,而不知纺织之利”,拟议推广。其后总督开泰请令雇募江浙工匠到湖广,设立机局,教以染造纺织。总督方观承推行于直隶,更有助于使之成为一个棉业优势产区(这一点特别可贵,因为经济发展与赈济不同,它更需要“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这些都是乾隆时期推行女工、纺织较为著名的例子。
尽管清代没有实现“现代化”,没能把经济引入“机器工业”的发展阶段,但中国仍有广泛而分散的工业生产,其产值约占世界的三分之一以上,并且已产生一个相对集中的“(传统)工业区”。尽管西方存在一个“早期工业化阶段”,它却并不因外国也有而是,亦不因外国没有而非。'3'它是中国经济自身发展的一个产物,并不是“没有发展的增长”。
清代十八世纪,在长江三角洲上千万农民的生产经营中,传统工业的地位已远远超出了其农业部分;在这一地区,农村工业已不是什么副业,而是主业和正业;这样的农民,亦工亦农,与其称之为农民,还不如称之为兼营农业的工人更为切近。正是因为这样一些理由,可以把它称为“工业区”,而不再简单地把它与其他农作地区等同看待。'4'其中,仅棉布产量,估计每年大约就不会下于一万万匹“小土布”之谱,'5'总收入将达到白银二千万两。它是清代经济的一大成就,也每每为其他地区劝农时视为榜样(如在苏北、河南、陕西、四川等地)。
也许还可因此得出如下的一些结论:中国在清代已经超出基本食用品生产的阶段,而跨入更高的阶梯,这就是全面发展经济,并亟需从工业的发展中去谋求出路,这样一种新的阶段。中国的“工业化”要求,恐怕不是1840年以后才从国外输入,而是立足于自身发展基础之上的,至迟到十八世纪即已出现。
清代初年,政府对矿业采取严格的封禁政策,“惩前代矿税之害与矿徒之扰,每内外臣工奏请开采,中旨常慎重其事”。'6'到康熙前叶,定开采铜铅之例;康熙二十一年,准许云南开矿;五十二年定各省久经开采、贫民借为衣食之计者,允许开采;雍正年间矿政趋严(主要是针对广东),同时,实际开采数量却有很大增长。
乾隆初政,在各方面新政策提出的同时,也对矿政进行了几次重要的讨论,并对它作出了较大的改变。如乾隆二至三年,允两江总督庆复、两广总督鄂弥达之请,准广东开矿;五年,经大学士兼礼部尚书赵国麟请及各督抚详议具奏,开放煤禁;八年,经大学士等九卿廷议,决定“凡各省有可开采之山场”,除金银外,“其余俱听百姓于地方官给照开采”。其后虽续有争论,但矿禁基本开放的政策已经确立;乾隆十五年以后,主禁的言论也很少见了。'7'尽管矿业仍处于政府的严密监控和管制之下,若仅浏览《清史稿》或《石渠余纪》一类官书的有关纪载,人们甚至看不出矿政发生了什么变化。
政府开放矿禁的原因,一是因为铜斤短缺。清代货币制度为银铜“复本位”制。其特点是白银的供给全视对外贸易的余缺,而非由政府决定,政府只控制铜钱的铸造及其数量(它也受到私铸的影响)。一方面国外白银大量进口,一方面铜钱紧缺,银钱比例往往发生不平衡。'8'因为屡患铜荒、钱贵,“禁囤积,严销毁,立官局,议改铸”成为一个大问题,为此,开发国内矿藏自然成为一条重要出路。'9'其结果,铜的供应在乾隆朝开禁不久,很快就得到了解决。而其他矿产的开发,也可有益于国计民生。如铁之用于生产工具,锡之用于日用器皿,煤则可用于解决“民间既艰于食,又艰于灶”的困境。同时,也有益于农村劳力的转移,能为解决民间生计开辟新的途径。这一点,在当时的讨论中曾占有重要的地位。'10'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地出现了不少“闲民”和众多改业的现象。'11'与清初以垦荒为主的移民颇有不同,投入的生产也从一般农业转入经济作物或工矿业。清人朱泽澐说:
古之闲民十之一,今之闲民十之六,……三代圣王,位闲民有地,教闲民有法,……(今州县宜)教之以耕耨,教之以攻业,教之以浚畎浍,教之以远服贾,……'12'
这些表明,工矿业的兴起是经济发展到某种程度之后的一个自然发展趋势。特别是南方一些省份,本来“生业甚少”,随着人口的日益增多,耕作之余,只能向工矿业去谋求出路。因此康熙皇帝曾说:“总之天地间自然之利,当与民共之,不当以无用弃之”;'13'乾隆三年上谕:“地方大吏原以地方整理,人民乐业为安靖,岂可图便偷安,置朝廷重务于膜外,而谓之安靖耶”?'14'已把矿政与前述农政、粮政诸方面的努力结合在一起,使之成为当时“养民”的一个重大措施。
不过,有关经济政策的这些情况,在当时的外国观察者,——无论是朝鲜李朝,还是西洋传教士,——那里似乎都没有什么反应。这是为什么?它们难道并不重要,在三百年后,却一一显现出了特有的价值?'15'也许,是因为那些外国人有他们自己的观察重点,或是我们见识不及吧。
如根据早一时期的传教士报告(集中体现在1735年出版的杜赫德的《中华帝国志》里),法国重农派学者魁奈(Quesnay)曾得出如下一些结论:康熙和他的继承者雍正皇帝,制订了一些很有利的规章以激发农耕者的竞争。极为罕见的,魁奈还为中国的人口众多辩护:财富成倍地增长,自然导致了人口的增加。就此他写下了这句格言:“但愿人们重视人口的增长,多注意收入的增加”。
魁奈还注意到,在中国,所有权是非常安全的;就是那些雇工与佃农,都受到法律的保护。正是这些,保证了它的持续性。'16'
而在同一时期另一位有名的耶稣会士巴多明(Dominique parrenin,1663—1741)看来,中国虽然存在着人口问题,但“我认为中国提供了足够其所有居民们生活的粮食”。这是因为,虽然中国绝对没有如同欧洲那样的战争,也没有瘟疫,更没有流行病,但正“是饥荒使中国拥有的巨大数额的人口每隔一段时间大大减小其密度,那么中国很难
小说推荐
- 马上朝廷(乾隆三部曲第二部-出书版)
- ︱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春风拂槛露华浓】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书名:马上朝廷(乾隆三部曲第二部)作者:高王凌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年12月ISBN:9787514127164所属分类:图书>历史>史学理论>历史研究图书>历史>中国史>明清史编辑推荐乾隆三部曲之《马
- 最新章:出书版)-第59章
- 时间旋涡(时间三部曲之三-出书版)
- ╮欢迎光临︱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白鹰魅影】整理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书名:时间旋涡作者[加]罗伯特·查尔斯·威尔森(RobertCharlesWilson)翻译:向洪/全刘颜出版社:新星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8-1ISBN:9787513306
- 最新章:出书版)-第37章
- 每个午夜都住着一个诡故事(出书版) 作者: 童亮 第三部
- 《每个午夜都住着一个诡故事3(出书版》作者 童亮【完结】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出版日期 2011年7月11日ISBN 7513302707 9787513302708编辑推荐《每个午夜都住着一个诡故事(第3季:人跟鬼打交道有很多忌讳的,你都知道吗?中国本土特色版【驱魔人】你从来没有遇见,但就在你身边发生
- 最新章:第62章
- 乾隆十三年
- ︱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白鹰魅影】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书名:乾隆十三年作者:高王凌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4月ISBN:978-7-5141-1926-8所属分类:图书>历史>史学理论>历史研究图书>历史>中国史>明清史编辑推荐《乾隆是十三年》中国人民大学高王凌
- 最新章:第56章
- 时间轴(时间三部曲之二-出书版)
- ╮欢迎光临︱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白鹰魅影】整理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书名:时间轴作者(加)威尔森 著,张琰 译出版社:新星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4-1ISBN:9787513300636内容推荐永恒的存在和狂恋的宗教究竟是什么?七十年前,地球被
- 最新章:出书版)-第59章
- 临界·爵迹1(第一部出书版)
- 《临界纪年·爵迹》作者:郭敬明第1节:序章 神遇(1)漫天翻滚的碎雪,仿佛巨兽抖落的白色绒毛,纷纷扬扬地遮蔽着视线。这块大陆的冬天已经来临。南方只是开始不易察觉地降温,凌晨的时候窗棂上会看见霜花,但是在这里—大陆接近极北的尽头,已经是一望无际的苍茫肃杀。大块大块浮动在海面上的冰山彼此不时地 撞击着,
- 最新章:第88章
- 诛仙ⅱ.第一部(出书版) 作者:萧鼎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大家《诛仙(萧鼎)第一部》序神洲浩土,浩瀚无边,虽有亿万人口,纵横千万里,亦不能穷尽浩土全地。古往今来,涛生云灭,人世间风云激荡,如潮起潮落,永不停歇。今之人将所居广袤肥沃九州生息之地称为中土,而在中土之外,东为沧海,西乃蛮荒,南有群
- 最新章:第68章
- 我当道士的那些年(第三部 南部养尸地)
- 《我当道士那些年3:南部养尸地》作者:仐三【完结】魔铁网VIP完结简介自一出生,我就被“百鬼缠身,冥冥中注定我要做道士。冤魂,厉鬼,蛇灵,饿鬼墓…此乃区区小事。苗疆蛊术、神秘的川地南部养尸地、当地流传甚广却闭口不言的“不老村长”传说?道术玄学山、医、命、卜、相依次掀开神秘面纱…道家源流传承千年,未必
- 最新章:第91章
- 临界·爵迹(第一部出书版) 作者:郭敬明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大家《临界纪年·爵迹》作者:郭敬明第1节:序章 神遇(1 漫天翻滚的碎雪,仿佛巨兽抖落的白色绒毛,纷纷扬扬地遮蔽着视线 这块大陆的冬天已经来临 南方只是开始不易察觉地降温,凌晨的时候窗棂上会看见霜花,但是在这里—大陆接近极北的尽头,已
- 最新章:第9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