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赝品太监》第232章


石灰等物,也是四面抛撒,恶水即去。”
毛兴旺带人去了。
老祖最后说:“这最后一阵需上官将军出马,也带十数壮士,多备雄黄、烈酒、毒药入阵即刻喷撒,那蟒蛇经受不住,必然现出原形,其阵可破。”
上官雪依计而行。
此时小太监人困马乏、两眼发花四肢无力,往后一瞅所带人马十去三五,心知再这样挣扎下去也是徒劳。正一筹莫展之际,忽见爱妻天山雪带十数健儿从后杀来,所带之人个个箪壶执桶,尽情往四面泼水玩耍。小太监不知何故,再看水到之处,云开雾散,碎石滚落,那些头前如怪兽一般的巨石,遇水则纷纷暴裂开来,瞬时成为齑粉。小太监大喜,他刚逃出性命又生出坏心眼,心想即是此阵怕水,撒尿想必更是必有特效,遂命令士兵背过夫人,解开裤子大撒其尿,一时之间,水雾大起,臊气冲天,再看原先那座坚不可摧的怪阵时,除了堆放了七八堆破烂不堪的石头之外,别无一物。小太监和天山雪合兵一处,往外便走,猛抬头看见一披头散发、仗剑作法的瘦若猿猴的道士正在高约数丈的坛上念念有词,小太监大怒,从地下拣起一把碎石子,扑面击去。猿猴老道负痛,大叫一声从坛上倒下,满地打滚不止。
小太监见状,正要驱马上坛去结果了道士性命时,天山雪从后喊道:
“夫君切勿鲁莽,师父怕有生变,因而早有交待,令我速战速决,且退出战场再作计较。”
小太监这才息了怒气,朝坛上骂道:“狗老道,且让你再活几个时辰,早晚必会前来取你的狗命!”
一时三刻,陷入阵中的四员大将连同潘帅一起皆率众突出重围。小太监令人计点军兵,损耗了几乎万数人马。小太监暗暗悔恨自己用兵不善,本来就乏兵少将,这下竟无故损失了这许多将士,幸亏主将都在,否则更让他懊丧万分。
小太监见到师父,立时跪倒尘埃,磕头如捣蒜曰:
“如不是师尊前来搭救,徒儿小命休矣!”
天山老祖亲自扶起,安慰道:“爱徒且莫言谢,这也不能完全怪你。王书贵老贼所请五人,皆是些左道旁门之徒。这几位久居深山古刹,历经数十年苦修,终究成了些气候。这些贼徒半人半仙、亦神亦鬼,专会迷阵妖术害人,你是正人君子,长于枪对枪、刀对刀,直来明去,如何是他们这等阴险小人的对手?”
小太监道:“师父指点迷津,您老明日教我破阵,待我一骨恼儿杀了这几个妖人,也出出我的心头恶气。”
老祖摇首道:“不可。”
小太监问是为何,老祖方说:
“安儿啊,为师虽然略懂些阵法,但也是只知解阵,不知破阵。他们今日被我识破,吃了大亏,明日必定改换阵法,到那时再用老一套,自然无用了。”
小太监道:“既然如此,妖阵何时得破?”
老祖道:“为师在西域时,曾结识一位道长,本名岳怀源,道号云中岳,按理说也是我的师长呢,他老人家就在离此不远的西华岭上。若有此人相助,不怕破不了五个妖人的神奇怪阵。”
吕莲心不由叫道:“师尊,岳老仙长乃是孩儿的师父,明日我去把他请来就是。”
小太监也说:“老仙长和徒儿曾有一面之交,他老人家还是我和莲心的月下老呢!”
老祖大喜道:“如此最好!你们暂且歇息一夜,明和莲心姑娘去一遭即可。不过今夜要防老贼劫营,及早安排下去,马不离鞍,兵不卸甲,小心为妙。”
小太监笑道:“师父不消吩咐,这样的把戏向来是徒儿的拿手好戏,专门对付那些偷寨劫营的,我还怕他老贼不来呢!全体将士劳累了一天,大家只管蒙头大睡便了。”
老祖道:“这就好。你着人给为师选个洁净安静的所在,我还要打坐修禅做功课呢!”
小太监道:“师父放心,您只管自己诵经念佛的就是,徒儿还要保您老今晚有好戏看呢!”
第二八五章 吕莲心搬师云中岳
王书贵作梦也没想到,指挥这次解他阵法的竟是他当初考状元前结识的一位老情人。也是他,山萌海誓、言之凿凿,到头来搞大了人家姑娘的肚子,自己却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害得人家女孩先是依门相望,后是望眼欲穿寻死觅活,也算是死过不知几回的人了。几十年过去,姑娘变成了老太婆,不过她并非是寻仇而来,而是为徒儿、为正义,为匡扶社稷。
老丞相几乎是到手的胜利成果,最终又成了狗咬猪尿泡,苍蝇落到屁上。
五位高士神情沮丧的回营听命,他们也有冤情,不是有更高的人指点,小太监早就死于非命了,看样子他们与王丞相同享富贵、共商国是的愿望要泡汤、一切美梦都要随之付诸东流了。
王书贵安慰道:“算了算了,这也怪不得你们,各位高士请暂且回各自牙帐歇息去吧!”
诸葛明空(充其量其实也只是半明半空,他的一只眼睛几乎已经失明了)捂住一只独眼,气急败坏道:
“恩相,我咽不下这口恶气,再给我一次机会,定要让那个狗太监死无葬身之地!”
“先生有何妙计?”王相问。
“今晚劫营!”
“这、这个……怕是小太监会有准备吧?”半瓶子醋外行王书贵都觉得时机不成熟,他沉吟半晌道。
“小太监打了败仗,狼狈逃窜,决不会想到我们还会有这么一手,还以为我们正欢天喜地大喝庆功酒哩!给他一个突然袭击,此战必获全胜。”诸葛明空报仇心切,忘了穷寇莫追这一兵家之大忌。
“好吧,就依你之计,今晚劫营,不过咱话说在头里,胜了是你的功劳,败了你可要担责任的,你要多少人马?”听说可以大获全胜,王书贵动了心。
“那是自然。兵不在多而在精,两万足矣!”老诸拍拍胸脯说。
“行,拨你两万精兵,指挥权在你,你可便宜行事。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嘛!”丞相说。
“相爷请放一百个心,你就专听好消息吧!”
是夜二更,官军发兵两万,前队由辽州刺史沙久可带队,后队由雁翎关守将李定国、玉门关守备孙安邦压阵,诸葛明空自带中军,合计刚好是两万。马卸铃、人含枚,悄然无声,直奔小太监驻扎的大寨。
入了大寨,有兵士急报诸葛明空道:“诸葛先生,门口不见一个岗哨、寨内空空如也,沙将军急了,请示下一步如何行动?”
诸葛明空虽是有些计谋,毕竟少于实践,按常规此必空寨无疑,这说明是他中计了。超卧龙大惊,急令撤军。说一声“撤”,军令如山倒,大队儿郎转身就跑。得到命令的往回奔,没听到指示的仍在继续前进。一个要进,一个要退,两万人不是少数,人喊马嘶,哭爹骂娘,你争我抢,乱成一锅粥。
诸葛明空嫌部队行动迟缓,怕小太监断了他的后路,传令行军都尉斩了几个腿脚不灵便的,队伍顿时更加大乱。谩骂变成混战,沙久可的人要夺路而走,李定国、孙安邦的人又急令跟上。前踊后挤,两支队伍不一会儿便接上火了。
待到天明,诸葛明空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才把队伍整集起来,草草一算,不战自乱,自相厮杀践踏,竟白白折损了七八千人马。更有甚者,后军大将孙定国不慎跌落马下,竟被乱军踩踏而死。诸葛明空登时目瞪口呆,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未战先折一员大将,回去如何向丞相交待?张安邦、沙久可等狐死兔悲,也跟着唏嘘不止。
有一首诗单道孙定国死的冤曲,诗曰:
前朝有将孙小伙,武艺高强有谋略。
奈何未战身便死,天大冤枉问阎罗?
诸葛明空等回头再看小太监的营盘大寨,几个哨兵拖着枪提着刀懒洋洋地才从营房里慢腾腾走出来,号兵正在吹起床号角,人家大队人马昨夜压根就没动窝。
诸葛明空懊丧不及,才知道是上了小太监的大当了。人家撤了岗哨,做了个假相,关了灯躲在被窝筒里呼呼睡大觉,却让他白忙活了半夜,还无端地折损了数千将士。当初悔不该如糊哩糊涂冲进去,那是多大的功劳,此生别说封侯了,封王的可能性都有,当年诸葛亮才是个多大的官?天给了他偌大的机会,奈何他没把握住呀!再要回过头去拚杀,岂不是自找死?虽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但是小太监这种不讲理的战术打法,谁见过?
王丞相听了诸?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